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最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2018-04-10 | 阅:  转:  |  分享 
  
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研究程腾腾ResearchontheInfluencesofJapa
n’sTechnicalBarrierstoTradeonChineseAgriculturalExports:A
GravityModelCheng,Tengteng2017年4月01日摘要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各国进行开放交流的同时,
逐渐加大了对于本国产业的保护。上世纪90年代,世界贸易组织对于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进行了严格限制。此后,技术性贸易壁垒以其隐蔽
性、双重性和灵活性等优势逐步取代了关税和传统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成为各国实施贸易保护的主要方式。中国是农产品出口大国,而日本则是亚洲
地区中国农产品的主要进口国。长期以来,日本对于中国农产品出口实施严苛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这成为中日两国开展农产品贸易的主要障碍。面对
这种严峻的形势,中国有必要针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推动中日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本文首先对于前人的研究
成果进行了综述。其次,分析了中国农产品对日出口现状,并整合概括了目前中国农产品对日出口所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再次,通过构建贸易引
力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以政府为核心,从对内与对外两个方向,从政府、行业协会与企业三个角度入手提出了中国应对技
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本文运用2000年至2015年日本所实施的涉农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数据,基于引力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的研究结论
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于中国农产品出口日本产生了负面影响,但是程度较小。长期来看,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负面效应可以通过其带来的正面影响而
抵消一部分。同时,只要中国针对贸易壁垒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负面影响。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农
产品出口;贸易引力模型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globalization,eachco
untryexpandsopeningupandalsograduallyincreasestheprotect
ionofthedomesticindustry.Inthe1990s,theworldtradeorgan
izationhasimposedstrictlimitsontariffandnon-tariffbarrie
rs.Thereafter,withtheadvantagesofconcealment,dualityandf
lexibility,thetechnicalbarrierstotradehavegraduallyreplac
edthetraditionaltariffbarriersandnon-tariffbarriers,andb
ecomethemainwayoftradeprotection.Chinaisamajorexporter
ofagriculturalproducts,whileJapanisthemainimporterofCh
ineseagriculturalproductsinAsia.Foralongtime,Japanhasi
mposedstringenttechnicalbarrierstotradeonChina''sagricultu
ralexports,whichhasbecomeamajorobstacletothedevelopment
ofagriculturaltradebetweenChinaandJapan.Facedwiththisg
rimsituation,itisnecessaryforChinatocarryoutin-depthst
udyoftechnicalbarrierstotrade,andputforwardcorresponding
solutionstopromotethedevelopmentofagriculturaltradebetwe
enChinaandJapan.Thispaperfirstlyreviewstheextantresearch
.Secondly,thispaperanalyzesthecurrentsituationofChina''s
agriculturalexportstoJapan,andsummarizesTBT(technicalbarri
erstotrade)forChineseagriculturalproductsexportingtoJapa
n.Thirdly,byconstructingthetradegravitymodelandusingthe
leastsquaresmethod,thispaperconductsempiricalanalysis.Fi
nally,regardingthegovernmentasthecore,fromthedomestican
dforeigntwodirections,thispaperputsforwardcountermeasures
todealwithTBTinChinafromtheperspectivesofgovernment,i
ndustryassociationandenterprise.Thispaperusesthedataofa
griculturaltradebarriersinJapanfrom2000to2015toconduct
empiricalresearchbasedongravitymodel.Thefollowingconclusi
onscanbedrawninthispaper:TBThasanegativeimpactonChin
