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现象看本质:说说跨境网购消费者遇到的那些事儿引子中国跨境电商行业发展迅速。艾媒数据显示,2017年跨境电商整体交易规模达7.6万亿元人民 币,增速可观,2018年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有望增至9.0万亿元,用户数量达到6500万,实现市场规模与用户规模同步发展。未来3-5年 ,我的网环球认为整体方向上,进口跨境电商仍会呈现高速发展态势,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国家工商总局报告显示,过去一年网络购物投诉数量与投 诉率急速上涨,2017年,共受理网络购物类投诉68.57万件,同比增长184.4%。电子商务研究调研了超过1000名进口跨境电商的 消费者,发布了《2017年度中国跨境电商消费问题研究报告》。从报告中发现,相较于国内网络购物,跨境网购消费者遇到的问题更加突出: 疑似售假、发货慢、关税问题、物流问题、退换货问题、订单被随意取消等。我的网环球,将一一对问题进行解析。关于疑似售假首先我们要说一说 什么是“疑似售假”,中国汉语博大精深,参与调研的那些消费者恐怕从内心也是将信将疑。按常理说,对于一件商品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无 论如何也不应该出现疑似售假这种不伦不类的说法,但在进口跨境电商领域却实实在在的出现了。海淘领域存在着这样一个不成文的352法则,即 消费者从代购手中拿到商品后,有30%能够确认是真的,20%确认是假的,剩余的50%无法确定真假,恐怕疑似售假有很大的一部分商品就存 在于这50%无法确认的商品当中。我们无法判断这个比例是否合理和属实,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海淘的商品中,如此疑似情况并不少见。我们再来 分析一下这个词组:疑似售假。是谁在“疑似售假”,当然是消费者;为什么消费者觉得售假,因为感觉,因为无法肯定是真的。归根结底,做出类 似判断的主体是人,但人本身又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所以可以确认的是,疑似售假中必然有一部分是真的,也有一部分是假的。那么如何解决消费者 “疑似售假”中的“疑似”问题,是当前或者未来进口跨境电商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梳理一下当前进口跨境电商通常采取的方式:一是正品授权。通 过授权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消除消费者对于某个电商平台销售的某个品牌的正品性顾虑。当前,很多进口跨境电商通过合作或者合作授权的方式拿到 了某个品牌在大陆地区进行互联网销售的授权,由厂商直接发货,这就极大的降低了出现“疑似售假”的几率。二是商品追溯。商品溯源是当前解决 商品真伪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大大降低商品伪造的几率。让消费者可以通过通道自主查询到相关进口商品信息,包括原厂商、清关数据等信息,增 加信息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三是完善的正品保障与售后服务体系。当前,几乎所有跨境电商都建立了正品保障机制,诸如正品保障、假一赔十,无 理由退换货等;此外,一些电商平台与保险公司合作联合承保,最大限度的降低消费者的疑虑。以上仅是当前能够有效消除消费者内心疑虑的几种常 见方式,以后我相信还会有更多的方式和方法来解决此类问题。但我们也要看到,其实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进口跨境电商从源头抓起,只要保证商品来 源的真实性,其余的那些所谓的方式方法也就没有存在的多大意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