东坡居士苏轼行书信札欣赏《久留帖》纸本,25.1厘米×23.1厘米。书于1085年(元丰八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轼再启。久留叼恩,频 蒙馈饷,深为不皇。又辱宠召,不克赴。并积惭汗,惟深察、深察。轼再拜。宋代苏轼行书墨迹欣赏《令子帖》和《阳羡帖》苏轼行书《令子帖》约 书于1094年(绍圣元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令子所示专在意来日相见即达之但未必有益也辄送十缗省为一莫之用患难 流落中深愧不能展毫末也不罪不罪轼手启苏轼行书信札欣赏《阳羡帖》纸本;亦称《买天阳羡帖》。纵27.6厘米,横22.7厘米;共8 横68字;藏于旅顺博物馆。《阳羡帖》释文:轼虽已买田阳羡,然亦未足伏腊,禅师前所言下备邻庄,果如何,托得之面议,试为经度之。景纯家 田亦为议过,已面白,得知此不详云也。冗事渍高怀,想不深罪也,轼再拜。宋代苏轼行书墨迹赏析《满庭芳词》纸本,词一首。凡10行,计96 字。苏东坡书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此词原题广“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髓来过余,因为赋此。”《 强村丛书?东坡乐府》【王案】:“癸亥五月,陈訸报荆南庄田,同王长官来作。”癸亥即元丰六年。此词虽佳作,但亦属应酬之用,因此书写必在 作词时,或稍后。此词对弃官黄州三十三年的王先生极为推崇、赞赏,并对其居黄州几十年的隐居生活十分感慨,“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此 书也近黄州时诸札近。释文: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然苍桧,双(圈去)霜干苦难双。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江南岸 ,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詍)(詍),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居士先生老矣!真梦裹、相对残釭,歌声断,行 人未起,船鼓已逢逢。苏轼书法作品欣赏《京酒帖》和《屏事帖》苏轼行书《京酒帖》,书于1080年(元丰三年)。释文:京酒一壶送上孟 坚近晚必更佳轼上道源兄十四日苏轼书法墨迹《屏事帖》,书于1085年(元丰八年)释文:宣猷丈丈计已屏事斋居未敢上状至常乃附 区区轼惶恐苏轼行草书法赏析《定惠院月夜偶出诗稿》纸本,诗稿二则。凡12行,255字。苏东坡书于元丰三年(1080)。此帖描写了初 到黄州时东坡的落寞心境。可以想见,在《乌伞诗案》的惊恐心之后,必然心有余悸。故云“但当(集本作‘闭门’)谢客对妻子,倒冠落佩从嘲骂 ”,“饥寒未至且安居,忧患已空犹梦怕”。对处境是很为抑郁不平的:“竟无五亩继沮溺,空有千篇凌鲍谢。”没想会落到“穿花踏月饮村酒,免 使醉归官长骂”;的落魄地步。观其诗稿,潦潦草草,删去涂去,真是万感交集的心境写照。释文: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参差玉宇 (下夫“飞木末,缭绕香”)烟来月下。江云有态清自媚,竹露无声浩如(下夫“泻。已惊弱柳万”)丝垂广尚有残梅一枝亚。清诗独吟还自和,白 酒已尽谁能借。不词青春忽忽过,但恐欢意年年谢。自知醉耳爱松风,会拣霜林绕苑舍。浮浮大甑长炊玉,溜溜小槽如压蔗。饮中直(味老更浓,醉 里狂言醒可怕。但当谢客对妻子,倒冠落佩从嘲骂。去年花落在徐州,对月酣歌美清夜。今年黄州见花发,小院闭门风露下。万事如花不可期。余年 似酒那禁泻。忆昔还乡诉巴峡,落帆武口高桅亚。长江衮衮流不尽,白发纷纷宁少借。竟无五亩继沮溺,空有千篇凌鲍谢。至今归计负云山,未免孤 衾眠客舍。少年辛苦真食蓼,老境清闲如啖蔗。饥寒未至且安居,忧患已空犹自伯。(下夫:“穿花踏月饮村酒,免使醉归官长骂”。)民国文明书 局据匋斋旧藏本影印《宋拓西楼苏帖东坡书髓》第五册,又名《东坡苏公帖》,原石刻拓本,天津博物馆藏。《宋拓西楼苏帖东坡书髓》第六册匋 斋旧藏本,民国文明书局影印《东坡苏公帖》,又名《东坡书髓》、《西楼帖》,为苏轼书迹刻帖。宋乾道四年(1168)汪应辰撰集,刻于成都 。末尾跋云:“东坡苏公帖三十卷。每搜访所得,即以入石,不复铨次也。乾道四年三月一日,玉山汪应辰书。”又有陆游跋:“成都西楼下有汪圣 锡刻东坡帖卅卷。”“西楼下石刻东坡法帖十卷,择其尤奇逸者为一编,号《东坡书髓》,三十年间未尝释手,去岁在京师,脱败,再装缉之。”清道光间,南海廖甡选翻此帖部分而成《观海堂苏帖》,其后又有长白瑛桂翻刻此帖部分,仍名《东坡苏公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