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张苍 皮肤病在传统中医体系中的定位
2018-04-22 | 阅:  转:  |  分享 
  
张苍皮肤病在传统中医体系中的定位【真传一刻】第127期:原创?2017-02-21?张苍?https://mp.weixin.qq.com
/s?__biz=MzAxODYzMzMwMw==&mid=2655906907&idx=1&sn=73c7c49d14a574b
1a29e25cf741f7a87&chksm=806a0b63b71d827579e4d69c7583dda9e4012c12d
787d51c1a92ccec98c8fe66563d3989ef14&scene=0&key=bdf9e60828be531ff
8fc37a128821c1883a49942af79b1044e8349aac52e9f1115f0667efa04010ca4
f82c618dfcb8fc7fbe27859ab0348c1fd942ad50bdb17a5d926148ff5cd07d927
9dd3a6f2ad8b8&ascene=1&uin=ODI0OTM5MDYw&devicetype=Windows+7&vers
ion=6203005d&pass_ticket=UrQzvAFikvtvHbzloAH4ff6jQx3RpsQw%2FI51G3
SNZxaXu5eecKBrn%2Bfh8FbXKFpc&winzoom=1中医家关注“中医家”助力中医生涯?1.真传一刻:十五分
钟,尽得中医真传2.中医人物志:观医林人物,各领风骚3.一缕书香:品岐黄旧卷,再阅新章4.课程报名:得明师点拨,节节成长讲者简介张
苍,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北京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现任主要职务: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
科副主任。世界中医药学联合会青年中医培养工作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北京中医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
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师承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副秘书长,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聚友会微信群群主,中医在线论
坛联盟主席。学术:专注于赵炳南学派皮肤病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研究,从慢性荨麻疹、顽固性银屑病、天疱疮治疗入手,学宗仲景,传承赵炳南中医
皮科流派,以外感、杂病、内伤体系论治皮肤病,致力于建立可学习、可重复的中医皮肤科体系。主持课题2项:1、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课题《白
疕中医临床课件》2、北京市科技计划《凉血活血胶囊的制剂改进和工艺提升》作为骨干参与课题多项。获奖:主编专著2部《中医皮肤科主治医
生748问》《赵炳南验方十一讲》发表论文10余篇。2014年《银屑病中医临床疗效的系统确证研究》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中医家推荐
中医存在各种各样的辨证体系: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脏腑辨证、气血精津液辨证……临证时你是否会感到无法适从,不知如何选择
?本文张苍老师从皮肤病三大分类入手,讲述了外感五体系、内伤四体系、杂病气血津液体系等式法,相信大家看过后对各种辨证体系会有高屋建瓴
的清晰认识。录音原文翻译稿:各位中医界的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我是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我叫张苍,1996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
