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北京保卫战(京师保卫战)
2018-01-17 | 阅:  转:  |  分享 
  
北京保卫战(京师保卫战)同义词京师保卫战(历史事件)一般指北京保卫战北京保卫战或称京师保卫战、明京师保卫战、北京之战、明保卫京师之战[1]
,是指1449年瓦剌首领也先攻打明朝首都北京,明朝在兵部尚书于谦领导下开始的一场首都保卫战。[2]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
十六日,明军主力在土木堡遭遇惨败,明英宗也被俘,土木之变使明王朝遇到严重的危机。危急之时时任兵部尚书的于谦加强战备。正统十四年
(1449年)八月十八日,皇太后命郕王朱祁钰监国。[3-4]京城大官富户纷纷南逃,有的大臣也主张南迁。于谦、陈循、王直坚决反对
,主张保卫京师为天下根本。于谦临危受命,任兵部尚书。朱祁钰九月六日即帝位,遥尊明英宗为太上皇,以明年为景泰元年。也先挟明英宗要挟明
廷之计不逞,遂于十月率大军进犯北京。十月十一日瓦剌军抵北京城下,列阵西直门外,把明英宗放置在德胜门外空房内。十三日,于谦、石亨率军
与瓦剌军战于德胜门外,瓦剌军大败。随后又转战至西直门进攻明军,也被明军击退。[5]瓦剌军不甘失败,又在彰义门组织进攻,明军佯装失
利,瓦剌军追到土城,被潜伏在民居内的明军火枪手阻击,死伤无数,不得推进。加上天寒地冻,京师外围守军的奋力抵抗,到十一月八日,瓦剌军
退出塞外,京师解严。[6]于谦和主战派官员领导和组织的京师保卫战,取得了胜利,粉碎了瓦剌军企图夺取北京的野心,明王朝转危为安。[
7]背景明成祖率军在忽兰忽失温大败瓦剌军后,瓦剌开始接受明朝的称号,与明朝保持着臣属关系。但瓦剌军仍然比蒙古族内诸部强大,他们经
常发动战争,兼并弱小部落。到明正统年间,瓦剌的势力空前强大,控制了西起中亚、东接朝鲜、北连西伯利亚、南抵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成为继
元而起的一个最大的蒙古政权,严重威胁着明朝的北部安全。[8]瓦剌是当时蒙古三部之一,另外两部是鞑靼和兀良哈。明正统年间,瓦剌逐渐
强盛,多次侵犯明朝北方边塞;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瓦剌首领也先借口明廷侮辱贡使、削减马价、拒绝联姻,率四路大军南下,统率所
部大举进犯明朝边境,前锋直指大同。太监王振怂恿明英宗朱祁镇率二十万大军七月十六日冒险亲征;明朝大军刚到山西大同,前线即传来各路明军
溃败的消息,王振不敢进军,便令大军撤退。退至土木堡时,瓦剌军追来,明军溃败,王振及众多将领死于乱军之中,明英宗被俘,这就是土木堡之
变。也先乘明军主力溃散、京师空虚,率军南进,企图攻占明朝都城北京。[9]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六日,瓦剌首领也先挟持被俘
的明英宗,由新保安(今河北附近)、宣化和山西的大同出塞休整。九月在与明英宗一起被俘的太监喜宁的唆使下,欲以送还明英宗为名,趁势进取
北京。[9]过程固守京师土木堡之变的消息传到京师后,举朝震动,城内人心惶惶。八月十八日皇太后命皇帝异母弟弟郕王朱祁钰监国,召集朝
臣商议战守大计。以徐有贞为首的一些大臣主张还都南京;而主张抵抗的兵部侍郎于谦则以宋朝南迁的故事为反对迁都,并对皇太后晓以迁都的利害
,征得皇太后的支持。吏部尚书王直、内阁学士陈循等人都赞同于谦,廷议乃决定固守北京。[9]积极备战稳定内部八月二十三日,于谦等人针
对当时的危急局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诛除宦党,平息民愤。明廷将招致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王振抄家灭族,打击宦党的气焰,初步稳定
了内部;其次,八月二十九日,文武百官请皇太后改立监国郕王为帝,史称明代宗或景帝。遥尊被俘的明英宗为太上皇。当时,也先挟明英宗作为攻
城略地的政治工具。于谦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的口号。拥立朱祁钰即位,是为明代宗,这样即使也先的阴谋不能得逞。再次,举荐人才,调兵
