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本病是以溃疡为主的慢性结肠炎症。以腹泻、腹痛及粪便中杂有脓血粘 液,并反复发作为特点。类属于中医所称“肠风”、“肠澼”、“休息痢” 等病证范围。 诊断要点:①有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下腹痛、左下腹痛、腹泻、血便或 粘液脓血便。重者有发热、多关节炎等表现。少数暴发性一日数十次水泻, 高热、腹胀痛。粪便检查无致病菌、寄生虫、病原体等;②纤维结肠镜检查 可见直肠、结肠有相应病变;③钡剂灌肠可见肠壁溃疡所致的一系列相关改 变。 一、灌肠法 方一灌肠方 【组成】百部15克苦参30克乌梅15克五倍子15克枯矾10克大黄10 克 【操作】上药浓煎100毫升,用金黄散适量加藕汁调成糊状,每次取50 毫升保留灌肠,每日2次。 【适应症】溃疡性结肠炎,肉芽性结肠炎,急性直肠炎。 【出处】《实用中医肛肠病学》 方二白藓皮煎 【操作】上药加水1500毫升,煎成浓液300毫升,每次取30~50毫升, 保留灌肠。 【适应症】溃疡性结肠炎。 【出处】《肛门直肠病学》 方三白头翁苦参液 【组成】白头翁、苦参各12克丹参、赤芍、炒白芍各10克 【操作】将上药每次加水1000毫升,煎煮1小时,煎2次浓缩至200 毫升,每晚排便后用导管插入肛门20~25厘米,并缓慢注入35℃的药液150~ 200毫升(儿童50~80毫升),10日为1疗程。治疗1~5个疗程。 【适应症】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用本方治疗245例,痊愈173 例,好转6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7.1%。 【出处】江苏中医1989;(5):105 方四辩证分型方 【组成】 处方1:石榴皮30克白鸡冠花25克白头翁15克秦皮15克黄柏12克黄 连10克白芨15克木槿皮15克仙鹤草20克(经验方)处方2:青陈皮各12 克白芍12克防风10克柴胡10克茯苓20克炒苡仁15克白术15克(经验方) 处方3:苍术20克白术20克党参15克炒扁豆10克生苡仁20克山蘑菇15 克芡实30克煨豆蔻15克败酱草10克柴胡9克升麻9克黄芪15克白芍15 克(经验方)处方4:土大黄、苦参各30克白芨、地榆炭、杜仲炭各10克 (土苦汤) 【操作】上述各方根据辨证酌选,先以清水浸泡2小时,然后以文火煎 取两遍药汁,将其浓缩成100毫升,每天保留灌肠1次,15日为1疗程。方 1宜于湿热下注型,方2宜于肝郁湿阻型,方3宜于气虚滑脱型,方4宜于 便血较多者。 【适应症】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出处】方1~3《当代中药外治临床大全》;方4新中医1986;(10): 37 二、纳肛法 处方阿胶栓 【组成】阿胶20~30克 【操作】将阿胶放入茶缸内,隔水加热使之转化后,取出剪成1.5~2 克小段,然后再逐块直接放入沸水中充分软化后立即用镊子挟出,用手捏成 椭圆型而又光滑的栓剂备用。用时先将本药栓放入热水内,待其软化光滑后 让患者取膝胸卧式或膀胱截石位,将本品立即塞入肛门,再用26号肛门管送 入,送入的深度和枚数以病位高低和病变范围大小多少而定。一般1~2枚, 每日大便后上药1次,7~10日为1疗程,疗程间隔4日。 【适应症】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用本法治疗200例,显效118例,有效 7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7%。 【出处】江苏中医1989;(5):10 三、口服法 方一理肠丸 【组成】柴胡9克白芍15克枳实9克木香6克黄柏9克苦参9克乌梅8 克甘草3克 【操作】腹痛剧烈加玄明粉、木瓜、五灵脂;腹泻甚者加诃子、赤白脂、 石榴皮;腹胀加川朴、莱菔子;湿胜加藿香、草蔻;热重加黄连、白头翁、 黄芩;纳呆加神曲、山楂;便血加地榆、槐花;挟瘀加丹参、桃仁;便秘加 大黄;脾虚去黄柏、苦参,加党参、白术、扁豆、茯苓;肾虚加补骨脂、吴 萸、肉蔻、五味子。同时配合灌肠疗法:党参9克,黄柏9克,乌梅6克, 马齿苋15克,浓煎至30毫升保留灌肠,隔日1次,4周为1疗程。汤药每 日1剂,水煎分2次服。 【适应症】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 【出处】福建中医药1986;17(4):21 方二温肾健脾汤 【组成】附子、炮姜各9克补骨脂、党参、炒白术、炒莲肉各15克白头 翁、赤芍、陈皮各12克川黄连、五味子各6克丹参18克 大便次数多加煨诃子、赤石脂;粘液量多加苍术、法半夏;脓血多加苦 参、地榆;腹痛较剧加白芍、元胡;体质极差者易党参为生晒参。 【操作】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适应症】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出处】广西中医药1989;(2):12 方三乌梅败酱方 【组成】乌梅12~15克败酱草12克黄连4.5~6克木香(后下)9克当 归10克炒白芍12~15克炒枳实10克太子参12克炒白术10克茯苓15克葛 根12克炙甘草6克 【操作】(1)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2)乌梅用50%醋浸一 宿,去核打烂,和余药按原方比例配匀,烘干研末装入胶囊。每服生药1.5 克,每日2~3次,空腹温开水送下。 【适应症】慢性非恃异性结肠炎。长期腹泻、大便粘滞或带脓血,腹痛 坠胀或里急后重,脘腹痞闷、纳少乏力,面色黄白,舌质淡暗、苔腻,脉弦 缓滑。 【出处】中国中医药报1989;12月11日 方四黄氏肠炎方 【组成】党参、白术、焦楂曲、大腹皮、木香、炒扁豆、夏枯草各10 克失笑散(包煎)、茯苓、海藻、秦皮各12克柴胡5克 【操作】水煎服,每日1剂。 【适应症】慢性结肠炎。 【出处】《全国名老中医验方选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