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贾宝玉出家原因浅析
2018-02-23 | 阅:  转:  |  分享 
  
传统观点对宝玉出家原因的解释无非黛玉死了与宝钗不和加之家庭巨变,因哀而心死,所以消极遁世了之,说实话对这样的说法真是嗤之以鼻,其实造成宝玉出家的真正原因是外在的环境,即富贵二字。宝玉失去了富贵,已经有逃避之心,这样的逃避心理宝玉早就有了。(宝玉)想道:“我不过挨了几下打,他们一个个就有这些怜惜之态,令人可亲可敬!假若我一时竟别有大故,他们还不知何等悲感呢!既是他们这样,我便一时死了,得他们如此,一生事业,纵然尽付东流,也无足叹惜了。”(第三十四回)宝玉道:“……比如我此时若果有造化,趁着你们都在眼前,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去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托生为人,这就是我死的得时了!”(第三十六回)(宝玉)一面说,一面咬牙切齿的,又说道:“我只愿这会子立刻我死了,把心迸出来,你们瞧见了,然后连皮带骨,一概都化成一股灰,再化成一股烟,一阵大风,吹的四面八方都登时散了,这才好!”一面说,一面又滚下泪来。(第五十七回)尤氏道:“谁都像你是一心无挂碍,只知道和姊妹们玩笑?饿了吃,困了睡,再过几年,不过是这样,一点后事也不虑。”宝玉笑道:“我能够和姊妹们过一日是一日,死了就完了,什么后事不后事!”李纨等都笑道:“这可又是胡说了!就算你是个没出息的,终老在这里,难道他姐儿们都不出门子罢?”尤氏笑道:“怨不得都说你空长了个好胎子,真真是个傻东西!”宝玉笑道:“人事难定,谁死谁活?倘或我在今日明日,今年明年死了,也算是随心一辈子了。”众人不等说完,便说:“越发胡说了。别和他说话才好。要和他说话,不是呆话,就是疯话。”(第七十一回)宝玉想要的死法是在众姐妹的泪水中化成一股飞灰,若是只说一次我们可以当作是疯话,但说过这么多次就是他内心想法的真实表露了:即在荣华富贵、花团锦簇的理想状况发生改变之前,他就要抽身了。为什么这么说呢?从宝玉既不读书又不谋划家计上看,他根本不去也没打算努力奋斗,一味只图今日之乐,不管他日之忧,明显是一种玩世态度,一旦环境有所改变,他必然不能适应,对此宝玉心知肚明,因此如果能够死得其时、死得其所,既保全自己的尊严,又让爱他的人永远思念,这样的结果对贾宝玉来讲真的算是一件很幸运的事。之所以说这些想法是潜意识中的,因为它是具有隐藏性的,如果生活环境始终符合宝玉的期望,宝玉还将一如既往重复着过去的生活,只有环境改变的时候,这种想法才会冒头,并且随着环境的恶化愈加强烈。我们再来看看宝玉有着这些奇怪想法都是在什么时候,正是处于与黛玉相互产生了情感的阶段。处在恋情中的宝玉居然会不时出现上述的念头,又将置黛玉于何地呢?这是需要仔细探求才可以弄明白的问题。宝玉笑道:“原来是你愁这个,所以你是傻子!从此后再别愁了!我告诉你一句打趸儿的话:活着,咱们一处活着;不活着,咱们一处化灰,化烟。如何?”(第五十七回)上一段是宝玉对紫娟说的话,这里的“咱们”是指宝玉、黛玉、紫娟等。这样看来,宝玉还是想着与黛玉同生共死的,但这个想法与宝玉心中理想境界——荣华富贵、众女围绕相比,到底孰轻孰重呢?宝玉最看重哪一个呢?这时看见如此,才知道(宝钗)果然搬出。怔了半天,因转念一想:“不如还是和袭人厮混,再与黛玉相伴。只这两三个人,只怕还是同死同归。”想毕仍往潇湘馆来……(第七十八回)这一段足以说明问题了,与黛玉相伴是宝玉在无法满足理想状况时最保守的选择。宝玉的理想情境是身居富贵之中,身边花团锦簇,终日无忧无虑地嬉戏游玩,但这种情况是不可能长久的,毕竟身边的女孩子都要长大嫁人。于是宝玉便有了自己能接受的最低底线,那就是和黛玉、袭人共度一生。在宝玉看来即使不能十全十美,至少也要十全九美,当然这个想法的前提依然不能离开富贵的大环境。