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lucjb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有侗寨就有鼓楼,它是侗文化的象征,是侗家人的精神家园
2018-03-16 | 阅:  转:  |  分享 
  
中国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带你去一个你曾经去过或者没去过的地方。有侗寨就有鼓楼,它是侗文化的象征,是侗家人的精神家园打开贵州地图,在地图上画几
个圈,这就是我要去贵州行走的几处地方,那是2005年的暑期。雷山、榕江同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府在凯里市,这是当年在凯里拍的城
市牛角雕塑。苗族、侗族都崇拜牛,也爱斗牛。在雷山看了苗寨,准备再到榕江看看侗寨。如今的贵州是县县通高速的省份,交通便利,十几年前就
是不是那么回事了。从雷山坐过路班车四个小时到达榕江县城。到榕江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去看看现存年代最早的侗族鼓楼——增冲鼓楼。增冲鼓楼
在大山深处的增冲侗寨,属从江县往洞镇,和榕江县交界。由于没有班车,就包了部农用车前往增冲侗寨。一路上充分感受了贵州的“十万大山”,
车有时就行驶在高山的云端。坐了两个小时的车,到了增冲侗寨。在寨里任何一处都能望见那栋高大的鼓楼,鼓楼总是高于民居的。当年用的是胶片
相机,没有记录下多少,期待下次了。2005年7月增冲鼓楼侗寨鼓楼楼檐层数均为奇数,不管层次多少,均高于民居,立于寨子中央。鼓楼建筑
形式多样,外形都酷似一棵大杉树。传说侗族先民都是在大杉树下议事,侗民称为“遮荫树”,后来演变成鼓楼建筑。鼓楼即是侗族村民聚众议事的
社会活动中心,又是政治、文化、娱乐的场所。增冲鼓楼始建于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是现存最早的侗族鼓楼。通高20余米,12根
落地柱,其中金柱4根,檐柱8根,十一层密檐。金柱与檐柱之间用穿枋相连呈幅射状,逐层上叠收刹,建筑结构复杂,造型独特,技艺高超精湛,
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侗族喜欢居住水边。溪涧纵横,流水潺潺,小桥人家,是侗寨风光的一大特色。有河有水便有桥,多是风雨桥,也叫花桥。
2005年7月拍的增冲侗寨,还有仍在使用的水车增冲侗寨是一个自然村,面积不大,当时交通也不是很便利,在寨子里转了转就返回了。回来的
路上,在路边又看了几个鼓楼,看上去已经有些破败了,大概与村里人外出务工越来越多有关。回榕江县城的路上,还到了城郊的三宝侗寨。三宝侗
寨又称车江侗寨,9个自然寨,寨寨相连,绵延十余里。民居鳞次栉比,沿江而居,是中国侗族人口最多、最密集,历史文化最悠久的侗寨村落群,
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称为“三宝千户侗寨”。沿江边有百来棵的古榕树景观。2005年7月榕江车江(三宝侗寨)古榕群门票5元三宝侗寨新建了
一座21檐的三宝鼓楼,是侗寨鼓楼之最。鼓楼在侗族人民的生活中曾经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侗家集会议事的政治中心,又是人们拜祭、休息和
进行对歌、踩歌堂、唱侗戏的娱乐活动场所,它还是寨老处理纠纷、明断是非的公堂。当遇到紧急情况时,它又成了击鼓聚众的指挥所。此外,它还
是寨中的青年男女相互交往、谈情说爱的地方。现在,它的许多功能在慢慢的消失,新的功能也在慢慢形成,比如举行大型活动的场所。鼓楼当然得
有鼓,有的鼓楼装的是铜鼓,一般安放在鼓楼的顶端。通过不同的击鼓声,可以传递报警或者是报喜信号。围绕着鼓楼,也是侗族人唱大歌的场所。
更多内容请关注:百家号今日头条?网易号天天快报一点资讯新浪微博
献花(0)
+1
(本文系lucjb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