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8年中考化学热点题型推断题复习资料
2018-04-23 | 阅:  转:  |  分享 
  
2018年中考化学热点题型推断题复习资料

热点透析

推断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物质性质的理解、记忆及其运用,同时还要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因此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是解题的基础;同时,如果对推断题中常考的一些具有特色的物质及具有特色的反应做到心中有数,解题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推断题中常常考查的特色物质:

①常见气体:CO2、CO、O2、H2和CH4等;

②常见单质:C、H2、O2、Fe和Cu(有时还扩大到Mg或Zn)等;

③常见黑色固体:C、CuO、Fe3O4、Fe(生成的铁粉)和MnO2等;

④常见氧化物:H2O、H2O2、CO、CO2、CuO、Fe2O3等;

⑤两种红色固体:Cu和Fe2O3;

⑥其他有特色的物质:含有Cu2+的蓝色溶液,含有Fe2+的浅绿色溶液及含有Fe3+的红褐色溶液等

(2)推断题中常常考查的特色反应:

①无明显现象的反应:酸碱的中和反应且生成可溶性盐;

②有难溶物和水生成的反应:Ba(OH)2+H2SO4=BaSO4↓+2H2O;

③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主要有酸参加的反应生成H2或CO2等;

?④不溶物溶解的反应:不溶于水的碱、碳酸盐与稀酸的反应;

⑤燃烧生成两种产物的反应:甲烷或酒精的燃烧。

(3)推断题中常常考查的特色条件:

①“点燃”:有氧气参加的反应;

?②“高温”:可能是碳酸钙的高温分解,或是铁的氧化物被还原的反应。

方法介绍

一、元素推断题

元素的推断多以元素原子结构特点、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等为突破口去解答。初中阶段纯粹考查元素的推断题较少,常常与物质内容放在一起进行考查。

【例1】??A、B、C、D四种元素,A元素形成的单质在常温下是最轻的气体。B元素形成的单质在常温下是无色气体,A和B可以形成A2B和A2B2两种化合物。A和C形成的化合物甲溶于水呈碱性,A、B、C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乙溶于水呈酸性。D是海水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A为,D为。

(2)A、B、D三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乙的化学式。

(3)A2B2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成A2B,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此类题主要是根据物质的特性判断,因为A元素形成的单质在常温下是最轻的气体,A元素为氢元素;B元素形成的单质在常温下是无色气体,A和B可以形成A2B和A2B2两种化合物,那么B元素为氧元素;A和C形成的化合物甲溶于水呈碱性,A、B、C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乙溶于水呈酸性,则C为氮元素;D是海水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D为钠元素;A、B、D三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OH,乙的化学式HNO3;A2B2在转变成A2B的方程式为2H2O22H2O+O2↑。

【答案】(1)氢或H钠或Na(2)NaOHHNO3(3)2H2O22H2O+O2↑

二、物质推断题

物质的推断是指通过已知的实验现象或相互转化关系,根据物质的特征性质加以分析推理,从而确定物质的名称或成分的过程。此类试题往往是中考题中的难题,解题关键是通过物质的特征寻找突破口,需要同学们在训练中巩固提高。

【例2】已知:①金属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与水反应生成氧氧化钠和氢气;②难溶于水的碱受热分解生成相应的氧化物和水。A、B、C、D、E、F、G、H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甲、乙、丙是三种金属。其中甲最活泼,乙是红色金属,丙能被磁铁吸引。各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E、G的化学式:A,E,G。

(2)操作X的名称是。

(3)①无色溶液D与蓝色溶液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金属甲与无色液体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基本类型;

③蓝色沉淀H受热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无色气体C在点燃或加热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解析】解题时紧紧抓住题目中的信息及特殊点,如由信息①及“甲、乙、丙是三种金属。其中甲最活泼,乙是红色金属,丙能被磁铁吸引”,可以判断出乙是铜,丙是铁。以此为突破口,可以判断无色液体A为H2O,无色气体B、C分别为O2和H2;O2和金属乙(Cu)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E,E为CuO,则F为CuSO4溶液;由“浅绿色溶液”可以判断G为FeSO4溶液。由信息②可以判断无色溶液D为NaOH溶液,它与CuSO4溶液F反应生成Na2SO4溶液和蓝色沉淀Cu(OH)2,从溶液中分离出Cu(OH)2沉淀需过滤操作(X);结合信息②可知蓝色沉淀H受热分解的方程式为Cu(OH)2CuO+H2O。

