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肱骨髁上骨折
2018-04-09 | 阅:  转:  |  分享 
  
肱骨髁上骨折疾病名称肱骨髁上骨折疾病科属骨伤科疾病概述肱骨髁上骨折是肱骨下端内、外两髁之上处的骨折,即肱骨下端松质骨与密质骨交界处的骨
折,是肘部最常见的损伤,也是儿童最常见的骨折。诊断要点1、肘部肿胀、疼痛,肱骨髁上处压痛,肘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移位明显者肿痛较
严重,可出现张力性水泡,有异常活动及骨擦音。2、肘后的肱骨内、外上髁和尺骨鹰嘴三点关系仍保持正常。3、伸直型骨折肘部呈半伸位,肘后
突起,呈现靴形肘畸形;屈曲型骨折肘后平坦,肘前饱满;有侧方移位者,肘尖偏向一侧。4、合并神经损伤,表现为该神经支配的运动和感觉障
碍,以桡神经、正中神经为多见。5、若肘部严重肿胀,桡动脉搏减弱或消失,患肢剧痛,手部皮肤苍白、发凉、麻木。被动伸指有剧烈疼痛者
为肱动脉损伤或受压,处理不当可致前臂屈肌缺血性挛缩,晚期可出现爪形手畸形。6、肘关节正、侧位X线照片可显示骨折类型和移位方向。伸
直型骨折远端向后上移位,骨折线多从前下方斜向后上方。屈曲型骨折远端向前上方移位,骨折线从后下方斜向前上方。辨证分析1、肱骨髁上
骨折多为间接暴力所致,如爬树攀高跌下,或嬉戏追逐跌倒等。如跌倒时肘关节在微型或伸直位,手掌先着地,暴力自地面向上经前臂传导至肱
骨髁部,将肱骨髁推向后上方,由上方而下的身体重力将肱骨干推向前方,而造成伸直型骨折。骨折严重移位时,容易损伤肱动脉和神经。如跌
倒时肘关节在屈曲位,肘尖先着地,暴力由肘后下方把肱骨髁推向前上方,造成屈曲型骨折,而很少并发血管、神经损伤。伸直型和屈曲型山脚
折端,均可发生侧方侧方移位和旋转移位。根据骨折端的侧方移位,又可分成尺偏型和桡偏型。2、尺偏型骨折往往由于尺侧骨皮质遭受挤压而发
生塌陷或嵌插,或骨折远端内旋移位,而容易后遗肘内翻肘内翻畸形。3、骨折后,由于脉络受损,气血凝滞,阻塞经络,不通则痛。肱骨髁上
部为松质骨与密质骨交界处,骨折后局部出血较多,离经之血外溢肌肤,而出现肿胀。故骨折早期,证属气滞血瘀。辨证论治无移位骨折可将患肢
置于屈肘90o位,用颈腕带悬吊,或用杉树皮制成的直角托板固定2~3周。并发有血循环障碍者,必须紧急处理,在麻醉下整复移位的骨折,
以解除骨折端对血管的压迫,同时重用活血祛瘀药物。如复位后冰冷的手指逐渐转暖且恢复主动伸直,可继续密切观察。合并神经损伤者,一般
多为挫伤所致,骨折移位整复后,经治疗在3个月内多能恢复。整复方法肱骨髁上骨折的整复要求较高,必须获得正确的复位,侧方移位和旋转
移位必须矫正。尺偏型骨折整复时,应特别注意矫正尺偏移位、尺侧倾斜嵌插以及内旋移位。矫正尺偏移位时,宁可有轻度桡偏,而不可有尺偏
,尤其是倾斜一定要予以纠正,并使其有一定程度的桡倾,同时使骨折远端呈外旋位,以防肘内翻发生。1、伸直型骨折患者仰卧,助手握患肢上
臂,术者两手握腕部。先顺势拔伸牵引。然后根据骨折远端的旋转前或旋后移位,将前臂旋后或旋前,在伸肘位充分牵引,以矫正骨折重叠及旋
转移位。若局部肿胀较严重、开放性骨折或广3周尚未复位者,则将肘关节屈曲90o,助手握患肢上臂,术者用双手拇指按压患肢前臂远段背
侧,其余手指环抱前臂中段,沿肱骨纵轴方向进行拔伸牵引。重叠和旋转位矫正后,术者改用以一手维持牵引,另一手的手掌放在患肢肘横纹上
方,虎口朝患肢远端,拇指按在内上髁处,把骨折远端推向桡侧,其余四指将骨折近端拉回尺侧,矫正尺偏移位并使骨折端桡侧骨皮质嵌插并稍
