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ql4.七律第四讲
2018-02-23 | 阅:  转:  |  分享 
  
七律第四讲诗的结构

上节课我们讲了立意,这节课我们重点讲一下诗的结构。



结构是诗歌创作中的一大要项。它是诗歌的骨架,有是诗歌的筋脉,它包括诗歌的布局、走势和一些基本法则。与诗歌创作的成败紧密相关。所以故人作诗非常注重结构,注重诗的安排布局。



清人江顺诒《续词品》的《布局》一篇就谈到结构问题:“名园之树,国手之棋。起复相应,疏密得宜。峰腰云断,水面风移。千岩万壑,尺幅见之。”意思是说,诗词的结构布局,就好比园林中种树一样,什么地方该种什么样的树,种于高低,都需讲究;也好比国手下棋,哪一局棋应该如何安排,都了然于胸。



“起复相应,疏密得宜”,诗歌的起句和结句要相互回应。而且疏和密要得当,不能过于紧凑也不宜过于松散。“峰腰云断,水面风移。”应该有断有续,不宜一气直下,就像山峰的山腰有云遮断;同时又要像风行水上,奔走流畅;

班主任-雨樵(1451713724)20:00:53

最后达到的结果就是“千岩万壑,尺幅见之”,虽然写出来一方纸那么大,却有着千里之势,有千崖万壑包含其中,这就是布局。在这段话里,江顺诒既讲了布局的重要性,,同时也讲了布局的灵活性。



这种重要性和灵活性,在沈德潜的《说诗晬语》里是通过对“法”的论述来强调的:“诗贵性情,亦须论法。杂乱无章非诗也。然所谓法者,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起伏照应,承接转换,自神明变化于其中矣。若泥定此处应如何,彼处应如何,不以意运法,转以意从法,则死法矣。

试看天地间水流云住,月到风来,何处看得死法。”这里说的“法”是指法则、规定,实际上就是结构,就是布局。



按照这个法则来写,就避免了乱杂无章的弊端。同时这个法需有所变化,要行于其所不得不行,止于其所不得不止,要有起伏,有照应,有承接,有转换,如果只知守法而不知变化,不知以意运法,这法就僵死了,成了束缚人的东西。



法是可以超越的,但也是必须的,尤其对初学者而言,作诗不可无法。所以,周振甫先生在他的《诗词例话》里就列了一些条目,论述结构和法则,如开头、承转、结尾、线索,这些都是诗歌创作的基本结构和法则。将之总括一下,诗歌结构的主要内容大致有三点:一个是开头和结尾,另一个是层次段落,再一个是过度和照应。



法是可以超越的,但也是必须的,尤其对初学者而言,作诗不可无法。所以,周振甫先生在他的《诗词例话》里就列了一些条目,论述结构和法则,如开头、承转、结尾、线索,这些都是诗歌创作的基本结构和法则。将之总括一下,诗歌结构的主要内容大致有三点:一个是开头和结尾,另一个是层次段落,再一个是过度和照应。



用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来讲,就是起承转合。就布局看来,它的原则有两个:一个是不可一览而尽,让人一览无余的诗过于直白,过于显露,没有一点含蓄和曲折,这个是要避免的;另一个是不可杂乱无纪,东拉西扯,而应该循序渐进,有条不紊,令人看起来有一种内容和形式上的愉悦感。



写诗作文不仅要“言有物”,而且要“言有序”,要有布局谋篇的章法。这就要求作者在动笔之前,要有整体的构思,“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梁朝刘勰在其《文心雕龙》里说“何谓附会?谓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若筑室之须基构,裁衣之待缝缉矣。”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什么叫做附会?就是综合全篇的条理,使首尾连贯统一,确定哪些该增,哪些该删,把各部分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做到内容虽复杂而层次清楚。好比造房子必须注意基础和结构,做衣服少不了缝纫工作一样。





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认青袍。

心随汝水春波动,兴与并门夜月高。

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

酒船鱼网归来是,花落故溪深一篙。



黄庭坚作诗,最讲章法。《昭昧詹言》卷十二说:“山谷之妙,起无端,接无端,大笔如椽,转折如龙虎,扫弃一切,独提精要之语。每每承接处,中亘万里,不相联属,非寻常意计所及。”这首诗用“幽人佐吏”开篇,以“故溪篙深”作结,很像是无首无尾,然而横空出语,收束有力。



各联之间,首联说官卑,颔联写春兴,颈联叹九方皋之罕见,尾联叙故溪之可游,每联下语也如同不知其所从来。但细味诗意,脉理仍然是清晰可辨的。



因为从内容上讲,诗人和朋友之所以“心动”、“兴高”,并不仅仅是感觉到“春波”、“夜月”的缘故,更重要的是他感慨于自己“佐吏曹“、“青袍”这样的低下地位,因此也就极容易作千里马、九方皋之叹,慨叹之余,希望能退隐于酒船渔网之间,也就是顺理成章了。



