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人生所经历的三重境界
2018-02-14 | 阅:  转:  |  分享 
  
人生所经历的三重“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采撷古代先贤三句华章,来比喻人生所经历的三重“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
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语出北宋https://baike.so.com/doc/5389765-562
6363.html晏殊《https://baike.so.com/doc/5416035-5654180.html蝶恋花·槛菊愁烟
兰泣露》: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
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语出北宋https://baike.baidu.com
/item/%E6%9F%B3%E6%B0%B8柳永《https://baike.baidu.com/item/%E8%9D%B6
%E6%81%8B%E8%8A%B1%C2%B7%E4%BC%AB%E5%80%9A%E5%8D%B1%E6%A5%BC%E9%A
3%8E%E7%BB%86%E7%BB%86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
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https://baike.baidu.com/item/%E8%A1%A3%E5
%B8%A6%E6%B8%90%E5%AE%BD%E7%BB%88%E4%B8%8D%E6%82%94衣带渐宽终不悔,https:
//baike.baidu.com/item/%E4%B8%BA%E4%BC%8A%E6%B6%88%E5%BE%97%E4%BA
%BA%E6%86%94%E6%82%B4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语出南
宋https://baike.so.com/doc/5352152-5587610.html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https://
baike.so.com/doc/6460813-7565763.html蓦然回首,那人却在,https://baike.so.c
om/doc/5408836-5646829.html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第一境以西风刮得绿树落
叶凋谢,表示当前形势相当恶劣,但在乱世之中,也只有他能真正爬上高楼,居高临下高瞻远瞩,清晰地看到远方,看到天涯海角尽头,看到别人看
不到的地方。说明他能排除干扰,不为暂时的烟雾所迷惑。他能看到形势发展的主要方向,能抓住斗争的主要矛盾。这是能取得成功的基础。感触于
春温秋肃之变,联系到人生繁华谢去之境遇,生命的质感渐获增重。此一境界,乃对人生的迷茫,孤独而不知前路几何。这一境界是立志、是下决心
【立】第二境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描述了如何为此下决心而努力奋斗。人瘦了、憔悴了,但仍“终不悔”。就是说尽管遇到
各式各样的困难,还要坚持奋斗,继续前进,为了事业一切在所不惜。在这个世界上干什么都没有平坦大道,要敢于创新,也要善于等待。这是执着
地追求,忘我地奋斗。代表着人生某个阶段的执着乃至于执迷,痴情和痛苦雕琢着生命的形态,沉沦或超越也在此时酝酿;这一境界是描述如何为此
决心而努力奋斗。【守】第三境是指在经过多次周折,经过多次的磨练之后,逐渐成熟起来,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他也能明察秋毫,别人不理解的事物
他也会突然豁然领悟贯通。这时他在事业上就会有创造性的独特的贡献。这是功到事成。这是用血汗浇灌出来的鲜花,是用毕生精力铸造的大厦。可
谓如梦似幻,醒豁明了,是精进后的顿悟,但外在看来却依旧如常,这种平淡中的现实,实际是相当深刻而高明的。此一境界表明立志追逐的,在足够的积累后,量变成为质变,不经意间已追逐到了。【得】
献花(0)
+1
(本文系ZBY子不语00...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