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基础教育课题实验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高中班级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的研究
立项编号2015sj254
实验单位贵州省石阡民族中学
铜仁市教育局制
2018年3月28日
声明
本鉴定申请的研究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铜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拥有宣传介绍、推广应用本成果的权力。特此声明。
课题负责人:
2018年3月28日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 我校2015年申报的市级课题“高中班级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的研究”于2015年9月立项,之后开展了一系列的课题研究工作,组建研究团队,在2015级12班构建合作小组、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训练合作小组的团体意识,主要从科学合理分组,优化评价机制,安排多种形式学习,科学地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通过组织培训课题组成员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地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了解合作学习的几种层次以及影响合作学习有效性的要素。明确合作学习的基本类型,积极发动思想宣传。举行多次课题专题会议,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用新课程、新理念武装教师的头脑;利用任课教师会议、班级文化,班会等孝形式向教师及学生宣传有效合作的积极意义。每位教师上公开课,示范课,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课堂教学的流程设计,对学生成绩进行比对分析,同时教师积极撰写论文,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了教学质量,推动了我校的课改成果。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我校提出的构建高效课堂模式中的第一个要义,就是学习行动小组和学习科研小组,在“教学案一体化”导学中有合作研讨环节,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能利用小组的力量进行学习,但我们在实施这一模式时发现,合作学习作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中的较为重要的环节,在实际教学中,基本上所有课堂都能注意运用,但从合作的效果度来看,课堂合作有一定效率但并不高效,甚至还有出现了无效课堂。如何切实提升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高效性,是摆在我们所有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因此,我提出“高中班级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的探究”这一课题实验,就是要解决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问题,解决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问题。
课题研究立足课堂教学,从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入手,通过文献学习、培训、观察、调查、实验验证等方法来分析合作学习的内涵特征、组织形态、学习现状,提出有效合作学习的策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目的。
1.高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科学意识研究。研究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进一步探究教与学误区,研究影响合作学习的重要因素。
2.高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策略性研究。课题组将在师生观念、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有效合作途径等方面进行重点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课题研究立足于课堂教学,从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入手,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等方法来分析合作学习的内涵特征、组织形态、学习现状,提出有效合作学习的策略,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学科内系统地、科学地解决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2015级12班为实验班级进行班级小组课题实验,本课题用两年时间分三个阶段进行研究。
1、研究启动阶段(2015年5月——2015年8月)确立研究方向、确立研究课题、广泛搜集资料、学习理论、申请立项、拟订实施方案。
2、研究实施阶段:(2015年9月——2017年7月)第一阶段(2015年9月——2015年10月)构建合作小组、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训练合作小组的团体意识、初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语文的能力和习惯、阶段总结。第二阶段(2015年11月——2017年7月)研究各科课堂教学中有效合作小组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各科教学中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研讨课展示、总结反思。
3、研究结题阶段(2017年8月——2017年9月)整理资料、总结经验、申请结题。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安排多种形式学习,科学地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
通过组织培训课题组成员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地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的学习”。
2、召开课题专题会议,搜集整理资料,进一步了解合作学习的几种层次以及影响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几个要素。通过研究论证明确合作学习三种基本类型:课间同伴之间的互助合作学习、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活动过程中全员性的合作学习。
3.积极发动思想宣传。举行多次课题专题会议,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用新课程、新理念武装教师的头脑;利用任课教师会议、班级文化,班会等孝形式向教师及学生宣传有效合作的积极意义。
4、进一步明确了保证合作学习的科学有效的途径。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 1、教育观念的突破
(1)绝大部分师生均能够科学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
(2)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思想,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求知识,在获得学科知识的同时,提高了综合素养。
2、学习方式的突破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认真听课程度、讨论问题的参与度大幅度提高。就连成绩较差、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上课也能积极参与,较简单的问题积极发言,学习成绩慢慢提高。
(2)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表演能力等各方面能力。
叶圣陶先生讲:“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学习,领悟之源广开,记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是教的客体,又是学的主体,我们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达到人人参与,人人能体验成功的快乐,而变得乐学、善学,使每位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提高。
(3)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21世纪,竞争与合作并存。积极的合作意识和有效的人际交往能力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而我们的学生独生子女较多,在家长的精心呵护下长大,养成了“唯我独尊”的习惯,不懂得也不愿与人合作,小组合作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常常使用的行之有效的活动形式之一,学生为了完成一个有趣的语文活动,常常需要在一起研究与实践,他们在与同伴分工合作的过程中,逐步懂得了合作的重要,并由此主动去学习、掌握与人共同、交流、合作的技巧。