从结构上看,首联总提,中间两联分议,末联收拢,也分得巧妙,合得有力,既富变化,又做到了天衣无缝。



黄庭坚《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

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

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

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在其他题材中,作者用梅花、兰花等来和水仙比较,这首诗却用人物作比。所谓人物,是传说中的洛神。前面四句,是扣住水仙本身的描写;下面四句,从水仙引来山矾、梅花,并牵涉到诗人本身,作旁伸横出的议论和抒情,意境和笔调都来个大的变换。



纪昀《书山谷集后》说黄庭坚的七言古诗:“离奇孤矫,骨瘦而韵远,格高而力壮。”这一首诗,从整体看,是“离奇孤矫”;从前半看,是“骨瘦而韵远”;从后半看,是“格高而力壮”。《昭昧詹言》评该诗的起四句是“奇思奇句”,“山矾”句是“奇句”,结句是“遒老”,也有见地。



文学作品,千变万化,有以统一、调和为美的,也有以不统一、不调和为美的。从不统一、不调和中看出它的统一和调和,是欣赏文学作品的关键之一。能够掌握这个关键,就可以从该诗的不统一、不调和中看出它的参差变幻之美。

陆游《赠应秀才》诗说“文章切忌参死句”,把问题看得太简单,看得太死,往往就会走上“参死句”的道路,对佳作失之交臂。



接下来我们看诗的章法。章法就是一首诗全篇这么安排布局的问题。一般来说,诗歌有所谓的章法、句法、字法,章法包括的范围要宽一些,是就一首诗而言的。



那么依据刚才的起承转合这样的一种法则来看,律诗是第三联开始转,这是定法。但是,有的诗不依据这样的法则,如李商隐的《茂陵》

李商隐的《茂陵》

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

内苑只知含凤觜,属车无复插鸡翘。

玉桃偷得怜方朔,金屋修成贮阿娇。

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



纪昀评论这首诗说:“前六句一气,七八转折,集中多此格,此首尤一气鼓荡,神完气足。”讲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这首诗比较长,就不去细讲了。

但是大家初读之下就可以感觉的到,他是七八句才转折的,就是从“谁料”转折一笔,于是就把前边的气氛通通打杀,这样一种做法,无疑是属于章法新变范围。



我们来看另外一种结构,起承转承转承转合法。在一首律诗中第一句起,第二句承,第三句转,第四句承,第五句再转,第六句再承,第七句再转,第八句合,即属于“起承转承转承转合法”。



例:唐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起:点出“别”、“难”为通篇主眼。

东风无力百花残。=承:承上句,渲染“别”的痛苦。

春蚕到死丝方尽,=转:转说蚕,满腹情丝,生为尽吐。



蜡炬成灰泪始干。=承:承蚕,说绛蜡自煎,流干成烬。

晓镜但愁云鬓改,=转:转晓妆对镜,抚鬓自伤。

夜吟应觉月光寒。=承:承“改”,如此良夜,独自苦吟。

蓬山此去无多路,=转:再转到“蓬山”,“不远”实则上是“远”。

青鸟殷勤为探看。=合:烦王母信使—青鸟代为探看,以期待作结。



我们来分析一下:第一句点破说:唯其暂会已是罕逢,更觉长别之实难分舍。

玉溪此句实将古语加以变化运用,在含意上翻进了一层,感情绵邈深沉,语言巧妙多姿。两个“难”字表面似同,义实有别,而其艺术效果却着重加强了“别难”的沉重力量。

接下一句,好一个“东风无力”,只此一句,已令人置身于“闲愁万种”、“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的痛苦而又美丽的境界中了。此句承接上句,伤别之人,偏值春暮,倍加感怀。



诗人笔致,两句关系是在有意无意之间的。若将其扣死,终觉未免呆相。其实,诗是不好只讲“逻辑”因果的,还要向神韵风姿去多体会。盖玉溪与首句之中已然是巧运了“逻辑性”,换言之,即是诗以“意”胜了。



我国古体诗歌,既忌“词障”,也忌“意障”,所以宋代杨万里说诗必“去意”而后可,对于此旨,宜善于领会。



就本篇而言,如果玉溪作诗一味的用“逻辑”、“道理”,那么玉溪诗的魅力就绝不会如此之迥异常流了。



一到颔联,笔力所聚,精彩愈显。春蚕自缚,满腹情丝,生为尽吐;吐之既尽,命亦随亡。绛蜡自煎,一腔热泪,爇而长流;流之既干,身亦成烬。这一联两句,看似重叠,实则各有侧重点:



