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论高校校园景观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的研究
2018-02-27 | 阅:  转:  |  分享 
  
目录



目录Ⅰ

摘要Ⅲ

ABSTRACT Ⅳ

1前言1

1.1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

1.2国内外高校校园景观研究现状1

1.3当代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存在的缺陷2

1.3.1校园景观缺乏系统性2

1.3.2校园景观起点不高2

1.3.3校园景观特色不强1.4特色与创新 3

2校园景观与校园文化理论基础 4

2.1景观 4

2.1.1景观的含义 4

2.1.2景观的分类 4

2.1.3景观设计 4

2.2校园景观 5

2.2.1校园景观的特点 5

2.2.2校园景观的分类 52.3大学校园的特点 2.4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7

2.4.1独立思维的需要 7

2.4.2增长知识的需要

2.4.3人际交往的需要 8

2.4.4缓解情绪的需要 8

2.4.5审美意识的需要 8

2.5校园景观设计的原则 8

2.5.1整体性原则 2.5.2舒适性原则9

2.5.3生态性原则 9

2.5.4文化性原则 102.6大学校园文化 12.6.1文化的概念 12.6.2校园文化的内涵 11

2.6.3大学校园文化的灵魂——大学精神 12

3校园景观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13

3.1校园文化赋予校园景观生命力 13

3.2校园景观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1

3.2.1物化大学精神 14

3.2.2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形成 13.2.3净化心灵、规范行为 1

3.2.4增长知识、强健体魄 14江西财经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分析 17

4.1概况 17

4.2江西财经大学校园文化内涵 17

4.3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17

4.4校园景观设计的理念 18

4.4.1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18

4.4.2地域场所的设计理念 18

4.4.3具有办学特色的设计理念 18

4.4.4环境教育的设计理念 18

4.5校园景观总体规划布局 19

4.6 19

4.7新校区景观规划设计 19

4..1校园景观规划格局

4.7.2校园单体景观设计 20

4.老校区景观规划设计 2

5结论与展望 2

参考文献 2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的研究



摘要



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下,高等教育事业突飞猛进发展,办学规模迅速扩大,校园人口极度膨胀,各高校都通过改建、扩建和新建的方式来拓展校园空间,优化校园环境。如何建设一个环境优美、舒适、典雅的校园,对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成人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景观作为校园环境的具体表现形式,景观设计如何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充分体现校园文化内涵,这是摆在设计师与建设者们面前的一大重要课题。本文立足实际,从校园景观设计与校园文化的关系出发,分析了大学校园特点、校园文化内涵,校园景观特点,阐述了景观设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以及景观设计又依赖于校园文化的思想,指出校园景观设计应突出大学自身特点,把学校自身的文化沉淀、办学思想、大学精神融合于校园景观设计的理念中,以此来弘扬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和道德规范,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精神世界。通过本文的研究能给予正在校园环境建设或改造中的高校起到帮助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校园文化



















UNIVERSITIESCAMPUSLANDSCAPEDESIGNAND

CAMPUSCULTURALRECONSTRUCTIONRESEARCH



ABSTRACT



The21stcenturyisaneraofknowledgeeconomy.Rapidprogressinhighereducationleadstoexpansionofschoolsystemandcampuspopulation.Allcollegesanduniversitiesexpandcampusspaceandoptimizeenvironmentthroughtransformation,expansionandnewconstruction.Howtobuildabeautiful,comfortableandelegantcampusisquitesignificantfortheoveralldevelopmentofstudents.Landscapeisaconcreterepresentationofcampusenvironment.Howtodesignalandscapeintegratedwithcampusculture,fullembodyingthecampuscultureconnotationisagreattaskfordesignersandbuilders.Fromtherelationshipbetweencampuslandscapedesignandculture,thispaperanalyzescharacteristics,cultureconnotationandlandscapefeaturesofcampus,elaboratesthepromotionoflandscapedesignoncampusculturedevelopmentanddependenceoflandscapedesignoncampusculture,proposesthatcampuslandscapedesignshouldhighlightuniversitycharacteristics,mergeitsownculture,schoolmanagementbeliefanduniversityspiritindesignphilosophyinordertopromotenobleoutlook,values,aestheticsandethics,buildstudent’scharacterandenrichstudents’spiritualworld.Thisstudycanbeagreathelpandreferencetotheconstructionandtransformationofcollegesanduniversities.

?



KEYWORDS:Universitycampus;landscape;planninganddesign;Campusculture









1.前言



1.1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突飞猛进发展。我国各地的高校,在知识经济这一时代背景的推动下,无论是办学规模、办学层次、环境条件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各高校通过改建、扩建、新建等途径来拓展校园空间。大学校园人口极度膨胀,社会、家长对学校寄予的期望,使得校园规划建设不仅在时间上措手不及,更为关键的是己有的校园规划设计理念能否适应那些正在经历改造或新建中的校园?有形的校园构筑物易建,无形的校园文化景观难成。如何使高校适应更加开放的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校园环境建设有着直接的关系。各高校校园景观环境建设过程中,由于时间、经济等原因,校园景观部分停留于表面的设计,注重形态表面的视觉感受,缺少深层次的校园文化内涵。校园景观来源于校园文化,服务于师生,基于地域文化、气候和地形地貌等因素,所以在校园景观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校园的文化特点和地域特点,运用现代的工艺和设计手法来体现文化景观。

