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北周衛元嵩二三事及其唐初之偽託謠讖
2018-01-12 | 阅:  转:  |  分享 
  
西北天火照,龍山昭童子。赤光連北斗,童子木上懸白幡。胡兵紛紛滿前後。
拍手唱堂堂,驅羊向南走。
胡兵未濟漢不整,治中都護有八井。
興伍伍,仁義行武,得九九,得聲名。童子木底百丈水,東家井裏五色星。
我語不可信,問取衛先生。
戌亥君臣亂,子丑破城隍。寅卯如欲定,龍蛇伏四方。十八成男子,洪水主
刀傍。市朝義歸政,人寧俱不荒。人言有恒性,也復道非常。為君好思量,
何□□禹湯。桃源花□□,李樹起堂堂。只看寅卯歲,深水沒黃楊。
此詩在《全唐詩》中不著作者姓名。
【勸進疏引讖】雖非慧化尼與衛元嵩所作,但衛元嵩擅作謡讖,則不容置疑,
否則裴寂等人不會偽託其作歌謠。清?校官《提要》稱之為“妖妄之徒”,其上
書滅佛,深受沙門之詬病,非“妖妄之徒”亦不遠矣。衛元嵩曾作《齊三教論》
七卷,三教即指儒、道及釋,“齊”有平等義,即三教平等也,其上書滅佛,即
三教不平等也,不“齊”也,分軒輊也,如此何其言行不一也?
衛元嵩非僧非道,梁釋教盛行,遂為僧,北周武帝喜道惡佛,衛元嵩遂棄沙
門而為道士,既云三教為齊,棄沙門而為道士之舉何為?顯然博上之歡心耳,其
看風使舵之心態,非正人君子之所為也。
至於楊楫於《元包》舊序曰衛元嵩“潛心至道”,則其“道”極淺,不足掛
齒者也。
梁?荀濟曾上書梁武帝痛陳釋教之非,其說鏗鏘有力,唯古以君權為大,束
之以律令,犯者刑之即可,不必滅之者也。故衛元嵩之上書滅佛,難免有博取功
名之嫌。


1
古111同佯,假裝也。
2
不屬正統之廟宇。
3
一說十五。
4
缺二字。
5
缺二字。
6
同佯,假裝也。
-8-
献花(0)
+1
(本文系瀟湘館112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