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51章解读张武忠初稿2017.8.27第51章【原文】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 ,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译文】万事万物的生成 和运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道创生了万物,是为“道生之”。将道的基因赋予万物固化为万物之德,不断畜积的德畜养着万物,是为“德畜之”。万 物由此具备了各自的本性和命运,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是为“物形之”。万物相辅相成,不停地斗争又不断进行融合,形成了一种最为和谐的气 场,万物既乘势起兴又随势而亡,是为“势成之”。万物就是这样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所以万物莫不以道为尊以德为贵,故称“万物莫不遵道而归德 ”。道之所以至尊,德之所以珍贵,并不是自我标榜,也并没有发号司令强制万物,而是自然而然本来如此,也就必然如此,故称“道之尊,德之贵 ,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那么道和德是如何自然而然地运作,从而成为万物的至尊至贵?道给了它生命,德赋予了它本性,是为“道生之,德畜之” 。既助它身体成长,也教它心地向善,是为“长之,育之”。既可以给它提供像亭子一样的路边庇护所,也可能毒害它让其半途夭折,是为“亭之, 毒之”。既可以养育它使之完整成形,也可能覆盖掩埋它弃为废物,是为“养之,覆之”。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对 万物众生一视同仁,没有偏爱之心,任由万物自生自灭自生自息。创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抚育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导引万物而不加以主宰,这就是 奥妙深远的大地之德,称之为“玄德”。【解读】51.1“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揭示道和德对于万物 的巨大功德。万事万物的生成和运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第42章已经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天地万物的生命本源,是 为“道生之”。天之道赋予万物成就其德,并不断地畜积加厚,是为“德畜之”。“物形之”是说万物的形成,《周易》第1卦乾卦《彖传》说“云 行雨施,品物流形,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第2卦坤卦《彖传》说“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含弘光大,品物咸亨”,我们常说 的“性命”分为本性和命运,“太和”是万物处于一种最为和谐的状态。“势成之”是讲万物的相互作用,“势”指气场势力趋势。在《周易》中圣 人将万物划分成八大类,分别是“天地水火雷风山泽”。命名为八个经卦,分别是“乾坤坎离震巽(xun)艮(gen)兑(dui)”。每一类 物质都有各自的特性和作用,《周易说卦传》曰“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烜(xuan)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 藏之”,还说“动万物者莫疾乎雷,桡万物者莫疾乎风,燥万物者莫熯(han)乎火,说万物者莫说乎泽,润万物者莫润乎水,终万物始万物者莫 盛乎艮”,这八类物质相互斗争又互相和谐,比如水火既不容又交融,雷和风相薄,山和泽通气,天和地相交,整个宇宙自然界形成了一种气场,万 物在这个气场中或者乘势起兴,或者随势衰败消亡,故称“势成之”。万物就是这样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所以万物莫不以道为尊以德为贵。51.2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再次重申道创生万物的自然而然。“自然”不是我 们常讲的自然界,而是本身就如此,原本就是这个样子。《道德经》中共有5章出现“自然”,第17章“百姓皆谓我自然”,第23章“希言自然 ”,第25章“道法自然”,第64章“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那么道是如何自然而然创生万物的,老子不厌其烦又重复了一遍“道生之,德 畜之”,但接下来的描述就与前面有些不同了。“长”是让其身体长大长壮实,“育”造字的本义是道德培育使人向善,合起来就是使得万物身心都 健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故称“长之,育之”。“亭”本义是建在路边的简易歇脚处,可以暂时避避雨休息一下,引申为辅助保护 。“毒”就是毒害之义,《周易》第7卦是师卦,圣人把战争的以暴制暴比作是治恶病的以毒攻毒,孔子在《彖传》中说“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 ,战争毕竟是荼毒生灵之举。“亭之毒之”的真正含义是,既可以给万物提供临时的避难所,也可能毒害它让它半途夭折,天道的生杀予夺就是这样 的自然而然,故称“亭之,毒之”。“养”是养育成形养大成人,造就可用之才,使其发挥作用大展身手。“覆”是覆盖掩埋废弃,比如庄稼秋天大 获丰收但很快枯萎毁折,到了冬天万物潜藏,又化作肥料埋入大地成了废弃之物。大自然就是这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万物才得以终而复始生生不息 ,故称“养之,覆之”。综上所述,道和德对万物一视同仁,并不是一味地长之亭之养之,而且还会育之毒之覆之。51.3“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告诉我们什么是最大的德。老子对德的分类有玄德上德下德有德和无德,最大的德就是大地的厚德载物,因为大地有深厚 的德行,创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抚育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导引万物而不加以主宰,这就是奥妙深远的大德,称之为“玄德”。《道德经》中共有3 章4处提到“玄德”,第10章也说“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此德为什么如此玄妙,后面第65章继续解释“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老子用“玄”代表最高层次,分别有“玄牝、玄鉴、玄通、玄同”,三国蜀主刘备的名字“刘玄德”就取自于此。张武忠2017.8.27于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