a''sexportsofagriculturalproductstoJapan,buttheextentis
small.Inthelongrun,thenegativeeffectsofTBTcanbeoffset
bythepositiveimpacts.Meanwhile,aslongasChinatakemeasur
esinatimelymanner,thenegativeeffectsoftechnicalbarriers
totradecanbereducedtoacertainextent.Keywords:Technical
barrierstotrade;Agriculturalexports;Tradegravitymodel导论选题背
景与意义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多边贸易和双边贸易逐渐普及,各地区之间的关税水平一降再降,同时世界贸易组织(WorldTrade
Organization,简称WTO)不断加强对于传统贸易保护措施的限制。在一系列规定的约束下,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toTrade,简称TBT)因具备隐蔽性、灵活性和针对性等特点而被各国广泛应用,成为新的经济环境下各国保护民
族产业的主要手段和措施。近年来,各国实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数量持续增加,标准更加严格。据统计,WTO每年通报的技术性贸易措施超过20
00项,截至2015年6月,WTO成员国提交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几乎接近30000件。1995年,WTO成员国通报364项TBT措施,
2014年增加至2237项,年增长率达到10.0%。而在这些新通报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中,涉及农产品的通报数量逐年上升。中国作为农
产品出口大国,继2013年成为全球第五大农产品贸易国,2015年农产品出口总额达到了701.8亿美元,2016年1至9月中国农产品
出口金额为522.2亿美元。随着涉农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广泛应用,农产品贸易额增长速度放缓,中国农产品出口也面临着巨大阻碍。目前,SP
S(SanitaryandPhytoSanitary,实施卫生与动植物卫生措施协定)通报大多都会涉及农产品贸易,而TBT通报数
量中涉农措施几乎达到三分之一以上,其中直接针对中国农产品的贸易限制案例不断增加。日本是中国农产品的第一大去向国,而近年来日方不断实
施涉农技术性贸易壁垒,并实行了食品溯源制度、HACCP、ISO9000等一系列高技术标准,直接导致短期内中国对日农产品输出数量下降
,中日双方贸易摩擦升级。中国是农业大国,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紧抓农业。而日本作为中国农产品出口的第一去向国,加强两国农产品贸易往
来对于中国农产品外贸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面对目前严峻的形势,研究技术性贸易壁垒,分析日本对华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并据
此提出建议,减少双方摩擦,以期推动中国农产品外贸的发展,这也是本文的意义所在。文献综述1.国外文献综述国外对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
集中于表现形式、内容、形成动因、后果等方面。目前,国外学者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研究逐渐深入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都在不断加深。Essaji(2008)利用美国农业、矿业和制造业的进口数据实证分析了技术标准和规则对于发展中国家贸易模式的影响。研
究结果显示,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人力和资本资源而不能达到技术标准,从而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出口。Beghin(2012)运用met
a-analysis方法分析了双边贸易中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于不同行业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行业,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和食
品类产品的出口会造成更大的阻碍,从而造成了发展中国家农业和食品业向发达国家出口的困境。Nakatani等(2012)以日本对进口苹
果进行植物检疫措施以防止梨火疫病的具体案例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措施进行了关税等值区间估计。统计结果显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等价关税率估
计几乎为零。Kapuya(2015)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研究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于南非橘子出口的影响,同时应用价格楔方法(Price-W
edgeMethod)将法规转化为对等关税从而具体衡量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双边贸易额以及国民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性贸易壁垒限
制了南非橘子的对外出口。Arita等(2016)研究了SPS和TBT对美国与欧盟之间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他指出这些措施阻碍了双边贸易
的流动量,并且将这些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负面效应与实施关税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国外众多学者均采用了一些经典理论和模型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
的贸易影响进行了研究,包括贸易引力模型、VAR模型等。且大多数研究结果都表明,技术性贸易壁垒虽然存在一些积极作用,但其对贸易流量、
国内消费者福利、发展中国家贸易等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2.国内文献综述根据文献检索的结果,中国国内学者对于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的研究开