目前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理论滞后于校园景观的实践,要想构建适合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理念,找到营造良好校园环境文化的一般方法,有必要对高校校园景观进一步地具体研究,使景观设计更能体现校园文化内涵,反映大学生群体的精神风貌、审美情趣、价值取向,不知不觉地影响大学生的态度、情趣和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在思想品德、文化素养方面得到升华。所以研究高校校园景观具有现实意义,也是很有必要的。

1.2国内外校园景观研究现状

对于大学校园建筑和校园规划,国内外均有系统和成熟的研究,而对校园景观的研究却非常少。已有的研究主要是侧重于景观的描述和规划设计的实践,理论研究严重不足,没有形成完备的研究体系。国际上首次全面系统研究校园景观的,要算理查德…多贝尔在2000年著《校园景观—功能“形式·实例》,该书在提出一个校园景观矩阵的基础上,对校园景观设计决定因素和校园景观设计分类做了详细的阐述。论文中表述:“……我们向他们介绍了一种分类方法,也就是30个具体的校园景观模式,分别罗列在下面提到的校园景观矩阵上。分类中的每一种形式都有可感知的特征,设计因素决定和影响这些特征。我们确定了13个因素及有影响力的条件……”。同时,作者也认为:“该种分类方法是实用的,而不是理论性的。”[1]

国内较早研究校园景观的,是刘丽和编著的《校园园林绿化设计》,该书主要叙述各类院校、幼儿园、托儿所园林绿地设计的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形式,设计程序、方法、构图、园林植物的特性及使用等,侧重于论述了校园绿化景观的营造。实用性强,而理论性不足。其后,把校园景观作为硕博论文系统研究的,国内也有一些。如:华中师范大学温永权的《深圳校园物质文化景观构建初探》(2001)、清华大学赵纪军的《新时期我国大学校园中的景观设计研究》(2002)、北京林业大学张维妮的《大学校园景观环境设计初探》(2003)、东北农业大学张春慧的《大学校园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研究》(2004)、上海交通大学的《当代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研究》(2004)和北京林业大学白苗的《大学校园景观探求》(2004)、南昌大学陈牧川的《大学校园室外空间环境规划研究》(2005)、华中科技大学朱吉顶的《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探析》(2006)。以上研究使我从中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并为本论文的协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笔者也发现,这些论文对校园景观的论述各有侧重,但都没有把研究对象放在对校园景观文化的挖掘和提炼上,对景观的教育功能研究提炼不够,对校园景观与校园文化的关系研究缺乏,对高校校园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对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一般理论涉足不深。有的把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简单地移植过来,便成为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缺乏特色和品位;有的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校园景观的描述和解读上,优化和更新的研究不多;有的把研究内容定位在新建校园景观上,宏观的大尺度的景观论述较多,小空间的具体的设计研究不透。[1]



1.3当代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存在的缺陷

当代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更科学化、人性化,但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设计师在景观设计过程中,缺乏对大学的办学历史、办学特色及校园文化的了解,没有深挖校园文化内涵,只侧重于美观、艺术欣赏和舒适方面,所设计的景观雷同性大,缺少特色和个性,不能很好地体现校园文化内涵。现以江西省高校校园景观为例,来说明校园景观设计中存在的缺陷:

1.3.1校园景观缺乏系统性

存在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江西高校校园景观缺乏整体规划性,景观规划均滞后于建筑规划,很难与各种建筑、道路相配合,融为一体,如有的高校校园景观空间比建筑物空间大得多,不相匹配。

1.3.2校园景观起点不高

江西高校在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精品少,小品多,而小品质量不高,令人流连忘返的小品尤其少。

1.3.3校园景观特色不强

大学校园的优良环境对于生活在其中的学生起着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重要作

用,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竞争

压力大的状况下,更是能够舒缓压力、

启迪思维、激发灵感,校园环境不仅

仅是观赏的对象,而是应该能与师生

的学习、生活紧密结合。江西高校景

观规划建设大多数能与校园建筑相联

系,但景观设计缺乏特色,在如何体

现校园文化内涵上下功夫不深。

1.4特色与创新

突出景观规划设计的教育功能。文章全面研究分析了大学校园特点、校园文化内涵、校园文化的灵魂——大学精神,着重研究了校园文化与校园景观的关系,强调了校园景观的教育功能,要求校园景观设计的最终落脚点应该在物化大学精神和培育大学生成人成才上。这是校园景观区别于其它所有景观的一个显著特征。

































2校园景观与校园文化理论基础

2.1景观

2.1.1景观的含义

“景观”(Landscape??architecture,简称LA)一词的本意等同于“风景”、“景色”、“景致”,源于欧洲陆地风景画。后来景观一词被沿用于自然地理学中,指地球表面气候、土壤、地貌、生物各成分的综合体,沿用于景观生态学中则指空间上不同生态系统的集合。

可以把景观的含义:景观作为视觉审美的对象,在空间上与人物我分离,景观所指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土地、人对城市的态度,也反映了人的理想和欲望;景观作为生活其中的栖息地,是体验的空间,人在空间中的定位和对场所的认同,使景观与人物我一体;景观作为系统,物我彻底分离,使景观成为科学客观的解读对象;景观作为符号,是人类历史与理想,人与自然、人与人相互作用与关系在大地上的烙印。因而,景观是审美的、景观是体验的、景观是科学的、景观是有含义的。[3]

[4]