富贵是宝玉存在的命根子,否则宝玉化成飞灰的意愿就不会那么强烈,没有了富贵,宝玉只有甩手一走干脆和决绝。然而即便是身在富贵之中,宝玉也常被一些人力无法左右的事情困扰着,在宝玉的心中,花只能开而不能落,人只能聚而不能散,一旦生离死别的事情真实上演,宝玉便很长时间不能释怀。那宝玉的情性只愿人常聚不散,花常开不谢;及到筵散花谢,虽有万种悲伤,也就没奈何了。(第三十一回)争奈宝玉因柳湘莲遁迹空门;又闻得尤三姐自刎,尤二姐被凤姐逼死;又兼柳五儿自那夜监禁之后,病越重了;连连接接,闲愁胡恨,一重不了一重添,弄的情色若痴,语言常乱,似染怔忡之病。慌的袭人等又不敢回贾母,只百般逗他玩笑。(第七十回)可以预见,日后贾府衰落之际,众人死的死、散的散,这对宝玉来说无疑是致命打击,他会不出所料地精神萎靡不振,如病如痴,而宝钗等人同样会百般逗他开心,在诸般手段全无效果的情况下,宝钗只能凭着自己的博知,用“最能移性”的佛法来引导宝玉,开启了宝玉的悟道之路。不难看出,即便到了那个时候,贾宝玉依然被众人宠着、爱着、呵护着,尽管宝玉还是一如从前的那个扶不起来的阿斗。综上分析,宝玉的出家与黛玉的死并没有多少直接关系,根本的缘由还在于贾府的败落让宝玉的梦想彻底破灭。早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宝玉出家的原因,那就是作者在开篇的交待——“贫穷难耐凄凉”。虽然一些人能够引用宝玉说过的“你死了,我做和尚”的话来证明黛玉的死是宝玉出家的主因,可是这样的话宝玉也对袭人说过:袭人笑道:“姑娘,你不知道我的心。除非一口气不来,死了倒也罢了!”黛玉笑道:“你死了,别人不知怎么样,我先就哭死了。”宝玉笑道:“你死了,我做和尚去!”袭人道:“你老实些儿罢。何苦还混说!”黛玉将两个指头一伸,抿着嘴儿笑道:“做了两个和尚了!我从今以后都记着你做和尚的遭数儿。”宝玉听了,知道是点他前日的话,自己一笑,也就罢了。(第三十一回)宝玉的话是接在黛玉后面讲的,听起来既可能是对袭人说的也可能是对黛玉说的,但细细分析之下,这话还是对袭人说的,理由有二:一、如果这是对黛玉的山盟海誓,袭人断不会当着黛玉的面呵斥宝玉,袭人不可能公然把自己摆在宝、黛之情的对立面上。二、如果当时宝玉的意思仍然是为黛玉死了而作和尚,这只能叫重复发誓,应当是“作了两次和尚”的话,断不是黛玉所嘲笑的“作了两个和尚了”。黛玉的这句嘲笑恰是对应了前一回的内容,当时宝玉曾对黛玉也说过作和尚的话,黛玉质问他:“你家倒有几个亲姐姐亲妹妹呢,明儿都死了,你几个身子去作和尚?”宝玉呢?“自知这话说的造次了,后悔不来,登时脸上红胀起来,低着头不敢则一声”。只一回之隔,宝玉便做了两个和尚。同一句誓言能对两个人说,那它就不是誓言,当不得真。第五十八回藕官和药官因常演夫妻戏,竟当起了真,后来药官死了,蕊官补了上来,二人又是你恩我爱的。特别是这句话——男子丧了妻,或有必当续弦者,也必要续弦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丢过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宝玉认为符合了他的呆性。这与对紫娟说的化成灰哪个才是宝玉最真实的想法呢?一个是心里想的,一个是嘴上说的,当然是心里想的最真实,因为人是可以口不对心的。前面我们论证了宝玉的出家与黛玉的死关系不大,那么这句话则更加透彻,直接就告诉我们黛玉之死和宝玉出家二者之间一点必然联系也没有,因为宝玉不会只在黛玉的这棵树上吊死。宝玉的出家根本原因就是贾府的衰落让宝玉有了逃避思想,这种想法不以他娶了谁而改变,娶了宝钗的好处是宝钗能够淡然对待他遁世这件事,而黛玉做不到,没了宝玉她会死的,所以与黛玉在一起,宝玉只怕走不了,痛苦地煎熬下去,在今天只怕会用吸毒来麻醉自己。

献花(0)
+1
(本文系好男人灰太...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