始于21世纪初期。对比国外的相关研究,国内学者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起步较晚且理论尚不完善,但近年来已取得较多的成果。目前,学术
界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外贸的影响有两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外贸仅存在消极影响。其中詹晶、叶静(2013)基于
VAR模型研究了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于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日本实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会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产生负面效应,
但这种效应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小。石红莲、钱金波(2015)利用1989-2012年的数据研究了美国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纺织品和服装
出口的影响,得出绿色贸易壁垒对中美之间纺织品和服装贸易产生较强的负面影响的结论。而刘双芹、李芝(2016)运用贸易引力模型研究美国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产品出口存在显著的阻碍作用。同时,学术界存在的另一种观点认为技术
性贸易壁垒具有双重性,对中国外贸既产生消极影响,又有积极影响。姚志毅(2009)利用OLS协整回归分析法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国外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在长期中促进了中国技术进步,论证了技术性贸易壁垒
的双重性。杨珺晖(2014)利用1992-2012年中国茶叶贸易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实证分析了以农药残留标准为自变量的技术性贸易壁
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了短期中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产生负面影响,而在长期中通过促进技术进步进而产生正面效应。卢福永、蒙
双(2016)运用改进的交互项模型,进行了中国机电产业出口贸易的经济计量分析,从而论证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于中国外贸的双重影响。并且
具体说明了短期内TBT措施带来负面效应,而在长期中会产生促进作用。3.文献评述自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实施以来,国内外学者不断扩大对于
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在运用模型和量化分析方面,国外学者建立的贸易引力模型和经济计量等方法更加直观地表现了技术性贸易壁垒
的特点,对于整个研究进程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灵活性、变化性、复杂性,国际上仍然没有综合性的方法能够全面分析技术性
贸易壁垒的影响。目前,国内学者更多倾向于使用数据来定量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并对其产生的效应进行分解研究,取得了一定
的成果。但是,量化分析方面,现有研究仍有不足,应对措施也需向更具操作性和有效性的方向转变。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运用引力模型致力于更
加详尽的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并提出了全方位的、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期能够缓和中外贸易中的贸易摩擦。(三)论文结构与内容论
文包括结语和参考文献在内一共有六个部分,核心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介绍本文选题背景,阐述了题目的现实意义。概括性地梳理
了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应用理论,并相应地进行了简短的文献评述,构建了整篇论文的论述框架。第二部分:中国农产品对日出口现状及其
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包括中国农产品对日输出现状概括、中国农产品对日出口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现状分析两部分。了解两国农产品贸易的现
状,可以更好地分析两国贸易往来的走势,掌握贸易中的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案,从而扩大中日双方贸易规模。本部分第二小节分析了日本对华农产品
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为第三部分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进行实证分析奠定基础。第三部分: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研究。这部分简要说明了贸易引
力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本文所需的模型,对于变量选择以及数据来源进行交代。其次说明了实证分析及结果,概括了检验所得结论。第四部分
:中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通过前文的介绍,掌握一系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相关特征后,对于应对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中国农产品对日出口现状及其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一)中国农产品对日出口现状日本人多地少,国土面积小,耕地面
积小,种植作物少,导致其农产品主要依赖进口。而中国农作物种植面积广,具有农产品生产优势,是农产品生产大国。故中日两国农产品贸易发达
,日本一直是亚洲地区中国农产品的第一大目标进口国。了解中国对日农产品输出现状,主要从贸易规模、贸易结构、贸易差额以及贸易摩擦四个方
