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的分类及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风寒感冒
症见初起怕冷较重,发热较轻,头痛无汗,四肢痠痛,鼻塞不通,流清涕,多嚏,语声重浊,咳嗽痰稀,咽痒,舌苔白,脉浮紧等症状。
病因
此病常发生在冬春季节,多因人体为肺气虚弱,卫外之气不足,以致风寒之邪乘虚而入。肺与肌表、皮毛关系密切,中医有“肺与皮毛相表里”、“肺合皮毛”之说,因此,邪在皮毛,就会引起咳嗽、咽痛、鼻塞流涕等与肺经有关的症状。《素问·玉机真藏论》曰:“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生热”。感受风寒后,皮肤毛孔闭合,而产生汗不得出,四肢酸痛等症状。
治法
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适用中成药
感冒清热颗粒;鼻塞不通,咳嗽较重者用通宣理肺丸(口服液);伴有低热可用感冒软胶囊、正柴胡饮颗粒等。
气虚感冒
症状略同风寒感冒。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鼻塞流涕,咳嗽痰多,胸膈满闷,呕逆恶心,舌苔白,脉无力等症状。
病因
气虚感冒为体质虚弱者所患的风寒感冒。
治法
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适用中成药
参苏理肺丸。
风热感冒
症见发热重(即西医所称的发烧),怕冷较轻,有汗不多,头胀痛,四肢痠懒,口干,咽喉红肿,咳嗽痰黄而稠浊,咽喉红肿疼痛,口干欲饮,舌苔薄黄,脉浮数等。
病因
此病常发生在冬春季节,多为春天气温过高或冬天不冷,加之人体肺气虚弱,卫气不固,风热之邪便乘虚而入。《诸病源候论·风热候》曰:“风热病者风热之气,先从皮毛入于肺也,肺为五脏上盖,候身之皮毛,若肤腠虚,则风热之气,先伤皮毛,乃入肺也。其状使人恶风寒战,目欲脱,涕唾出”;也可由风寒感冒治疗不及时转化而来,冬季室外寒冷,如室内温度过高,湿度低,则极易感受风寒,风寒之邪未及时解除,入里束肺,肺气不得宣,在体内转化为热,则会转为风热感冒。
治法
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适用中成药
桑菊感冒片、板蓝根颗粒、银翘解毒丸(片、胶囊、软胶囊、口服液、颗粒)、羚翘解毒丸(片)、精制银翘解毒胶囊、维C银翘片、抗病毒口服液、清开灵胶囊(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胶囊)、清热解毒口服液(片、软胶囊)、复方双花口服液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