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进展_邱祥
2018-03-14 | 阅:  转:  |  分享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2017年第4卷第87期
17226JournalofClinicalMedical2017Vol.4No.87
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进展
12
邱祥,郑颖芳
(1.嘉兴市中医医院,浙江嘉兴314001;2.江西省中医药大学,江西南昌330006)
【摘要】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中医外治颇具特色,且疗效显著。本文特从
中医分期、分型外治糖尿病足以及常用的外治方法的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以求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糖尿病足;中医药;外治法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7.087.17226.01
DOI:10.16281/j.cnki.jocml.2017.87.176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作为糖尿病慢性周围,总有效率84%。
3.4膏药或油纱外敷法
并发症之一的糖尿病足(DF)的发病率也日趋增高。糖尿
病足是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它是指将药纱布均匀敷于创面上,再以无菌敷料盖之。创
[1]
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性疾病。中医面有窦道者可用油纱条引流。该法适用于已有开放性病灶者。
外治法在促进创面愈合,降低患者截肢率、截趾率,提高刘瑞云等用活血生肌油纱条(紫草、黄芪、当归等)
生存质量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总有效率95%。
3.5散剂
1?糖尿病足的基本病机
散剂性状为干燥固体细小颗粒,掺于油纱布上,对于
[2]
张臻等认为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可概括为“虚、邪、
有分泌物的糖尿病足尤为适用。
瘀、腐”四个字,并指出“虚”、“瘀”、“邪”是糖尿
张琳均等运用生肌散(乳香、赤芍、冰片等)外敷治
病性足溃疡创面难以愈合的关键环节,“腐”、“损”则
疗糖尿病足26例,治愈率65.4%;总有效率92.3%。
为疾病发展的必然结果及转归。
3.6药线引流法
它是指药物纱条插入溃疡疮孔中,以达到提毒祛腐、
2?中医外治原则
引流脓水的作用。临床上常配合九一丹、八二丹等药物。
2.1辨病论治
3.7垫棉法
2.1.1筋疽
垫棉法是借着加压的力量,防止袋脓的形成,或使空腔与
“筋疽”的典型临床表现为患肢高度肿胀,同时伴大
肉芽组织粘合的治法。临床上常配合药线引流法等,疗效显著。
量脓腐渗出及不同程度的肌腱变性。若尽早清创,清除坏
死的肌腱组织,则可明显降低截肢率、截趾率。
4?讨?论
2.1.2脱疽
4.1中医外治法在糖尿病足诊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糖尿病足脱疽患者,蚕食清创法在治疗中起到很
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发挥其塌洗、膏散贴敷等
[3][4]
重要的作用。阙华发等认为对干性坏疽,必先外用红油
方法直接针对患处,延长局部用药时间,增加局部药物浓
膏使坏死组织软化,后行“蚕食疗法”清创。故在应用蚕
度的优势,标本兼治、疗效确切。
食清创法处理创面时,还应注意把握清创时机及原则。
4.2糖尿病足需辨病、分期论治
2.2分期论治
在中医外治方面,需分清“坏疽”与“筋疽”病机的
糖尿病足的基本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腐肉难去,新
不同,辨明糖尿病足发展的不同时期,而相应选择不同外
肌难生。其治疗原则是固本箍毒、祛腐生新。临床上可根
治方法。合理、适当、及时的外治是治疗糖尿病足,降低
据疾病不同阶段灵活选用外治药物及方法。
高位截肢率和致残率的关键。
“坏疽”者临床上辨证多以血脉不通,气虚血瘀为
3?外治换药方法和剂型
主,治宜活血化瘀,温通筋脉。对“筋疽”则以湿毒内蕴
中医外治方法主要有外洗法、贴敷法、药线引流法
为主,治宜清热利湿解毒。
等,主要的剂型有湿敷剂、膏剂、散剂等。换药时,可局
在分期论治上,急性感染期,证多属火毒炽盛,治宜
部辨证采用益气活血、清热解毒、托腐生肌等方法,同时
清热解毒;若有脓肿形成,则应及时切开排脓;好转缓解
灵活配合不同换药技术,临床上疗效确切。
期,即腐肉还未脱时,治宜提脓去腐;修复愈合期,创面
3.1塌洗法
肉芽组织开始生长,治宜益气养荣、祛瘀生肌。
它是指用中药煎汤熏蒸、淋洗,以达到清热解毒、改善
局部血运的目的。古代文献中称之为“气熨”、“溻渍”。
参考文献
[5]
王自辉等采用中药(黄柏、苦参、红花等)外洗加祛腐
[1]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糖尿病足国际临床指南[M].北京:人民军
生肌膏(黄连、黄柏、当归等)换药后,疗效显著。
医出版社,2003:1.
3.2湿敷法
[2]张臻.阙华发教授分期辨证综合治疗糖尿病性坏疽验案举隅
指将纱布用药液浸透敷于患处,以达到清热解毒、活
[J].新中医,2011,43(4):149-151.
血化瘀的方法。该法适用于脓水多而臭秽、引流通畅者。
[3]于秀辰,杨博华.糖尿病足的局部清创引流[J].中国临床医
倪淑红等用补阳还五汤煎剂湿敷为主治疗DF30例,总
生,2009,37(3):15.
有效率为93.3%。
[4]阙华发,唐汉钧,向寰宇,等.益气化瘀为主综合方案治疗糖尿病
3.3箍围法
性足溃疡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44(1):14-17.
该法是取箍围药调成糊状,用压舌板平铺于纱布上,
[5]阙华发,徐杰男,王云飞,等.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附153例
覆盖于创面。该法尤适用于红肿热痛者。
临床报告[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7,13(2):103-106.
于秀辰等用大黄、黄柏粉碎成末调成糊状,箍在创面
本文编辑:吴卫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