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73章解读张武忠初稿2017.9.14第73章【原文】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 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chan)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译文】有勇气固然是好事,但如果 建立在妄为蛮干的基础上,胆大妄为就会遭到杀身之祸半路夭折,故称“勇于敢则杀”。如果建立在谨慎的基础上,敬畏天道就可以活得长一些,故 称“勇于不敢则活”。勇与柔相结合就能得到利益好处,勇与妄为相结合就会遭受灾祸,同样是勇,获利和受害的结果却大相径庭,故称“此两者, 或利或害”。这是为什么呀?万物的生杀予夺皆存于天,天为什么如此厌恶“勇于敢者”?为什么那么护佑“勇于不敢者”?天道无常谁知道这是怎 么回事?就连有道的圣人也难以完全搞明白,也难以把握,故称“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这是因为天生天杀皆有其机,天道贵柔 弱不贵强悍妄为,贵卑下不贵尊上。天道的规律是,不与万物相争,而万物没有能胜得过天的,是为“不争而善胜”。天养育万物默默无言,而万物 莫不与之响应,是为“不言而善应”。不用天的召唤,万物该来则来该去则去,该生则生该灭则灭,是为“不召而自来”。天看起来好像无所作为, 却不慌不忙坦然谋划好了一切,是为“繟(chan)然而善谋”。天道就像是一张无形的大网覆盖着万物,人在做天在看,勇于敢者必然被杀,作 恶者也难逃天道的惩罚。天网虽然显得那么稀疏,但却疏而不失,不会枉杀错杀而产生过失,故称“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解读】73.1“勇 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万物的生杀予夺皆存于天,天道无常连圣人都讲不清楚, 参考了《周易》无妄卦的哲理。第67章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慈故能勇”,又说“今舍慈且勇,死矣”,也提到了“死”字,本章接 着详细探讨如何来用“勇”。我们常说“勇敢”,既勇且敢,“敢”是胆大妄为,“不敢”是敬畏天道。有勇气固然是好事,但如果勇气建立在妄为 蛮干的基础上,胆大妄为就会遭到杀身之祸半路夭折,故称“勇于敢则杀”。如果建立在谨慎的基础上,对天道有敬畏之心就可以活得长一些,故称 “勇于不敢则活”。勇与柔相结合就有利于生命延续,勇与妄为相结合就会被诛杀。同样是勇,获利和受害的结果却大相径庭。万物的生杀予夺皆存 于天,天为什么那么厌恶勇于敢者?天道无常谁知道是什么缘故?就连有道的圣人也难以完全搞明白。《周易》第25卦是无妄卦,周文王卦辞曰“ 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无妄卦的卦象组合是上天下雷,上卦乾天代表天道的权威,下卦的震雷使人畏惧,人们的行为举止 都跟随天道,不敢稍有违背而妄为,故称“无妄”。孔圣人在《彖传》中补充解释文王卦辞的“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孔子说“其匪正有眚, 不利有攸往,无妄之往,何之矣?天命不祐,行矣哉”,大意是,万事万物如能守正则可做到不虚妄,前程必然至为亨通。但是天道也可能出现非正 常状态,比如外来星球撞击地球,给地球上的物种带来灾难。人世间也有很多不公平存在,不利于君子坚守正道和真理。生活于无妄之世,君子该何 去何从,还能有一个正确的前进方向吗?既然得不到天命的保佑,还能前行吗?周公在无妄卦的六个爻中,描述了无妄卦的六种情形,提出了中国人 都熟悉的几个成语,比如六二爻的“无妄之福”,六三爻的“无妄之灾”,还有九五爻的“无妄之疾”。老子参考了《周易》无妄卦的哲理,遵循天 道不妄为就是“勇于不敢”,违逆天道胆大妄为就是“勇于敢”,违逆天道必然遭遇灾祸甚至被杀,对应“勇于敢则杀”。遵循天道必然能保全生命 ,对应“勇于不敢则活”。但是天道无常,有的人本本分分却遭致无妄之灾,有的人啥事没做却得到“无妄之福”,有的人非常注意养生却得了“无 妄之疾”,这真是好人不长命坏人活千岁,这到哪里说理去,对应“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这是因为天道也有失常的时候啊,天道无常 ,有时候连圣人也看不清楚,对应“圣人犹难之”。但是要牢牢记住一点,虽然遵循天道有时候遭遇不公,但违逆天道必然被杀,这就是文王卦辞中 “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的真正含义。73.2“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chan)然而善谋”,具体展现天道 的作为。天生天杀皆有其机,天道贵柔弱不贵强悍妄为,贵卑下不贵尊上。天道的规律是,不与万物相争,而万物没有能胜得过天的,是为“不争而 善胜”。第8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第22章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66章说“以其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天养育万物默默无言,而万物莫不与之响应,是为“不言而善应”。第2章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56 章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孔子在《论语阳货》中也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中国人常说“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 ,海不言自深,水不言自流”。天不用召唤万物,万物自然会归来,也自然会离去,该生则生该杀则杀,是为“不召而自来”。天道日月循环,大地 四季轮转,不用你召唤,太阳该升起就升起,春天该来的时候就来了。天看起来好像无所作为,却不慌不忙坦然谋划好了一切,是为“繟然而善谋” 。“繟”读作(chan),从“糸”旁,像蜘蛛吐丝织网那样缓慢宽缓,天道看起来好像慢慢的,看似无所作为,但它却有条不紊为万物谋划好了 一切。《道德经》中共有两个“谋”,第64章说“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73.3“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天网完整缜密,作恶者必然逃不 过天道之杀,天道也不会错杀一个好人。上一句“繟然而善谋”的“繟”字就像蜘蛛吐丝织网,“恢”是宽广博大之义,天道也像是一张巨大的无形 之网,故称“天网恢恢”。天苍苍地茫茫,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天空像一个锅盖笼罩着大地。这张天网看似并不缜密,稀稀疏疏孔眼很大,但是它 却完全覆盖住了万物。万物的生杀予夺皆存于天,任由万物生生灭灭,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也就是俗话说的顺天则昌逆天则亡,天不会枉杀 错杀而产生过失过错,故称“疏而不失”。上一句刚说过“是以圣人犹难之”,圣人也搞不清楚,而到了最后老子却肯定地说“疏而不失”,这不是 自相矛盾了吗?其实不是。“圣人犹难之”是从《周易》无妄卦引申出来的,那么“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同样是从无妄卦得到的答案。我们就拿“ 无妄之福”和“无妄之灾”对照着说,周公和孔圣人在无妄卦中告诉我们,不管是遭受“无妄之灾”还是得到“无妄之福”,从表面上看似偶然,其 实背后却有其必然性,都是由人的品德所决定的,身正不怕影子斜,平时如果总偷鸡摸狗,关键时候肯定要受到冤枉,谁让你有前科啊,这就是“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在日常生活中的反映。中国人现在习惯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一字之差意思大变,“疏而不漏”是说不放过一个坏人,“疏而不失”是说不会枉杀错杀一个好人。张武忠2017.9.14于北京武警总医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