面分析。1.贸易规模日本作为亚洲地区中国农产品输出的第一目标国,2001年中国输日农产品数量占据中国农产品对外出口总量的35.8%
。2001年,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总额为57.18亿美元,到2015年,出口额增至101.98亿美元。十五年间,日本进口中国农产品的
数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如图1所示。图1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现状(2001—2015)从图1中可以看出,从2
001年到2012年,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贸易额不断增加,但是自2012年以后,对日农产品出口额持续下降。虽然中日双边农产品贸易规模
持续扩大,但日本的农产品进口额在中国全球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从2001年开始,日本进口额占比整体呈现下滑趋势,至2015年
,这一比例下降至14.5%。2.贸易结构中国对日出口农产品结构基本稳定,主要有水产品及制品、蔬菜水果制品、食用蔬菜、肉类及谷物等。
从2005年至今,中日农产品贸易结构稳定,主要出口上述五种产品,而肉类和谷物类食品增长明显。3.贸易差额从2002年至今,中国农产
品进出口整体呈现逆差模式,但是中国对日农产品贸易却一直保持顺差状态,并且顺差额表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2002年,顺差额为54.58
亿美元,2012年,顺差额达到最高为115.72亿美元,从2012年以后,顺差额稍有下滑但基本维持在100亿美元的水平上,如表1所
示。表1中日农产品贸易差额状况(2002—2015)(单位:亿美元)年份对日农产品出口额自日农产品进口额顺差额200257.1
82.6054.58200360.443.0057.44200473.932.9271.01200579.273.5375.742
00682.124.0878.04200783.493.9179.582008773.8673.14200976.874.4672
.41201091.485.9385.552011109.943.50106.442012119.824.10115.722013
112.364.49107.872014111.265.52105.742015101.986.5395.454.贸易摩擦近年来
,日本政府不断加强对于进口食品的管制,制定了HACCP、ISO9000、ISO22000、食品溯源制度等一系列高标准严要求的制度体
系,这也直接激化了中日双方的贸易摩擦。目前,中国是遭遇日本食品扣留数量最多的国家。而中国农产品在输日过程中也面临着严苛的检查,不仅
通关时间长,而且费用高。日本“肯定列表制度”中统一要求执行0.01毫克/千克的标准,即每千克允许的残留量不超过0.01毫克,这极大
影响了中国茶叶、蔬菜和烤鳗的出口,导致众多失业人口的出现。这一系列严格的制度和标准,使得近几年中日双方在农产品贸易方面争议不断,摩
擦升级。(二)中国农产品对日出口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长期以来,中日之间农产品贸易规模巨大,双方合作密切。自乌拉圭谈判之后,日本逐步
建立了涉及农产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并不断趋于完善。本文通过分析日本所设置的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产品质量认证和合格评定程序、卫生
检验检疫系统来了解目前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所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1.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日本关于农产品设定的技术标准和法律规定数目
众多,主要的包括《食品安全基本法》、《食品卫生法》、《动植物防疫法》、《蔬菜水果进口检验法》、《水产品检验法》等。这些法律法规不仅
仅要求标准高,而且大都具有强制性,凡是不达标的产品是不可能进入日本境内进行销售的。这些技术标准制定之后,往往还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经
常性的修改,修改之后的技术法规要求更加严格,更加详尽。另外,日本采用双重标准的做法,即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并用。某些情况下,日本国内
制定的标准可能相悖于国际标准。这就要求对日的出口商不能只关注国际上通行的标准体系,还要具体研究日本制定的法规标准,而这无疑会直接增
加出口到日本的成本。2006年5月,日本制定的“肯定列表制度”更进一步提高了进口农产品的检查标准。根据这一制度的“一律标准”,中国
对日出口农产品的化学品残留量不得超过0.01毫克/千克,几乎达到了零化学残留量的苛刻要求。“肯定列表制度”规定的标准在现实中很难达
到,而这一标准体系的出台也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日本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2.产品质量认证和合格评定程序产品质量认证和合格评定是由日本当
局对产品进行检查之后所作出的认可,其代表着日本官方对于该产品的检验结果,因此具有重要意义。“日本有机农业标准”(Japanese
AgricultureStandard,简称JAS)是由日本农林水产省对于食品和农产品做出的质量认证,属于日本食品认证体系中最
重要的一种认证。JAS认证主要采用第三者认证制度,认证过程由日本农林水产省负责,通过认证的产品即可使用JAS标志。《日本农业标准》
中规定进口食品、农产品、林产品、水产品等必须经过认证程序,有机食品类必须符合“日本有机农业标准”,取得JAS认证,方可进口到日本市
场。认证分为自愿性和强制性两种,前者由企业自愿申请,而后者由政府以法律形式规定。JAS认证属于自愿性的,但对于有机食品是强制性的,
其他认证制度一般都是自愿性的。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和合格评定程序的存在,直接加大了别国农产品出口到日本的难度,增加了出口成本。3.卫生
检验检疫系统日本为了保护国内动植物不受外来病虫害的影响,保证国内人民食用食品安全,往往对于进口的农产品、食品类以及畜产品、林产品等
进行严格的检验检疫。日本所制定的有关检验检疫的法律文件主要有:《家畜传染病预防法》、《植物检疫法》、《进出境植物检疫法》、《食品卫
生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等。而随着全球化形势的发展,各国之间贸易频繁,日本为了保护国内市场和本国人民,制定的法律法规越来越详尽