学中医系中医专业,毕业之后就分配到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工作,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年了。非常感谢祝柏芳老师邀请我来这里介绍一下自己的学习心
得。首先介绍一下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北京中医医院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北京建立的第一家中医医院,于1956年成立。当时几乎北京所有活
跃的名老中医,汇聚于一堂。其中外科是由赵炳南先生、房芝萱先生等几位皮外科名家一起建立起来的,赵老是负责人。1973年随着人民需求的
改变,皮肤病渐渐受到重视,赵老带领着七个人组建了中国第一家中医皮肤科。1975年,在众多弟子的帮助下,赵炳南先生主持整理出版了《赵
炳南临床经验集》,这是第一部皮肤科老中医的经验集,从此皮肤科从业人员有案可依。1983年,赵炳南先生以及我国中西医结合皮肤科事业的
开拓者、我们的老主任张志礼主任,一起主编出版了《简明中医皮肤病学》,这也是国内第一部中医系列的皮肤病专著。这两部书的出版,标志着现
在中医皮肤科的确立。几十年来,随着医疗形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现代医学内容走入了临床过程中。但我们科一直坚持以中医为特色的原则,走到
今天,仍然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中医化的队伍。我今天要讲的是自己工作二十年来用中医治疗皮肤病的一点点心得体会。每个医生都有不同的特点,有
的医生观察能力特别敏锐,善于诊病;有的医生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很强,善于病机分析;还有的医生对于疾病与药物的相互作用有非常敏锐的感知
力,善于用药治疗。我自认为观察力等都是一般的水平,而我喜欢做的事是把各种不同的体系、方法,在我自己的思维里,把它们放到一个框架里,
期待对于疾病或某一疾病的门类有一定的整体认识。我们在临床过程中,一般都经历这样的过程。刚参加临床时,如果有幸有老师指导,会看着老师
怎么治病。看到老师遇到某个病例,用了某个方子、某种治法,获得神奇的疗效,于是你就会记下来,留下深刻的印象。之后反复出现同样的情况,
你就会渐渐地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哪种情况下使用哪一个方子,再模仿地去应用这个方子,你也会获得一定的疗效,这就是方证式的学习方法。然而
临床上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只掌握方证是远远不够的。每一个病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全都不是按照书上写的,都是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这样一种
状况。所以仅仅用方证式的学习方法进行,可能会感到学海无涯苦作舟。尤其是面对复杂疾病时,把自己熟悉的一二百个方证过了一遍又一遍,也不
知道从哪个方证入手为好。这时就会想到,如果我们能对疾病整体的门类有一个认识,并且对我们手里所掌握的辨证体系有一个明确的定位,那么我
们就能更好地鸟瞰全局,选定方法。这就是我要介绍的第二种学习方法,叫体系化学习。一、外感、内伤、杂病三大体系我们需要对病有明确的认识
,需要在病的分类方面有明确的框架,就是要有纲有目。对于皮肤科,我们怎么认识它的定位呢。按照中医古代的疾病诊断来说,大约有一千种独立
的皮肤病,每一种皮肤病有各自清晰的诊断依据、发展过程、预后特点,有完整的治疗体系。但是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想达到完全掌握这样的体系是
很难的。对于只是学过中医院校教材的我们,没有对皮外科专注精研几十年的话,达不到那样的水平。面对事实,我选择采取一种比较粗的框架。简
单地说,就是把所有疾病分成三类,第一类叫外感病,第二类叫内伤病,第三类叫杂病。什么叫外感病?外感病的专著是什么?我所认为的外感病是
一种急性发作的过程,有非常剧烈的症状表现,病变涉及到全身,并且处于一个快速的变化过程之中。关于外感病的经典著作,我们都会想到《伤寒
论》。《伤寒论》里的方子没有说可以吃一两周、一两年,仲景都讲“一剂知,二剂已”,最多的也就是桂枝汤,可以“更服小促其间”,连着吃上
