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武学秘笈”与武侠小说的“亲戚关系”——中华剑道
2018-04-01 | 阅:  转:  |  分享 
  
“武学秘笈”与武侠小说的“亲戚关系”——中华剑道

2018-03-2209:55:02评论?历史?文化?南向北赵?平江不肖生?奇侠精忠传

0

?

可以得出结论:长剑已经落伍,武功不如科技,冷兵器被火器取代是时代进步的必然。

然而,剑道却生命力极强,信廉仁勇之侠情已经植入国人心底,开始在中国文人的笔下开花结果。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反帝反封建的种子,在这个时期开始播种,种子不但洒向了武昌新军军营,还顽强播撒在了文人墨客心里。

北京城头的旗帜换了,男人头顶的辫子剪了,西式洋枪取代了大刀长矛,却使得武侠之风在文坛越刮越烈,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武侠小说开始登坛拜帅,诸多的武侠小说家中,涌现出“南向北赵”两位领军人物。

“南向”指的是笔名平江不肖生的向恺然;“北赵”是奇侠精忠赵焕亭。

平江不肖生,本名向恺然,湖南平江人。民国初年的武侠文坛首座,曾两度赴日本留学,文学和武术都造诣匪浅,与日本柔术、剑术家都有交往,回国后参加过反袁运动,1932年在湖南创办了国术训练所和国术俱乐部,因此也是现代著名的武术活动家。

平江不肖生武术理论功底深厚,著有《拳术见闻录》、《拳术传薪录》《拳师言行录》、《拳经讲义》等专著,其武侠小说处女作《江湖奇侠传》一炮打响。

之后陆续创作武侠小说十二部,就此奠定了他的现代武侠小说灵域的领袖地位。

“北赵”赵焕亭名绂章,焕亭是字,又称幻亭,河北玉田人,古文功底深厚,著有《今夕斋丛谈》,其中颇多宦海秘闻,文坛掌故,又著有历史小说《明末痛史》、报应小说《循环镜》。

赵焕亭于1923年开始发表武侠小说《奇侠精忠传》,此书一问世便与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并茂武侠文坛,之后陆续问世武侠小说19部。

此期间,中国武侠文坛还有北派五大家之说,为:“奇幻仙侠派”还珠楼主,代表作为、《蜀山剑侠传》系列;“社会反讽派”白羽,代表作《十二金钱镖》;“帮会技击派”郑证因,代表作《鹰爪王》;“悲剧侠情派”王度庐,代表作《鹤惊昆仑》;“奇情推理派”朱贞木,代表作《虎啸龙吟》《七杀碑》等,被后人尊称为“新派武侠小说之祖”。

是这些民国初的武侠小说家们,为之后金庸、古龙、梁羽生等文坛大侠们崛起搭建起了人梯,公平的说,金庸能够“华山论剑”,是“南向北赵”、“北派五大家”等“武林前辈”给打下的场子。

民初的文坛论武,反过来又引发了中国民间的习武热潮,一大批真正的武学大师在此期间也不肯落后,一些技术性武学专著开始大量问世,成为今天的武学隗宝,可称为人类绝对宝贵的非物资文化遗产。

用文字记录武学技艺,中国自古有此习俗,但却被历代习武者渲染成绝不外传的“武学秘籍”,其神秘性却成就了武侠小说最爱使用的创作素材,但是,这种封闭习俗不可避免的造成了武学技术的失传,能够公布天下的武学技术著作实在少之又少。

《汉书·艺文志》著录了一部《剑道》剑术专著,卷帙为三十八篇,应该是汉代之前许多“剑论”的集粹,卷帙之多证明了古代剑术论著的发达,也可证明“剑道”一词从汉代就在中国出现,但很可惜,这部最早公开的《剑道》在隋唐以前就已失传,就连“剑道”一词也就逐渐变了内涵,成为习武者道德人品的规范总称。

至于日本至今保存并使用的“剑道”,已经与中华剑道所代表的意义大相径庭。

明末杰出的军事著作家茅元仪在他所著《武备志》序言中记载:唐太宗李世民曾组建千人剑士卫队,但剑法也是密不外传,仅仅在一些断简残编中有些剑术诀歌。

这些“不详其说”歌诀肯定就是文字记载的“剑术秘籍”,据茅元仪在书中说:“近有好事者得之朝鲜,其势法具备。固知中国失而求之四裔,不独西方之等韵,日本之《尚书》也。”

唐代剑术失而复得,使茅元仪的《武备志》收进了一部双手剑谱,这是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唯一一部古代双手剑谱。

查看博主原文>>



献花(0)
+1
(本文系xianfengdui...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