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训练2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一)
——’17备考热身教辅系列
山东平原一中魏德田
本套强化训练搜集近年来各地高中物理高考真题、模拟题及其它极有备考价值的习题等筛选而成。其目的在于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是恒定电路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规律,是我们解决电路问题的关键.本套训练题重点训练我们了解电动势概念,深刻理解闭合电路中能量转化关系,牢固掌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解决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
一、破解依据
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㈡闭合电路的功率关系、最大输出功率、电源的效率:
⑴即电流的功率等于电流在内、外电路的功率之和;
或;⑵;⑶。
㈢电阻的串联电路的特点
⑴电流⑵电压
⑶电阻⑷分压公式
⑸功率分配,.
亦即不同的电阻串联,大电阻的电流(或功率)较大,小电阻的电流(或功率)较小。?
㈢电阻的并联电路的特点
⑴电流⑵电压
⑶电阻⑷分流公式
⑸功率分配,。
亦即不同的电阻并联,大电阻的电流(或功率)较小,小电阻的电流(或功率)较大。?
㈣必要时需综合利用其他的力学或电学的知识,全面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
二、精选习题
㈠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某兴趣小组探究用不同方法测定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他们提出的实验方案中有如下四种器材组合。为使实验结果尽可能准确,最不可取的一组器材是
A.一个安培表、一个伏特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
B.一个伏特表和多个定值电阻
C.一个安排表和一个电阻箱
D.两个安培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
.
A.A的示数增大 B.V2的示数增大
C.ΔV3与ΔI的比值大于r D.ΔV1大于ΔV2
3.14佛山一模如图-所示的电路,R1、R2是两个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L为小灯泡,电源的内阻为r.开关S闭合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移动时,则()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B.小灯泡变亮
C.电容器处于充电状态D.电源的总功率变大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12V,内阻为2Ω,四个电阻的阻值已在图中标出.闭合开关S,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路端电压为10V
(B)电源的总功率为10W
(C)a、b间电压的大小为5V
(D)a、b间用导线连接后,电路的总电流为1A
6.(15上海卷)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内阻忽略不计。闭合电建,电压表示数为U,电流表示数为I;在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P由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
(A)U先变大后变小(B)I先变小后变大
(C)U与I比值先变大后变小(D)U变化量与I变化量比值等于R3
7.(17海淀区二模)如图-6所示,R1为定值电阻,R2为变阻器,E为电源电动势,r为电源内电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当时,获得最大功率B.当时,获得最大功率
C.当时,上获得最大功率D.当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
8.(14江西师大附中三模)A、B两块正对的金属板竖直放置,在金属板A的内侧表面系一绝缘细线,细线下端系一带电小球(可视为点电荷)。两块金属板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路中的R1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所受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R2为滑动变阻器,R3为定值电阻。当R2的滑片P在中间时闭合电键S,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I和U,带电小球静止时绝缘细线与金属板A的夹角为θ。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一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将R2的滑动触头P向a端移动,则θ变小
B.若将R2的滑动触头P向b端移动,则I减小,U减小
C.保持滑动触头P不动,用较强的光照射R1,则小球重新达到稳定后θ变小
D.保持滑动触头P不动,用较强的光照射R1,则U变化量的绝对值与I变化量的绝对值的比值不变
㈡填空题(共24分)
9.(15上海)(6分)如图-8是一个多用表欧姆档内部电路示意图。电流表满偏电流0.5mA、内阻10Ω;电池电动势1.5V、内阻1Ω;变阻器R0阻值0-5000Ω。
(1)该欧姆表的刻度值是按电池电动势为1.5V刻度的,当电池的电动势下降到1.45V、内阻增大到4Ω时仍可调零。调零后R0阻值将变________(选填“大”或“小”);若测得某电阻阻值为300Ω,则这个电阻的真实值是________Ω。
(2)若该欧姆表换了一个电动势为1.5V,内阻为10Ω的电池,调零后测量某电阻的阻值,其测量结果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
10.(17·全国卷Ⅲ图(a)为某同学组装完成的简易多用电表的电路图.图中E是电池;R、R、R、R和R是固定电阻,R是可变电阻;表头的满偏电流为,内阻为虚线方框内为换挡开关,A端和B端分别与两表笔相连.该多用电表有5个挡位,5个挡位为:直流电压1挡和5挡,直流电流1挡和2.5挡,欧姆×100挡.
()
(b)
(1)图()中的A端与________(选填“红”或“黑”)色表笔相连接.
(2)关于R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正确答案标号).
