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屈原列传
2018-03-06 | 阅:  转:  |  分享 
  
《屈原列传》导学案

编制人张培松使用时间2014-3-1

单元话题内容综合解说——生命的赞歌

生命的意义到何处寻找?生命的赞歌当怎样谱写?

????????对程婴而言,生命的意义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是以自己的平凡成就忠心仁义;对左光斗而言,生命的意义是不畏强权,怀壮激烈,是以一己之躯抗击奸恶谗邪。正是他们演绎了华夏儿女的理想篇章,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没有黄花岗英烈的碧血横飞,没有青春之歌的慷慨豪迈,又怎么会有今天的民主和自由?战在他们曾经流淌鲜血的土地上仰望苍穹,他们炯然的目光注视着我们,激励着我们:要做一个人而不是奴隶,要像人一样有尊严地活着。

????????“生活在地处,灵魂在高处”的梵高用温暖和动荡的激情,用狂嚣般的画面喊出内心底层最深的孤独;列夫·托尔斯泰则用看似幼稚荒唐的做法实践自己最朴素的理想。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的精灵,我们这个时代不可企及的偶像。

?????????热爱生命,敬畏生命,才能谱写出最绚丽的生命赞歌。一、字音练习:给加点的字注音。属()草稿惨怛()帝喾()靡不毕见()濯()淖()蝉蜕()滋垢()浊秽()皭()然泥()而不滓()既绌()既咎()眷()顾被()发渔父()憔()悴()哺()育啜()泣罹()难()二、通假字:找出通假字并解释1、离骚者,犹离忧也。2、人穷则反本

3、靡不毕见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6、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9、亡走赵,赵不内10、使于齐,顾反

11、被发行吟泽畔12、厚币委质事楚

三、解释划线的词的古今义:1、明年:2、颜色:

3、形容:4、从容辞令:

5、设诡辩于怀王:6、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四、解释加点的词:1、娴于辞令2、争宠而心害其能

3、屈平属草稿4、平伐其功

5、王怒而疏屈平6、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7、可谓穷矣8、其文约其辞微

9、惠王患之10、大兴师伐秦

11、而齐竟怒不救楚12、臣请往如楚

13、奈何绝秦欢14、屈平既嫉之

15、人君无愚、智16、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17、王怒而迁之18、楚有宋玉、景差之徒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五、解释加点词的词类活用:

1、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2、短屈原于顷襄王

3、因谗之曰4、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5、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6、明道德之广崇7、蝉蜕于浊秽8、秦,虎狼之国,不可信9、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10、其后楚日以削11.厚币委质事楚

六、判断文言句式:1、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2、明于治乱,娴于辞令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4、楚诚能绝齐。5、秦,虎狼之国,不可信。6、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7、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8、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9、数十年,竟为秦所灭。10、此不知人之祸也。

11、“离骚”者,犹离忧也12、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13、求人可使报秦者14、是以见放

1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16.“离骚”者,犹离忧也

七、名句默写:1、信而见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无怨乎?2、明道德之广崇,___________________,靡不毕见。其文约,_________,_________,其行廉。___________________,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________________;其行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蝉蜕于浊秽,________________,不获世之滋垢,________________。

八、难句翻译1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3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4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5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6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7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





8、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9、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10、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11、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课堂研读:

1、屈原为何写《离骚》?







2、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屈原与渔夫的对话?作者要表达什么?







积土成山

一词多义:

1、志: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②博闻强志,明于治乱③其志洁,其行廉④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⑤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2、害A、争宠而心害其能

B、为陶谦所害

C、除国之大害

D、不能害人

3、属A、亡国破家相随属

B、属予作文以记之C、司命之所属

D、屈平属草稿未定E、有宁越徐尚……之属4、闻A、博闻强识

B、闻道有先后

C、闻寡人之耳

5、疾A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B君有疾在腠里

C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拓展阅读——精彩作文

滴水藏海看屈原

屈原是中华民族心中永远的痛,也是留给世人永远的感动。前事不忘,后世之师,痛定思痛,我们应做的是透过屈原个例,来窥测悲剧的原因。

屈原只是一滴水,但滴水藏海,背后是深广的社会背景和独特的个人性格特征。

屈原有才干,有远见,对楚国忠心耿耿,却被楚怀王流斥,又被顷襄王流放,直到怀石自沉汨罗。悲剧的背后,是朝廷的昏庸。

政治清明的朝廷,应当选贤授能,亲贤臣,远小人。而楚国恰恰相反,君王亲近靳尚、令尹子兰等小人,疏远了忠心耿耿的屈原。上官大夫跟屈原一同在朝为官,想争得楚怀王的宠信,内心嫉妒屈原的才能。上官大夫就在怀王面前讲屈原的坏话:“大王叫屈原起草宪令,大家没有谁不知道的。每当一项法令制度定出来,屈原就夸耀他的功劳,认为‘除了我就没有谁能制定得出来’。”怀王很生气,因而疏远了屈原。偏信小人谗言,疏远赤胆忠臣,这不是昏庸是什么?

