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10.中华五期绝句第十讲
2018-02-23 | 阅:  转:  |  分享 
  
中华五期绝句第十讲

一、诗贵情真

刘勰在《明诗》中说:“大舜云:‘诗言志,歌咏言。’圣谟所析,义已明矣。是以‘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舒文载实,其在兹乎!”强调诗为心声,贵在有“我”。

贵在有“我”。这里的“我”指的是真情实感,即真实的情致,独特的感受。常说“文如其人”,我们写诗,也要努力做到“诗如其人”,即在诗中真实表现自己的情志(情感,情操,志向,趣味等)。一首没有真情实感的作品是没有灵魂的空壳,写来毫无意义。

例如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表现的是诗人与白居易的深厚友情,李白《上李邕》表现的是自己独立不羁的个性,而贺知章《咏柳》通过刻画春柳的曼妙,抒发了对春的喜爱之情。这些都是“情动于中发于外”。

一般来说,真正的好诗是应该有节制的。除了内容的省略与跳跃外,还有情感的节制。这就是含蓄。这些诗往往托物寄兴,感情凝练浓烈。如我们熟知的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好像诗人是冷眼旁观,实际上诗人与钓翁已经合为一体。这里诗人将本我意化到诗中,并且读者能够感受出作者遭到贬谪流落到艰苦的异地仍不屈不挠精神。

诗情的真不是浅显短促的情思,而是深藏在内心的情感。体现的是一种幽微的情意。是诗人对内心即复杂又深刻的情感的提炼。所以,含蓄淳厚和雅致构成了诗的主流。诗要以情动人,“以淳雅为其美学旨归”,像宋代的哲理诗,如“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二首》其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等等,也要写出理趣,万不可写成空洞的老干体,也不可为了追求辞藻而写成空洞的西昆体。

诗即可以关注自身,以个人情感为天地;如刘禹锡《浪淘沙九首》其八:“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也可以由己及人,兼怀天下。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学诗者切不可独怜其身或一味浮华夸大,矫柔造作,当由情而发,适感而发。

这里要说明一点,我们说的真情实感,并不是所有的真情实感都适合入诗,譬如私愤、嫉妒、淫邪之思,譬如狭隘的个人主义等。也就是前面讲到的要淳厚,要雅正,雅是与粗俗相对的,正是与邪相对的。总的说来,诗情须健康,须符合含蓄蕴藉的审美旨趣。《论语·阳货》中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说的是兴、观、群、怨是诗的四种功用,兴谓摇荡人心,感发志意,观谓观察、考见政治得失,群谓以诗切磋达到团结,怨指怨刺上政。反过来从诗的功用角度看,能达到这一效果的情感更宜于入诗。

诗是以表现本我为最终目的的。诗人在写诗的时候诗歌或多或少必有时代和生活的印记,但决不是诗人刻意为之,这些印记的旨归仍是诗人的情志。

黑格尔说,诗所特有的对象或题材不是自然风光或人的外表形状,而是精神方面的旨趣,“在全部事物中,只有那些可以向精神活动提供动力或材料的方可以出现在诗里”。

所以,诗中存在是意象,是为作者自身的情致服务的,两者是行影不能离的。而诗境要符合客观自然规律,要符合逻辑。

这主要要求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要符合逻辑,遵循一些客观规律;

第二要有真情实感;

第三就是,诗词中的意象一般是具有延续性的,不能随意更改。

例如,形容春意怏然,我们绝对不能使用松柏森森

例如,古人多以折柳喻离别,这个是具有特殊意象的,绝不能用折柳来写人的欢聚。

这就要求我们对生活要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对景物可以做到细致的观察,抓住其特点,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而这个独特的感受最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人不能经历这世界上所有的热闹,但可以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感受,能引起读者共鸣的作品,才是好作品。好的作品并不是非的用华丽的辞藻,用词用句不要过于精巧。过于精巧的诗,不值得提倡,我们写诗一定要首先做到自然,然后通过锻炼做到天然工巧而不见斧凿的痕迹。所以一直要求大家最起码要做到三点。自然,易懂,流畅。

二、诗的体察

作诗要善于体察生活,杜甫的《春夜喜雨》一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句子,我们说“潜”用得多么工致,“细无声”又是多么体察入微。这是因为杜甫当年在成都生活多年,成都的天气就是这样,尤其是春天,雨都喜欢在夜里下,且下得细细的,诗中的描写全以真实体察中得来,浦起龙说杜甫“起有悟境”,如无生活体察,那有悟境生成。此中不是单纯的炼字、炼句的文字问题那么简单。