遣将,妥善安排。原大同副将石亨在“土木堡之战”中战败,单骑逃回,被贬官下狱。于谦认为,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而且战败的主要责任不在他
。于是将其释放,并委任以京师总兵官的重任,统一指挥京师步兵部队。在后来的北京保卫战中,石亨指挥有方,英勇作战,战果显著。“论功,亨
为多,晋侯”。同时,另以名将指挥京城的火器部队、骑兵部队和镇守大同、宣府、居庸关、紫荆关等重要关口,并严惩了一批贪生怕死、玩忽职守
的将校。另外,于谦还改革了军制,把传统的“三大营”改为10个团营,使其更加适应防御作战的需要。经过一个多月的整军备战,明军兵精粮足
,士气大振,严阵以待。[8]作战部署按照明朝的体制,兵部尚书是不能直接指挥军队的。为此,明代宗专门下令,授予于谦“提督各营军马”
的重任,命在京的各营将领皆接受其节制。将士凡有违抗军令者,于谦有先斩后奏之权。于是,于谦担负起了全权指挥北京保卫战的重任,其地位仅
次于皇帝。又便于统一部署,共同抗击瓦剌于谦升任兵部尚书,积极备战;于谦注意提拔一批有才能的将领。同时,从各地调来兵力,日夜赶造武器
,装备军队。在北京周围。布置兵力,严把九门。注意日夜操练军队,迅速地提高战斗力。随后两京、河南、山东等地的勤王部队也陆续赶到。于谦
严整军纪,并选拨新进将领操练军兵,分守九城,并命令边防部队加紧修固沿边大小关隘。[8]这样,逐步形成了一个依城为营,以战为守,分
调援军,内外夹击的作战部署,准备与瓦剌军决战于北京城下。[10]后勤保障于谦认为,土木堡之战的失利,犯了许多兵家之大忌,其中后勤
保障没搞好是重要原因。20万明军长期在风雨中辗转,军粮不备、军械不习、运输不及时,连唯一的饮用水源都被切断,在人饥马渴的情况下,是
不能打胜仗的。因此,于谦上任后,首先实行正确的后勤方略,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做好后勤准备。[10]在人力准备方面,着重整顿
、充实京军。京军的主力在土木堡之战中覆没后,京城只剩下部分守城部队。为了迎接战斗,于谦重组京军。他急调两京、河南的备操军,沿海的备
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运粮的官军,以及浙江兵来到北京,使京城兵力由数万人迅速增加到22万多人,形成了兵力数量上对于瓦剌军队的优势。并
派监察御史白圭等15名重要官员,前往京畿、山东、山西、河南等地招募兵员,进行应急训练,以备补充。[10]在武器装备的筹措方面,于
谦也想尽了办法。当时,京城军中仅有1/10的将士有盔甲,兵器也严重不足。为此,他一方面命令工部加紧赶制,一面将南京库存兵器的2/3
,共126万件调入北京,补充守城部队。还派出人员到土木堡收集明军溃败时丢弃的头盔9000余项、甲5000余件;神枪(火枪)1.1万
余杆、神铳(火铳)2万多只,神箭(火箭)44万枚、火炮800余门。并更换了明军的战服、军旗等。[10]在粮食储备和运输方面,当时
,供应北京的粮食有数百万石储备在东郊的通州,可供京师军民一年的食用。由于短期内无法将其运到北京,有人担心被瓦剌利用,主张将这些粮食
烧毁。于谦不同意。他认为,这些粮食是宝贵的财富,是京城保卫战的重要物质基础。如果没有粮食,军队就会不战自溃。因此,它采用了一切措施
运粮。除官府征用的500辆大车昼夜运粮外,还动员百姓及官兵的家属、亲友自备车辆前往通州运粮。并提出,对运到北京20石以上粮食的人,
除运费外,另发白银一两,以资鼓励。重赏之下有勇夫。在于谦的督促下,运粮队伍川流不息,昼夜往返。不几天工夫,就把通州的几百万石粮食运
进京城并储备起来,从而使军心大振,也稳定了民心。在此基础上,于谦还下令,官兵皆预支半年禄饷,众从皆欢呼雀跃。[10]发动群众在发
动群众支前方面,于谦将全城军民都动员起来,备战备荒。城内的木土、瓦匠、石匠等统一编成工程队,进行训练。筹集了大量砖石、木材、石灰、
工具等,以备战时急用。组织力量加固北京周边45里的城墙,增修了京城的崇文、正阳、宣武、东直、朝阳、西直、阜成、德胜、安定9门,特别
是城北的德胜门、安定门,城西的西直门和阜成门,把城内侧由土筑改为砖砌,并深浚了城壕,加强了城防。同时,命令工部组织人员在城墙堞口设
置门扉,在城东、西、南面城墙上绑上沙栏木,共设置门扉11000余个、沙栏木长5100余丈,进一步增强了北京城池的防御性能。为了进一
