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上阳子参同契分章注
2018-04-18 | 阅:  转:  |  分享 
  
上阳子参同契分章注
炉,以阴阳为火,此谓之炉火。即如人身一小天地,以身为炉,精炁为火,却非五金八石之炉火鼎器者也。
长尺二,厚薄均。
注云:“尺二”者,一年十二月也;“长”者,年年有十二月也。“厚”,太过;“薄”,不及也。修行人要知每年有
十二月,月月有金水相生之时。鼎器厚,则有望远之嫌;鼎器薄,则有衰弱之患。“均”者,所以调之、摄之。调摄
者,审之候之也。故先哲以一年七十二候攒簇于一日,一时之内有六候,则一候有三符,止用一符之速,是谓“符候”
。“厚薄均”,调摄不差一发,方许炼大丹也。
腹齐三,坐垂温。
注云:“腹”者,丹鼎之内室也;“齐”者,与月齐光也;“三”者,必皆初三日也;“坐”者待也;“垂”者至也;
“温”者阳炁动也。何谓与月齐光?盖天上月,号曰“太阴”,每月初三日甫,生一阳之光于庚申之上,以象震卦。震
者,微阳乘二阴也。丹鼎亦然。人间之鼎器,号曰“少阴”,亦每月初三之夕,生一阳之炁于壬癸之乡,以象复卦。“
复”者,一阳伏五阴也。何谓“坐垂温”?修行者已得鼎器,遇其初三之夕,必坐而候之,待其火炁垂至,不寒不燥而温
然,此其阳炁欲动,急可炼丹也。
阴在上,阳下奔。
注云:“阴”乃器中之水,“阳”乃鼎中之火。水上火下,水火既济;阴上阳下,地天泰也。紫阳云,“饶他为主我为
宾”是也。
首尾武,中间文。始七十,终三旬,二百六,善调匀。
注云:首行武火,炼己之时也;尾行武火,温养之日也。中间却行一符之文火,以炼丹也。“始七十”,积己之功最难
为也;“终三旬”者,言温养之际,尤当慎也。七十又三旬,并二百六,总三百六十,乃四九之圆数,一周之日足也。
比三百六十日,以七分之日炼己,以三分之日温养。如以一年温养,则先三年炼己。惟中间炼丹之文火,正要半个时
也,故谓“善调匀”。其炼丹用半个时中一符文火,却不在七十与三旬,并二百六之列,学者当详。“首”、“尾”、
“终”、“始”四字,则中间文在外而不相干也。世人每见七十与三旬之语,皆为三分文,七分武,岂悟丹经藏机,不
敢直吐者也,若洞晓一符之顷为得丹之候,则中间文自融会矣。
阴火白,黄芽铅,两七聚,辅翼人。
注云:地二生火,天七成砂,此“阴火”之成数,是一七也。天一生水,地六成铅,此“黄芽”之合数,是一七也。以
铅火之数,合“两七聚”也。两七一十四也,以此十四之铅火,会于鼎器之中,其功辅翼于人而成丹也。
赡理脑,定玄升,子处中,得安存。来去游,不出门。渐成大,性情纯。却归一,还本元,善爱敬,如君臣。至一周,
甚辛勤。密防护,莫迷昏。途路远,复幽玄,若达此,会乾坤。刀圭霑,净魄魂,得长生,居仙村。乐道者,寻其根。
审五行,定铢分。谛思之,不须论。深藏守,莫传文。
注云:此段浅近,言得药之士,更无怠荒,暂时不离,勤勤咐嘱。句句明白,不必再释。若丹已成,婴儿渐大,不妨行
九载向上之功也。
御白鹤,驾龙鳞。游太虚,谒仙君。録天图,号真人。
注云:此系丹成道备,行满成功之事。然功高德重,则效验有不能尽述者。缘夫至道,上天所宝,善根上智,勤行不