上句情在缠绵,“别”的痛苦,转说蚕加以渲染;下句语归沉痛,承接蚕。合则两美,不觉其複,恳恻精诚,生死以之。

颈联转晓妆对镜,抚鬓自伤,女为谁容,膏沐不废——所望于一见也。一个“改”字,从诗的工巧而言是千锤百炼而后成,从情的深挚而看是千回百转而后得。



青春不再,逝水常东,怎能不悄然心惊,而唯恐容华有丝毫之退减?留命以待沧桑,保容以俟悦己,其苦情密意,全从一个“改”字传出。此一字,千金不易。



下句“寒”承“改”,如此良夜,独自苦吟。夫当春暮,百花已残,岂有月光觉“寒”的道理?此寒,如谓为“心境”所造,犹落纡曲,盖正见其自葆青春,即欲所念亦善加护惜,勿自摧残也。



本篇的结联,意致婉曲。由“寒”再转到“蓬山”。末句才是全诗的合,“为探看”,三字恰巧都各有不同音调的“异读”,若读不对,就破坏了律诗的音节之美。



在此“为”是去声,“探”也是去声,而“看”是平声。“谈看”不是俗语白话中的连词,“探”为主字,“看”是“试试看”的那个“看”字的意思。蓬山万里,青鸟难凭——毕竟是否能找到他面前而且带回音信呢?抱着无限的希望——可是也知道这只是一种愿望和祝福罢了。只有这,是春蚕和绛蜡的终生的期待。



白居易《春题湖上》

湖上春来似画图,=起,点题而起,交代时间地点并以比喻赞之。

乱峰围绕水平铺。=承,将山水进行总的描绘。

松排山面千重翠,=展写松林。

月点波心一颗珠。=展写月亮。

碧毯线头抽早稻,=展写早稻。

青罗裙带展新蒲。=展写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转,笔锋一转,提出问题。

一半勾留是此湖。=合,对上句作释,归结全诗主题。



这首诗前三联绘景,突出一个“绿”字,尾联抒情,全诗则情景交融,物我划一。突出一个“恋”字,做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从艺术上看,《春题湖上》最精采的是中间四句。诗人以幽丽华美的笔触,用一连串精妙的比喻,勾画出西湖的旖旎风光。比喻的精妙,表现在比物与被比事物的密合无间上。



用翡翠比喻松树的绿色,用明珠比喻夜半时分高而远的明月,用碧毯细短的线头比喻幼小的绿色秧苗,用青罗裙飘拂的长带比喻舒展着的绿色的蒲叶,无不妥贴入微,真切动人。同时,诗人对湖上春光的珍惜与爱悦的感情,也在这几个比喻中自然地隐隐泄出。全诗由于有了中间这四句精当传神的比喻,一二句中的“似画图”才有了充实的具体内容,末两句的“勾留”之意才得以顺势推出。



“画图”二字是诗眼,下五句皆实写画图中景,以不舍意作结,而曰“一半勾留”,言外正有余情。



后人评论此诗“以不舍意作结,而曰‘一半勾留’,言外正有余情。”全诗不仅结构上曲折委婉,而且借景深化了诗旨。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起:起句提事,如春雷乍响。

初闻涕泪满衣裳。=承:紧承“忽传”,喜极而悲。

却看妻子愁何在,=转:以转为承,承而直下。

漫卷诗书喜欲狂。=承:连续两个动作。

白首放歌须纵酒,=承:承而直下,进一步抒写。

青春作伴好还乡。=承:承而直下,进一步抒写。

即从巴峡穿巫峡,=承:承而直下,进一步抒写。

便下襄阳向洛阳。=承合:承而直下,进一步抒写。



这首诗一气直下,全非起承转合手法。除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写情。看!写情得力于首联第二句。抒发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万斛泉源,出自胸臆,奔涌直泻。于神理妙在逼真,于文势妙在反振。第三、四转承。颈联承“喜欲狂”,而尾联承“好还乡”,也是具体写“喜欲狂”。全诗自首句至尾句,一气贯注,一气呵成。



以上几种是律诗布局结构的章法、句法比较典型的形式。但布局谋篇也是灵活多变的,我们在创作中可以借鉴,不可拘泥。运乎之妙,存于一心。真正有功力的诗人,往往不着意于布局而自成面目。起承转合方法对现代人来说多用于文学创作和表达上。清朝的刘熙载《艺概》“起、承、转、合四字,起者,起下也,连合亦在内;中间用承用转,皆顾兼趣合也”。



怎样才能写好格律诗?

希望同学们能按下面的步骤写:



创作律诗步骤:

1、确定主题和题材;(确定反映主题内容)

2、确定韵脚;

3、要注意立意谋篇,把搜集的素材,根据主题意思和表现内容的需要,进行恰当的剪裁和合理的安排,使诗的各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本结束



我们这一讲的作业就是以这个创作步骤,做一首与立秋相关的七律,题目自拟。
献花(0)
+1
(本文系文冠厚朴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