步发动群众,于谦还传檄京城周围的州县和山西、河北等地民众,拿起武器,视情况打击瓦剌军队,切断其后路。[10]也先进犯正统十四年(
1449年)十月初一,瓦剌军挟持被俘的明朝英宗皇帝大举南下。一路经宣府进攻居庸关,从京师正面吸引明军。也先亲率主力3万人经大同进攻
紫荆关,迂回京师。十月九日,在投降的明太监喜宁的帮助下,也先攻占紫荆关,挟持英宗经易州、良乡、卢沟桥,于十月十一日进抵北京城郊。面
对强敌,石亨提出了收兵入城,禁闭9门,依托城池进行固守的建议。于谦认为,瓦剌势盛,如果示弱,会使敌人更加猖狂。他主张,采用背城决战
的方略,将22万大军列阵京城9门之外,并以重兵伏设于德胜门,形成了一个依城为营,以战为守,分调援军,内外夹击的作战部署,准备与瓦剌
军于北京城下一决死战。[10]十月十一日,瓦剌军逼近北京。也先将军队布置在西直门以西。于谦派兵迎击瓦剌军于彰义门,打败也先部队先
锋,夺回被俘者一千多人。同时于谦又派人率兵夜袭,以疲惫敌军。十月十二日,也先将主力列阵西直门外后,挟持英宗皇帝到德胜门外的土城,要
求朝廷派于谦、石亨等高级将领亲自出迎,并索求金帛数以万万计,企图以此将明军主将擒获,迫使明朝献城。于谦识破了敌人的阴谋,一方面派出
官员朝见英宗,一方面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的主张,统一官兵思想,严阵以待,粉碎了也先的诱骗阴谋。在兵力部署上,于谦审时度势,灵活
用兵;在战役主要方向上,隐蔽主力,待机歼敌;在次要方向上,避敌主力,采取小股袭扰,处处出击的策略,迷惑敌军,给瓦剌军造成错觉。当夜
,两路明军主动出击,斩杀瓦剌军数百,乘胜而归,使军威大振。十月十三日,瓦剌军乘风雨大作,集中全力进攻德胜门。于谦命大将石亨在城外民
房内埋伏好军队,然后派遣少数骑兵佯装战败以引诱敌人。也先果然中计,亲率精骑万人穷追不舍。等也先军进入埋伏圈后,于谦一声令下,明军开
始反击。只见神机营火器齐发,火箭弓弩多如飞蝗般地射向敌军,明军前后夹击,也先部队大败而归。也先的弟弟孛罗、平章卯那孩等将中炮身死,
瓦剌军受到很大打击。也先发觉明军主力在德胜门,便集中力量转攻西直门。都督孙镗率军迎战,打败也先的先头部队。由于也先不断增兵围攻孙镗
,孙镗力战不支,退至城下,此时,把守城头的给事中程信,严令不准开城。同时,命城上守军发神炮,火箭轰击瓦剌军,明军又从彰义门、德胜门
抽兵增援,终于打退了瓦剌军的进攻。[6]十月十四日,瓦剌军又改为进攻彰义门。于谦命守军将城外的街巷堵塞,在重要的地带埋伏好神铳手
、短枪手,又派兵在彰义门外迎战。明军前队用火器轰击敌军,后队由弓弩压阵跟入,击退了瓦剌军的进攻。而此时,景帝所派监军太监,率数百骑
兵冲击敌阵去抢功,使明军阵势陷入混乱。瓦剌军乘势反击,追到德胜门外。在万分危急关头,当地居民纷纷登上房顶,以砖石迎战瓦剌军。于谦派
出的援军也及时赶到,打退了瓦剌军的反扑。[6]神机营显神威在北京保卫战期间,身为京师三大营的神机营起到重要作用。公元1449年十
月北京德胜门外民居中隐藏着上千名神机营士兵,他们静静的等待着敌军的到来,当数千瓦刺骑兵到达了民居前,瓦刺军队将领并没有多想便发动了
攻击,他们觉得这短短的距离不过是一个冲锋就可以解决的,当他们进入包围圈后,随着明军将领一声令下数千火器发出愤怒的火焰,火箭多如飞蝗
般地射入敌军,瓦刺军顿时被打蒙,一轮又轮的火器打击让瓦刺骑兵损失惨重,丢下几千具尸体悻悻而去。[11]取得胜利北京保卫战兵力分
布图也先在进攻北京的过程中,到处遭到军民的抵抗和不断袭击。各地的百姓自动组织起来,抗击瓦剌军的掠夺。北方边陲重镇的守兵,也抱着与城
共存亡的决心,誓死保卫国土。也先进攻北京各门屡次遭到失败,中路军在居庸关的进攻也受挫,并获悉明朝各路援军即将到达。唯恐后路被切断,
便于十五日夜率一部人马,挟持英宗朱祁镇由良乡(今北京市房山东北)向紫荆关撤退。于谦发现也先军队正在撤退,即命令石亨等集中火炮轰击也
先军营,炸死瓦剌军一万余人。瓦剌军在撤退的路上,一路烧杀抢掠,掠夺了许多物资和人口。而明军分路追击;石亨大破瓦剌军于清风店(今河北
易县西);范广在固安打败瓦剌军。也先一路狂逃,十月十七日,撤出紫荆关,不久退往关外。东路的脱脱不花军,闻得中路、西路已败,亦立即撤
退,并于十月二十日单独遣使进贡,来北京议和。至此,明军取得了保卫北京的胜利。也先率军退至塞外,数次南下,都因明军防范严密而未得逞。