在使用多用电表之前,调整R使电表指针指在表盘左端电流“0”位置
使用欧姆挡时,先将两表笔短接,调整R6使电表指针指在表盘右端电阻“0”位置
使用电流挡时,调整R使电表指针尽可能指在表盘右端电流最大位置
(3)根据题给条件可得R+R=________,R=________
(4)某次测量时该多用电表指针位置如图(b)所示.若此时B端是与“1”相连的,则多用电表读数为________;若此时B端是与“3”相连的,则读数为________;若此时B端是与“5”相连的________.(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17全国Ⅱ某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测量一微安表(量程为100,内阻大约为2500)的内阻.可使用的器材有:两个滑动变阻器R、R(其中一20Ω,另一个最大阻值为2000);电阻箱R(最大阻值为99999.9);电源E(电动势约为1.5);单刀开关和、D分别为两个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1)按原理图(a)将图(b)中的实物连线.
(2)完成下列填空:
的最大阻值为________(填“20”或“2000”).
②为了保护微安表,开始时将R的滑片C滑到接近图()中的滑动变阻器的________(填“左”或“右”)端对应的位置;将R的滑片D置于中间位置附近.
将电阻箱R的阻值置于2500.0,接通将R的滑片置于适当位置,再反复调节R的滑片D的位置.最终使得接通前后,微安表的示数保持不变,这说明接通前B与D所在位置的电势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将电阻箱Rz和微安表位置对调,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发现将R的阻值置于2601.0时,在接通前后,微安表的示数也保持不变.待测微安表的内阻为________(结果保留到个位).
(3)写出一条提高测量微安表内阻精度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石家庄联考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E=10V,内阻r=1Ω,电容器的电容C=40μF,电阻R1=R2=4Ω,R3=5Ω.接通开关S,待电路稳定后,求:
(1)理想电压表V的示数;
(2)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
14洛阳名校联考如图-1所示的电路,电源的电动势E=28V,内阻r=2Ω,电阻R1=12Ω,R2=R4=4Ω,R3=8Ω,C为平行板电容器,其电容C=3.0pF,虚线到两极板的距离相等,极板长L=0.20m,两极板的间距d=1.0×10-2m.
(1)若开关S处于断开状态,则将其闭合后,流过R4的电荷量为多少?
(2)若开关S断开时,有一个带电微粒沿虚线方向以v0=2.0m/s的初速度射入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带电微粒刚好沿虚线匀速运动,问:当开关S闭合后,此带电微粒以相同的初速度沿虚线方向射入两极板间,能否从极板间射出?(要求写出计算和分析过程,g取10m/s2)
14四川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不带电的平行金属板p和b相距h,与图示电路相连,金属板厚度不计,忽略边缘效应.p板上表面光滑,涂有绝缘层,其上O点右侧相距h处有小孔K;b板上有小孔T,且O、T在同一条竖直线上,图示平面为竖直平面.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静止粒子被发射装置(图中未画出)从O点发射,沿p板上表面运动时间t后到达K孔,不与板碰撞地进入两板之间.粒子视为质点,在图示平面内运动,电荷量保持不变,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求发射装置对粒子做的功;
(2)电路中的直流电源内阻为r,开关S接“1”位置时,进入板间的粒子落在b板上的A点,A点与过K孔竖直线的距离为l.此后将开关S接“2”位置,求阻值为R的电阻中的电流强度;
(3)若选用恰当直流电源,电路中开关S接“1”位置,使进入板间的粒子受力平衡,此时在板间某区域加上方向垂直于图面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合适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只能在0~Bm=范围内选取),使粒子恰好从b板的T孔飞出,求粒子飞出时速度方向与b板板面的夹角的所有可能值(可用反三角函数表示).硅光电池是一种太阳能电池,具有低碳环保的优点.如图所示,图线a是该电池在某光照强度下路端电压U和电流I的关系图象(电池内阻不是常数),图线b是某电阻R的U-I图象.当它们组成闭合回路时,硅光电池的内阻可表示为()
A.B.C.D.
16.(14徐州一中模拟)如图所示电路中,R为光敏电阻,过程中,下列判断的是A.逐渐变暗
B.逐渐暗灯逐渐变
C.电源内电路消耗功率逐渐增大
D.电阻R消耗的功率逐渐增大
16全国Ⅱ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电路测量量程为2.5的电压表的内阻(内阻为数千欧姆),可供选择的器材有:电阻箱R(最大阻值),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50),滑动变阻器R(最5kΩ),直流电源E(电动势3),开关1个,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如下:
按电路原理图()连接线路;
将电阻箱阻值调节为0,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与图(a)中最左端所对应的位置,闭合开关;
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满偏;
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00,记下电阻箱的阻值.