景观设计的内容:植物造景、园林造景、水景、场地规划。景观设计的主要设计对象是城市开放空间,包括广场、步行街、居住区环境、城市街头绿地以及城市滨湖、河地带等。其目的不但要满足人类生活功能上、生活健康上的要求,还要不断提高人类生活的品质,丰富人的心理体验和精神追求。景观设计涉及的学科专业极为广泛,包括规划学、建筑学、园艺学、环境心理学、艺术设计学、林学、农学、地学、管理学、旅游、环境、资源、社会文化等。[4]

2.2校园景观

契柯夫曾经说过:“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由环境培养出来的。那么在他念书的地方,他无论走到哪儿,所看到的都应当不是别的,而是宏大的、强壮的、优雅的东西才对。”大学校园是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校园景观不同于城市景观,不同于公园景观,主要表现在校园景观设计的目的、要求和面对的对象与城市景观不同,城市景观、公园景观面对的是市民、游客,而校园景观面对的是广大师生,广大受教育者,因而校园景观设计的内容有其独特性。校园景观是校园中各种可见的、有形的、自然的文化特征,反映了校园精神风貌、审美情趣、价值取向。作为人类空间设计的特殊产物——育人场所,它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文化价值观念的主流,尤其反映了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学校在与其反复“对话”中不断得到塑造,形成了相应的文化价值观念,拓展了自身的生活视野。大学校园的户外空间除了美观上的要求外,还需要注重提供学生、教师们日常的学习场所、对话交流、文体活动及休息空间。校园景观的设计不仅追求艺术欣赏,更主要的是追求大学文化内涵,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以及促进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校园景观所担负的是积淀学校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价值取向的重任,有人将其称为隐性课程,这种隐性课程蕴含着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

2.2.1校园景观的特点

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视野的开阔,以及社会要求高校不仅要服务于校园内的受教育者,更要向社会开放,实现校园内资源与社会共享,使学校的教育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从而对高等教育的物资载体—大学校园的规划设计更加自觉地向着科学化、人文化、生态化的方向发展,在吸收传统校园规划精华的基础上,现代大学校园景观规划更加生机勃勃、形式多样。归纳起来,现代大学校园景观的特点表现为:第一,校园景观的传统与现代对话与交融;第二,校园景观与城市景观的共性与个性;第三,校园景观更加强调精神文化;第四,校园景观社会功能日益凸现;第五,校园景观注重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2.2.2校园景观的分类

校园景观可分为:校园建筑景观(校大门、校舍建筑)、植物景观(绿地、道路、水体)、文化景观(文化广场、雕塑、小品)三大类。

2.2.2.1校园建筑景观

大学是学术思想的重点,也是整个社会中良知与理性的疑聚之所。校园建筑是一种无声语言,它在表现、诠释大学的精神,大学校园建筑要有自己的特点,校园建筑规划设计时要处理好建筑与环境的协调统一关系,要给人以感染力,达到一种导向、调适的效用。

校大门在校园建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不仅担当人员分流、交通枢纽和治安保卫的“门户”作用,还起着校园第一印象的“门面”作用。它是建筑群的门面,也是景观空间序列的开头。当人们走进大学校园时,第一印象就是大门。这个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校园的感受,有时会成为人们的记忆标志。一个好的大门设计,往往也成为校园的一个重要标志。大门设计,贵在得体。应力求朴实、典雅、大方,同时能够反映大学文化和校园风貌,能让人领略到大学办学历史和文化沉淀。

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学生宿舍等建筑一方面要满足教学和住宿的使用要求,另一方面还要满足师生的精神感受上的要求,因此,不仅要赋予它实用的属性,而且还应当赋予它美的属性。校园建筑的风格、色彩对师生的视觉、心情、心理都会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和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明快”的颜色引起愉快感,“阴郁”颜色易导致心情不安。有的颜色悦目,使人心情舒畅;有的颜色刺目,使人心情烦躁;有的颜色热烈,使人神经兴奋,有的颜色柔和,使人安静。校园建筑设计时力求符合现代校园的风格,适合师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讲究古典与现代相配合,线条优美、色彩协调、简朴大方。

2.2.2.2校园植物景观

校园是师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校园植物景观的设计应遵循美学、生态学原则,运用各种园艺手法,选择适合乔灌木、花草,进行科学合理配置,达到美学功能和使用功能的完美结合,创造优美、实用的校园空间环境,改善校园环境质量。在校园中铺设草地、植树种花,使师生在紧张学习工作之余得以在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的校中花园休憩,到绿树成阴小径漫步,能消除一天的疲劳,心情舒畅,启迪灵感,丰富思维,陶冶情操,激发生活的热情。

2.2.2.3校园文化景观

校园文化景观主要包含有文化广场、雕塑、壁画、小品等。

校园文化广场在校园景观形态的构成中往往起到节点的作用,并且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节点。特别是中心广场、教学区前文化广场处于支配地位,并影响其周围的校园空间,使片段结为群体,并进一步形成网络,构成校园空间系统。它不仅有重要的组织空间的作用,还满足了师生交流、休息的要求,往往被赋予特定文化内涵,成为一个校园的社会文化象征。

校园雕塑是增加校园文化韵味的重要手段。校园雕塑一般位于学校重要建筑的前面空地或广场中,教育者往往利用它来表达所属集团的审美思想、德育意愿和民族感情。雕塑能产生一种示范效应、激励和导向的作用,如主题雕塑、历史人物雕塑,可以对受教育者进行校史教育和校风、传统方面的熏陶,激励学生奋发向上。校园雕塑表现为“突出思想审美,重视德育潜化”的特点。

