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60章解读张武忠初稿2017.9.11第60章【原文】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 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译文】根深柢固长生久视,一个国家就会不断壮大,发展成为一个泱泱大国。但要治理好一个 大国非常需要技巧,就像烹调小海鲜那样,既不可用大火煎炸,又不能频频翻炒,否则小鱼小虾会烧糊炒碎,故称“治大国,若烹小鲜”。大国表面 上繁荣昌盛红红火火,但林子大了什么鸟没有啊,情况很复杂。如果政令频出或者朝令夕改,一些牛鬼蛇神也会借机出来兴风作浪,那就正复为奇善 复为妖。只有用道莅临天下,那些鬼怪就没办法神气了,故称“其鬼不神”。并不是说鬼怪从此就消失了,而是人们不再相信那些歪门邪道奇谈怪论 ,它所谓的神通也就伤害不到人了,故称“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神”是天道自然的神妙功用,“鬼”是披着真神外衣的歪门邪说,世人没 有能力分辨,容易将鬼神混为一谈,天地造化虽然神妙莫测,但它不会去伤害人。圣人用道之神来管理国家治理天下,自然也就不会伤人了,故称“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这样一来,为乱的妖魔鬼怪不害人,变化莫测的神道不伤人,得道的圣人也不伤人。天下万物都蒙受道的沐浴,各 方之德交汇而化至道,其道生德,相互间虽有矛盾,但最终能以德交融和谐相处。“德”作为万物的纽带,万物因此都不会相互伤害了。圣人以德交 万民,则万民皆归附于道,故称“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解读】60.1“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借用商朝宰相伊尹的话,把治理大国比 作是烹饪小鲜。上一章说“莫知其极可以有国”,还说“深根固柢(di),长生久视”,国家就会繁荣昌盛成为一个泱泱大国,所以老子本章紧接 着阐述治理大国之道。“治大国若烹小鲜”最早是由商朝开国宰相伊尹(yin)提出来的,他原是一个厨师,用高超的厨艺获得了接近商汤王的机 会,继而用烹饪的理论引喻治理天下之道,提出了“以鼎调羹,调和五味”和“治大国若烹小鲜”等治国策略,辅助商汤王推翻了夏桀,建立了商朝 。老子处于周朝的春秋末期,老子比伊尹小了一千多岁,所以老子就借鉴了伊尹的治国理念。“小鲜”泛指小鱼小虾等小海鲜,“烹”是慢火小火烹 制,既不可用大火煎炸,又不能频频翻炒,否则小鱼小虾会烧糊炒碎。60.2“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把歪门邪说比作妖魔鬼怪。“神”是自 然造化的神妙莫测,“鬼”则对应邪教异说,大国人数众多情况复杂难以管理,表面上红红火火,但林子大了什么鸟没有啊。如果当政者政令频出或 者朝令夕改,那么一些牛鬼蛇神就会借机出来兴风作浪,就像第58章所说的“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只有用道莅临天下,那些鬼怪就没办法神气 了,故称“其鬼不神”。中国人鬼神的概念由来已久,在《周易》中也多次提及,孔子在《周易系辞传》中说“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 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还说“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 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第15卦《谦卦彖传》说“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第55卦《丰卦彖传》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 ,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鬼神是指一些不可预知的力量,也是天道和人间规律的象征。“鬼”发音通“归”,“神”发 音通“伸”,是指阴阳二气的流动,阳气消亡阴气逆物凝聚而归曰“鬼”,阳气生发导物而伸曰“神”。所以“鬼”指阴间阴气之魂,“神”说的是 阳间阳气之灵,孔子在《周易系辞传》中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物质是可见的,而游魂是凡胎俗眼所看不到的,但确确实 实存在着这样一种气场,人类对宇宙万物的感知能力是很低下的,很多声音听不见,很多味道闻不出,很多形象看不清,无法理解认知就冠之以鬼神 之称。老子把自然造化的神妙莫测叫做“神”,把背离大道的邪教异说称作“鬼”,在《道德经》中有好几章提到“神”,而“鬼”只有本章这一个 。第6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第29章“天下神器,不可为也”,第39章“神得一以灵,神无以灵将恐歇”。60.3“非其鬼不神,其神 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最后妖魔鬼怪都被道德同化了,天下万物交归在一起,参考了《周易观卦》和 《周易系辞传》的哲理。上一句说“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并不是说鬼怪从此就消失了,而是人们不再相信那些歪门邪道奇谈怪论,它所谓的神 通也就伤害不到人了,故称“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神”是大道自然的神妙功用,“鬼”是披着真神外衣的歪门邪说,世人没有能力分辨, 容易将鬼神混为一谈,天地造化虽然神妙莫测,但它不会伤害到人。圣人用神道来管理国家治理天下,自然也就不会伤人了,故称“非其神不伤人, 圣人亦不伤人”。这样为乱的妖魔鬼怪不害人,统治者也不害人,这是因为各方之德交汇而化至大道,其道生德,相互间虽有矛盾但最终能以德交融 和谐相处。“德”作为万物的纽带,万物因此都不会相互伤害了。圣人以德交万民,则万民皆归附于道,故称“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老子在 本章中参考了《周易》中的哲理,《周易》第20卦是观卦,孔圣人在《观卦彖辞》中说“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提到了神道,大意是,圣人仰观上天之神妙法则,发现四季更替不岀差错,于是圣人效法上天神妙的法则设立制度进行教化,天下百姓都能顺服。孔圣人还在《系辞传》中多次提到“神”,都是神妙神明的意思。张武忠2017.9.11于北京武警总医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