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数据+技术双擎驱动的商业模式,是未来5-10年的真风口
2018-02-11 | 阅:  转:  |  分享 
  
数据+技术双擎驱动的商业模式,是未来5-10年的真风口

来自:华映资本2018-2-11





无论外显程度几何,似乎身边每位都深陷焦虑之中。面对高速驶离原有轨迹的商业景观变化,没有人再能信誓旦旦地给出正确答案。

残酷一点说,如今已不存在全身而退的“上岸”,拼杀的只是谁的“求生欲”更强、谁游得更快。就像华映资本在去年年终复盘里写到的那样,“没有彻头彻尾的成功和失败,敢于直面当下,就是骄傲。”

以下,是华映资本年终复盘——企业服务篇,由华映资本合伙人章高男口述观点,经整合后发布。

“2017年最明显的感受是整个市场的资源越来越向B端倾斜。”

云存储、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带来企业级市场跃迁式发展:基础平台搭建趋于成熟、多样性数据正在重塑企业格局、行业垂直领域解决方案不断完善,无论是资源配置亦或是BAT布局,都昭示着在充满不确定的时代中,ToB领域被尤为看好的“确定性”。

自成立以来,华映资本在企业服务领域投资了包括微盟、BOSS直聘、金柚网、爱拼机、冠勇科技、深兰科技、知呱呱、捷税宝、西米信储等近30个优质项目,从企业通用级需求的人力资源、社保、财税等服务延展至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出行等细分领域,围绕华映资本投资生态,布局ToB领域,为企业赋能。

循例,我们将基于4大关键词,梳理有关企业服务领域的10个洞察。

关键词一:技术驱动商业变革

1、过去10年,流量红利与商业模式、双擎驱动技术发展

回顾过去10年的发展,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行业已走过了多个红利期,从早期的即时通讯、搜索引擎、门户网站,到后来的电子商务,电子游戏、O2O等,借助信息的连接和打通,基于人口红利,收割流量,突围而出创造商业价值,而剖析其背后的原因,这是商业模式驱动的“人”的生意。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在影响C端大众的生活习惯的同时,也带来数据量的指数级增长,对于企业的经营方式、生产方式、企业内外部供应链的沟通与管理产生了冲击,当移动办公成为一种趋势,企业内部数据越来越丰富丰富,信息化的完善带动了技术的发展。

然而,随着人口红利衰减,流量格局已定,创造新的流量入口的时间成本大大增加,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已逐渐接近天花板。包括BAT等国内巨头互联网公司为寻求新的增长动力,转向踏上技术驱动商业变革的新生态。

2、未来5-10年窗口期、技术驱动商业跃迁式创新

当“互联网+”在各行各业中的商业模式趋于极致,技术推动了商业跃迁式创新。纵观互联网领域,近两年可以发现,无论行业资源配置亦或是国内外巨头的布局,一定程度上都在向技术端倾斜。

SpaceX发射“猎鹰重型”火箭、GoogleDeepMind的人工智能机器人AlphaGo以绝度优势完胜世界冠军;亚马逊AWS全年营业纯利润已高达43.3亿美元;阿里不断淡化商业化标签、利用新技术强化“科技”烙印;而百度也已在人工智能布局多时……在这样的时代,几乎所有企业都在尝试利用大数据、云存储、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等新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以期释放出新的动能。

关键词二:数据成为新商业的推手

企业服务是一个非常大的领域,对于不同细分行业用户需求,可以衍生不同的产品与商业策略,但无论做怎样的商业探索,其本质内核始终脱离不开两个字:数据。

3、数据成为与水/石油/空气一样的生产资料、甚至更重要

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技术以及移动终端的进步可以让人们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时刻通过网络获得所需信息,而基于人们搜索而产生的数据,也同样变成了重要的生产资源,未来,数据可能就如同空气、水、石油一样,是资源也是财富。

今天全球估值最高的公司TOP10,与10年以前相比已经产生非常大的变化:如今排名靠前的一定是拥有海量数据的企业。而能源型的、资源型的公司,正在被这些“数据存储器”赶超。