2.3大学校园的特点

按照社会学的分类,校园是社会社区中的一个特区。从她产生以来(最早的柏拉图学园和我国春秋时期的私塾),人们凭直观就能发现校园和一般社区或社会组织或市民生活不一样。如果说遥远的过去,校园的特殊在于通过知识的传播与接受,以增进学生的智慧;那么今天的校园的特殊,就在于她既是人类文化集中传授的地方,又是时代文化的发展前沿阵地,她不仅教会人们在文化继承中运用智慧去选择精华,而且在开辟时代文化中,用科学的眼光去坚持创造。显然,古往今来的校园,其形式、其教育思想、其教育内容大相径庭,然而万变不离其中:校园毕竟有自己特定的文化氛围(包括特定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文明习惯)这是其一;其二,校园必有特殊的文化载体,以促进教学相长,并形成必要的文化设施和文化环境;其三,校园必有待定的为繁荣学木、丰富知识、培养人才所制定的文化政策;其四,校园毕竟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共同实现教育目标,完成教育计划的场所,为社会输送建设所需的合格人才的基地。因此,校园与社会其他部门(生产部门、劳动部门、管理部门、流通部门)不同,主要表现在“生产”过程不同,“产品”不同。大学校园是人才的摇篮,是知识传播的阵地。[2]评价大学校园的重要标准就是能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教师、来访者提供读书、交流、集会及其他各种活动场所和设施。大学校园是人才的摇篮,是知识传播的阵地。

2.4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人的一生大概有三分之一是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渡过的,现代人的大部分行为方式就是在校园文化景观这个“模子”里塑造出来的。那么校园景观的设计就要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来进行。

大学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从大学生生理发育来看已完全成熟,但从其心理发展的水平说,一般的情况正是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完全成熟。对外界的感知、感觉、记忆、思维不断增强,新的需求不断出现,主要表现为知识的增长、人际的交往、独立自主、想象思维、审美意识等。应从校园景观环境上满足大学生多层次、多方位的心理需要。

2.4.1独立思维的需要

在大学时期生活,由于脱离父母监护,生活空间扩大,大学生独立感、成人感增强,力图了解自己的情感和心理,关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渴望得到尊重和理解。挖掘校园文化特色作为创造的主题创造适宜学生活动的环境空间中国人世世代代爱花赏花就是认为花能使人赏心悦目花能畅神达意,花能陶冶情操。花中蕴含着文化,花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品德和节气高士其就这样说过:“花代表了人类的许多感情,真挚的友谊、纯洁的爱情、崇高的敬仰……;花体现了人类的许多精神,坚韧不拔、傲然不屈、神圣贞洁……;花象征了人类的许多愿望,幸福和平、自由独立、健康欢乐……”。欣赏花卉的时候,常常会进行移情和联想,将花卉情感化、性格化,从而在获得花卉自然性美的同时,还可欣赏到人“外射”到花卉身上的主观情感——自然意态之美,或说“人化的自然”,有的美学家将其看作第二层次的自然美。花卉已不再是没有任何意念的自然之物,而是隐喻着人之品格、人之精神、人之情感、人之愿望的在大自然中最美丽的生命之花,是花与人、物与心的嵌合!花卉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出淤泥而不染”?2.6大学校园文化

2.6.1文化概念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没有文化就没有社会。理论家通常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在罗森塔尔·尤金所编的《哲学小词典》中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就是所谓“广义的文化”,而与之相对的“狭义文化”则专指精神文化而言,即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典章制度,政治和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学术思想、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

2.6.2校园文化的内涵

大学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发展的一种表现形态,生成于高智能为显著特点的大学里,它来源和融化于社会文化,但它又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文化。大学校园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经过历届师生员工传承和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总和。大学文化是一种追求真理、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的文化,是一种崇尚学术、严谨求实、具有强烈创新精神的文化。它是学生成长的特殊生态环境。它包括校风、学风、教风、学术氛围、思想感情、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准则、人际关系、校园环境等内容。从校园文化的时间来划分,它可分为历史、现在和未来发展序列;从校园文化的范围划分,它可分为:校园环境文化、教室文化、走廊文化、寝室文化、办公室文化、图书馆文化、食堂文化、社团文化、班级文化;从校园文化的形态划分,可分为显形文化、隐形文化、硬件文化和软件文化;从校园文化的层次划分,它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是指构成育人环境的各种物质条件总和。主要包括学校各种建筑、文化活动场所、教学生活设施以及校园里的园林、雕塑、道路等外部环境。这些既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场所和设备,又体现学校独有的文化特征。精神文化又称为“学校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内容和最高层次,它是隐性的,深层次的、有形的和无形的集合。是全校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和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是一个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根本标志。制度文化是指校内规章制度、组织机构、社会团体的作用和职能等,它是学校发展的保障机制。从某种程度上讲,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所具有的特殊的“校园氛围”,这种“氛围”是由办学理念、学校精神、校园风气、办学特色和师生价值取向来体现的。校园景观是校园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反映精神文化。了解校园文化的内容对校园景观设计有着重要的作用,使我们在设计中更能准确地实现景观环境的价值,体现校园景观的特色。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是能看见摸得着有形的实体;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发展和践行的保障机制;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一个学校的精神,是一个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根本标志。精神文化是隐性的、无形的、摸不着的,只有通过环境文化来表达。三者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物质文化是通过校园景观来表达的,大学校园景观的设计过程,正是这种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到物质文化的由深到浅的物化过程。

