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道德经第75章解读
2018-03-12 | 阅:  转:  |  分享 
  
道德经第75章解读张武忠初稿2017.9.15第75章【原文】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
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译文】统治者如果把自己当做民众的天,就会把民众据为己有,高高处于民
众之上,骑在民众的头上作威作福,用国家的暴力机器肆意生杀掠夺,所以老子轻蔑地把他们称作“居其上者”。百姓为什么常常遭遇饥荒民不聊生
,是因为在上的统治者吞吃的赋税太多,所以民众才陷于饥饿,故称“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人民之所以难以统治,是因为在上的统
治者政令繁苛,喜欢有所作为,所以民众就难以统治,故称“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人民之所以轻生冒死,是因为在上的统治者养
尊处优,把民脂民膏都搜刮干净了,民众觉得生不如死也就不怕死了,所以拼死起来反抗,故称“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有道的
圣君既不以自生为生而以天下苍生为生,也不恣意妄为而处无为之事,是为“无以生为者”。无道的统治者只考虑自己的荣华富贵,追求生生之厚而
不管百姓的死活,是为“贵生者”。唯有不过分追求生活享受和作为的人,要比过分贪求奢侈生活的人贤明,故称“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解读】75.1“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老子
对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进行抨击。上一章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统治者如果把自己当做民众的天,就会把民众据为己有,骑在民众的头上
作威作福,用国家的暴力机器肆意生杀掠夺,所以老子轻蔑地把他们称作“居其上者”。老子强调君王要处下而不居上,第66章说“是以圣人欲上
民,必以言下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那么如果君王高高在上会发生什么状况?老子对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抨击。百姓为
什么常常遭遇饥荒民不聊生,是因为在上的统治者吞吃的赋税太多,所以民众才陷于饥饿,故称“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人民之所以
难以统治,是因为在上的统治者政令繁苛,喜欢有所作为,所以民众就难以统治,第65章也说“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称“民之难治,以其上
之有为,是以难治”。人民之所以轻生冒死,是因为在上的统治者养尊处优,把民脂民膏都搜刮干净了,民众觉得生不如死也就不怕死了,所以就拼
死起来反抗,第50章也说“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故称“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75.2“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告诉统治者如何正确作为。“生为”的“生”对应上面的“求生之厚”,“生为”的“为”对应上面的“以其上之有为”,合起来就是“生为”
。“贵生”也对应上面的“求生之厚”,《道德经》中有很多处“贵”的描述,第3章“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第9章“富贵而骄,自遗其
咎”,第13章说“贵大患若身,贵以身为天下”,第20章说“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第39章说“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第72章说
“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有道的圣君不以自生为生而以天下苍生为生,不恣意妄为而处无为之事,是为“无以生为者”。无道的统治者只考虑
自己的荣华富贵,追求生生之厚,而不管百姓的死活,是为“贵生者”。只有不过分追求生活享受和作为的人,才比过分贪求奢侈生活的人贤明,故
称“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张武忠2017.9.15于北京武警总医院。
献花(0)
+1
(本文系逐字逐句学...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