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下面,以简要汇报。
一、工业发展近年来,县紧紧围绕省市关于“富民强省”、“兴工富市”的总体要求,立足“重点在工业”发展定位和优势资源,突出建设生态经济城市目标,大力推进工业富县进程,初步形成了以绿色能源和农畜产品加工业为,装备制造、纺织、医药等产业为的工业发展格局。主要工业产品为风力发电、风机塔筒、风机整机、风机叶片、特种电缆、中成药、皮棉、大豆分离蛋白、蓖麻油、葵花油和绿色有机食品等。2013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上企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完成65.8亿元和22.6亿元,工业综合实力稳步提高,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园区建设有序推进,基础设施逐步改善,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发展后劲增强,入了工业经济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一)抓布局,。按照带状布局、廊式发展、垂直于城镇走向的总原则,我们规划建设了长白公路、通乾公路、科铁公路、通向公路、鹤乡至八面公路“一纵四横”五产业通道,科学布局产业空间。并以此为基础来谋划项目,做到项目开发梯次分明、接续有力、集群发展。比如,我们在长白公路两侧规划的畜禽产品深加工产业园区(边昭镇)了羊、鸡、驴等项目,5000吨骨素、10万吨复合肥等项目也围绕产业链园,还有羊胎素、阿胶、动物内脏提取疫苗等项目都将陆续入园。
(二)抓招商,工业。在招商方式上,主要采取三种做法。一是点对点招商。采取“小团队、高层次”的招商模式,成立由县领导带队的招商组,盯住企业,,重点突破,合力攻坚。二是补链式招商。围绕农产品、纺织等产业开展补链式招商,500万米特种电缆在原有葵花加工的基础上,了利用葵花杆做层积板项目在原有籽棉加工企业的基础上,了2户纺纱企业等。三是整合式招商。按照资源整合、集群发展的思路,成功引进了万头驴加工、百万只羊深加工、5000万只鸡深加工、农产品电子商务、5万锭纺纱万米织布等十多个大项目,总投资达50多亿元,为全县工业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三)抓建设,。一是打造园区平台。立足多点布局和整合发展,经济开发区规划启动现代农业产业园、清洁能源园、畜禽产业园、纺织产业园建设打造工业发展平台。抓住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相继落户的契机,扩大园区规模,开发区规划面积34.4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扩大到4.7平方公里。目前,开发区共聚集工业企业38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户年新落地重点工业项目10个,。二是搭建融资平台。出台,初步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工业经济发展激励机制,提高了金融服务水平全县6家金融机构、2家担保公司、4家小贷公司、1家典当行、1家物权中心为企业融资能力达20亿元。2013年,各金融机构为企业融资6.05亿元。“百姓兴家业、能人办企业、干部创实业”三大工程用好用活国家省政策对有需求的企业和脱岗创业人员开展跟踪服务、一对一服务,。(四)抓企业培育,本土实力。出台了《重点工业企业成长培育计划》,一是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扶持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的实施意见》,帮助企业向上争取国家和省专项资金,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应用新技术和自动化控制设备,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技改投资28.4亿元。二是鼓励企业搞好产学研结合。通过政府引导和帮助,先后和吉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开展合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三是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实行“一企一策”,加大企业内培力度,协调解决益发合、向海油脂等企业运输通道等问题60多项,为向海油脂、天意辣椒、鑫源棉业等10余户重点企业向上争取资金1000余万元,促进了工业。
(五)抓产业集群,。运用“产业树”理念,由分散发展向整合优势资源、培育产业、集群发展转变,基本形成了绿色能源、农畜、的集群式发展格局,目前纳入白城市产业集群库的工业企业已达35户。
(六)抓环境建设,。县软环境办《明白执法手册》,让执法人员被执法人员县政府为了提高行政办事效率,对原有的行政审批流程进行了再造,进一步行政审批环节。开通了“县长、局长、镇(乡)长信箱”、“阳光政务”服务热线,设立了发展环境投诉中心,。
、围绕“产业、集群、园区、企业、项目”五位一体发展理念,推进产业集群、企业集聚,打造现代工业体系。
(一)加大本土企业培育力度。坚持外招商内,把本土企业培育好。一是继续加强企业内培力度。着力选择一批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竞争优势强的企业,纳入“重点企业”培植工程,一企一策,制定详细的培育计划。加大鼓励、引导和扶持力度,促进向海油脂等企业技术改造步伐,使其快速壮大,早日跨入规上企业行列。二是加强产学研结合,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和技术改造,提升企业自主研发水平。今年,我们计划帮助企业与清华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进行深度的产学研合作。三是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经营者、科技人员和员工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决策能力、管理水平和职业技能。
()推进重点产业发展。一是农畜产品深加工产业。围绕农产品电子商务,重点培育云飞鹤舞公司发展壮大,着力抓好益发合年产300吨大豆蛋白肽项目、咱家食品5000万只有机鸡养殖及深加工项目、维多利2万头草原红牛生产线项目、鸿达甜玉米罐头生产线项目、鹤香米业5000吨杂粮杂豆加工扩建项目等。通过开展补链式招商,不断完善产业链条,。是绿色能源产业。重点培育华能、龙源等龙头企业,500千伏输电线路220千伏升压站建设中节能、庆达光伏发电项目,谋划引进光伏农业、牧业项目生物质支持禾佳稻壳发电项目良性运行,促进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开工建设,争取5万千瓦秸杆发电项目签约落地推进能源草试验食叶草试种项目。三是装备制造产业。围绕风电产业链条,风电装备制造。光伏水泵制造项目农业机械制造,重点引进花生、玉米等收割设备生产项目。是纺及服装产业。对县服装厂进行扩产改造,实现退城进区。在原有鑫源棉业、祥通羽绒服厂的基础上,重点引进3-5户纺纱企业以及雁绒服装加工企业。是医药产业。完成天光药业、黄栀花药业GMP改造,加快引进中草药种植和深加工项目。建材产业以钜鑫板业、天成水泥、加亿砌块等企业为基础,引进新型节能建材、复合建材、集成房屋等企业,逐渐做大做强。()建立健全工业机制。一是完善要素保障机制,切实做好生产要素供求信息收集分析,帮助企业科学组织生产建设活动,帮助现有企业争取上市。二是完善经营管理机制,引导企业增强品牌、质量和营销意识,提高市场开拓能力。三是完善运行调度机制,准确监测走势,及时调整策略,确保全年增加规上企业2户,实现工业总产值76亿元,增加值26亿元。
10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