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茅盾怎样成了大名
2018-02-20 | 阅:  转:  |  分享 
  
榜样的成长故事





茅盾怎样成了大名

——从读书成长到写书立世

顾亦



懂得怎样读书的父亲

坚决支持读书的母亲

读书读书读书再读书

茅盾大名自己没料到









懂得怎样读书的父亲

从前,稍微有点见识的家庭,都知道该让孩子读书。读什么书呢?怎么读呢?那还不容易嘛,上边官家考什么,咱们就跟在后面读什么呗!方法嘛,无非就是死背硬记(可见应试教育一向是咱们的光荣传统)。因为你只有读好上边规定你读的书,你才能“学而优则仕”,也就是学得好就能当官,就能享受黄金堆起的大屋子,就能得手如花似玉的脸蛋子。这样的好书谁家不愿意读?

他的父亲,因为这样的书曾经读得好,16岁考上了秀才。16岁就考上秀才,少年得志,这在他们浙江桐乡县乌镇可不是一件小事情。父亲的曾祖父、祖父们很高兴,更加严厉督促父亲攻读八股,希望他能高中举人,走上大仕途,从此高高筑起沈家的门庭。父亲虽然从小学习八股,却从心底里讨厌八股,等到了19岁时就想找机会学医,祖父为此专程向在外地经商的曾祖父请示,遭到严词拒绝后,祖父不敢再请示。不甘心死读八股的父亲反复写信给曾祖父,说是学医和举业可以两条腿走路,还列举了古今成功的诸多例子加以证明,终算勉强说服了曾祖父。

父亲去未来的岳父家里学了几年中医以后,又开始偷偷自学数学(考举人可根本用不上这刚刚从国外进口的洋玩艺儿),这才是他最喜欢的事。他还用竹片制作了一套十分精致的计算工具。结婚以后,父亲又用母亲的私房钱从上海邮购了有关声、光、化、电的书,还有介绍欧美各国政治、经济制度的书、有关西医西药的书。父亲为什么要自学这些洋玩艺儿呢?

1896年7月4日,父母的长子出生了,家里给在外地的曾祖父打了电报报喜,曾祖父给他取名德鸿。

父亲努力自学时,清朝开始了维新变法,父亲很高兴,成了维新派,并且计划先进高等学堂,而后考取留学日本的官费生。不想维新只有百日,革新派有的被杀,有的逃亡。父亲只好照旧守在家里自学。

德鸿5岁时该上学了,沈家自己就有家塾,教书的就是父亲的父亲、德鸿的祖父。但是,父亲说什么也不让自己的儿子进自己父亲的家塾,他不赞成祖父教那些陈旧没用的老古董,还不赞成祖父的教学方法。因为父亲天天忙于自己读书,就坚持要妻子在自家卧室里教小儿子读书,教材是他找来的上海新学堂的有关天文地理的课本。没有历史书,他就要妻子自己编写,从三皇五帝开始,编一节教一节。

德鸿7岁时,祖父把教家塾的重任给了父亲。父亲就一边行医,一边教书,德鸿因此也进了家塾,由父亲教他,要求十分严格,每天节录课本中四句,要他熟读,说是要慢慢加上去,加到一天能熟读十句为止。学不到一年,父亲有病,祖父接着教家塾,父亲于是把德鸿送进一家亲戚办的私塾去念书。父亲想必是对的,如果让祖父教自己的孙子,他能不宠惯自己的孙子吗?

