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道德经第77章解读
2018-03-14 | 阅:  转:  |  分享 
  
道德经第77章解读张武忠初稿2017.9.15第77章【原文】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
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译文】
既然坚强者是死之徒,柔弱者是生之徒,那么天道如何均衡万物的强弱,使得自然万物生生不息?天之道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弓身举高了就把它压
低一些,瞄低了就把它抬高一些,弦拉得太满就放松一些,力量不足就补充一些。天地自然的普遍规律是,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先损后益先益后损,
减损有余的补充不足的。地之法则是削减侵蚀高大者而流注于低洼者,鬼神之法则是惩戒骄盈者而福祐谦恭者,人之法则是厌恶骄盈者而喜好谦恭者
。而人道则不然,总是减损不足的以增益有余的,致使不足者越不足,有馀者越有馀,穷的越穷富的越富。那么谁能做到减少有馀的,以增益天下人
的不足呢?唯有得道圣人才能做到。因此有道的圣人有所作为而不恃为己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自傲,这是因为他不愿意炫耀自己的贤能,自始至终
能保持谦虚,越是处下越能得到拥戴,越是退后反而能跃居万民之首。【解读】77.1“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
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描述天道的损有余而补不足,参考了《周易》谦卦损卦益卦三个卦的哲理。上一章说,坚强者是死之徒
,柔弱者是生之徒,那么天道如何均衡万物的强弱,使得万物的生生灭灭合乎自然之道?天之道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弓的结构分为弓身和弓弦两部
分,弓身举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是为“高者抑之”。瞄低了就把它抬高一些,是为“下者举之”。弦拉得太满就放松一些,是为“有馀者损之”。
力量不足就补充一些,是为“不足者补之”。《周易》第15卦是谦卦,孔圣人在《谦卦彖传》中说“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
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大意是,天道的法则是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地之法则是削减侵蚀高大者而流注于低洼者,鬼神之法则是惩戒骄盈者而福
祐谦恭者,人之法则是厌恶骄盈者而喜好谦恭者。孔圣人在《谦卦大象传》中继续说“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pou)多益寡,称物平施”,大
意是,地中存有高山是谦卦的天象,君子由此感悟,在国家治理中,取多余来补益不足,权衡事物而公平给予,防止贫富过于悬殊而激化社会矛盾。
《周易》第41卦是损卦,第42卦是益卦,阐释损益的哲理,先损后益,先益后损,损而益之,益而损之。第42章也讲了损益的辩证关系,“故
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其实这些都是天地造化的调整和均衡能力,老子参考了《周易》中这几个卦的哲理,将其高度概括为“天之道,损有
馀而补不足”。77.2“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揭
示人道的劣根性,并展现圣人是如何做的。人道有其劣根性,与天道正好相反。总是减损不足的去增益有馀的,低层的民众越来越穷,上层有钱之人
越来越富,就像银行只愿意把钱借给有钱人,穷人是从银行贷不出款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到了一定程度激化了社会矛盾,火药桶一点就着。那么
谁能减少有余的以增益天下人的不足呢?唯有得道之人才能做到。因此有道的圣人有所作为而不恃为己有,故称“为而不恃”。有所成就而不居功自
傲,故称“功成而不处”。这是他不愿意炫耀自己的贤能,第22章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第72章说“是
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称“其不欲见贤邪”。自始至终能保持谦虚,越是处下越能得到拥戴,越是退后反而能跃居万民之首。张武忠2017.9.15于北京武警总医院。
献花(0)
+1
(本文系逐字逐句学...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