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内科便血
2018-01-14 | 阅:  转:  |  分享 
  
内科便血 便血,又称血便、下血、泻血、结阴等。凡血自大便而下,或血便夹杂 而下,或先便后血,或先血后便,或单纯下血,均称便血。多因脾胃虚寒或 胃肠积热,胃肠脉胳受损,血液下渗肠道而致。西医之上、下消化道出血, 也可出现便血证候。另据血之清浊,又有肠风、脏毒之分。 诊断要点:①凡是大便下血,无论在便前、便后,或血便夹杂而下,或 单纯下血者;②柏油样便,或大便潜血阳性者。一、熏洗法 处方熏洗方 【组成】无花果叶40克[操作】上药水煎取1000毫升,趁热熏肛门痔疮, 待水温降至38℃时,淋洗患处,每日1次,5~10次为1疗程。 【适应症】痔疮下血之便血,有效率98%。 【出处】《百病奇效良方妙法精选》 二、灌肠法 方一白药灌肠液 【组成]云南白药30克 【操作]将云南白药溶于150~200毫升生理盐水中,保留灌肠,每日1 次,连用3~5次。 【适应症】原因不明肠出血。有效率100%。 【出处】中级医刊1983;(3):29 方二苦参地榆液 【组成】苦参10克川连6克白芨30克锡类散2~4支仙鹤草30克地榆 炭30克 【操作】上药浓煎取200毫升,于每晚8时病人解大便后作保留灌肠, 每5~10分钟移动体位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2~3天。 【适应症】炎性肠病引起的便血。 【出处】黑龙江中医药1989;(6):18 三、口服法 方一溃疡止血粉 【组成】白芨100克参三七100克乌贼骨100克 【操作】上药共研成细粉,每日3次,每次5~10克,温开水送服。同 时配服止血1号方(黄芪、煅龙牡各15克,太子参、乌贼骨各12克,白术、 当归各6克,白芍、阿胶珠、地榆炭、侧柏炭各10克,炙甘草6克)水煎1 日1剂,分2次眼。 【适应症】上消化道急性出血所致便血。用本方治疗80例,大便潜血转 阴79例,无效1例。平均止血时间5.1天。 【出处】《百病奇效良方妙法精选》 方二四黄汤 【组成】生大黄15份黄连9份生地30份生黄芪15份生甘草6份 【操作】上药共研细末,过20目筛后混合,分装30克袋备用,用时取 1袋,加水200毫升煮沸2分钟,过滤去渣凉服。每日1包,分2次服;重 症每天2包,分4次眼。5天为1疗程。 【适应症】上消化道出血之便血症。 【出处】《急难重症新方解》 方三止血1号 【组成】大黄炭10克白芨30克地榆15克苎麻根30克紫珠草15克甘草 3克 【操作】上药水煎浓缩成50毫升,加入防腐、矫味剂按比例制成500 毫升、20O毫升、100毫升瓶装规格。每次服30~50毫升,1日2~3次。于 血止3~4天后停药。必要时可适当补液、输血,并用西药消炎、抗过敏、抗 肿瘤,处理原发病灶。 【适应症】上消化道出血(远血)、痔疮出血(近血)之便血症。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1988;(6):18—19

献花(0)
+1
(本文系保姆要尽责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