对于“数据”的理解,华映认为可以从两个维度讲:一类是提供数据,即服务产生数据;另外一类是处理数据,是技术能力。支付宝拥有大量的用户数据,是它在行业核心的竞争壁垒;而做人工智能的企业要做数据处理,本质上这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结合度紧密。

4、人力资源和数据是企业能最大的刚需、需平台型布局

从企业通用需求角度来看,“人”是企业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因此,人力资源也成为企业一大刚需。人力资源服务的核心:一是提高效率,二是职业成长。在国内人力资源领域,华映被投BOSS直聘已经开始利用“大数据”,通过技术手段解放求职者和HR双方通过人力筛选CV和JD的传统方式,驱动招聘的向高效、精准进化。

然而,需要清楚的是,从企业办公领域近年来的发展来看,以BAT为代表的巨头们,将以往传统的垂直领域SaaS服务,演变为平台模式。在人力资源领域也同样如此,真正的竞争壁垒并不止于简单的对接,如何让每个人获得未来发展,找到合适自己的职业成长路径更为重要,这里就需要平台型布局。如果平台能够积累足够多的个人职业成长数据,那么在其他个体设置目标的时候,平台可以通过高维算法及时提取与之匹配的他人成长数据作参考,能够批量化解决不同人的需求,就存在突围的机会。

5、数据整合助力企业获客营销商业化发展

在如今的企业服务级市场,获客是实现商业化的大前提,但想要获客,不得不谈营销。如今的商业已变成很多很小的触点,搭载技术的发展,这些触点也能收集信息,完成组织性的商业活动。同时,商业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不仅企业数量越来越多,企业的形态变得更多元,有万人企业、中型企业、今年尤为明显的是小微企业逐渐增多。

原来的商业是集中式,现在趋于分散,想要收割用户注意力,对企业来说成为难题之一,拓展至ToB领域,企业获客营销目前按效果收费已经十分困难,其交易链和决策过程远比C端复杂,并且非标。此时,如果创业者能够充分利用数据整合优势,同时基于所处在的垂直行业业务特色,进行生态链式布局,有机会在某些ToB领域实现效果收费的突破,这是一个巨大挑战,但同时存在机会。

关键词三:技术+数据=真风口

6、AI并非泡沫,ToB端真正风口来临

数据爆发同时导致数据结构的变化,同样促进了企业服务与AI的融合。相比于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不仅仅解决信息互通、效率提升,同时也在促进生产方式优化。技术成熟使得企业获取数据的门槛远远降低;分布式计算的发展让人工智能得以进一步应用,同时AI人才不再稀有;这是企业服务拥抱AI的背景趋势。

同时,伴随移动互联网时代而来的是,企业移动化办公产生了大量非结构化数据,他们开始主动寻求人工智能的解决方案。过去,企业的业务逻辑、ERP、供销存等关键要素,大多是由BI处理的结构化数据。但是今天如用户画像等数据更多是用户线下行为,是图像、语音、甚至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使得企业必须要用AI的方式来提升处理能力,这是刚需,也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从目前阶段来看,AI在B端的商业化价值高于C端。对于C端用户来说,基于AI产生的需求多为娱乐、实用,人工智能产品的价值是创造良好的用户体验,而这其中涉及的因素不仅仅是效率,同时还有创造力、情感等,目前还难以完全满足用户需求。但B端用户对此更为理性,如果AI产品能够切实满足企业需求,则更容易触发付费。

7、物联网:“万物互联”的触发器、通道完善促进应用落地

如今看来,技术跃迁所带来往往是“联结”方式的变化: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实现了“人的互联”,3G、4G为“联结”建立了新的通道,在此之上才能发展IOS、安卓,以及与“人的互联”相关的服务。如今,人们正在迎来“万物互联”的时代,触发器仍是通道的建立——物联网。