,越来越严格,所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根据日本的相关法律,进口的农产品类要通过农林水产省的动植物检疫和厚生省的卫生防疫检查这两重检
验检疫环节,而这无疑也延长了农产品进口日本的时间,使得程序更加复杂,环节更加冗长。这些法律法规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具有隐蔽性,利用表
面上的公平公正来掩盖对于外国进口产品的实际歧视。以产品检验程序为例,对于不同时间进口的同一外国商品,每一次都要经过检查,而对于本国
同类产品,日本规定只需一次性对于该产品的生产厂商进行检验即可。这些检验检疫的环节不仅仅对于进口商品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而且在一定程
度上直接增加了出口商出口产品的成本,由此成为日本制定的新技术性贸易壁垒。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实证分析贸易引力模型
的构建1.贸易引力模型介绍贸易引力模型的思想来自于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两物体之间的相互引力与两物体质量乘积成正比,与两物体之间
地理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而引力模型的研究内容是两国贸易规模与两国的经济地理等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Tinberge
n和Poyhonen两位学者分别于1962年和1963年应用引力模型来研究国际贸易问题,并且得出相同结果:两国的国内生产水平对于双
边贸易总额产生积极影响,而两国之间的地理距离对双边贸易总额造成负面影响。最初形成的贸易引力模型形式为:Xij=经过后来学者的补
充和修改之后,原引力模型演变为:=b++其中Xij表示i国向j国出口的产品总量即两国之间的贸易总额;分别表示出口国i
国和进口国j国的经济总量,通常以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简称GDP)量化表示;b是常数,由此式
可以看出,两国的经济总量越大,两国之间贸易规模越大,但其贸易规模随着两国之间地理距离的加长而逐渐缩小。在此贸易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后
来学者不断进行扩展,增加了人口规模、技术性贸易壁垒等变量,不断将引力模型应用于新兴领域的研究,并据此取得了丰硕成果,定量解释了双边
贸易中的一些经济问题。2.变量的选取本文研究的是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故选取的变量主要涉及中国GDP、日本GD
P、日本实施的涉农技术性贸易壁垒数量、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人民币兑美元的平均汇率以及日元兑美元的平均汇率这六个变量。由于本文研究只涉
及中日两国,因此不再把贸易距离设为变量,以下具体解释模型所涉及的变量:①中国GDP。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水平越高,经济总量越大,表明国
内输出产品能力越强,出口总额越高,故二者正相关。②日本GDP。日本国内生产总值水平越高,经济总量越大,代表日本消费者的需求量越大,
进口能力越强。③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水平。日本实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数量越多,标准越严格,对于中国农产品出口日本造成越大的障碍。④日本
对华直接投资。日本对于中国市场投资的增加,会提高中国生产能力,从而增加中国对日本出口的数量,同时优化两国进出口商品的结构。⑤人民
币的平均汇率以及日元的平均汇率。本文所涉及汇率均以美元为参照体系,同时采用直接标价法,即分别用一定数量的人民币和日元来表示一美元。
在直接标价法下,人民币汇率上升,代表人民币贬值,相应的中国产品相对外国产品较为便宜,中国出口增加。同样,日元汇率下降,代表日元升值
,国外产品相较于日本国内产品更为便宜,日本的进口增加。由以上分析可得贸易引力模型如下:=b0++其中i表示中国,j表
示日本;Xij是每年中国向日本出口的农产品总量;和分别是每年中日两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水平,用来说明中国和日本的经济总量;表示每年日本
向WTO提出的TBT和SPS通报数之和;表示每年日本对中国的直接投资量;和分别表示人民币兑美元的平均汇率和日元兑美元的平均汇率;b
0是常数,b1、b2、b3、b4、b5、b6是参数;是随机扰动项。3.数据来源本文研究的是2000年至2015年16年间日本实施技
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其中2001年至2015年中国对日农产品输出总额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农产品贸
易专题中每年12月份的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月度统计报告,2000年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总额数据由其他期刊、论文整理而来;2000年至20
15年中国GDP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0年至2015年日本GDP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TBTSPS通报数数据来自
中国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网公布的WTO-TBT通报数据和WTO-SPS通报数据之和,其中WTO-TBT通报数据是按照ICS分
类将与农产品相关的医药卫生技术(11)、农业(65)、食品技术(67)三项通报数据相加得到的;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数据、人民币兑美元汇
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日元兑美元汇率由《国际贸易》各期杂志、论文等整理而来。需要说明的是,为剔除价格影响因素
,中日GDP均是以2005年为不变价处理得到的。各个变量取对数后的描述性统计如表2所示:表2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变量样本最
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差164.78603.99274.40260.26161610.93889.557010.27880.4593
1610.771010.664310.72380.0390164.36942.07943.57890.5151164.29753.