2.6.3大学校园文化的灵魂——大学精神

对于大学来说,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文化,而由于大学的办学宗旨、办学规模、办学理念以及地理环境、办学历史的不同,校园文化也有所不同,这是大学之间区别的重要标志。大学精神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灵魂,大学精神对学校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的形成,人才的培养,人格的形成,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以及形成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发生重大影响,可以说,大学精神乃大学进步之活的灵魂。大学校训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它不仅反映一所大学的学术传统和办学宗旨,也深深砥砺着一代代学子的人格品行。[5]国内外的著名大学都有体现其校风、学风和精神的校训。例如,哈佛大学的校训是Veritas(求是、求真理);斯坦福大学的校训是:“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北京大学早期校训是:“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浙江大学校训是:“求是”;江西财经大学校训是“信敏廉毅”;江西农业大学校训是“团结、勤奋、求实、创新”;南昌大学校训是“格物致新,厚德泽人”;江西师范大学校训是“静思笃行,持中秉正”。一校有一校的精神,大学校训的形成、发展与大学校园文化传统是相通的。进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着手传承大学校训,塑造与培养积极向上的大学精神,并以此为基础建设高品位的大学校园文化。校训更多地强调品德操行和行为规范,而大学精神更多地是强调大学之道。3校园景观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校园环境景观与校园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没有文化内涵的景观,是不具有生命力的,是一种外表形式,无实际内容的东西,是一种死的肌体,这样的景观暗淡无光,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校园文化是通过有形的、显性的景观来表达的,校园景观的设计过程,正是这种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到物质文化的由深到浅的物化过程。

3.1校园文化赋予景观生命力

学生通过对景观深层展示点——文化的感悟、理解,更加促进自己思想的成熟和个性发展。并且更加领悟大学精神,传承并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把校园文化有机融入景观环境中,赋予其“生命力”,让学生视线所能到的地方都充满着文化的气息,给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学生的个性是在他所生存的环境中形成的,而环境中的文化氛围对学生树立和完善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大学校园景观建设中应当把校园文化与景观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体现景观的内在价值,这种价值是校园文化的体现,是景观个性化的体现,是区别于其它学校景观的本质特征。[6]单纯的景观设计,不赋予其意义,景观就失去了灵魂,就起不到教育功能。早己成为清华的代名词的清华园和北大灵魂的未名湖,蕴藏着深厚的校园历史文化,经历着校园历史文明历程。(如图3-1和图3-2)



















以人为本的校园特色景观所渗透的文化气息适应了学生精神需要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避免了对学生人格塑造单一化的倾向。使学生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和形式。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主性、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一个真实、完整、积极的自我意象,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校园文化能够创造一个陶冶人心灵的空间环境,以校风、教风、学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等方式表现出来的一种高度的观念形态,对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起着指导性的作用,又对生活其中的每个人起着陶冶情操与规范行为的作用。

因此把校园文化融入到景观设计中,塑造富有情趣与价值的审美景观,充分体现优秀校园文化的人文精神。这是一种人文、物质与自然的相互交融的客观存在,它不是一个固定的教育模式,但因其特有的文化审美和人文精神,以充满柔性和情意的教育魅力,潜移默化而又深刻久远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发展,不是通过词语、说教起作用,而是通过立体的、多彩的、无声的景观空间时时处处、无时不在地对学生的思想、情操、行为、习惯起着熏陶、渗透和影响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重视校园文化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努力构建一种具有自己个性的校园景观。

3.2校园景观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在大学校园里,校园环境的教育意义日益受到重视,作为室内环境延续的校园室外环境是学生们进行思想、情感和信息交流的场所。景观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精华的浓缩。景观设计是大学环境塑造的重要方式之一,校园里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学生思想自由发展,有益于促进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人的性格形成与环境具有极大的关系,同时人的健康也和环境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大学校园里,校园环境对学生思想的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校园景观是校园环境的重要部分,所以校园景观能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激发学生的潜能,焕发学生的热情,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个性发展。

校园景观文化就是一本物化的教科书,它“桃李不言”地传递着教育信息,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强调的“不应该低估物质环境在培养育人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因为它经常围着人并积极地影响他的趣味。”整洁、优雅、文明的校园环境会激发人的求知欲望,促使师生积极进取;而脏乱、粗俗的环境则易使人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诱发师生的不满情绪。校园景观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以下方面:

3.2.1物化大学精神

高校校园景观是由建筑、园林等共同构筑而成,通过规划师们把他们的理念融入景观之中,通过策划、规划和设计有效的进行物化,用具体的形态表达思想,传达丰富的文化内涵。良好的校园景观能给人一个总体感受和总体效应,给师生一种为科学、为社会发展而奋斗的感染力。

大学自诞生以来,一直被视为人类精神家园的特征。它洋溢着讴歌、颂扬和追求人类崇高精神的热情,这种热情汇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着人们不断奋进、开拓创新。在充满变革的世纪之交,大学必须担负起推动历史进步,促进社会文明的作用,它应该是一座灯塔,真正成为精神文化的中心,引导大众在文明与野蛮,高尚与低俗,进步与倒退之间做出正确的抉择。大学以养成人格、陶冶精神、启蒙文化、创新文化为己任,高校校园景观建设无论是建筑景观还是园林景观,以及小品和雕塑等,通过各种表现手法和园林艺术,物化和表述大学精神,自助大学精神的形成。从有形的建筑和园林出发,形成无形的大学精