三副也就够了。这种治疗方法,针对的就是外感病。一种急性的、剧烈的、快速变化的、影响到全身的过程,这属于外感病。什么是内伤病?内伤病
和外感病是相对而说的,外感病是人体受到外界环境剧烈变化的影响或者诱导所产生的自身病理变化,而内伤病是由于人体内部情志、脏腑、阴阳、
气血失衡所出现的问题。从发病特点来说,内伤病表现为一个持续、慢性的过程,同样是影响到全身,但是它的症状并不剧烈,并不严重,并且会不
停地变化,这就是内伤病和外感病的区别。“内伤法东垣”,探讨内伤病的经典著作就是李东垣先生的著作:《脾胃论》、《兰室秘藏》、《内外伤
辨惑沦》。第三大类疾病,就是杂病。什么叫杂病?杂病的经典著作又是什么?张仲景先生的著作全名叫《伤寒杂病论》,第一部分是《伤寒论》,
第二部分《金匮要略》实际就是杂病论。杂病实际是外感或者内伤疾病的后果。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或者内部阴阳失衡的累积,渐渐导致人体的气
、血、津、液出现了失衡状态,或者不足,或者异常的堆积,这种状态引起的疾病可以称为杂病。杂病的特点跟内伤一样,持续很长时间,有一个慢
性过程。区别在于,杂病的部位比较局限,局限在某一部位、某一脏腑,症状与内伤相比是非常剧烈、非常痛苦的。杂病与外感相比,相似之处在于
症状都非常剧烈、非常痛苦,但是外感是一个快速变化的过程,杂病是一个持续稳定的过程。所以外感、内伤、杂病构成了我心目中最粗疏的疾病体
系。当我看皮肤病时,如果迷惑于细节,那么我就会跳出来,从整体的框架看看,它是属于外感病、内伤病还是杂病。总结:外感,急重、变化快速
、剧烈,从状态论治;杂病,持久、剧烈、局限,从邪气论治;内伤,持久、多样、缓和,从正气论治。二、外感五体系按照我们学过的药物治疗体
系,外感、内伤、杂病它们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治疗体系。比如说治疗外感病起码有五招,第一个是《伤寒论》,按照六经来传变的,由太阳传
到少阳、阳明,这是顺传,是顺利的状态,停留在三阳。还有直接传入三阴的,这是人体正气衰败情况下出现的传变方式。《伤寒论》非常常用,是
在国内最受重视的体系;第二个体系是卫气营血传变体系,是新感温病;第三个体系是很多急危重症疾病、发有定时的疾病,或者有周期性、复发性
规律的疾病,或者瘟疫,它们所具备的共同特点,应用这个体系来认识,就叫伏气温病。伏气温病是和新感温病相对立而言的,伏气温病最经典的著
作,就是清代戴天章所著的《重订广温热论》,著作里有详细的描述。在皮肤科所用的第四个体系取法于吴又可的《温疫论》,他提出瘟疫有九种传
递方式,比如由内而外、由里达表、先表后里、先里后表,表里同剧等,这是又一种认识疾病的方式;第五个体系是湿温病的治疗方式,按照三焦传
变的方式。三、内伤四体系内伤病的体系是什么样的呢?代表性的就是温补学派、补土学派、滋阴学派等所构筑起来的体系,他们探讨的是人体气血
阴阳的不足,从正气不足这方面立论,这跟外感病是相对的。外感病是从邪气方面来立论,以祛邪为主要的思考方向,而内伤病是以扶正为主要的思
考方向,兼顾气血阴阳,会有温阳派、补土派、滋阴派等各种各样的派别。但是内伤病治疗体系都会注重一点,就是脏腑之间的关系,相生相克等。
五脏相生的关系,大家都比较熟悉,比如培土生金等。其实在经典著作里,五脏相克也是一种相生的关系,在人体的脏腑之间没有互相克制、互相伤
害这一说,所有的克制都是为了促使整体达到平衡状态、稳定运行的目的,所以说相克实际也是相生。比如木能克土,这只不过是木能疏土的一种过
度表达方式,没有木的疏理,土就会壅滞。所以经典方剂平胃散表现的是胃气的恢复,但是它的功能主治除了没有往来寒热这一条,其他都是小柴胡
汤的方证。四、杂病气血津液体系杂病实际是外感病或者内伤病的后果,无论是邪气亢奋侵袭人体,还是正气不足导致功能衰败,最后的结果都是运
行于人体之内的气血津液出现了异常的堆积,或者是相对的不足,就可以被称为杂病。气血津液的绝对不足,一般是归入内伤体系去论治的;气血津
液的相对不足,以及与之相伴的气血津液的异常停积、停滞,被称为杂病。杂病探讨的是气血津液的异常停积,我们平常所探讨的气往往是气升、气
陷、气逆、气滞等情况,而在气血津液辨证体系里对于气的异常不是这样认识的。那么哪本著作是气血津液辨证体系的重要参考书?就是著名的《诸
病源候论》,我们打开这本书看看就会发现里面探讨的完全是气血津液异常的问题,很少探讨脏腑、经络等问题。1.气的四种常见异常状态在气血
津液这个杂病辨证体系里,常见的气的异常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风:气的不正常的运动状态。人体的气如果正常运行是感受不到的,你不会觉
