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lucjb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出师未捷身先死,这是诸葛亮星殒之地——岐山五丈原
2018-03-29 | 阅:  转:  |  分享 
  
中国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带你去一个你曾经去过或者没去过的地方。出师未捷身先死,这是诸葛亮星殒之地——岐山五丈原我是乘公交车来到岐山蔡家坡镇的
五星村的。当地人或者来旅游过的人应该知道我此行的目的地——诸葛亮庙。说起诸葛亮庙或者武侯祠(诸葛亮封武侯),全国还真不少。到底有多
少座武侯祠(庙),有说10几座,有说有几十处,有的说有100多处。归结起来看,名气最大的当属成都武侯祠。成都是三国蜀都,现在又是繁
华的都市。最早建的是汉中勉县的武侯庙,以后我会专门讲。其他要么是武侯的出生地山东,任过职或打过仗的地方,如湖北、河南、重庆、四川、
云南、甘肃、陕西等,还有就是他的后人迁徙定居过的地方,如浙江、台湾等。浙江衢州就有个诸葛村,是诸葛亮后裔定居的地方。人们祭祀孔明,
说明孔明政策惠民,为百姓做了好事,才得以名望深入民心。来到五星村,首先被山头的建筑施工惊呆了。一个不富裕的偏僻村,为啥有这么大动静
?我首先想到,诸葛亮庙在山头上,问了一下,果然如此。这里是诸葛亮星殒之地,岐山五丈原诸葛亮庙始建于唐代,诸葛亮第五次伐魏驻军于此,
后病卒于此,五丈原从此闻名于世。我一时要抓紧时间,就走了公路并穿越,窜到了施工的场地。看这施工的架势,可以猜出几分要建的景观模样,
大概是山水瀑布。我就不明白,这里缺水,又在这么高的地方建这样的景观工程,真的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吗?好不容易穿过了施工区,先到了这里,
武侯添灯处。进去一看,空无一人,景象破败。要踏上几十级台阶,才到诸葛亮庙前。当然,进庙你还得先买门票。2017年8月诸葛亮庙门
票35元公元234年春,诸葛亮统蜀军由汉中出发,出斜谷穿过秦岭,进驻五丈原,开始了他一生中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北伐。他的对手司马懿率
大军屯驻渭水南岸一带和他对峙,与此同时另一支魏军则在渭河以北严阵以待,互为犄角。诸葛亮找不到好的进攻机会,于是就地屯田。打仗拼的是
实力,乃至国力,就蜀国而言当然不如曹魏,司马懿和诸葛亮打防守持久战,诸葛亮不殒也必然无功无果。这是庙前日本友人的书法作品,你品品看
,也可见诸葛亮的“东方文化化”。结义槐踏进庙门,晨钟暮鼓这都是不变的庙宇布局。钟楼前有一株百年古槐,一杆二叉三枝,暗合刘、关、张三
结义,故名“结义槐”,也有的说是魏、蜀、吴,形状奇特,为庙内三景之一。献殿八卦亭处于献殿和大殿之间大殿(正殿)武侯正殿为庙内中心
建筑,清光绪年间重修。大殿前檐的两棵中柱,柱子为云楸木,未着任何色彩,柱身的纹路清晰奇特,似龙似凤,被称作“龙凤纹柱”,亦是庙内一
奇。落星亭古人认为,帝王将相都对应天上星宿,每人都有一颗主事自己命理的星辰,夜观星象可以预测吉凶。当时诸葛亮身体不好,扶病出帐,仰
观天文,十分惊慌:“吾见三台星中,客星倍明,主星幽隐,相辅列曜,其光昏暗:天象如此,吾命可知!”于是孔明在军帐中设灯做法,祈禳北斗
,如果成功可寿增一纪即再活十二年。没想到魏延冒失鬼飞步进入军帐中禀告军情,竟将主灯扑灭。孔明叹曰“死生有命,不可得而禳也!”,这都
是小说、评书中的描述。《三国演义》第一百四回,陨大星汉丞相归天,不久,诸葛亮即病逝五丈原军营,享年54,落地的陨星即“落星石”留在
了这里。当地有“落星湾”“落星坡”“落星乡”等地名。诸葛亮衣冠冢相传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军中,蜀军将其衣冠埋葬于此,堆土为坟,以示致祭
。冢建于三国末年,明嘉靖年间重修,加石栏槛二十八桩,喻诸葛亮自隆中出到五丈原逝,期间辅佐刘备、刘禅父子二十八年。月英殿诸葛亮的夫人
可能没什么人知道。他的夫人姓黄,名月英,长得丑,是名副其实的丑妻,但聪明达理是必须滴。供奉她的“月英殿”只能在正殿傍边陪侍着。五丈
原山势陡峭,山顶平,这种地形叫“塬”,在黄土高原常见。诸葛亮庙建站在塬顶,虽然平地不多,但庙内布局严谨,古朴典雅,碑石林立。出了诸
葛亮庙,我就寻找下山的路,因为施工,好不容易找到下山的路,原来还是条古道,现在已经水泥化了。古道十三盘当年蜀军驻兵塬上(山顶),塬
高缺水,士兵下塬取水而筑此路,坡道多弯盘曲,俗称“古道十三盘”。诸葛泉十三盘的山下有口泉,是诸葛亮驻军五丈原时开凿的。村民饮用自来
水之前,此井水一直是村民的饮用水。这里还有诸葛亮屯兵时的“诸葛田”。总体说来五丈原诸葛亮庙的游客三三两两并不多,当地人更喜欢的是赶
这里的庙会。岐山火车站在蔡家坡镇,新建的高铁站也在蔡家坡,蔡家坡还开通了城际列车,加上旅游资本的注入,或许,这里的旅游将来会红火起
来,万一实现了呢?岐山美食上次讲岐山另一处景点周公庙时,带你逛了一下岐山县城,这回带你认识一下岐山美食。说到岐山的美食,莫过于大名
鼎鼎的岐山臊子面了。如果你不知道臊子面,不知道最正宗的臊子面是岐山臊子面,那就不能算美食吃货了。岐山臊子面下次单独讲。就西府(凤翔
府的别称,现在泛指宝鸡及其周边部分地区)一带而言,美食都差不多,但花样各有不同,比如臊子面、锅盔、面皮等等。对于外地人来说,光名字
,就雾里看花,比如臊子面、饸饹,还比如下面这个来上一碗。搅团一般用玉米或者洋芋(马铃薯)加工成细细的粉,制作时要不断的搅,大概要搅
成一团吧,吃起来口感细腻,不怎么填肚子,但困难时期它可救了不少人。我还吃了一种团菜,就是青菜叶子切碎怎么炒一炒,北方面食很精致,但
炒菜就显粗糙了。岐山擀面皮,又名“凉皮”、“酿皮”。相传清朝康熙年间,岐山人王同江从北京皇宫传至岐山,距今已有二百七十余年历史。我
也是只会吃,不会做。西北人普遍吃辣,尤其是油泼辣子,端上来的都是已经给你浇好了辣子。豆花泡馍,馍(饼子)切条,上面浇上豆花,再放上几段麻花,好吃,填肚子。更多内容请关注:百家号今日头条网易号天天快报一点资讯新浪微博
献花(0)
+1
(本文系lucjb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