回答下
(1)实验中应选择滑动变阻器________(填“R或“R).
(2)根据图(a)所示电路将图(b)中实物图连线.
(3)实验步骤④中记录的电阻箱阻值为630.0,若认为调节电阻箱时滑动变阻器上的分压不变,计算可得电压表的内阻为________(结果保留到个位).
(4)如果此电压表是由一个表头和电阻串联构成的,可推断该表头的满刻度电流为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100μAB.250μA
C.500μAD.1mA
18.(15浙江)(10分)图-17-1是小红同学在做“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的实物连接图。
(1)根据图-17-1画出实验电路图
(2)调节滑动变阻器得到了两组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如图-17-2中的①②③④所示,电流表量程为0.6A,电压表量程为3V.所示读数为: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两组数据得到的电阻分别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9.(16北京某兴趣小组探究用不同方法测定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他们提出的实验方案中有如下四种器材组合.为使实验结果尽可能准确,最不可取的一组器材是()
一个安培表、一个伏特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
一个伏特表和多个定值电阻
一个安培表和一个电
D.两个安培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
16四川用如图所示电路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器材:待测电源(电动势约3,内阻约2),保护电阻R(阻值10)和R(阻值5),滑动变阻器R,电流表,电压表,开关S,导线若干.
实验主要步骤:
()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
()逐渐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和相应电流表的示数I;
(U为纵坐标,I为横坐标,作U-I图线(U、I都用国际单位);
()求出U图线斜率的绝对值k和在横轴上的截距a.
回答下列问题:
(1)电压表最好选用________;电流表最好选用________.
电压表(0~3,内阻约15)
B.电压表(0~3,内阻约3)
C.电流表0~200,内阻约2)
D.电流表(0~30,内阻约2)
(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左向右滑动,发现电压表示数增大.两导线与滑动变阻器接线柱连接情况是________.
两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电阻丝两端的接线柱
两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金属杆两端的接线柱
一条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金属杆左端接线柱,另一条导线接在电阻丝左端接线柱
一条导线接在
(3)选用k、a、R和R表示待测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的表达式E=________,r=________,代入数值可得E和r的测量值.
同学们测量某电阻丝的电阻,所用电流表的内阻与相当,电压表可视为理想电压表.
①若使用题6图2所示电路图进行实验,要使得的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电压表的a端应连接到电路的点(选填b”或c”).
②测得电阻丝的图如题6图3所示,则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实验中,随电压进一步增加电阻丝逐渐进入炽热状态.某同学发现对炽热电阻丝吹气,其阻值会变化.他们对此现象进行探究,在控制电阻丝两端的电压为10V的条件下,得到电阻丝的电阻随风速(用风速计测)的变化关系如题6图4所示.由图可知当风速增加时,会(选填增大或减小)。在风速增加过程中,为保持电阻丝两端电压为10V,需要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端调节(选填M”或N”).
④为了通过电压表的示数来显示风速,同学们设计了如题6图5所示的电路.其中为两只阻值相同的电阻,为两根相同的电阻丝,一根置于气流中,另一根不受气流影响,为待接入的理想电压表.如果要求在测量中,风速从零开始增加,电压表的示数也从零开始增加,则电压表的+”端和—”端应分别连接到电路中的点和点(在a”“b”“c”“d”中选填).
㈠选择题
⒈【答案】D
【解析】根据闭合回路欧姆定律可得,测量多组数据可求解,可测量多组数据列式求解,C正确;D中两个安培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由于不知道滑动变阻器电阻故无法测量
⒉【答案】选A、C、D。
【解析】理想电压表V1、V2、V3示数分别是定值电阻的电压、路端电压、滑动变阻器的电压,理想电流表A示数是干路中的电流。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下滑动,其有效电阻变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干路中的电流增大,A示数增大,内压增大,路端电压减小,即V2示数减小,故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因为、,而R>r,所以ΔV1>ΔV2,故选项D正确;因为ΔV3>ΔV2、,所以,故选项C正确。
⒊【答案】AC
【解析】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移动时,电阻R′变大,电路的总电阻变大,干路的电流I变小,小灯泡变暗,路端电压U=E-Ir变大,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变大,处于充电状态,选项C正确;电源的总功率P=EI随电流I的减小而减小,选项D错误.
