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单元复习奎屯市第一中学李新亮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 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单元导读从晚清到民国,伴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教育文化事业等各个方面 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民族工业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艰难成长。西方的文化、器物大量涌现,深刻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方式和生 活方式。近代教育和新闻出版业获得长足进步。在文艺创作上,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 展1、产生:洋务运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2、发展:(1)起步甲午中日战争后 ,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2、发展:(2)发展辛亥革命后,中 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掀起发展实业的热潮。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2、发展: (3)“短暂的春天”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2、发展:(4)再度受挫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 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2、发展:(5)夹缝中顽强挣扎:随着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民族工业 除了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外,还遭到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处于夹缝中的民族工业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顽强地挣扎着。第25课经 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3、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1)总体上比较落后:它们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2)发展上不平衡:从行业上:集中 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薄弱。从地区上: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江沿海大城市。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相关史事状元实业 家张謇(1853-1926)状元实业家张骞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两兄弟以创 办茂新、福新、申新面粉或纺织企业集团而著称于世,享有“面粉大王”及“纺织大王”的美称。知识拓展中国近代铁路之父— —詹天佑詹天佑是我国近代第一批公派出国的留学生,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他是中国杰出的铁路专家。京张铁路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 变化二、社会生活的变化1、近代交通管理和通信事业的发展: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 相继传入中国,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近代交通管理和通讯事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2、社会习俗的变化:(1)剪发辫(2)易服饰(3)禁缠足(4)改称谓废跪拜(5)饮食、娱乐、婚丧崇洋逐新的趋向第25 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3.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 化;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高的民众的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育或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的变化。近代社会生活 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1.近代教育的发展京师同文馆、福 州船政学堂①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创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批新式学校。②甲午战争后,清 政府在天津创办____________,在上海创办__________。北洋西学堂南洋公学京师大学堂③戊戌 变法期间,清政府创办。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2.近代新式教育体制的建立八股文①1901年清政府决定废除_______。② 1903年决定逐步废除________。③1905年清政府停止__________。存在约1300年的科举制度寿终正寝。清政府通令 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科举制科举考试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3.报纸、杂志的出现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上 海创办了外文报纸。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中文报纸。天津的_________、上海的_____ ____和延安的____________,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申报》《大公报》《新闻报》《解放日报》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 发展3.报纸、杂志的出现《东方杂志》上海的____________、陈独秀创办的__________和邹韬奋主办的________ 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新青年》《生活》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4.文化出版机构的创办商务印书馆1897年在上海 创办__________,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此外________、_________、生活书店等 ,也是当时有影响的出版机构。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________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开明书店中华书局新华书店第2 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二、文学艺术的成就1、文学成就(1)鲁迅_____________________《狂人日记》、《阿Q正 传》《女神》(2)郭沫若的_________(3)茅盾的《子夜》(4)曹禺的《雷雨》(5)巴金的《家》(6)老舍的《骆驼祥子》第2 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2、艺术成就:美术大师(1)徐悲鸿的《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2)齐白石擅绘花鸟草虫《虾 》《群鼠图》《螃蟹》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2、艺术成就:人民音乐家:(1)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2)冼星海的《 黄河大合唱》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3、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艺术家(1)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2)丁 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3)周立波《暴风骤雨》(4)大型歌剧《白毛女》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4、照相、电影的发展(1)20 世纪初,西方发明的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京剧_________,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 1年拍摄的________________。《定军山》《歌女红牡丹》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周璇赵丹(2)_____、___ _等成为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为人们留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经典影片,丰富了人们的 精神生活,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十字街头》《马路天使》《渔光曲》课堂练习今天我们应如何对待西方文明?学习西方优秀的先进文化,不能全盘西化,也不能全盘否定。课堂练习回首中国近代化历程,你有何感悟?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或落后就要挨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