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89岁李嘉诚最新演讲:愚人见石,智者见泉
2018-03-12 | 阅:  转:  |  分享 
  
89岁李嘉诚最新演讲:愚人见石,智者见泉企业护航号2018-03-11





01

在演讲中,李嘉诚强调:“愚人见石,智者见泉”。不思不想只知道墨守成规的人,在如今人工智能的时代是过不了关。年轻人要不光做还要懂得思考,要懂得随着时代的变化。

19岁那年,李嘉诚在一家五金厂做了一年推销员,业绩甚佳。20岁,他成为塑料花厂的一名总经理。22岁,他四处筹钱,向亲戚朋友借了5万港币,自己办了一个塑胶厂。敢拼敢干,李嘉诚的塑胶厂越办越好。但他却去没有沾沾自喜,市场在变化,他时刻保持着警惕,他坚信塑胶花不会永远好卖。于是,他将焦点放在了后来的塑胶玩具上。

李嘉诚似是天生带着前瞻天赋,塑料花果然开始不好卖了,反而他的新产业塑胶玩具卖得相当好,这让他成为香港当时塑胶玩具出口之王。

30岁时,李嘉诚就拥有千万家产。即使在当时腰缠万贯,他也依然住旧房、穿旧衣,每日坚持工作16个小时。那时他白天工作,晚上还要挑灯夜读自学知识。

60年代爆发信贷危机,香港房地产业也一落千丈,当时房地产投资者都纷纷把卖掉手上的房产变现,留在手中只会越来越不值钱。

别人都急着卖房,李嘉诚却逆势而为,花大价钱,买下了60万平方米的房产。他觉得香港是很有潜力的地方,房地产不可能永远萧条,房价总有一天会上涨。3年后,危机和缓,经济市场开始复苏,房价开始疯长。李嘉诚从这场危机中也获利颇丰。

年轻时的李嘉诚02

关于做人,李嘉诚认为不应该抱怨。愚人常常被逼迫,被世俗捆绑,他们总是渴望自己能“赢在起跑线上”。他们抱怨“为什么我没有富爸?”他们对自己有很高的期望,却从来不懂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李嘉诚觉得,往往是这种想法,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

李嘉诚曾说“我一生最好的经商历练是做推销员,这是我用10亿也换不来的。”

1928年李嘉诚出生在潮州,他的父亲曾是一名教师,无奈后因战争居家移居到香港。全家人落脚在李嘉诚舅父的家里。寄人篱下的生活,让李嘉诚从小就懂得察言观色。15岁时父亲病逝,李嘉诚辍学开始当学徒。

李嘉诚并没有出生于富裕家庭,但他从未抱怨祖上是否给自己留下财产,而是相信靠自己的能力也能闯出一片天。

03

做人做事要怀着谦卑之心,懂得感恩。人的一生是由许多选择堆砌起来的,而“善择”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

李嘉诚拿舞蹈家作为例子,他认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舞蹈家,就要每日面对镜子不断练习,追求的是举重若轻、技巧内化的完美,走到台前才能“身与物化,意到图成。”

这世上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时间打磨。万物有因果,有因就必定会有结果。宗庆后选择了炎炎夏日蹬三轮卖冰棍,后来创立哇哈哈;马云一心想搞互联网,借了一万多创业,最终成就了阿里巴巴;柳传志辞掉了在科学院做了13年研究员的工作,在1984年创立了北京计算机技术发展公司,才有了后来的联想。

从那么多企业家成功的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成功之路各有各的不同,但有一点大体是相同的,他们大多放弃了安逸选择了一条别人不敢走的路。他们心向未来,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一条不寻常的路。

截止2015年李嘉诚连续17年登上香港首富的宝座,耄耋之年的他,依然坚持每天读书、工作,从来没有让自己停下来。他之所以成功,除了时势造英雄外,还因为他一生志在四方。

献花(0)
+1
(本文系聚贤小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