37273.83410.2785162.11371.82351.98340.1233164.83014.37904.65150.1
442(二)实证分析及结果本文使用Eviews8.0对2000年至2015年的数据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在进行回归分析以前,为确保回
归结果的可信性和回归模型的正确性,对于数据依次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异方差检验以及自相关检验。表3多重共线性检验变量容忍度0.0
1840.18840.20340.56180.03520.2325膨胀因子54.38445.30834.91691.779928.
37474.3016根据表3多重共线性检验结果,、、、的容忍度大于0且接近于1,膨胀因子均小于10;而剩余的两个变量、容忍度接近于
0,膨胀因子均大于10,因此解释变量之间存在较强的多重共线性。接下来,采用逐步回归法消除多重共线性问题。经过被解释变量依次对解释变
量做一元回归、二元回归、三元回归和四元回归,每次分别加入了、、、四个变量。在做五元回归时,分别加入后,虽然修正后的稍有改进,方程的
F检验也都显著,但是的t检验均不显著,前者p值为0.1023,后者p值为0.7422。这就说明引起了多重共线性,应予删除。因此,修
正多重共线性影响后的回归模型为:=a0+各变量涵义与上式相同,a0是常数项,a1、a2、a3、a4是系数,对于修正后的模型进
行异方差检验和自相关检验。使用怀特(White)检验的方法检验模型中是否存在异方差,结果如表4所示。n=8.365532<(4)
=9.448,故不存在异方差。表4怀特检验结果HeteroskedasticityTest:WhiteF-statisti
c0.398458Prob.F(4,11)0.8976ObsR-Square8.365532Prob.Chi-Square(4)
0.6802ScaledexplainedSS4.385190Prob.Chi-Square(4)0.9573本文运用拉格朗日
乘数检验自相关,结果如表5所示。n=2.074002,临界概率p=0.1498>0.05,故不存在自相关。表5拉格朗日乘数检验
结果Breusch-GodfreySerialCorrelationLMTest:F-statistic1.489302P
robability0.2503ObsR-Squared2.074002Probability0.1498由于不存在异方差和自相
关问题,本文使用OLS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表6模型回归结果变量系数T统计量P值C-23.4816-4.43290.0
0100.42169.46990.0000-0.0907-2.98290.01250.23986.01700.00012.1406
4.07520.0018R-squared0.9812AdjustedR-squared0.9744F-Statis
tic143.4590prob(F-Statistic)0.0000根据表6的模型回归结果,各个变量的系数在5%的水平上均显
著,这就意味着模型中的四个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都有显著的影响。F值为143.4590,表明回归模型整体显著性较好,被解释变量与解释
变量在整体上具有线性关系。调整后的为0.9744,说明方程代表的回归直线与样本观测值的拟合优度较好。整体来讲,模型效果较好,由此得
出回归方程为:=23.4816+0.42160.0907+0.2398+2.1406+上述回归方程表明:第一,中国GDP的回归系数
为正,代表国内GDP对于中国农产品对日出口产生正面效应。其系数为0.4216,说明中国GDP对于中国农产品出口日本具有较大的促进作
用。第二,日本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数量的回归系数为负,代表实施TBTSPS会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日本产生负效应。其系数为0.0907,从
数值上来看,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虽然会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产生阻碍作用,但是影响较小。这是因为,一方面,目前日本并不仅仅通过增加通报的T
BT和SPS数量来形成贸易壁垒,同时还会提高技术法规的要求,制定更高的质量标准来变相地限制中国农产品出口。另一方面,实施技术性贸易
壁垒会对出口国产生一定的正面效应,例如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促进创新与技术进步等,这些正面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技术性贸易
壁垒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除此之外,随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广泛应用,中国在应对这些壁垒方面也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技
术性贸易壁垒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三,日本对中国直接投资的回归系数为正,表明FDI对于中国农产品对日出口具有正效应。其系数为0.239
8,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增加可以促进中国农产品的出口,但是影响作用不是特别大。对于中国来说,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可以增强中国国内的生产
能力,从而使中国具有更强的出口能力。第四,日本GDP的回归系数为正,表明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日本具有正面效应。其
系数为2.1406,可以看出,日本GDP对于中国农产品出口日本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这是因为,日本国内生产总值水平的上升使得日本国内
的需求量更大,从而使得中国农产品的出口量迅速增加。中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本文以日本实施的涉农技术性贸易壁垒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
证分析,结果表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施会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日本造成负面影响。从目前对外贸易来看,中国不仅面临日本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还
面临来自其他国家的贸易限制,不仅涉及农产品行业,还危害着其他产业,因此本文通过图2来具体说明中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以政府为