半年后,乌镇办起了第一所新学校——初级小说,德鸿马上被父亲送进了这所小学,按年龄分在乙班,学不到10天,又被调进学习进度快的甲班,成为甲班里年龄最小的学生(最大的学生已经20岁),学习内容是私塾从来没有过的国文、修身、历史、算学(数)。

父亲得了一种怪病,一病就是三年,几经名医治疗,越来越重。起初,他还能挣扎着从床上起来,坐着读一两小时的书,仍然自学数学、声、光、化、电等书,也读些外国历史地理的书,还看一些鼓吹革命的报刊。再后来,父亲四肢聚筋,只能躺在床上支着两条腿,骨肉一点点僵硬,双手连拿书本的力气都没有,即使这样,父亲仍要读书。母亲日夜守护父亲,白天就把书本竖在父亲胸前,一页页翻给父亲看。每天下午三点,德鸿放学回家,马上守到父亲床边,拿着书,立在父亲胸前让他看。母亲趁机赶快去给父亲洗衣服,父亲每天大小便都在床上,衣服必须一天一换。

德鸿正拿着书给父亲看,父亲忽然就说不看了,过一会儿又说拿刀来。他把家里那把半尺来长的钢刀拿来,问父亲做什么?父亲说手指甲太长了,刀给我。他不禁觉得奇怪,手指甲怎么能用刀削呢?但还是把刀给了父亲。父亲吃力地拿着刀,看了一会儿,终于放下,又叫他拿走。他下楼时告诉母亲说,爸爸想剪指甲。母亲立刻上楼。

晚上,父亲睡着了,母亲悄声告诉德鸿,父亲叫你拿刀给他,他想自杀,父亲说,病是一定没有好的希望了,这样拖下去,何年何月可了,可不把你们拖累了么?不如省下来每天白花的钱,留给你们。虽然父亲答应了母亲不再起自杀的念头,母亲还是一再叮嘱德鸿,以后把刀子藏好,剪子也要藏好。

外祖母给父亲请来日本医生,终于确诊,父亲的病是骨痨(骨结核)。人们不禁都哭了。34岁的父亲,笑了说,如今知道了是不治之症,我倒安心了。但不知还能活几天?我有许多事要预先安排好。

从此父亲不再读书,每天只和母亲小声商量什么事,后来父亲口说,母亲一面笔录,一面下泪。德鸿虽然在旁却听不懂,不知道这件事关系到他和弟弟的将来。母亲说,这桩大事,我写了,人家会说不是你的主张,应当请公公来写。父亲苦笑道,你想得周到。德鸿马上请来祖父当面写下了父亲的话。

父亲让母亲整理书籍,医学书都送人,小说都留下。父亲指着一本谭嗣同的《仁学》对德鸿说,这是一大奇书,你现在看不懂,将来大概能看懂的。

后来才知道,父亲那天立下的是遗嘱,大概意思是,中国大势,除非有第二次变法维新,否则就要被列强瓜分,而两者都要振兴实业,需要理工人才;如果不愿在国内做亡国奴,有了理工这个本领,国外到处可以谋生。还叮嘱德鸿和弟弟不要误解自由、平等的意义。

从此,父亲天天给他们议论国家大事,讲日本怎样因明治维新而成强国。他反复告诉德鸿,大丈夫要以天下为已任。

坚决支持读书的母亲

母亲出生在中医世家,自小跟一位老秀才的姨夫学会了读、写、算,念过四书五经、《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列女传》等古书。母亲19岁嫁给父亲后,父亲认为母亲读那些书都是不切实用的,他要母亲补读《史鉴节要》(简要的中国通史),又要母亲读一本介绍各国历史地理的书。

父亲有病时,德鸿有时为了照看父亲请假不去上课,母亲怕他落下功课,就自己教他,教他很快读完了《论语》,比学校进度还快。父亲去世后,母亲遵照父亲的遗嘱,将全部心血都倾注到两个儿子身上,尤其是对长子德鸿管教极严,听得下课铃声如果没有回家(立志小学就在沈家隔壁),一定要查问原因。小学毕业后,母亲就送他转入高等小学。但是他的祖母和二姑妈却主张让他快进自家的纸店去做学徒,省得吃闲饭。12岁那年,学校会考,题目是《试论富国强兵之道》,德鸿就把他听父亲议论国家大事那些话凑成四百多字,结尾又用上了父亲反复告诉他的那句话: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德鸿的卢表叔主持这次会考,在他的卷子上写下批语:十二岁小儿,能作此语,莫谓祖国无人也。他的卢表叔又拿了卷子给德鸿的祖父、祖母看。母亲看过笑对德鸿说,你这篇论文是拾父亲牙慧的,表叔自然不知道,给你个好批语,还特地给祖父看,祖母和二姑妈常说,你该到我家纸店做学徒了,我料想你表叔也知道,他不便反对,所以就用这方法帮你。