当秦国割让汉中一带的地方给楚国来讲和的时候。楚王说:“不愿意的地方,愿意得到张仪就甘心了。”张仪听了说:“用一个张仪抵汉中的地方,请您让我到楚国去。”到了楚国,又用丰厚的礼物贿赂楚国当权的大臣靳尚,让他在怀王的宠姬郑袖的面前编造谎言。怀王居然听信了郑袖的话,又放走了张仪。念私利而不顾大局,纵虎归山,这不是昏庸是什么?

屈原悲剧的另一个原因,是其自我圣化的道德理想主义。

屈原总是将自己圣化,圣化成一个操守高洁的君子。他确实操守高洁。他总是以圣人的姿态引导楚王,努力使之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王,从而使楚国的政治走入正道;他总是从高悬而无根基的道德层面去评判现实中的楚王。其结果总是发现现实中的楚王与理想之间存在着距离。当然,屈原的自我圣化,并非为了自作圣王,而是为了以圣人的姿态辅助圣王,从而建立一个人间天国——道德理想国。屈原将自己的理想政治称之为“美政”:“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他愿意以自相殉这个“美政”,可是,现实却击碎了他的理想乌托邦。这种自我圣化,这种在不可能的情况下追逐的道德理想,可以说是他悲剧的重要原因。

滴水藏海看屈原,我们看到了很多,我们也思考了许多。

【名师点拨】

用散文化的笔法将屈原被楚怀王疏远的故事娓娓道来,将屈原被放逐的个性特点分析透彻。屈原是那个时代的英雄,却遭遇不幸,屈原是追求理想和完美的理想主义者,却不得寿终,将屈原的故事叙述清楚,将屈原的评介清晰展现在作者的面前。分析透彻一个人物,展现一个历史人物,是【素材运用】的一个技法,也是获得高分的技法。

你好傻啊,屈原

汨罗江畔,冷风凄凄。

一个峨冠博带、腰配长剑的人,缓缓地走着。他面色憔悴,形容枯槁,但是,他的心在激荡,激荡如这眼前不息的波涛。

你有着贵族的血统,还有出众的才华、挺立的傲骨,更有拯救天下苍生的雄心壮志和不畏强暴、为民做主的高尚情操……你始终铭记着自己的责任,你活得光明磊落,活得心安理得……

但是,你好傻啊,屈原!

怀王重用你,让你起草宪令,这是多么棘手的一个差事啊!你要真的改革,会得罪多少权贵,会结下多少仇敌!你的前途会蒙上多少阴影!但这些你都不顾,你都忘记了。你只铭记自己的理想,铭记国家的富强,你毫无畏惧地说:“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两次被贬的委屈压不灭你的理想之火,小人的谗言、君王的昏庸不能掩盖你的理想之火。怀王在关键时刻还是想到了你,把你调回……

但是,你好傻啊,屈原!

你明知官场黑暗如昔,你明知怀王会再次听信谗言,你明知上官大夫等人不会善罢甘休,你为何忘记了这些,却执拗地铭记自己的使命呢?

你真的回来了,结果又怎样呢?昏庸的怀王又一次听信了上官大夫一伙人,竟然放走了张仪!你又能怎样?只能徒留叹息!

莫如算了吧,何必那样执着呢?对国家,对怀王,你尽了心尽了力,既然已经不能挽狂澜,何必承受无边的苦痛?扛着锄头,披上蓑衣,回家种地,闲来访友喝酒,明月清风作诗,不是很好吗?

但是,你好傻啊,屈原!

你满怀雄心壮志,要救楚国于水火,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竟以死来证明,为何?为何呀?

你始终铭记着自己的责任,正是因为这份铭记,这种看似愚拙不化的铭记,你在滔滔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永放光芒,才使得那条本来很普通的汨罗江散发着品格的幽香。

【名师点拨】

作者将对屈原的无限敬仰之情聚集于“忘记了自身的前途和安危,铭记着自己的责任和抱负”。作者从众多的角度中选择“操守高洁”来展开“忘记与铭记”的话题。文章从三个层面对屈原倾诉:一是傻在改革,被坏人妒忌;二是傻在不辨官场黑暗,遭人陷害;三是傻在以死明鉴自己的衷心;片段组合素材,画面剪接素材,将一个人物的不同阶段展现在读者面前,使文章内容丰富多彩。加之作者运用第二人称的手法,直接对屈原发出呼喊,使文章生动活泼,意蕴丰厚。























4









献花(0)
+1
(本文系张培松图书...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