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止咳平喘药-桑白皮
2018-01-20 | 阅:  转:  |  分享 
  
止咳平喘药-桑白皮 为桑科植物桑MorusalbaL.除去栓皮的根皮。亦名桑根白皮(《本经》)。味甘,性寒。入肺、脾经。功能:泻肺平喘、行水消肿。主治:肺热喘 咳、吐血、水肿、脚气、小便不利。内服:煎汤,6~15g;或入散剂。外用:捣汁涂或煎水洗。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含伞形花内酯、东莨菪素和黄酮成分桑根皮素(Morusin)、桑素(Mulberrin)、桑色烯(Mulberrochromene)、环桑素(Cyclomulberrin)、环桑 色烯(Cyclomulberrochromene)等。亦含有作用类似乙酰胆碱的降压成分,并含鞣质、黏液素、挥发油、树脂丹宁醇(Resinotannol)、谷甾醇 (Sitosterol)、右旋葡萄糖及棕榈酸等。 药理作用:1.降压作用桑树煎剂给动物口服有轻微缓慢的降压作用,根或枝的皮降压效果显著,而根和新梢叶则无作用。用乙醚、热水或温甲醇的 提取液给兔皮下注射1g(生药)/kg时,可使血压下降15~25mmHg(1.995~3.325kPa)。实验表明:桑白皮醇提液对麻醉动物十二指肠给药有降压作用, 对高血压的动物灌胃给药亦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其降压作用与迷走神经、窦神经的完整性无关;亦与神经介质无关。桑白皮降压过程中,抑制了颈动脉加压 反射,提示桑白皮的降压作用可能是抑制了血管运动中枢而产生的。亦有报告指出,从桑皮中提取得一种乙酰胆碱样物质,给兔静脉注射10mg/kg,血压立 即显著下降;切断颈迷走神经或颈椎,此作用仍存在。该物质能抑制离体蛙心、兴奋兔离体肠管,且其作用能被阿托品所阻断。对兔耳血管有扩张作用,对 蛙下肢血管则呈收缩作用。 2.其他作用桑白皮煎剂2g/kg给兔灌胃,6小时内排尿量及其氯化物均有显著增加,7~24小时恢复正常。 桑白皮提取物对小鼠有镇静作用。桑白皮中提得的乙酰胆碱样物质能兴奋兔离体子宫,轻度促进兔耳下腺的分泌;如直接涂于颈交感神经节上,则可抑 制电刺激节前纤维引起的瞬膜收缩,但注射(动脉或静脉)给药对猫瞬膜收缩则无影响。 动物实验证明:桑白皮线缝合创口无需拆线,并能被组织肌肉吸收。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治疗慢性喘息型气管炎蛤蚧1对,人参15g,茯苓、甘草、桑白皮、核桃仁、淫羊藿各25g。共为细末,每服5g,日服2次,白开水送服,缓解期可常 服。治疗15例,临床控制7例,显效8例。〔吉林中医药1991;(3):19〕 2.治疗食管癌、胃癌鲜桑白皮30g,加米醋90g,炖1小时后1次服下,或分数次服完,如嫌味酸,可加入一些葡萄糖粉矫味。治疗食管癌3例、胃癌2 例,用药后症状缓解和好转者4例,无效1例(胃癌)。〔福建中医药1965;10(3):23〕 3.治疗小儿流涎桑白皮20g(不足1岁用10g),加水适量,水煎分2~3次服,每日1剂,连服3~7日。治疗21例(年龄5个月~10岁,病程5天~9 年),皆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云南中医杂志1987;8(1):37〕 方剂选用: 1.治疗水饮停肺,胀满喘急:桑根白皮二钱,麻黄、桂枝各一钱五分,杏仁十四粒(去皮),细辛、干姜各一钱五分。水煎服。(《本草汇言》) 2.治疗卒小便多,消渴:桑根白皮,炙令黄黑,锉,以水煮之令浓,随意饮之;亦可纳少米,勿用盐。(《肘后备急方》) 3.治疗小儿肺盛,气急喘嗽:地骨皮、桑白皮(炒)各一两,甘草(炙)一钱。锉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盏,煎七分,食前服。(《小儿药证直 诀》泻白散) 配伍效用: 桑白皮配伍车前子二者皆可利水消肿,相伍为用,共奏清热利尿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热所致之水肿。 桑白皮配伍阿胶桑白皮泻肺平喘;阿胶补血养阴润肺。二者伍用,补泻兼施,相辅相成,共奏补血养阴、润肺止咳、泻肺平喘之功效,用于治疗肺阴 亏虚,或燥邪伤肺之咽喉疼痛、咳喘少痰、痰中带血者。 桑白皮配伍黄芩桑白皮甘寒,泻肺平喘、利小便而导热下行;黄芩苦寒,清泻肺热。二者伍用,有清热泻火、平喘止咳之功效,用于治疗肺热壅盛所 致之发热、咳嗽、气喘、痰黄者。 桑白皮配伍橘皮桑白皮味甘性寒,入肺、脾经,功擅泻肺平喘、行水消肿,作用主要在肺;橘皮苦辛性温,入脾、肺经,长于理气调中、燥湿化痰, 作用重在脾胃。二者合用,肺脾并重,共奏清肺泻热、燥湿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用于治疗肺热咳喘痰多者。 桑白皮配伍桑叶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桑叶疏风解表、清肺止咳。二者合用,共奏疏风解表、清热泻肺、止咳平喘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热郁表 袭肺所致之发热、咳喘、痰黄者。 桑白皮配伍苏子桑白皮泻肺平喘;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二者相伍,寒温并用,用于治疗各种喘症。 【注意事项】 宜忌:肺虚无火,小便多及风寒咳嗽忌服。 毒副作用:本品毒性较小,临床应用较为安全。实验表明:桑白皮醇提液无论是大剂量一次给药或小剂量较长期给药,对实验动物均无明显不良影响。 【医家论药】 “桑白皮,长于利小水,乃实则泻其子也。故肺中有水气及肺火有余者宜之。‘十剂’云,燥可去湿,桑白皮、赤小豆之属是矣。”(《本草纲目》) “桑皮,散热,主治喘满咳嗽,热痰唾血,皆由实邪郁遏,肺窍不得通畅,借此渗之散之,以利肺气,诸证自愈。故云泻肺之有余,非桑皮不可。以此 治皮里膜外水气浮肿及肌肤邪热,浮风燥痒,悉能去之。同甘菊、扁豆通鼻塞热壅,合沙参、黄芪止肠红下血皆效。”(《药品化义》)

献花(0)
+1
(本文系zulgmdidr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