NB-IoT已经开始建立,它是所有运营商低速物联网的通道,也是万物互联的基础。物联网的“高速公路”在搭建,这是当下的机会,一旦“高速公路”修好以后,整个经济将以新的形式盘活,各种各样的应用有了基础,会大量衍生,技术支撑层的企业,如传感器、通信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等企业会具提前释放竞争力,并实现较好的盈利能力,当然前提是产品过硬。同时,物联网时代产生的数据量,相比移动互联网又会呈现指数级增长。NB-IoT建立起来以后,网络终端越来越多,上网成本极低,效率极高。一个房间里就可能存在成千上万个联网终端,通过物联网传递信息,这又会再度促进人工智能的发展,二者相互促进。

8、区块链:不止于“币”,关注四个核心技术

对于目前较火的区块链,要了解它的核心概念不止于“币”,其基础是共识机制以解决确权问题。但确权的问题用到虚拟货币,价值转移的速度会剧烈变化。过去价值转移方式是通过股市交易所、一级/二级市场,规则中心化。但如今区块链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带来的价值转移不受约束,且相对公平,一定程度加速了价值转移效率。但不可否认的是,区块链它提供了一个分布式确权的激励机制,能更好地应用于征信,版权等方面。

区块链真正的价值在于四个技术:点对点、分布式存储、核心共识机制以及安全,区块链的目的是为了去中心化以及安全,区块链技术的落地核心问题在于它所服务的行业怎样看待去中心化的问题,如果认可它的好处,愿意改变思路,去做一些颠覆性的布局,那么就具备投资布局机会,否则永远在探索阶段,这是场景化的约束而非技术性的约束。

关键词四:商业化落地

9、创业本质在于从业务出发、延伸数据价值

对于创业公司来讲,无论是ToB还是ToC领域:分析市场规模,明确准入门槛,了解竞争对手,寻求创新点,是共通的创业基本逻辑。但ToB领域不同于ToC领域之处在于,无论是哪个细分领域的创业者,不需要刻意为新技术而改变策略,最基础的素质是能够利用好数据。

ToB领域创业者应该从行业本质角度分析业务模式,如果产生的更多是结构化数据,那么对于创业者说,相对容易,能够通过拓展的服务范围建立竞争优势;而如果行业产生更多非结构化数据,这就要求创业团队纵深向的数据处理能力,可以通过建立技术壁垒创造竞争优势。在此之上,以开放的心态面对技术革新带来的变化,踏踏实实寻找新技术与业务的结合点,探索商业化落地,才能提升价值。

10、“智造、多元”格局下、寻找纵深行业中的投资机会

在过去一年中,智造、多元是企业服务领域发展的关键词。在技术推动在下,当企业业务足够多元化的时候,对于企业来说,无论管理还是内部能力释放,都需要打破边界,形成能力的共享,而越来越多的企业服务创业者正在通过尝试来拓展商业边界、重塑格局。

目前在企业服务领域,华映投资策略以生态布局为主。在过去一年中,我们基于IP产业链延伸,布局了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版权监测保护的平台冠勇科技;提供知识版权申请与保护的知呱呱;同时在技术驱动下,华映关注到在企业出行这一垂直领域需求,牵手以AI+动态实时数据分析SaaS系统重塑航空机票售卖模式的爱拼机;投资拥有将技术真正落地的实力,能够将算法和技术适配不同场景、不同需求,为智能零售提供全场景解决方案的深兰科技……未来,华映会更加关注技术驱动的商业模式,判断它这是否具有一定的技术壁垒,是否能够结合发展趋势带来行业的创新与变革。对于投资来说,真正的机会一定是与行业相结合,华映资本希望能抓住这样的机会。

面对不断变化的商业市场,各个行业留给创业者亦或是投资人盘整与展望的时间都在缩短,在技术驱动升级的ToB领域,感受尤为强烈。只有深刻理解各行各业“服务”的本源性需求,能够将数据与技术相结合,应用到具体的商业模式中,才是抓住了未来5-10年的真正趋势和大风口。
献花(0)
+1
(本文系聚贤小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