政策核心,连接国际组织与行业协会和国内企业。对外,政府以谈判者的角色进行协商;对内,政府以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的身份约束企业和行业协
会。本文通过图2的结构导图,制定政府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外政策和对内政策,同时分别从企业与行业协会的角度提出中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
垒的对策。谈判者对外信息沟通对内政策制定者约束约束约束寻求帮助图2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一)政府策略1.对外策略(谈判者角色
)(1)提高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增加话语权,努力从政策接受者转变为政策制定者。相较于思考如何来应对别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努
力提升中国自身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掌握政策制定的主动权,是从正面消除技术性贸易壁垒威胁的根本方法。(2)与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纠
纷国进行谈判,降低对于中国贸易商品的管制,为中国出口贸易争取最大的有利条件。(3)与周边其他国家加强经济合作,形成战略联盟关系,以
便争取有利于中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标准和协定。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上,发展中国家应当处于同一战线,共同抵制西方发达国家的侵害
。2.对内策略(政策制定者角色)(1)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实现出口市场的法制化和有序性。必须严格监督出口审查,做到依法审查,依
法出口。同时在法制化的基础上,保证市场的秩序性,提高出口贸易的执行效率。(2)注重产品质量和产品创新,不断加大高新技术研发投入,不
断跟进世界技术水平。转变中国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导的出口结构,努力提高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占比,增加技术密集型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绿
色环保产品等新兴产品的出口。(3)通过建立数据集中型、信息综合型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中心,形成国内对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快速反应链。
不断搜集各国有关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信息,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中心的信息传递链发布动态信息,以最小化企业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损失。(
4)根据现有的国际标准,制定中国本土的标准体系。完善本国的标准体系,一方面有利于国内企业紧跟国际标准的步伐,减少损失;另一方面也给
国内企业提供了参考体系,有利于增强企业自身的标准意识。(二)行业协会策略1.全面发挥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能力,对整个行业中的所有企业
进行统一标准的监督和鼓励。一方面,行业协会要发挥统筹协调的职能,保障整个行业内企业运行的正常化、有序化;另一方面,协会也要积极对企
业进行鼓励,加强单个企业工作效率的同时,促进多个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形成行业内的良好氛围。2.做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沟通者。行业协会
扮演着双重角色,它是与政府进行交流的信息传递者,同时也是企业同盟的领导者。(三)企业策略1.致力于产品质量的提升,形成标准化产品体
系。技术水平低下,产品质量差是近年来中国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原因,所以只有保证产品质量,才能直接避免TBT措施的侵害。2.不断
进行产品创新,跟进世界先进技术水平。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提升产品的创新度,是中国商品进入世界市场并被各国消费者接受的基本前提。3.积
极参与国际上的各种标准认证。企业不仅仅要向国内的技术标准看齐,更重要的是达到国际上的标准。进行国际标准认证不仅可以保证中国商品获得
国际通行证,同时有利于掌握世界各国技术要求变化的最新动态,以便国内生产时依据变化而来,保障出口商品符合国外要求,降低外贸损失。结
语本文基于贸易引力模型,利用2000年至2015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产生的影响。最终结果表明,日
本实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会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产生负面效应,但是影响较小。本文通过对于具体国家具体产业的研究,试图掌握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基
本特点,从而提出应对世界范围内各个行业贸易壁垒的建议。面对任务繁杂困难的情况,中国应当首要调整态度,做好持久战的准备。从基础措施开
始,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延伸,形成全方位的解决措施。本文最后从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三个主体出发为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提出了相关建议。近期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势必会更加严格,中国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来迎接挑战。未来,除了努力与各国达成友好合作的协议
外,国内还要更加注重提升产品质量,鼓励产品创新,真正从根上解决问题。主要参考文献[1]车春鹂,许安.中国机电产品出口中东欧国家
的潜力分析——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6,05:26-37.[2]陈晓娟
,穆月英.韩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15,07:121-127.[3]冯宗宪,柯大钢.