得身体哪有气哪没有气。当它出现异常的变动,不按规则的循行运动时,就会表现为气滞、气逆、气陷等,在杂病体系里我们把它称为风。第二种是
热:气处于亢奋而弥散的状态。第三种是火,气处于亢奋而向上运行的状态,不只是向上,还有包括向外。第四种是火毒,气处于亢奋而凝聚的状态
。第五种是寒,气处于相对停滞静止的状态。2.血的异常的三个层面?血的异常,常见的有三种:血热、血虚和血瘀。血热探讨的是血的寒热这个
层面,血热是很常见的,常见红斑、灼热、瘙痒等表现。与它相对较少发生的是血寒,血寒是肢体寒冷、苍白无色、皮毛憔悴,是当归四逆汤证。从
血的虚实角度来说,常见的是血虚,血荣养不足,毛脉肉筋骨皮损伤,人体的形质不足,表现为瘦削。相对的是血实,人体气血过度充盛,面红耳赤
,心烦意乱,发狂如狂等。血实从外治方面我们要依从张子和先生的方法,放血。最温柔的就是指尖放血,要放出二百滴血,血实宜决之。我们可能
还要人工用药物制造一场肠道出血,比如桃核承气汤、下瘀血汤、抵当汤、抵当丸,它们都是制造肠道内出血的方子,通过制造肠道的内出血,来缓
解压力,治愈疾病。第三个层面就是血流通不流通,血非常不流通,它就停滞住了,就成为血瘀,这是非常常见的。典型表现是在舌上看到有形的瘀
斑。如果在舌上看到了明确的紫色,实际是血淤,血流得慢了,有点要瘀滞的意思了。与它相反是血流得太快了,甚至冲出于脉外,血溢脉外,这种
情况就应该要收血、摄血、统血等。3.津液的异常?津液的异常会出现许多的形式,其中津液的绝对不足,就是津液损伤,会被归到内伤体系里,
被称为阴虚,有相应的治疗方法。津液的异常停积,被称为痰饮水湿这四种情况。五、按照三分法对皮肤病进行分类?1.常见从外感论治的皮肤病
?(1)发疹发热性皮肤病对整体皮肤病来说,在一个大的医院,每天就会面对各种各样的皮肤病。比如你遇到一个麻疹患者,你如何思考,如何来
治疗?我们如何按照上面三分的方法,来认识麻疹这个疾病呢?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患者先发烧发几天,然后开始起疹,开始发热恶寒、身痛、头痛
、胃口差、恶心呕吐等症状,可以出现典型的卡他症状,打喷嚏、流鼻涕、咳嗽、流眼泪等,如果疾病发展剧烈变化,还可以出现影响到肺、心等的
问题。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它是一个急性的、快速变化的、剧烈的过程,影响到全身,所以它是一个外感病。我们就可以在治疗外感的五套方法
里来进行分析了解,看看它属于哪类的表现,就可以用相应的体系来进行治疗。对于在北京所看到的麻疹来说,大多会表现为小柴胡汤证、小柴胡加
桔梗石膏汤证,或者小柴胡加葛根汤证,所以我们大多使用六经辨证体系来治疗。小柴胡加桔梗石膏汤证一般被认为是少阳阳明合病,这个用温病体
系来认识也是可以的,它属于温病的卫分证和气分证。(2)系统性疾病活动期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平时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但可能首次发病,
处于急剧发展的活动期,表现为高热、神昏、谵语、血管炎、皮下出血、面有红斑等。当他发生全身性的症状反应时,我们如何治疗呢?我们会发现
它是一个急性的变化过程,病情非常剧烈,病情很凶险,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它也属于外感疾病,但它属于伏气温病的类型。它有一定的活
动期,也有相对的缓解期。在缓解期,疾病似乎隐匿得无影无踪,表现为缓慢的轻微异常状态,可以称为内伤疾病的状态。但到活跃期,一下子野火
燎原,全身都会受到影响,非常急剧的变化,甚至在短时期内会出现生命危险。它属于伏气温病,我们要用的就是伏气温病的治疗方法,就是直清营
血,常用的方子有清瘟败毒饮。所以赵炳南先生在他的体系里就会有解毒凉血汤、解毒清营汤这样的方子,这都是伏气温病的治法。(3)点滴状银
屑病40%初发的点滴状银屑病,都会有上呼吸道感染,会有发热恶寒、咽痛、扁桃体炎、咽炎这样的过程,之后会出现全身的发疹。这个过程是非
常典型的温病“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的过程,走的是咽喉而不是皮毛这条道。它有新感温病的特点,在这个阶段,我们可能会用到银翘散去豆豉、
荆芥加丹皮、青叶这样的组合来进行治疗。(4)药疹还有一些疾病,发展变化非常快速。比如一些重症药疹、大疱型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会在短