有人把王勃的《郊兴》诗与杜甫的《春夜喜雨》诗比较,杜言“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王诗言:“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同样工巧绝妙,但体察不同。杜甫写的是一夜细雨后,故有清晨的“红湿”“花重”,王勃写的是春天短雨,故日出后无“红湿”之象,花已无雨水,日出光便显湿润,故有“花光湿”之察,“光”字显得精神,日光从叶影透出,显得清疏。王诗是清爽的体察,杜诗是华厚的体察。两者都是非常细微地体察了事物的特点,自然就写得感受完全不同了。至于类似“鱼跃练江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的描写,是完全没体察的,是造作的拙劣比喻,只从辞藻上用功,雕镂而不自然。

读诗亦要体察诗人的感受,同样要有生活的体察。诗的味道才会被感悟出来。

像陶渊明的“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只有当你亲身在田间工作,于雨后清风之中才会有这种庄稼经雨洗濯,新苗争抽新绿的体察,“怀新”二字,是从生活中得来的,且光有生活还不足,此中还必须要“工于体物”。

当然,体物的高下是关乎思想境界问题。“良苗怀新”,表现了诗人对新生的热爱,自然境界高了。体物既工,立境高远,诗自然就会写好了。

说到这里,我们在说下诗的立意,如果你的立意不成功,那么,即使你有再好的修辞手法,再华丽的字句也不是一首好诗。

所有的修辞手法、精警的句子都是为这个主题服务的。古人的作品有很多是同一题材的,那么流传下来的也都是些立意好的作品,绝对不是一些文字华美立意低俗的作品。

这里我们不防说几点要求

A、写诗首重成篇。不要只追求华丽的辞藻和,精美的句子.要知道词汇再华美,句子再精美也只是句子,不是诗。古典诗词贵在成篇,先成篇然后才能去谈其它的,例如修辞,炼字等。所以说成篇是基础。

比如我们画一棵树,无论你画的是枝繁叶茂,还是了了几笔只画出了树的轮廓,必须让人知道你画的是一棵树。这个就是成篇。

在成篇的基础上,我们才考虑如何的去谴词造句,如何的锻炼字句,如何的去发挥我们的思维,去完善诗的内涵。

B、今月也曾照古人。不管我们离古人有多远,时间跨度有多大,有某些情感是雷同的.所以不要刻意的去追求出新。

这里需要说明三点。

第一点,关于近体诗的格律。我们不能一味的强调格律的工整,但也不能一味的强调放弃格律。我们要学习格律,驾驭格律。格律只是诗的要求,并不是符合格律的诗才是好诗,不符合格律的诗就不是好诗。

但,如果你选择写格律诗,就要尊重格律诗的格律要求来写。

第二点关于出新。出新并不是把古人没写过的词汇运用到诗词的写作上,也不是完全的背离一切。出新指的是构思,取材上异与古人,而又能营造出超越或者不同与古人的境界,或者是把我们所处的时代的特色,比如我们对待同一件事物异于古人的思想表现在诗词的写作中。

一代人有一代文,就是这个意思。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不同的社会背景,而每个时代的诗人所处的社会背景是不同的。

第三点、虽然我们和古人所处的社会背景文化不同,但是某些情感是雷同的。我们所写的一些题材,虽然是古人写过的,我们也可以来写。但是得写出这雷同的情感里,我们异于古人的感受,或者是从考虑问题的角度上,我们和古人的区别差异。

C、古典诗歌里的意象具有延续性的,所以说一味的生造词汇是错误的,不可以叫出新。

比如我们用折柳或者草来表达离情别绪,这个意象就是我们延续古人的。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诗就是写离别的作品。以草而喻离别,源自《楚辞招隐士》中的“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我们学习写古典诗歌,首先考虑的是继承,然后再考虑发展。源流,没有源哪里来的流,这个说明古典诗歌的写作首先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D、诗贵浑涵。唐诗的特点就是“诗言情,情不能达,则寄于景物,情景交融故有境界。似空而实,似疏而密,优柔善入。唐诗叙事说理都寓于情景之中,出以唱叹含蓄。唐诗是以韵胜,故浑雅而酝籍空灵”

每个人对待事物的理解是不同的,有些是需要自己感悟的,而不是借助于别人的解释。因为人不具备复制性,这世界上只有一个你。所以,要善于表达你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对这个世界的独特认知。