【答案】AC【解析】设四个电阻的等效电阻为R路,由=+得R路=10Ω,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I===1A,设路端电压为U,则U=IR路=1A×10Ω=10V,选项A正确;电源的总功率P=EI=12W,选项B错误;设电源负极电势为0V,则a点电势φa=0.5A×5Ω-0=2.5V,b点电势φb=0.5A×15Ω-0=7.5V,则a、b两点的电势差Uab=φa-φb=2.5V-7.5V=-5V,所以a、b间电压的大小为5V,选项C正确;当将a、b两点用导线连接后,由于导线没有电阻,此时a、b两点电势相等,其等效电路图如图所示.其中一个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为3.75Ω,显然总电阻为9.5Ω,电流I==A,故选项D错误.
【答案】
【解析】据题意由于电源内阻不计电压表的示数总是不变故选项R1的阻值先增大后减小电压不变所以电流表示数先减小后增加故选项A、滑动变阻器处于含容支路中,相当于导线,所以移动滑动触头,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不变,则θ不变.故AB错误.C、用更强的光线照射R1,R1的阻值变小,总电阻减小,电流增大,内电压增大,外电压减小,即U减小,所以U的变化量的绝对值等于内电压的增加量=r不变.因为外电压减小,R3电压增大,则R2两端电压减小,所以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减小,所以小球重新达到稳定后θ变小.故C、D正确.故选CD
1)小,110(2)准确。
【解析】欧姆表内阻R=,电流表满偏电流Ig不变,电源电动势E变小,则欧姆表总内阻要变小,故R0的阻值调零时一定偏小;
欧姆表内部的中性电阻R内==3000Ω;
若电动势正常时,300Ω对应的电流应为:
I==0.45×10﹣3A;
对应1.4V时的电阻R真=﹣3000=110Ω
(2)因电动势不变,故欧姆调零后的中性电阻不变;故测量结果是准确的;
故答案为:(1)小;110;(2)准确.
答案】(1)黑(2)B
(3)160880
(4)1.47mA1.10×103Ω2.95V
【解析】(1)根据欧姆表原理可知黑表笔接高电势.
(2)R6是欧姆调零电阻,故B正确.
(3)换挡开关接2时,是量程较小的电流表,所以R1+R2==160Ω;换挡开关接4时,是量程较小的电压表,这时表头与R1、R2并联组成新表头,新表头的内阻r==120Ω,新表头的量程是1mA,所以R4=-r=Ω-120Ω=880Ω.
(4)若此时B端是与“1”相连的,则为量程是2.5mA的电流表,则多用电表读数为1.47mA;若此时B端是与“3”相连的,则为欧姆表,读数为1.10×103Ω;若此时B端是与“5”相连的,则为量程是5V的电压表,读数为2.95V.
【答案】(1)连线如图
(2)①20②左③相等④2550
(3)调节R1上的分压,尽可能使微安表接近满量程
【解析】(2)①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要求选用最大阻值较小的滑动变阻器,因此R1要选择最大阻值为20Ω的滑动变阻器.
②开始时将R1的滑片移动到滑动变阻器的左端对应的位置,可使得微安表上的电压最小,从而保护了微安表.
③接通S1前后,微安表的示数保持不变,这说明S1接通前后在BD中无电流流过,可知B与D所在位置的电势相等.
④因B与D电势相等,=,对调后=,解得RA==2550Ω.
12.【答案】(1)5V(2)1.6×10-4C
【解析】(1)接通开关S,待电路稳定后,电路等效为R1和R3串联,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有
I==1A
R3两端的电压为
U3=IR3=5V
即理想电压表V的示数为5V.
(2)电容器两端的电压等于R1两端的电压
U1=IR1=4V
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CU1=1.6×10-4C.
【答案】(1)6.0×10-2C(2)不能
【解析】(1)S断开时,电阻R3两端电压
U3==16V
S闭合后,外电路的总电阻R==6Ω
路端电压U==21V
电阻R3两端的电压U′3=U=14V
流过R4的电荷量ΔQ=CU3-CU′3=6.0×10-12C.
(2)设带电微粒的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当开关S断开时有=mg
当开关S闭合后,设带电微粒的加速度为a,则
mg-=ma
假设带电微粒能从极板间射出,则水平方向t=
竖直方向y=at2
由以上各式得y=6.25×10-3m>
故带电微粒不能从极板间射出.
