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塑胶涂料常见问题原因分析及改善措施
2018-02-18 | 阅:  转:  |  分享 
  
塑胶涂料常见问题原因分析及改善措施

一、附著力差:

原因分析改善措施

1、底材前处理不好用異丙醇或白电油处理底材确保干净、無異物或手印等污物。

2、漆膜厚度不标准漆膜不宜太厚或太薄。

3、油漆与底材配套性差更换油漆系列或更换底材,使油漆与底材符合配套性。

4、检测方法及判定标准不当严格按最终客戶检测方法及判定标准进行检测及判定。

5、施工手法問題适当调整喷涂手法(譬如避免干喷)。

二、颗粒:

原因分析改善措施

1、漆膜厚度过薄适当增加漆膜厚度在产品漆膜要求范圍內。

2、底材处理不干净用異丙醇或白电油处理确保干净。

3、喷涂环境、设备清净度不够搞好喷涂环境,定期清洁地面、水濂櫃、喷枪等设备。

4、塗料开稀前后搅拌不足,喷涂前过滤不充分加強塗料的搅拌及过滤。

三、耐磨性差:

原因分析改善措施

1、漆膜干燥不充分严格按改产品的标准干燥条件进行干燥,针对UV油,可适当提高UV固化能量。

2、漆膜厚度偏薄适当地提高漆膜厚度。

3、检测方法及判定标准不當严格按最终客戶检测方法及判定标准进行检测及判定。

四、硬度不够:

原因分析改善措施

1、检测方法不清晰,判定标准模糊严格按最终客戶检测方法及判定标准进行检测及判定。

2、漆膜厚度不均匀或过薄适当提高漆膜厚度,且膜厚尽量保持一致。

3、漆膜干燥不充分提高烘烤温度或延长干燥时间,若是UV,则适当提高UV能量。

4、客底材材质硬度差更换硬度较高的底材。

五、缩孔:

原因分析改善措施

1、压缩空气中掺杂水份中油漆中混入水份定期清空油水分离器中的油污及水份。

2、底材或底漆未处理干净给底材进行脱脂处理,确保底材、底漆干净,无異物或手印等污物。

3、喷涂环境洁净度不足搞好喷涂环境,尽量減少空气中漂浮的灰尘。

4、油漆或漆膜中混入了其它的油漆体系与其它厂家的油漆隔离好,避免相混。

5、施工粘度过高,流平不好适当降低施工粘度

六、桔皮:

原因分析改善措施

1、施工粘度过高,流平不好增大稀稀释剂油漆的比例,或更换较慢干的稀释剂。

2、流平时间过短延长流平时间。

3、漆膜偏薄适当增加漆膜厚度。

4、施工手法問題调整施工手法,避免干喷。

七、开裂:

原因分析改善措施

1、漆膜喷涂过厚严格控制膜厚在该产品推荐漆膜厚度范圍內。

2、漆膜內残留稀释剂适当延长烘烤时间或提高烘烤温度。

3、烘烤温度过高适当降低烘烤温度。

4、底漆未干时过UV或UV能量过高底漆烘干后过UV,或控制好UV能量。

5、底材本身有裂痕更换无裂紋的底材。

八、发白:

原因分析改善措施

1、施工湿度太大安裝降湿装置或添加适量的防白水。

2、稀释剂挥发的太快更换适当慢干的稀释剂。

3、稀释剂与主剂的混合比例过大适当減少稀释剂的用量。

4、压缩空气中参杂了水份或油漆中混入了水份定期清空油水分离器中的水份。

九、烧焦:

原因分析改善措施

1、油漆与底材的配套性差更换耐溶剂性强的底材或选择较弱的稀释剂。

2、施工完后工件進爐时间太快适当延长流平时间。

3、烘烤温度太高适当降低烘烤温度。

十、滲色:

原因分析改善措施

1、底漆未烤干延长烘烤时间或烘烤温度。

2、UV预干燥温度偏高适当降低UV预干燥温度。

3、UV稀释剂溶解力太强更换溶解力较弱的UV稀释剂。

4、底漆烘烤后未冷却即喷UV喷涂UV前先让底漆冷却。

十一、金属感不佳:

原因分析改善措施

1、有烧焦现象更换耐溶剂好的底材。

2、喷涂方法不当适当调整喷涂手法。

3、底材表面光洁度差选择光洁度好的底材。

4、漆膜有发白现象避免发白現象的产生。

5、对板问题(手喷与机喷)选用相同施工方式的样板作标准板。

十二、耐MEK不過:

原因分析改善措施

1、漆膜厚度过薄适当地提高漆膜厚度。

2、UV固化不完全适当提高UV累积能量。



献花(0)
+1
(本文系独狼书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