三、学习渔洋绝句

第十法

1)【要点】

此法前三句皆写今事,而第四句则归结到诗人身上,追忆往昔,但不具体说出,自有无限风流蕴藉。这与法五第三句点明今事固不相同。

2)【要点解读】

一、二、三句点明时间地点场景,写今事

第四句写自己往事,但不具体说出啥往事,点到即可。这就是所谓写自己的句子让别人猜去吧

注意:时空中时间变,空间并没变,前三句所描写的今天空间和后一句所写的往昔空间是统一空间,万不可前三句写今天的颐和园,后一句却写到几年前的人民大会堂里去。

3)【创作】

一是一、二、三句写今事,注意第三句的接转,要若即若离,这话已经成老套,因为,前三句如写今事,第三句往往容易平顺无跌宕。因此我们在第三句一定要让诗的内容提升,不能和一、二句抱的太紧。

二是第四句,必须有标注往昔时间的词,往昔的事万不可说破,点到就行。

下面看第十法的例诗



日暮东塘正落潮,孤篷泊处雨潇潇。

疏钟夜火寒山寺,记过吴枫第几桥。

——夜雨题寒山寺寄西樵礼吉二首之一



新月高高夜漏分,枣花帘子水沉薰。

石桥巷口诸年少,解唱当年白练裙。

——秦淮杂诗十四首之十一





新钓槎头缩项鳊,楚姬玉手鲙红鲜。

万山潭水清如昨,只忆襄阳孟浩然。

——万山



第十一法

1【要点】

上法前三句皆是烘托,结句归结自身。

2【要点解读】

前三句时空、场景的描写,目的主要是为第四句起铺垫的作用

因此,前三句铺垫得到位,第四句就容易出彩。

3【创作过程】

一是前三句交代清楚时空与场景,为第四句做铺垫;二是第四句归结到自身上。

例诗:

长江如练布颿轻,千里山连建业城

草长莺啼花满树,江邨风物过清明。

——江上望青山忆旧二首之二



凿翠流丹杳霭间,银涛雪浪急潺湲。

布帆十尺如飞鸟,卧看金陵两岸山。

——大风渡江三首之一



三月嬉春射雉城,钵池新水縠纹生。

紫云低唱灵雏拍,爱忍春寒坐到明。



风俗淮南古禁烟,红桥解褉雨晴天。

酒徒散尽杨枝别,说着花朝一惘然。

——花朝道中有感寄陈其年三首之二、三



沈黎东上古犍为,红树苍藤竹亚枝。

骑马青衣江畔路,一天风雨望峨眉。

——夹江道中二首之一

第十二法。

1、【要点】此法诗中必要有对偶(但不一定对仗),

或一二句对,或三四句对,或在句中对

既用对偶,复有领起或总结,诗中胎息则一气奔腾直下矣



2、【要点解读】

此法诗中必要有对偶(但不一定对仗),或一二句对,或三四句对,或在句中对。

既然这一法涉及到对偶对仗的问题

那我们顺便简单复习一下二者的概念【对偶】与【对仗】是两个概念,是两种语言形式,二者有相同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对偶,是一种修辞格,它是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这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

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和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字或者词语,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因而格律诗词的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格,符合上述原则的诗词联句便是对仗的,否则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稳

例诗:

昨上京江北固楼,微茫风日见瓜洲。

层层远树浮青荠,叶叶轻帆起白鸥。

—--瓜洲渡江二首之一



翠华寂寂罢宸游,苑树声凄碧水流。

一片败荷千点叶,灵波宫外不胜秋。

——叶欣离宫秋晓

家住茱萸湾复湾,年年三月上茅山。

白沙江边吹笛去,赤山湖上赛神还。

——茅山进香曲四首(之一)

宿鸟惊寒解报更,夜闻林雨达天明。

迢迢绝涧千重瀑,寂寂中峰一磬声。

——德云庵晓起



长乐坡前雨似尘,少陵原上泪沾巾。

灞桥两岸千条柳,送尽东西渡水人。

——灞桥寄内二首

红叶碛边红叶飞,黄鱼沱上黄鱼肥。

百丈牵江怯西上,三巴迎客好东归。

——棹歌

上滩嘈嘈如震霆,下滩东来如建瓴。

瞥过前山才一瞬,鹧鸪啼处到空舲。

截止本讲,我们已经学完渔阳绝句十二法的所有内容。也学完了绝句的内容,也结束了五期的所有课程。感谢大家的陪伴!感谢大家的支持!

作业:

按照渔阳绝句第十法的要求,以“枯藤架下秋千影”为意,写七绝一首。

按照渔阳绝句第十一法的要求,以“悠然墙角一枝花”为意,写七绝一首。

按照渔阳绝句第十二法的要求,以《白梅》为题,写七绝一首。





















献花(0)
+1
(本文系文冠厚朴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