时间之内全身的皮肤都剥脱了,迅速进入感染或者水电解质失衡的状况,会迅速导致死亡。这样的疾病,我们一般都认为是类似瘟疫的状态,毒热非
常炽盛,一下子侵袭人体,把人击倒,这时候也要用最重剂的苦寒药来治疗,这也是外感体系之一。2.常见从内伤论治的皮肤病有些皮肤病处在相
对较轻的状态;或者曾经经历过非常严重的状态,经过治疗,大部分皮损已经被消退,只残余少许的皮损;或者有一些系统性的疾病曾经非常严重、
剧烈,甚至危及生命,但是被良好地控制住了,进入相对缓解的状态。这时整个人的精神面貌、身体状态是一般的,总是会觉得周身乏力等感觉,但
是没有非常痛苦的症状,没有快速变化的过程,这时候他属于内伤。(1)系统性疾病缓解期内伤的状态有气血阴阳的不足,这是最常见的几种类型
。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当急性的营血两燔、气血两燔的状态过去之后,会遗留津液的损伤,遗留阴伤的问题。此时在慢性的状态中,赵炳南先生会
用解毒养阴汤来治疗,还有清脾除湿饮,这都是注意补气、补津液的。再比如像银屑病性红皮病,或者毛发红糠疹性红皮病这些涉及到全身的疾病,
当急性火毒炽盛、气血两燔的状态过去之后,都会遗留气伤血伤的问题,通通都可以用养阴的方法治疗。(2)色素性皮肤病还有一些皮肤病表现为
皮损非常局限,也没有什么痛苦,病却持续存在,这时需要从内伤的体系来论治。比如最典型的白癜风、黄褐斑等这种色素性的疾病,既不疼也不痒
,也可能在较漫长的时间里都没有变化。这很明显不是外邪侵袭导致的,这就需要从内伤进行论治,最常用的是兼顾脾胃、先天后天的治疗方法,类
似早服补中益气丸,晚服六味地黄丸这样的治法,这是属于温补派的思路。(3)慢性荨麻疹还有一些疾病,比如像慢性荨麻疹,急性发作时,可能
发展非常严重剧烈,由于人体体液迅速地从血管内部出到血管外部,达到人体的外在五体部位毛脉肉筋骨皮,导致主干的血管在大循环里缺血,出现
休克等危及生命的症状。但是经过适当的治疗,进入相对缓解的状态,甚至皮损发作的频率很低了,可能每周出现一次,每次就出现两三个风团,经
过几个小时就过去了。这种状态不能属于外感,只能属于内伤。这样持续一两年,都不能完全缓解,这很明确就是人体正气不足的问题,所以要从内
伤角度进行调理。(4)有遗传倾向的皮肤病在内伤体系非常值得一提的是清初康熙年间的著名医家陈士铎先生,他擅长治疗非常多的顽固性的疑难
皮肤病,比如白癜风,很多都是从内伤以及杂病的角度来考虑、治疗问题的。因为他从内伤立论,更注重先天,擅于应用人参这样的药物来治疗非常
顽固的、涉及先天精损伤的皮肤病。我们常规说的是气血津液,但在涉及到先天的有遗传倾向的皮肤病时,还要探讨到精的问题。陈士铎先生的著作
《石室秘录》、《洞天奥旨》都非常好,里面有很多对一些特殊皮肤病的记述,比外国人还早。3.常见杂病类皮肤病外感类的皮肤病和内伤类的皮
肤病占很多的比例,但是说到经典类的皮肤病,比如疥、癣类,这些更多的需要从杂病体系来进行论治。什么叫经典性的皮肤病?就是皮损长期存在
,固定不变,难以治疗,难以移除,难以消退,伴有剧烈瘙痒的皮肤病,比如神经性皮炎、顽固的银屑病、结节性痒疹、结节性红斑、皮肤淀粉样变
、慢性湿疹等,这全都属于典型的经典性的皮肤病,都属于疥、癣类的皮肤病,常用杂病的辨证体系。在杂病辨证体系里,大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
叫痈疽,另一部分叫疥癣。疥癣指的是经典的皮肤病,痈疽指的是感染性的皮肤病。痈疽和疥癣合起来被称为疮疡,疮疡就是指外科。对于痈疽,我
们有非常成熟的消托补三法,现在这一部分疾病基本上归到疮疡外科去治疗,所以在这里不过多论述。痈疽涉及到的发病部位是人体的肉、脉,而疥
癣涉及到的部位是人体腠理、皮毛,所以它们的深浅是不同的。正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所说的“痈疽原是火毒生,经络阻隔气血凝。外因
六淫八风感,内因六欲共七情,饮食起居不内外,负挑跌扑损身形”。杂病类皮肤病里分两大类,第一类主要涉及到津液异常,或者说涉及到皮毛,
主要是从湿邪来论治。赵炳南先生曾经说过“善治湿者,当治皮肤病之半”。另一类不单涉及到津液的异常,还会涉及到血、络脉的异常,代表性疾
病就是顽固慢性的斑块状银屑病。从西医的病理来看,银屑病既涉及表皮,也就是腠理部分的异常,主要是津液的问题,又涉及到在真皮微细血管的
异常,也就是涉及到血络的问题。所以银屑病的治疗,一般组方原则都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治血、络脉的,应用凉血、活血、养血的方法,另一部