(4)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而不思则惘”,人贵有疑,没有发问的的精神就没有发展与创新的潜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对别人的观点并非一味的盲从,在讨论中敢于质疑。从文本到文人,从知识到能力,学生的发问多起来,对有些问题的探究直接促进了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合作学习已真正变为科学意义上的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小组的构成、组员的分工以及合作过程的设计等方面,课题组都有了全方位的、科学的认识与改变,给实验班师生提供了科学、系统、有效的合作学习方式。
3.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实验中,课题组发现,学生的上课兴趣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大部分同学能认真对课堂内容进行思考,并积极将自己的思考结果和大家交流。尤其是很多平时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比较内向的学生,在合作学习这一平台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可以尽情展示他们智慧的结晶。学生的精神状态、责任意识、观察分析、综合表达、审美感受等综合素质也在合作中得到了较大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高。
4.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进程加快。通过课题研究,实验教师在观念、教法、学法、有效合作意义、专业化水平等方面均有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促进了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理论知识的学习,对有关教学案例的分析,每次考试成绩的分析,对某些问题及其对策的思考,提高了课堂掌控能力。教学艺术不断的成熟,上出了很多精彩的公开课。实验期间,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积累了不少第一手资料,为进一步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5、班级合作凝聚力得到了增强。由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展示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快速思维能力等都得到了普遍的提升,教学效果明显,在学校及年级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很多教师都会选择课题实验班进行教学,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有多位专家到实验班了解课题开展情况,全国著名教育家冯恩洪听取了主持人黄开斌老师的语文课《短歌行》;湖北荆州北门中学校长吴秉新在实验班教学了三节示范课,贵州省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唐再文多次带成员和学员到班听课;贵州省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代泽斌也到实验班与学生交流课改感受;本校教师秦智红,张继丹,魏菲,黄大军,陈艳,冉敏,陶娅等选择实验班教学公开课,还有众多教师不定时到本班听课,了解课堂教学操作环节,不断提高课改效果。
6、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在同类6个班级中,实验班学生的各科成绩均排名在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课堂积极讨论分析思考,精彩展示,质疑对抗,作业认真完成,自己命题检测,充分感受学习的激情,在快乐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六、参考文献(列出参考、引用的主要著作、文章标题) [1]王坦.合作学习:一种值得借鉴的教学理论[J].普教研究,1994,8
[2]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10:34-38
[3]盛群力.小组合作互助合作学习革新评述[J].外国教育资料,1992,21
[4]王坦.合作学习简论[J].中国教育学刊,2002,23
[5]庞国斌、王冬凌.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5,22
[6]张斌.论合作学习及其对学生行为和态度的影响[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9 七、附件(论文、教案、影像资料、教研记录、社会评价、家长反映、学生体会等) 1、课题研究在我校起到了引领的作用,为县课堂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在县课改推动会上。实验教师黄开斌、石兼做了汇报展示,得到了教育局局长冯浩昌的高度评价,课题主持人在县教学示范课《人和》,课题组成员石兼参加省优质课获二等奖,成员肖美获市级三等奖,主持人及课堂成员撰写了大量论文参与评选及发表,教学了许多公开课,在学校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发表了成果论文。黄开斌《高中语文教学如何体现小组合作学习》发表于《中国教育科研》;《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实现高效》发表于《黔东教育》;陈志贤《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发表于《文理导航》2016年第04期;肖美《激发小组活力是提高课堂实效之关键》发表于《教师》2016年第11期;邵璋华《小组合作学习与高效物理课堂》发表于《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年第8期;王明凤《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发表于《西部素质教育》2016年第07期;邓明富《刍议小组合作学习对高中化学教学效果提升的作用》发表于《教育科学》2017年第02期;晏正力《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初探》发表于《教育》2017年第03期
3、众多论文获奖。黄开斌《浅谈新课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获国家级一等奖;《高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获国家级一等奖;《少教多学,让语文课堂实现双赢》获国家级一等奖;《小组合作在班级管理中的策略》获国家级一等奖;《高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获省级三等奖;《对小组合作教学评价方法的思考》获国家级二等奖;论文《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策略》获市级一等奖。陈志贤《分层布置作业对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影响》获省级三等奖;《小组合作学习对高中生心理素质的影响》获国家级二等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分组合作学习模式初探》获县级一等奖;《高中课堂合作中的竞争机制必要性》获县级三等奖。邓明富《高中化学导学案在小组合作教学中实施的感悟》获国家级二等奖;《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总结原电池》获省级三等奖;肖美《浅析生物合作教学中的小组合作策略》获国家级一等奖;《激发小组活力,提高课堂实力》获省级三等奖;《小组建设有利于高效学习》获县级一等奖;《实施有效合作,提高课堂实效》获县级三等奖。石兼《提高高中美术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对策探求》获县级一等奖;《有效运用分组策略,提升学科教学效率》获县级二等奖;王明凤《浅谈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获县级一等奖;《高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略谈》获县级一等奖;邵璋华《小组合作学习对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性》获国家级一等奖;《浅析物理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获省级二等奖;《浅谈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获县级一等奖。
4、培训及公开课效果明显。黄开斌校级培训《课改与小组建设》;县级培训《小组建设与班主任工作》;在县级教学先秦诸子散文《人和》示范课;在我校上《登高》诗歌示范课;《短歌行》诗歌公开课;《鸿门宴》散文公开课;《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作文公开课;文言散文《陈情表》公开课;小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公开课;文言文《逍遥游》公开课。先秦诸子散文《有无相生》公开课。石兼《走进抽象艺术》;肖美《“生物催化剂--酶”》;《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王明凤《Module3myfirstrideonatrain》 。邓明富《开发利用金属矿物》。陈志贤《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_必修4》。邵璋华《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八、课题实验单位意见 九、区县教育局教研室意见
十、市教科所意见
十一、市教育局意见
注:本表一式三份。复制有效。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