神和办学的理念,使千万学子步入大学

学府时,就受到大学精神的无形感召,

办学兴校理念的无声召唤,兢兢业业地

去追求理想、实现目标,创新完善自我,

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北

京大学的“红楼”,其中西结合的建筑

风格,加上历史的积淀,就成为了“兼

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北大精神的象征,

成为北大人引以自豪的景观,激励着一

代又一代的北大学子严谨治学,报效祖国。[5]又如江西财经大学的“崛起”雕塑,充分体现了江财人的二次创业,腾飞发展、开拓创新的精神,使莘莘学子在这种精神激励下,奋发图强、勇于探索、创新创业。

3.2.2促进学生人格的形成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子学习知识和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学生从入校到毕业的四年大学生涯,都是在校园里度过,校园环境对其人格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良好的校园环境为莘莘学子学习、成长提供了场所和空间。景观设计强调尊重人,尊重自然,尊重人类文化的理念,强调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并通过具体的形式、造型、色彩、质感、线条、符号、图案等把那些精神文化的虚无缥缈转化到软、硬质景观的物质形态中去,我们称之为精神文化的景观物化。美国当代景观大师约翰·O·西蒙兹在谈到景观规划时说:“人

们规划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也不是物

体;人们规划的是体验——首先是确定的

用途或体验,其次才是随形式和质量的有

意识的设计,以实现希望达到的效果。场

所、空间或物体都是根据最终目的来设计,

以最好的服务并表达功能,最好的产生所

欲规划的体验。”为此,在校园景观规划

设计过程中就融入了人们所希望的人生观、

价值观、审美观、以及道德准则、行为规范、意志品格等文化内涵,以此传达给在校园中学习、生活和成长的莘莘学子,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学子们人格的塑造和品质的形成,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知识、探索未来的激情。[5]如江西财经大学校园“游子吟”雕塑景观(图3-4),其教育功能十分突出,激励学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为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一个具有良好校风的学校,它所形成的环境氛围体现了广大师生的价值取向、道德水准。

3.2.3净化心灵、规范行为

人们通过感觉器官认识外界环境,当身临优美的校园环境时,必然感到心情开朗,疲劳顿消,既陶冶了情操,又焕发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美能引善,美能启真”,优美整洁的环境可以规范师生的行为,促使学生自觉地约束自己,达到自我管理的目的,同时让师生身临环境中感受到心清气爽,感到一种朴素的美、自然的美、艺术的美,并透过事物的表层现象,理会它们蕴含的人生意味。把学校校园自身特有的、浓厚的文化特色底蕴、人文内涵及历史积淀融会贯通于校园文化景观艺术设计的理念中,使学生从中接受美的熏陶与启迪。优美的校园环境会使每一个人都感到心情舒畅,增进思想、学术交流、减少或消除内耗,团结协作。这无论是对师生个人的成长,还是对学校的建设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环境精神层面的东西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有意无意地受到启发和感染,形成一种自觉、内在的驱动力。如在干净整洁的林荫道上,大家会意识到不能乱抛废物;在一片片草地上,大家就会意识到不能随便践踏。让一草一木、一景一物充满诗情画意,置身于这种优美的富有艺术气息的环境中,让师生自然产生留恋、向往之感,美化、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情操,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2.4增长知识,强健体魄

校园景观也是学生获取信息,增长知识的第二课堂。一是校园建筑、设施和景观建设采用的一些材料、技术、工艺或者高科技、新材料、新工艺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热情。二是通过校园建筑、校园景观暗喻或明示而表现的一种造型,一些图案,一座雕塑等等,其传达的信息就可以是一部“教科书”。三是通过校园景观中的宣传、告示、标识等文字或图案信息载体,向学生介绍知识,讲述历史,开启学生的智慧,普及一些历史、地理、文化、艺术以及自然科学知识。如校园的树木上持的标识牌用中文、拉丁文等文字标注植物名称、科、属等,使学子们能认识植物,了解植物,研究植物。又如校园道路、楼宇的命名,让学生了解其校园文化和地域文化。绿色生态的校园景观对师生的身体健康起着保健作用。校园里一排排高大树木,不仅是一道风景线,而且具有净化空气、减少噪音,形成小气候环境,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更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4江西财经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分析



4.1概况

江西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法、工、文、理、农、教育、哲学、历史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的前身为1923年秋创办的江西省立商业学校,1958年成立江西财经学院,1996年更名为江西财经大学,是一所由财政部与江西省共建,以江西省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坐落英雄城南昌,东临赣江碧水,西接梅岭烟霞,北纳锦绣庐山之灵气,南得雄伟井冈之精神,有蛟桥园、麦庐园、枫林园、青山园四个校区,占地面积2240余亩,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校园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层重叠翠,湖光潋滟,是全国绿化300佳单位之一。悠远恢宏的春秋园述说着八十多年的桃李春秋,大气磅礴的新校区展示着昂扬向上的发展活力。