表叔就是为了减轻母亲的压力,好让她能按照父亲的遗嘱去供德鸿读书。

德鸿13岁高小毕业,母亲马上让他进中学。那时,只有大城市里才有中学。杭州有一所初级师范,有人劝母亲让德鸿去考这个师范学校,可以省下学费。母亲认为父亲的遗嘱是要两个儿子搞实业,当教员怎么可以呢?后来因为乌镇有德鸿一位表叔在湖州中学读书,就让他带了德鸿去湖州上中学。

学校组织学生去南京参观“南洋劝业会”,自愿报名,交费10元,德鸿很高兴,马上报了名,给母亲写信说,我现在身边有十来元,那是母亲给的半年的零用钱,如果母亲不赞成我去参观,那就用零用钱抵账吧。

没想到出发前夕,母亲就设法寄来一封信、十元大洋,信里说,你在南京看到喜欢的书,或其它东西,只要你手头的钱够,可以买下,日后我再寄钱。母亲哪母亲!参观了各省展出的土特产,果然大开眼界,他还买到一部《世说新语》,后来反复读了两遍,这是他第一次读历史故事书。

在学校里,他的作文是写得好的,老先生曾给他的作文写过批语:是将来能为文者。先生好眼力,后来他果然成为中国的“能为文者”。

寒假里,他就在家里专读《昭明文选》。后来因为不满意湖州中学,他要转学去嘉兴中学,母亲于是设法了解到嘉兴中学数学教员学问好,教法也特别好,母亲念念不忘父亲的遗嘱,总想让德鸿将来入理工科学校,母亲也就同意他转入更好的嘉兴中学。

嘉兴中学的校长和教员不少都是革命党,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后大都另有高就。不料,“革命虽已成功”,新来的学监却限制学生们已有的自由,于是引起学生强烈反对。德鸿没有参加他们的闹事,他只是在大考的时候,在一个封套上题了几句“庄子”,在题了“庄子”的封套里装了一只死耗子,题了庄子装了耗子的套子被他送给了那位新来的学监。

放假半月,学校寄给他一份大考成绩单,又寄给他一份除名通知单。

读书读书读书再读书

母亲十分生气,责问德鸿在学校做了什么坏事。后来知道是反对学监的专制而被除名,就不再生气,只是问道今后去哪里读书?

他一时无话可答。

母亲就说,到何处去,一时不忙,只是年份上不能吃亏,你得考上四年级下学期的插班生。开学前他就去杭州安定中学,考上了四年级下学期的插班生。母亲为他打点行装,他只忙着读《昭明文选》,以后年年寒暑假都读,居然就把三十卷的《昭明文选》读了两遍。

安定中学有位国文教员,教学方法先是让他惊异,后来很感兴趣。这位老师讲课只在黑板上写上人名书名,每日讲一段,要同学们做笔记,然后他给同学们修改、补充笔记。德鸿最初是在听他讲课同时做笔记,后来觉得自己的笔怎么也跟不上先生的嘴,于是他每课只记下人名书名,而后专心听讲。对于先生讲的内容就靠一时强记,课后再及时默写出来。结果他发现,自己居然能够记下先生讲的十之八九。

13年后曾有朋友打赌,说他能背出120回的《红楼梦》来,郑振铎不信,拿出《红楼梦》来点着章回让他背,随点随背,他居然一连气背了半个多小时,丝毫不差。

他17岁时,中学毕业了。再往下怎么办?还能再读书吗?