分解除表面津液异常、风湿相搏状态,应用搜风、熄风、疏风等方法。比如赵炳南先生治疗慢性斑块状的银屑病的养血解毒汤,就有鸡血藤、当归、
生地,这是治疗血分异常的,还有土茯苓、蜂房、威灵仙,这是治疗风湿壅阻的,治疗它表面肥厚的斑块。对于皮肤病来说,津液的异常是非常重要
的,“善治湿者,当治皮肤病之半”,另一半实际就是气血的异常。所以经典的皮肤病,整体是气血津液的异常。而其中湿邪有突出的地位也是皮肤
病区别于经典的疮疡外科感染性皮肤病的重要鉴别点。可以说我们在门诊所遇到的大多数慢性过程的,皮损局限的,皮损固定的,慢性瘙痒症状的,
或是糜烂渗出的,或是肥厚增生的,容得我们在门诊慢慢的来治疗的这样的经典皮肤病,也许是我们门诊主要面对的疾病,它都属于杂病体系,可以
用气血津液的辨证体系来进行论治。六、赵炳南先生对皮肤科的贡献赵炳南先生所独创的五十几个处方,其中有几个典型的系列。第一是除湿系列,
大约包含二十几个方子。第二是凉血系列,包含五六个方子。第三是活血系列,包含四五个方子。还有养血系列包含三四个方子,解毒系列包括四五
个方子,疏风系列包含四五个方子。我们可以看到,在这里面他涉及到气血津液的方方面面,涉及到刚才所说的气的四种变化方式:风、火、热、毒
,血的几种类型:血热、血虚、血瘀,津液的异常,湿邪。所以说赵炳南先生原创的五十几个方子,基本上集中在杂病体系。他面对大多数的皮肤病
都应用气血津液这个杂病的辨证体系进行治疗,针对这块最具有皮肤科学科特色的部分,创建了完整体系,针对气血津液的异常,风火热毒湿瘀等问
题进行治疗,都形成了系列的方剂,这是他对于中医皮肤科的独特贡献。赵炳南先生同样也会面对外感性的皮肤病,以及内伤性的皮肤病,那他又是
怎么样治疗的呢?我们如果有看过《赵炳南临床经验集》或《简明中医皮肤病学》,就会发现除了赵炳南先生原创的几十个内外处方之外,他还有一
百多个常用方。而这些常用方我们可以归为两类,第一大类是古人所习用的外感类疾病处方,即上面说到的五大体系的处方;第二类就是古人所习用
的内伤体系的处方,即刚才所说的补土派、滋阴派、温补派、补先天后天等流派的系列处方。在外感类和内伤类皮肤病方面,赵炳南先生是取法古人
处方的。而在最经典、最典型、最标准的狭义皮肤病这个范畴里,赵炳南先生做出了他开拓性的贡献,创造了五十几个针对气血津液异常的处方,创
造了治湿、养血、活血、凉血、疏风,解毒各系列的方剂,这是他独特的贡献。总结:赵炳南先生对皮肤科的贡献:1.强调了湿邪在皮肤病发生中
的主要地位;2.创立了针对气血津液异常的系列治疗方剂;3.建立了以气血津液辩证体系为基础的杂病治疗体系,并将他选定为经典皮肤病的治
疗体系。这就是我心目中中医疾病最简单的分类体系,外感、内伤、杂病的三分法。这也是我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成百上千的皮肤病,最简单的分类方法。我们可以把皮肤病也分为外感、内伤、杂病三类。外感病快速发展变化,症状典型剧烈,影响到全身;内伤病是疾病持续存在,影响到全身,变化不定,程度较轻;杂病是疾病持续存在,症状典型,部位局限,症状突出痛苦。针对外感类的皮肤病,我们可以借鉴中医传统中的伤寒体系、卫气营血体系、三焦体系、瘟疫体系、伏气温病体系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选用适用的辨证体系。针对于内伤性的皮肤病,我们可以选择传统中医的东垣补土体系、丹溪滋阴体系、景岳温补体系、陈士铎的补先天后天体系,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针对皮肤病的杂病门类,也就是经典性的皮肤病,也是临床所面对的最主要的部分,我们可以选用赵炳南先生所传承的,源自《黄帝内经》、《诸病源候论》一脉相传的,以气血津液为主体的杂病辨证体系。讲得可能不是很清晰,有很多细节没有完好地表述,还有许多是我自己也没有理清的思路,希望海外的诸位同道多多给予批评指正,让我能够对这个体系理解得更深,或者对它有重新的认识。谢谢大家。翻译:王春颖校对:王春颖苏雪贞蔡果宏编辑:朱丽莉声明:·?本文章来源于张苍老师于2016年07月14日在中医大学生在海皮群的讲课,由“中医家”委托中医志愿者整理为文字稿。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有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欢迎投稿:bianjibu@zhongyijia.com.cn商务合作及内容合作请联系微信:13823327712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