4.2校园文化内涵

江西财经大学的校园文化是为以弘扬信敏廉毅校训精神为核心,构筑创业环境、传授创业知识、培育创业精神、锻炼创业能力的文化。广泛开展校训精神的教育和宣传,培育师生勇于创业的精神深入开展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奠定师生立志创业的思想素质大力构筑校友文化、企业文化、滕王阁文化,激发师生敢于创业的动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培养师生爱国爱校情怀,树立为振兴中华民族而矢志创业的志向深入开展教风、学风、作风建设,培养师生文明创业的素养加强对师生进行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的培育,锻炼师生创业的综合能力加强校园规划、建设和改造,打造师生学习、成才与创业的和谐环境科学制订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为大学生顺利成长为创业型人才和师生员工和谐创业提供制度保证。以生态理论作指导,尽可能进行乔灌草绿化,增加,以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使其可持续发展。在布局上增设建筑和园林小品,强化校园的园林氛围;在绿化上以常绿树为主基调,适当穿插四季花卉,力求树木高低错落有致、疏密有序,形成优良的植物总体和局部效果,真正达到绿化、美化、净化、亮化、香化和静化,从而产生一种安静优雅的绿化格调。校园是育人的环境,是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丰富个性的空间,它应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一种个性成长的需要和心灵成长的力量。它应是积极向上、充满知识和趣味的室外大课堂。校园环境应寓教于绿、寓教于乐它应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一个积极向上、和谐美丽的环境,使它既有视觉效果,又会使置身于此环境者产生心理联想,它尤如一个无声的课堂。在这大自然的课堂里,一花一草一木都孕育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有着高度的启迪感。它们对的道德、品格、修养无时无刻不在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据校园的将划分成不同功能区,并发挥各自的作用,为师生服务。表达了人建筑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图1.1).山地是校园选址所在的基地的自然条件它与其它自然条件对校园景观的构成往往成为决定的因素自然环境特色是校园景观的特色的表象之一以山地为代表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特征等)是启发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灵感源泉在学校景观中心轴线的西侧设计了山体景观,山体景观以小山为中心,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小山的北面是假山,取名为石韵,设有瀑布,有两条小路进入小山;小山的西面设成假石文化墙,山上设有六角亭、农家小屋,小路用麻石条铺设,安装了石凳,小山的主入口用假石做成,刻有“麦庐”二字,代表了麦庐园校区所在地,山上栽植了各种乔灌木,鸟语花香,气候宜人,以此形成校园的小气候环境。为学生看书、休闲、旅游开辟了另一景观场所。

4.8老校区景观改造设计

江西财经大学蛟桥园老校区办学历史悠久,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校园绿化程度高,生态条件优越,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完善,更能满足大学生求知、交流、娱乐、休息的需要。下面就老校区单体景观设计进行分析:

4.8.1雕塑(崛起)景观设计

“崛起”雕塑位于蛟桥园中心广场,正对校大门中心位置,这是江西财经大学标志性的景观。雕塑高达8.6米,雕塑两个箭头由

江财“JC”字母组成,表示江财正进行二次创业,

实现二次腾飞;中心圆球表示江财为财经类院校

中的一颗明珠,基座正面雕刻了江西财经大学校

徽图案,上部南北面雕刻了计算机和各种钱币,

东西面雕刻了人像图案,反映了江财利用现代化

的教学手段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

展的人才,同时还抒发了全校师生勇立潮头,积

极进取、争创一流的豪情壮志。如图4-6

4.8.2北湖音乐广场景观设计

北湖音乐广场原为一个水质污染的湖。通过改造发挥了湖的景观功能,满足了师生学习、交流、休息的要求。广场面积

(含湖面)12000平方米,广场北面为

研究生群楼,左侧为多功能体育馆。按

照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设计理念,将北湖

音乐广场设计为由表演舞台、曲桥凉亭、

亲水平台、湖堤台阶、象棋残局、音乐

喷泉、雕像等七个景点构成的具有多功

能的广场。表演舞台由20个将军柱、9个罗马柱、9个音乐家雕像和17个花坛组成。广场的南面种植了景观树,安装了休闲椅。改善了湖的水质和周边环境,展示了江西财经大学校园文化氛围和创业型人才培养特色。这个广场是毕业学生献给母校的礼物,表达了学生对母校培养的感激之情。也体现了学校艺术专业设置。如图4-7

4.8.3园类景观设计

春秋园。春秋园是江西财经大学一个特色景点,园中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春秋园原为垃圾站、公共厕所所在地,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位于食堂、蛟

湖之间。设计了反映江西人杰地灵、山河秀丽的大型浮雕壁画,学校历史沿革、校训、校歌和旌善榜线雕,以及教与学的人物雕塑,青石板铺设成的小径、小桥流水、栽植了高大的樟树和花草灌木,构成了春秋园景观。旌善榜记载了单位及个人对学校捐款情况。每当学生去食堂路过的时候,都要停下来看看,了解学校的历史、地域文化及毕业生送给学校的礼物,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如图4-8

除此春秋园外,还对榴园、桃园、茶园、梅园等10个园进行了改造,使每栋教学楼、学生宿舍楼都有景观,令学生赏心悦目,置于优雅、清新的环境中学习、生活,陶冶情操,释放心情。

从江西财经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可以看出:最能反映江西财经大学景观特色的是老校区崛起雕塑、春秋园和新校区至善广场、明德广场和校大门。这些景观充分体现了校园景观设计的地域性、整体性、舒适性、文化性原则,反映了学校办学的历史、办学的特色和大学精神,发挥了景观的教育功能,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进一步论证了校园景观与校园文化的紧密结合。











5结论与展望



大学校园景观是校园生态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的有形载体,是培养大学生成才的重要课堂,它包括了丰富的教育功能表达和深刻的艺术蕴意。本文通过对校园景观特点、大学校园特点、大学生心理特征分析,全面阐述了校园景观与校园文化的关系,以江西财经大学校园景观为例,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校园景观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的观点,结论如下:

1、校园景观设计要以校园文化为中心,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念来规划校园景观;