好在母亲早有计划。外祖母曾经给过母亲一千两银子,多年存在银庄上,连本带利已经有七千元银元,母亲把它分作两股,他和弟弟各得其半,足可以供他再读三年书。母亲订阅了上海《申报》,在广告栏上查到北京大学在上海招考预科一年级新生,又因为他的卢表叔(那位曾给他的作文写批语的老师)现在就在北京财政部任职,他要去了北京卢表叔会照顾他。因此,母亲决定让他去上海报考北京大学。考完等了一个月,《申报》上登出被录取者名单,查来查去,反过去查正过来查,只有一个沈德鸣,不见有沈德鸿。

幸而不久来了通知,终于知道他考上了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

放假之前,母亲早有信来,说寒假不必回家。他就从卢表叔处借得二十四史的《史记》,读了一个半月,三年大学寒假共读了四个半月的二十四史。从中学到大学三年,除去功课学习,他先后阅读了历代名家诗文集、十三经注疏、先秦诸子、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汉魏六朝百三家集》、《资治通鉴》、《昭明文选》(读两遍)等书。在大学里又读了许多的外国文学名著。

20岁那年,沈德鸿从北京大学预科毕业。

茅盾大名自己没料到

上海商务印书馆在北京有个分馆,分馆有位孙经理,孙经理一再找北洋政府财政部公债司司长卢表叔,向他揽活,表示凭借他们的进口设备和雄厚的技术力量,保证能印制好政府的公债票。

沈德鸿毕业后,卢表叔就求这位曾经求过自己的孙经理,向上海商务印书馆推荐他做了编译,每天批改英语函授卷子。

批改了一个月,他无意中看到馆里发行的《辞源》,一时冲动,就给总经理写了一封二百多字的文言信,先是赞扬《辞源》开风气之先,次举条目出处有错误、使用不方便。最后说新词收集太少,甚盼将来逐年修改,成为真正的百科辞典。

不想总经理很看重这封信,当天就批交下属核办,他也被重新安排与一位老先生合作译书。此后他由译书到帮助编杂志,经常在《学生杂志》、《学灯》上发表文章。不久又被请出来主编《小说月报》,使其成为新文学的重要阵地。

后来从事革命活动,大革命失败后遭国民党南京政府通缉,家人只好声称他去了日本,实际是足不出门,整日隐居在家里,没了职业,如何维持生活?只好重新拿起笔来,卖文为生,于是,1927年9月初,31岁,他就守在妻子的病床旁写他的第一部小说。不到两个星期,就写完了中篇小说《幻灭》的前半部,打算先给叶圣陶看一看,便随手写了个笔名“矛盾”。

叶圣陶看完就找上门来,说写得好,《小说月报》正缺这样的稿件,今天就发稿。又说,这笔名矛盾一看就知道是假名,如果国民党方面有人来查问原作者,我们就为难了,不如“矛”上加个草头,“茅”姓甚多,不会引起注意。

沈德鸿同意了,于是,就用了茅盾这笔名,发表了长篇小说《蚀》三部曲、《子夜》和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茧》等,一生创作小说500万字、译文200万字、论文400万字。逝世于1981年。



茅盾说:

为什么取名矛盾?

“五四”以后,我接触的人和事一天一天多而复杂,同时也逐渐理解到那时成为流行语的“矛盾”一词的实际;一九二七年上半年我在武汉又经历了较前更深更广的生活,不但看到了更多的革命与反革命的矛盾,也看到了革命阵营内部的矛盾,尤其清楚地认识到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这大变动时代的矛盾,而且,自然也不会不看到我自己生活上、思想中也有很大的矛盾。但是,那时候,我又看到有不少人们思想上实在有矛盾,甚至言行也有矛盾,却又总自以为自己没有矛盾,常常侃侃而谈,教训别人,——我对这样的人就不大能够理解,也有点觉得这也是“掩耳盗铃”之一种表现。大概是带点讽刺别人也嘲笑自己的文人积习罢,于是我取了“矛盾”二字作为笔名。但后来还是带了草头出现,那是我所料不到的。







汉代梁武帝之长子昭明,喜爱文学,广招文化人编选秦汉以来诗文三十卷,曰《昭明文选》也。







1









献花(0)
+1
(本文系长夜无眠cvw...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