怠,性命双修,形神俱妙,与道合真,德重功高。一如懋赞之辞,谒仙君而号真人也。人人可以作此大功德,成此大自
在,勿以事难而自弃,勿以缘浅而不修。老子、张、葛亦人尔,非天上落下底;释迦、达摩亦人尔,非地下涌出底。坚
心勇猛,事皆易成,志士修行,深思勉力。
补塞遗脱章第三十四
参同契者,敷陈梗概,不能纯一,泛滥而说,纤微未备,阙略仿佛。今更撰录,补塞遗脱,润色幽深,钩援相逮,旨意
等齐,所趋不悖,故复作此,命三相类,则大易之情性尽矣。
乙「浮右」丁「文火」已物辛「世银」癸「真铅」五位相得
三木二火五土四金一水
甲「沉左」丙「武火」戊药庚「世金」壬「真汞」而各有合
大易性情,各如其度。黄老用究,较而可御。炉火之事,真有所据。三道由一,俱出径路。枝茎华叶,果实垂布,正在
根株,不失其素。诚心所言,审而不误。象彼仲冬节,竹木皆摧伤。佐阳诘贾旅,人君深自藏。象时顺节令,闭口不用
谈。天道甚浩广,太玄无形容,虚寂不可睹,匡廓以消亡。谬误失事绪,言还自败伤。别序斯四象,以晓后生盲。
注云:此章补塞遗脱,中存口诀,隐而不露。注者到此当体获麟之意。况其戒云:“闭口不用谈。”又云:“言还自败
伤。”一举双明,其意远矣。是书有大解脱,有大神通,若得闻是书,蛇虎不能伤;得诵是书,疫痢不敢作;得明是
书,地狱不拘摄;得行是书,天堂自快乐。是书在处,空中常有金光交射,虚空生白,人若见之,延寿六六,供养信
受,其福无边,况坚修而勤行乎?
自叙启后章第三十五
会稽鄙夫,幽谷朽生,挟怀朴素,不乐权荣,棲迟僻陋,忽略利名,执守恬淡,希时安宁,晏然闲居,乃撰斯文。歌叙
大易,三圣遗言,察其旨趣,一统共论。务在顺理,宣耀精神。神化流通,四海和平。表以为历,万世可循。序以御
政,行之不繁,引内养性,黄老自然,含德之厚,归根返元。近在我心,不离己身,抱一毋舍,可以长存。配以伏食,
雄雌设陈。挺除武都,八石弃捐。审用成物,世俗所珍。罗列三条,枝茎相连。同出异名,皆由一门。非徒累句,谐偶
斯文,殆有其真,砾硌可观。使予敷伪,却被赘愆。命参同契,微览其端,辞寡意大,后嗣宜尊。委时去害,依托丘
山。循游寥廓,与鬼为邻。化形而仙,沦寂无声。百世而下,遨游人间。敷陈羽翮,东西南倾。汤遭厄际,水旱隔并。
柯叶萎黄,失其华荣。吉人相乘负,安稳可长生。
注云:上阳子乃重宣此义,而说偈曰:“安稳可长生”,长生无劫年。大道难思议,还丹岂变迁?火陈金为体,土克水为
圆。初伏十六两,咽吞上下弦。常配以伏食,归根而还原。草木非同类,金石皆弃捐。审用窥造物,世俗珍此铅。清净
得真修,殷勤蕲自然。上圣宝金经,积功善结缘。炁炼玄元始,太上命精延。刀利高嵯峨,育帝摄上玄。泥丸耀神辉,
赫赤复八骞。大罗齐玉京,丹凤回蹁跹。洞章振九都,鬼魔咸首愆。扬枝甘露浆,铺叙聆真诠。浩灵布元梵,劫劫金口
宣。斋戒诵一遍,积逮沉疴痊。七遍至九遍,乾坤逆回旋。百遍至千遍,奏名玉帝前。万遍不辍休,火里生金莲。种名
无色界,给君度大千。金童散天华,玉女掌琼筵。灵风响层霄,梵炁盈芝田。五老勒籙籍,四协较宸篇。景霞荫羽盖,
太清浮紫烟。渺渺龙汉上,铨功诣瑛鲜。金光焕万丈,亿劫亘绵绵。神霄九阳会,洞妙高上仙。
第13页
献花(0)
+1
(本文系炎黄经典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