2、校园景观设计要突出学校自身的特色,注重积淀的历史、文化氛围,更主要体现学校精神和办学理念,以此区别于其他学校校园景观。

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背景下,随着高校国际化办学程度的提高,教学、科研纵横向的交流,教育服务面的扩大,大学校园不再是一个封闭式的校园,而是一个更加开放式的校园。社会、家长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一所良好教育环境的学校受到教育,成人、成才,为此校园景观建设显得更为重要。笔者认为:在今后的校园景观建设中,应从景观的艺术化与个性化、景观的生态化、景观人性化和情感化、景观的人文化及景观的社会效益等方面来考虑景观规划设计,使景观环境具有生态、教育、交流、休闲、健康、旅游等功能。具体来讲:

1、景观设计的目的。(1)视觉景观形象;(2)环境生态保护;(3)大众行为心理。达到赏心悦目,浮想联翩,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环境目的

2、景观设计的方向。(1)社会、环境、经济效益;(2)保证人与自然和谐交融,提高和改善自然环境;(3)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校园文化品位。



















参考文献



[1]邱玉华.历史名校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硕士论文,2007.

[2]宋德新著.大学校园文化建设[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3]俞孔坚.景观的含义[J].时代建筑,2002,(1).

[4]高卿.景观设计基础[M].湖北美术出版社,2006.

[5]毛学农.高校校园景观的教育功效[J].理工高教研究,2002,21(5):65-66

[6]李鸿葆.当代大学校园个性景观设计研究[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研究生硕士论文,2007.

[7]徐力怡.论大学校园人文景观设计与学生人格塑造[J].高教论坛,2004,(6):28-30.

[8]李尚志.城市环境绿地景观[M].广东科学出版社,2003,3.

[9]王志伟.园林环境艺术与小品表现图[M].天津大学出版社,1991,10.

[10]胡长龙.城市园林绿地设计[M].上海科学出版社,2003,1.

[12]张斌.论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J].滁州学院学报,2006,8(1):126-128.

[13]金柏苓,等.园林景观设计详细图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

[14]王向阳,等.别墅庭院实景构造解析[M].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

[15]何平,等.城市绿地植物配置及其造景[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9.

[16]扬责丽,等.居住区物业环境园林景观管理[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3.

[17]扬淑秋,等.道路系统园林景观美化[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5.

[18]王浩,等.城市休闲绿地图景[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12.

[19]文丽和.校园园林绿地设计[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12.

[20]苏雪痕.植物造景[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4.

[22]吴为廉,肖风雪.生态·人文·可持续发展的大学新校区校园环境[J].建筑规划与设计,2003,(2).

[23]刘青.把握校园空间意象,塑造良好育人环境[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3,(10):16-17.

[24]谭仕林.高校校园规划与建设的理念创新[J].科技进步与决策,2003,(9):123-124.

[25]龚伯明.高校校园规划与建设之我见[J].江南学院学报,2001,(4):15-16.

[26]郑明仁.大学校园规划整合论[J].建筑学报,2004,(2):59-60.

[27]霍光,霍维国.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新趋势[J].华中建筑.1999,17(4):64-66.

[28]车生泉,郑丽荣.园林植物的空间分类[J].中国园林,2004,(8):20-22.

[29]浦振祥,周清.生态控制草坪杂草[J].中国园林,2004,(8):16-17.

[30]车生泉,郑丽荣.园林植物与山石配置[J].中国园林,2004,(11):16-17.

[31]徐长松,黄成惠,大学生心理概论[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32]冯炜李开然编著.现代景观设计教程[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7.

[33]周武忠.城市园林艺术[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9.致谢



我要感谢我的导师古新仁教授,他对论文的选题、提纲、撰写、修改等各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指导与帮助,这篇论文的完成也离不开第二导师赵九洲教授的指导,他们两个人严谨的学术思维和宽广的知识,热情宽容的品质,令我受益匪浅,在我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要以他们的学识、人品和不断进取的精神为榜样,克服工作和学习中的困难,不断提高和完善自我。

还要感谢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的众多的老师、领导对我的关心与指导,感谢研究生处的领导和老师们为我付出的辛勤劳动。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和同事们,给予我的支持、关心、理解和帮助,使我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这篇论文。

对于所有帮助和支持过我的人深表谢意!









汪国超

2008年4月



















目录



目录



4





3





摘要



ABSTRACT



ABSTRACT



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的研究



前言



校园景观与校园文化理论基础



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的研究



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与校园文建设融合的研究



校园景观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江西财经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分析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图1-1南昌航空大学新校区规划区

picture1-1theplanningdistrictofNanchang

AviationUniversity''snewcampus













图4-2麦庐园校区总体规划

picture4-2thebuleprintofMailucampus









图4-6崛起雕塑

picture4-6Thesculptureemerges







图4-3麦庐园校区大门

picture4-3gateofMailucampus









图4-7北湖音乐广场

Picture4-7Northlakemusicsquare







图4-8春秋园

picture4-8Gardeninspringandautumn











图4-4至善广场

picture4-4Ultimategoodsquare





图4-5东湖

picture4-5Eastlake









图4-1麦庐园校区全景

picture4-1panoramaofMailucampus







图3-2北京大学未名湖

picture3-2WeiMingLakeofPekingUniversity







图3-3北京大学“红楼”

Picture3-3RedbuildingofPekingUniversity







图3-1清华大学清华园

picture3-1QinghuayuanofTsing-HuaUniversity







图3-4游子吟雕塑

Picture3-4Thedecoyrecitestheculpture









献花(0)
+1
(本文系南风超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