鉴于政治诱降落空,军事进攻又遭失败。在长期的战争中,损失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又失去了与明朝经商的机会。万般无奈之下,于景泰元年(1
450年)八月无条件地释放了明英宗,恢复与明朝的臣属关系。这在中国历史上,汉族君主被外族掠去,又无条件释放回国的还是第一次。其后,
在蒙古族内部的相王争斗中,也先的势力一落千丈,日渐衰竭。后续参见:夺门之变景泰八年(1457年),被于谦重用的石亨等人,趁明代宗病
重,未立太子之机,发动“夺门之变”,迎接被瓦剌放回的英宗复辟,废代宗皇帝为郕王,将于谦等朝廷栋梁之臣逮捕下狱,并杀害,酿成“天下奇
冤”。当时,不仅“阴霾翳天,京郊妇孺,无不洒泣”,皇太后闻讯,也“嗟悼数日”,“英宗亦悔之”。不久,瓦剌军又大举攻明,明廷“人人忧
色”。1466年,于谦沉冤得到昭雪,后被谥为“忠肃”。双方兵力,指挥官瓦次军:3万骑兵,10万步兵明军:包括神机营在内的京城禁卫军
和勤王护驾的各地王军总共20万明军指挥官:于谦瓦次指挥官:也先影响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不仅加强了京师部队的战斗力,组成了一支战斗力较
强的机动兵力,使瓦剌军不敢窥视京师;而且还促进了边防建设,收复了许多要塞和重镇,使明王朝的统治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6]然而北京
保卫战也留下了后遗症。被瓦剌放回的英宗在宦官和佞臣的拥戴下发动夺门之变、于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重登帝位,废景帝为郕王。而当年
拥立明代宗并力主抗敌的于谦却在石亨、徐有贞等卑劣政客的诬蔑下被英宗杀害。[6]于谦的被害令天下人扼腕叹息。[6]评价北京保卫战
的胜利,首先是由于以于谦为首的一部分文武大臣坚决抗战,他们诛杀宦党,稳定局面,激发了广大军民抗击瓦剌军的勇气。同时,注意发现和使用
人才;其次是以于谦为首的主战派,在情况万分危急时,能够抓住问题的关键,即时拥立新君,使也先以为奇货可居的政治王牌英宗失去了其实际的
意义,从而使抗敌军民能够放开手脚,一心保城杀敌。再加上于谦能够知己知彼,冷静地分析敌我双方长处和短处。瓦剌军队擅长骑射和野外作战,
但是存在着兵力有限,不善于攻坚,并且火器很少等弱点。而明军在于谦的带领下,士气高涨,以城池为依靠,以战代守,充分发挥自己火器多,装
备精良的优势,在与敌对阵中,先以少数兵力引诱敌军,待敌迫近时,再突然以火铳、火炮火箭等进攻。等敌人阵势被火器打乱之时,用步兵、骑兵
发起猛烈反击。这就较充分地发挥了己之所长,削弱了瓦剌军队的优势,从而使明军能够迅速地变被动为主动,仅在五天时间内便迅速地击败敌军,
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6]此战,明军面对危局,迅速备战,军民互相配合,依托坚固城防,积极歼敌于城外,取得了京师保卫战的重大胜
利。[1]参考资料1.?明保卫京师之战??.中华网军事[引用日期2014-10-24]2.?品读爱国诗歌践行爱国主义??.省直电大校园文化网[引用日期2015-04-24]3.?明朝的北京保卫战??.中希网[引用日期2015-04-24]4.?林则徐敬仰于谦??.福州新闻网[引用日期2015-04-24]5.?明代谥法中的改谥探析??.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引用日期2015-04-24]6.?明朝的北京保卫战??.中希网[引用日期2013-04-24]7.?景泰皇帝与景泰陵魏淑文??.北京市老干部局[引用日期2015-04-24]8.?北京保卫战??.东南大学[引用日期2015-04-24]9.?明朝北京城保卫战??.江西国防教育网[引用日期2015-04-24]10.?北京保卫战的后勤方略??.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引用日期2015-04-24]11.?世界上第一支成建制的火器部队:大明王朝神机营!??.搜狐[引用日期2017-12-25]1
献花(0)
+1
(本文系SC开卷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