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员工不是雷锋
2018-02-09 | 阅:  转:  |  分享 
  
经销商—人事管理

员工不是雷锋



前些日子看新闻,说有个案子涉及到《物权法》,其中有个章节是关于捡到遗失物品的,本人一直以来热衷于在大街上捡钱包,所以就认真看了看,按法规所设章程:拾到他人财物必须报告,不报告就违法;报告了,在一定期限内无人认领,拾来的财物可名正言顺地归自己所有;如有人认领,拾得者有权获得一定比例的报酬。这样,对双方都有好处,彼此行为都有法可循。



看到这个新闻,不由的想起了许多企业热衷于建设所谓的企业文化,这个也

当然,这个企业文化在设计时都是建立在员工能接受并执行的基础上的。那么,企业的所有者和高层(也就是企业文化的设计者)又是怎么来看员工的呢?就像许多人在拾金不昧的问题上把普通人拔高了一样,企业的所有者和高层也容易犯个错误,把员工拔高了,把员工当雷锋看了,认为员工就是应该要乐于奉献的,就是要像老黄牛那样,任劳任怨不叫苦,每天晚上自觉加班到天黑,周末最好来加班,一些小的费用员工自己掏腰包,为了维护公司利益就应当牺牲个人利益等等,在某些公司,老板看那些准时下班的员工心里就不太舒服,看到员工稍有轻闲时,老板心里就觉得像猫抓一般的难受。

甚至,一些企业高层在撰写企业文化纲要时,还喜欢把军事上的战斗英雄人物严守纪律,牺牲自我从而保全大局的崇高品质及人物作为学习对象。每当看到这些带有军事化色彩的企业文化或是标语时,觉得要么是老板脑子里进了水,要么是这些撰写企业文化纲要的人脑子进了水,这是哪跟哪啊。当兵入伍,保家卫国,为了全国人民幸福安康而来奉献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是非常崇高和伟大的,这是在维护国家利益,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和高度。商业活动能与这个相比吗?商业活动能提升为这个高度吗?商业活动的奉献就是为了维护老板的利益,这两个利益能相提并论吗?再者说了,商业活动就是等价交换原则,拿多少钱,换多少东西,付出与收入一直会遵循一个平衡的原则。同样的道理,员工拿多少薪水,就做多少事情,超出的部分老板就应该额外给员工计算报酬,凭什么要员工多付出呢?

当然,这不排除一些老板认为员工的智商是存在一些问题的,是可以糊弄的,完全可以用精神抚慰的办法来弥补工作多、薪水少的问题嘛。于是编造企业文化,撰写精神口号的事也就层出不穷了,其实有谁是傻瓜呢!

这点员工心里非常清楚,拿到多少和付出多少绝大多数员工都能做的很平衡,老板要是做不到这个付出与收入的平衡,那你放心,员工自己会来找平衡的。当然这个平衡的方式就有很多种了,消极怠工也好、挖公司墙角也好、利用公司资源做自己事也好、利用职务给自己整点其他收入也好等等。总之,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众人拾柴火焰高,烧死一两个老板还不跟玩似的,老板这套马列主义对员工,自由主义对自己的做法有些时候无疑于给自己挖个时髦的坑,随时打算活埋自己。在中国倒下去的老板中,真正死于市场竞争死于强大对手的很少,死在自己员工手里倒是数不胜数。

有些老板沾沾自喜以为自己管理手段高明。其实员工表面一片紧张忙碌的景象往往很有可能是假的,安静的背后所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只不过老板当时看不到而已。于是老板往往被当前的假象所迷惑,真以为企业文化弥补了员工的利益需求,愈加会推动企业文化的建设,其实这很有可能就会导致员工在公司里开出更多的暗洞,源源不断的转移着公司的资源。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员工就是普通人,有付出,就应该得到相应的回报,为公司所增加的付出就应该得到相应增加的回报,员工没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学雷锋,真想学雷锋还不如参加志愿者真正为社会做点好事呢,老板也更别指望会把员工培养成雷锋,那套所谓的企业文化也不可能来弥补员工收入的不平衡问题,物质做到平衡之后再谈精神。

那么,员工的收入仅仅只是钱吗?也不完全是,员工收获的利益其实有多个方面的,这里先列几个常见的:

财:指的是金钱收入,这也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员工收入。

气:指的是员工的精神平衡,公司的内部氛围是不是能让员工感到舒心,有委屈能不能得到接受的解决和缓解,自己在公司里是否得到了老板及同事的尊重等等。

异性:指的是公司里是否有吸引员工的异性同事,色,食之性也,人之本性也,这点上有些老板做的很聪明,在公司内部安排一定数量的漂亮女孩子做销售后勤财务等工作,男员工们自是工作情绪饱满,热情高涨。

价值:每个人都坚持认为自己是有特殊价值的,每一个人的思想都有其独特之处,都会产生一些与其他人不一样的想法和思维,只不过目前还得不到别人的赏识和认可,每个人新到一个群体,都希望这个群体可以认识到自己的独特价值所在。

技能:以前学徒跟在师傅后面学技术,三年不领工钱,还得每天把师傅伺候的像个大爷一样,不就是指望能学到点技术嘛,现在虽说不用把师傅看的这么重,但是职业技能还是很重要的,绝大多数人都是靠各自所掌握的职业技能换取到收入的。当然所掌握的技能质量越高,一般也就能帮员工带来更高的收益和工作安全保障,仅仅从金钱来上满足员工,也不是个办法,人对利益的需求是复合的,不可能是单一,留心分析一些成功的企业,就会发现一个共性的方面,就是在以上这五点的利益组合方面都安排的较好,至少给员工两个以上的利益点满足,绝少会用些空洞的精神来企图弥补员工的不平衡。再者企业搞企业文化,就是论及个人价值以及企业价值罢了,一旦上升到民族、国家、全人类的高度就脱离了商业本质了,有点过了。



























献花(0)
+1
(本文系潘文富私企...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