②
联立①②式可得③
说明:①②式各2分,③式各1分
(2)S接“1”位置时,电源的电动势E0与板间电势差U有
E0=U④
板间产生匀强电场的场强为E,粒子进入板间时有水平方向的速度v0,在板间受到竖直方向的重力和电场力作用而做累平抛运动,设加速度为a,运动时间为t1,有
U=Eh⑤
mg-qE=ma⑥
⑦
l=v0t1⑧
S接“2”位置时,则在电阻R上流过的电流I满足
⑨
联立①④~⑨式得⑩
说明:④~⑩式各1分
(3)由题意知此时在板间运动的粒子重力与电场力平衡,当粒子从K进入板间后立即进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粒子从D点出磁场区域后沿DT做匀速直线运动,DT与b板上表面的夹角为题目所求夹角θ,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取最大值时的夹角θ为最大值θm,设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有
⑾
过D点作b板的垂线与b板的上表面交于G,由几何关系有
⑿
⒀
⒁
联立①⑾~⒁式,将B=Bm代入,求得
⒂
当B逐渐减小,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也随之变大,D点向b板靠近,DT与b板上表面的夹角θ也越变越小,当D点无限接近于b板上表面时,粒子离开磁场后在板间几乎沿着b板上表面从T孔飞出板间区域,此时Bm>B>0满足题目要求,夹角θ趋近θ0,即
θ0=0⒃
则题目所求为⒄
说明:⑾~⒄式各1分
(四)选做题
15.【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硅光电池的电动势为U2,在闭合电路中的外电阻为U1/I1,再由图可知硅电池的内电压为U2-U1,又依部分欧姆定律可得:r=U2-U1/I1.从而选择B答案。
16.【答案】BC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光敏电阻R和联,串联,当光照强度逐渐增强的过程中功率变大,变亮;内压、上电压变大,L1电压变小,功率变小,L1变暗,故选BC
⒘【答案】(1)R1(2)连线如图所示(3)2520(4)D
【解析】(1)此实验的实验原理类比于半偏法测电表内阻的实验,电压表所在支路的总电压应该尽量不变化,故滑动变阻器应选最大阻值小的即选R1.
(3)近似认为电压表所在支路的总电压不变,且流过电压表与电阻箱的电流相等,由串联分压特点知=,则RV=4R=2520Ω.
(4)因电压表是由一个表头和电阻串联构成,表头允许的最大电流不会因此改变,则由欧姆定律可知,I满==A≈1mA.
1)如下图;(2)①0.10A、②0.24A、③2.00V、④0.27V.(2.70.1)Ω和(8.30.1)Ω,[如填为(8.30.1)Ω和(2.70.1)Ω也行。
【解析】(1)从实物图中可知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电压,电流表采用外接法,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故电路图如图所示
(2)电流表的量程为0.6A,最小分度值为0.02A,①的读数为0.10A,②的读数为0.24A,电压表量程为3V,最小分度值为0.1V,③的读数为2.00V,④的读数为0.27V.由I=U/R知:①④为同组数据得电阻,②③为另组数据得电阻.
⒚【答案】D
【解析】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E=U+Ir,经变形可得U=-rI+E.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通过改变外电路的电阻可以得到多组I和U,再通过描点法得到U-I图像,图像的斜率k=-r,从而得到r=-k,图像的纵截距b=E.
选项A中可以通过安培表和伏特表的读数得到外电压和干路电流,如图所示,所以选项A可取.
选项B中可以通过伏特表的读数和若干定值电阻的实际阻值大小计算出干路的电流大小,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所以选项B可取.
选项C中可以通过安培表的读数和电阻箱的取值得到外电压的大小,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所以选项C可取.
选项中无法得到外电压,所以选项不可取.
⒛【答案】(1)AC(2)C(3)kak-R2
【解析】(1)电压表内阻越大,分得的电流越小,误差也就越小,所以选内阻较大的A电压表;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最小时通过电流表电流最大,此时通过电流表电流大小约为I=≈176mA,所以选量程为200mA的C电流表.
(2)由电路分析可知,滑片从左向右滑动,电压表示数变大,意味着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部分的阻值增大,一导线接金属杆左端,一导线接电阻丝左端,则滑片从左向右滑动时阻值增大,符合题意.
(3)由E=U+I(r+R2),得U=-I(r+R2)+E,对比U-I图线可知,图像斜率的绝对值k=r+R2,所以电源内阻r=k-R2;令U=0,得I==,图线在横轴上的截距为a,所以a=I=,则E=ka.
【答案】①c;②4.1(4.0~4.2);③减小,M;④bd
19
图-17
图-10
图-9
图-8
图-7
图-16
图-16
图-18
图-5
图-4
图-3
图-2
图-1
L2
Er
S
L1
R
图-15
图-14
图-13
图-12
图-11
图-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