开放经济下的国际贸易壁垒.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4]江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影响分析及应对策略研
究.西南大学,2012.[5]杰弗里·M·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费剑平,译.第4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21-418.[6]孔令男.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山东大学,2014.[7]李硕.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
的新态势及对中国的影响.经济纵横,2015,12:111-115.[8]卢福永,蒙双.发达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效应及分析——基于
中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的实证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6,06:97-99.[9]刘双芹,李芝.美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贸
易的影响——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16,04:74-82.[10]刘冰,陈淑梅.RCEP框架下降低技
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效应研究——基于GTAP模型的实证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14,06:91-98.[11]秦臻.新时期中国
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229-246.[12]宋玉臣,臧云特.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与中国农产品
出口的动态效应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16,03:156-163.[13]石红莲,钱金波.美国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纺织品服装出
口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引力模型为例.对外经贸,2015,05:23-28.[14]汪玲,曹滨.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
口的效应分析.现代经济信息,2015,23:120.[15]王旭.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知识经济,2016,
09:80.[16]徐维,贾金荣.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中国经济问题,2011,0
2:45-51.[17]杨珺晖.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06:83-88.[18]姚志毅.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贸易的长期均衡效应.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02:63-68.[1
9]詹晶,叶静.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VAR模型实证分析.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
013,03:25-33.[20]AzimEssaji.TechnicalRegulationsandSpeciali
zationinInternationalTrade.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
,2008.[21]ShawnArita,JaysonBeckman,LorraineMitchell.Sanit
aryandPhytosanitaryMeasuresandTechnicalBarrierstoTrade:H
owMuchDoTheyImpactU.S.-EUAgriculturalTrade?.AmberWaves,2
016.[22]TinasheKapuya.TheTradeEffectsofTechnicalBarriersonSouthAfrica''sOrangeExports.Agrekon,2015,54(1).[23]TomoakiNakatani,AyumiMiyata,DaisukeSawauchi,TakahiroSajiki,YasutakaYamamoto.IntervalEstimationoftheTariffEquivalentofTechnicalBarrierstoTradeintheCaseofJapan’sPhytosanitaryMeasuresagainstFireBlightinImportedApples.JournalofRuralProblems,2012,46(1).[24]YuanLi.JohnC.Beghin..AMeta-analysisofEstimatesofTheImpactofTechnicalBarrierstoTrade.JournalofPolicyModeling,2012,Vol.34(3),pp.497-511.数据来源:WTO官方网站(https://www.wto.org/)数据来源:WTO官方网站(https://www.wto.org/)数据来源:农业部网站(www.moa.gov.cn)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对外贸易司(wms.mofcom.gov.cn)数据来源:农业部网站(www.moa.gov.cn)HACCP:HazardAnalysisCriticalControlPoint,危害分析临界控制点数据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对外贸易司(wms.mofcom.gov.cn)相关数据计算而来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对外贸易司(wms.mofcom.gov.cn)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对外贸易司(wms.mofcom.gov.cn)数据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对外贸易司(wms.mofcom.gov.cn)相关数据计算而来数据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对外贸易司(wms.mofcom.gov.cn)相关数据计算而来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对外贸易司.中国农产品出口壁垒综述(wms.mofcom.gov.cn)孔令男.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山东大学,2014.徐维,贾金荣.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中国经济问题,2011,02:45-51.毕业论文辅导老师扣扣---巴贰叁漆贰叁贰零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1--2--1--2--1-
献花(0)
+1
(本文系王学兵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