有桡倾;骨折远端桡偏移则手法相反,可保留轻度桡偏,但不可矫枉过正。然后用手掌向下压,拇指在尺骨鹰嘴处推骨折远端向前,同时握前臂
之手在持续牵引下徐徐屈肘关节至120o?130o位置,以矫正骨折远端向后移位。2、屈曲型骨折患者仰卧,肘关节完全伸直,前臂旋后位
。助手握患肢上臂,术者两手握腕部,沿肱骨纵轴方向进行拔伸牵引,以矫正重叠移位。术者改用以一手维持牵引,另一手的手掌置于肘前,虎
口朝患肢远端,拇指按在内上髁处,将骨折远端推向桡侧,其余四指将骨折近端拉回尺侧,以矫正尺偏移位。然后术者改用拇指置于骨折远端前
侧向后按压,同时其余四指置于骨折近端后侧向前提拉,以矫正骨折远端向前移位。固定方法复位后,伸直型骨折可置肘关节于屈曲90o?11
0o位,超肘关节四夹板外固定3周。夹板长度应上达三角肌中部水平,内、夕卜、后侧夹板超过肘关节,前侧板下至肘横纹。为防止骨折远端
后移,可在鹰嘴后方加一梯形垫。为防止并发肘内翻畸形,尺偏型骨折可在骨折近端外侧及骨折远端内侧分别一塔形垫。桡偏型骨折的内、外侧
一般不放置固定垫。夹缚后,用颈腕带悬吊3周。屈曲型骨折应固定肘关节于屈曲40o?60o位置2周,前后垫放置与伸直型相反,以后逐
渐将肘关节屈曲至位置1?2周。如外固定后患肢出现血循环障碍,必须立即松解全部外固定,置肘关节于屈曲45o位置密切进行观察。药物
治疗1、初期治法:活血祛瘀,消肿止痛。(1)主方:肢伤一方(广东中医学院《外伤科学》)处方:当归10克,赤芍10克,生地黄10克
,桃仁6克,黄柏6克,防风6克,木通6克,乳香5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若肿胀严重者,加丹参15克、茅根12克、三七粉
3克(冲)。合并神经损伤者,加威灵仙10克、地龙6克。(2)中成药:跌打万花油,用消毒纱块放入药油中浸泡片刻,即成为万花油纱,
直接外敷骨折处,然后再上夹板固定。如有张力性水泡者,可在穿刺抽液后再外敷。2、中期治法:和营生新,接骨续损。主方:生血补髓汤(钱
秀昌《伤科补要》)处方:生地黄12克,芍药9克,黄芪9克,杜仲9克,五加皮9克,牛膝9克,当归9克,续断9克,川芎6克,红花5克
。水煎服,每日1剂。3、后期治法:补肝肾,养气血,壮筋骨。(1)主方:肢伤三方(广东中医学院《外伤科学》)处方:黄芪15克,熟地黄
15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续断12克,骨碎补12克,威灵仙12克,川木瓜12克,天花粉12克,自然铜10克,土鳖虫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2)外用方:①骨科外洗一方(广东中医学院《外伤科学》)处方:宽筋藤30克,钩藤30克,金银花藤30克,王不留
行30克,刘寄奴15克,防风15克,大黄15克,荆芥10克。煎水熏洗患肢,每日1剂。②软坚舒筋汤(熊曼琪等《实用家庭中医百科全书
》)处方:宽筋藤30克,络石藤30克,刘寄奴30克,威灵仙12克,防风12克,红花10克,苏木10克,乌梅10克,白醋30克(后下)。煎水熏洗合并损伤性骨化者之患肢,每日1剂。练功活动骨折复位固定后,即可开始进行练功活动,可作握拳、屈伸腕关节等活动。解除夹板固定后,应积极主动锻炼肘关节屈伸活动,严禁暴力被动屈伸肘关节,以免发生损伤性骨化,影响肘关节活动功能。其他疗法
献花(0)
+1
(本文系曾繁茂图书...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