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国传统家庭的“人伦关系”!!!——2018年1月12日——丁酉年拾壹月贰拾陆日。
2018-01-12 | 阅:  转:  |  分享 
  
中国传统家庭的“人伦关系”!!!

家庭在中国社会中占这么重要的地位!!!

家庭中的人伦关系自然受到普遍的重视!!!

在家庭中,讲求的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等!!!

每个人与不同的家人相处时,都应恰如其分地谨守一定的礼节!!!

这不但古有明训,也是每个中国人深切了解的道理!!!

家庭是中国社会的基础!!!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相当重视“家”!!!

“家”不仅抚养培育个人成长!!!

“家”也是我们的精神情感的寄托!!!

“家”更是我和我的挚爱,2017年的“奋斗目标”!!!

有些人对国家,社会的观念较为淡薄!!!

只有家才是他的思想,行动的中心!!!

既然家庭在中国社会中占这么重要的地位,家庭中的人伦关系自然受到普遍的重视!!!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相当重视伦常关系,常将“伦理”和“道德”并称,似乎不讲“伦理”的人,其道德即有所欠缺!!!

事实上,社会上也常以一个人是否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或敬老尊贤,来评判他的品德好坏!!!

而教导人们要如何谨守“伦理道德”的文句,所在多有!!!

例如:朱熹《白鹿洞书院学规》一开头就揭示: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

又如《礼记》“礼运”:“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夫义,妇德,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十义”!!!

一般说来,“五伦”是包含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项!!!

就家庭来说,父子,兄弟,夫妇三项是家庭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人伦关系。

由于古书中所谈到的家庭礼节和应对进退之道十分繁琐,让人感觉中国家庭里的“规矩”很多!!!

于是有人认为,只有在大家庭中,因人口众多且成员复杂,才需要这么多的礼节和规矩,以界定彼此的关系,约束个人的行为,而使家庭和谐、有秩序!!!

父子关系与伦序!!!

此处所谓父子,只是个泛称,包括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也包括翁姑与儿媳的关系;此外,大凡长一辈与幼一辈的关系,如伯叔和侄儿之间,阿姨,舅舅和外甥之间等,也都包含在内,有时还由父推至祖、由子推至孙!!!

子女对父母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要“孝”!!!

这是因为父母对儿女有“养育之恩”!!!

儿女对父母有“孺幕之情”!!!

至于父母方面,按理讲,是应对子女慈爱!!!

且应以身作则的!!!

有句俗话: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正反映了这种“父尊子卑”的观念!!!

下面,我要特别谈一下母亲的地位与母子间的关系!!!

通常以父母连称,其实母亲的形象与地位,与父亲略有不同!!!

就中国礼法上来讲,“家无二尊”,因此父亲至上,母亲则‘略逊一筹“!!!

另一方面传统家庭,父母的形象常是“严父慈母”!!!

故母亲比较“平易近人”!!!

于是在情感的倾向上,母子关系经常比较“亲密”!!!

由此也可看出,在礼法和情感两方面,常会有不一致处!!!

兄弟关系与伦序!!!

这里所谓的“兄弟”,也是泛称,不仅指兄弟!!!

还指姊妹,叔嫂,伯与弟媳,妯娌等的关系!!!

总之,包括除夫妻外,家中一切同辈人之间的关系!!!

兄弟之间讲求“兄友弟恭”,也就是一个“悌”字!!!

兄弟是手足,且辈分相同,因此情感较浓,繁琐的规矩较少!!!

但是,因为我国讲究“长幼有序”!!!

常言道:“不可以没大没小的”!!!

做弟弟的须对哥哥恭敬有礼!!!

而做哥哥的要友爱弟弟!!!

并为弟弟树立好榜样!!!

教导弟弟!!!

中国自周代宗法社会以来,就重视嫡长子,把嫡长子看成主要的延续世系和继承香火的人,因此嫡长子在家中的地位特别重要!!!

夫妇关系与地位!!!

《易经》“序卦传”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可见夫妇关系是“人伦之始”!!!

夫妇相处之道,理想上是应相敬如宾!!!

后汉梁鸿与孟光夫妇,被认为是夫妻“相敬如宾”的典型,传颂千古!!!

其实“举案齐眉”代表的是“妻对夫恭谨有礼,不敢仰视于夫,遂将食具高举至眉奉上,可谓敬之极也”!!!

《后汉书》卷八三“梁鸿传”!!!

以上所述的一般家庭中父子,兄弟和夫妇之间的关系!!!

我们可以认识到人伦关系上,因辈分,年龄,性别等的不同,区分出尊卑,上下!!!

而这种长幼有序的现象!!!

在中国传统的大家庭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四维八德!!!

四维指“礼,义,廉,耻”!!!

“礼义廉耻”是中国成语!!!

古人认为“礼”定贵贱尊卑,“义”为行动准绳,“廉”为廉洁方正,“耻”为有知耻之心!!!

指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出自《管子·牧民》:

“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何谓四维!!!

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愈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

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

八德指“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八德指“忠孝,仁爱,信义及和平”!!!

孙中山先生在《三民主义之民族主义》第六讲中,特别重视倡导,因共计有八字,故一般惯例简称为“八德”!!!



孙中山先生“语重心长”的“谆谆教诲”:

“讲到中国固有的道德,中国人至今不能忘记的,首是忠孝,次是仁爱,其次是信义,其次是和平!!!

这些旧道德,中国人至今还是常讲的!!!

但是,现在受外来民族的压迫,侵入了新文化,那些新文化的势力此刻横行中国!!!

一般醉心新文化的人,便排斥旧道德,以为有了新文化,便可以不要旧道德!!!

不知道我们固有的东西,如果是好的,当然是要保存,不好的才可以放弃”!!!



献花(0)
+1
(本文系知行合一6oa...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