【答案】(1)A:H2OE:CuOG:FeSO4(2)过滤

(3)①2NaOH+CuSO4=Na2SO4+Cu(OH)2↓②2Na+2H2O=2NaOH+H2↑置换反应

③Cu(OH)2CuO+H2O(4)甲丙乙检验气体的纯度或验纯

2017中考题实战演练

1.(2017·济南)某无色溶液X是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Na2CO3溶液中的一种,取三份等质量的X溶液,向其中分别加入酚酞试液、Fe2O3粉末、BaCl2溶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述.根据现象判断,无色溶液X是()

加入的物质 酚酞试液 Fe2O3粉末 BaCl2溶液 实验现象 无明显现象 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黄 无明显现象 A.稀盐酸 B.稀硫酸

C.NaOH溶液 D.Na2CO3溶液

【答案】A

【解析】当加入酚酞试液时,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不呈碱性,所以排除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当加入氯化钡溶液时,无明显现象,说明不是稀硫酸,X是稀盐酸;当把氧化铁粉末加入到稀盐酸中时,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黄色的氧化铁,符合题意,选A。

2.(2017·十堰)某黑色固体粉末可能是Fe、CuO、C中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某同学按照下图所示流程进行了实验。



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①若溶液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只含有Fe;

②若步骤Ⅱ中无明显现象,则固体乙中最多只能有四种物质;③若步骤Ⅱ中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乙一定是C;④若步骤Ⅱ中有红色固体析出,则固体乙中一定无CuO。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

【答案】A

【解析】若溶液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Fe;若步骤Ⅱ中无明显现象,则固体乙中最多只能有4种物质,除去未反应完的3种物质,还可能含有铁置换出的铜;若步骤Ⅱ中有气泡产生,说明其中加入的硫酸过量,则固体乙可能是C或者是其中的铁置换出的铜;若步骤Ⅱ中有红色固体析出,则固体乙中可能含有CuO,因为加入的硫酸的量不定;固体乙呈红色,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CuO。以为只有这样才能置换出红色的物质。

3.(2017·巴彦淖尔)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在一定条件下丁可以转化为乙,下表四组选项中,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甲 乙 丙 丁 A H2SO4 NaOH BaCl2 Na2SO4 B K2CO3 HCl KOH KCl C C H2O CO2 O2 D Fe CuCl2 Zn HCl

【解析】硫酸会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不会与硫酸钠反应,不符合题意,A错误;

碳酸钾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钾不会与氯化钾反应,不符合题意,B错误;

二氧化碳不会与氧气反应,不符合题意,C错误;

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氯化铜和锌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符合题意,D正确。

【答案】D

4.(2017?荆州)如图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反应条件省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化合物乙一定是无色气体

B.化合物甲可能含有3种元素

C.反应②一定是置换反应

D.单质B一定是金属铜

【解析】A和甲反应产生乙和B,且甲、B都能与单质C反应,结合常见的反应可知是金属氧化物被氢气或碳还原产生铜和水或二氧化碳的反应,因此:

A、根据分析可知化合物乙可能是水或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

B、化合物甲应该是金属氧化物,含有两种元素,故选项错误;

C、反应②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产生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

D、单质B可能是铜或铁等金属,故选项错误;

【答案】C

5.(2017·苏州)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选项不能实现图示转化的是()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推断题;由图示可知,甲能生成乙和丙,乙和丙可以相互转化。硫酸能和活泼金属生成氢气,能和碱、金属氧化物和碳酸盐反应生成水,水和氢气之间能相互转化,A选项不符合题意;C能和氧气反应生成CO或CO2,CO和CO2能相互转化,B不符合题意;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氯化钙和可溶性碳酸盐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C不符合题意;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氯化钠和硝酸钠不能相互转化,D符合题意。

6.(2017·龙东)下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是常见的补钙剂,B是黑色粉末,H是蓝色沉淀。下图是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己略去),请回答:



⑴写出B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

⑵写出F+G→H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⑶写出物质E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一种即可)

【答案】(1)CuO (1分)(2)2NaOH+CuSO4=Na2SO4+Cu(OH)2↓(1分)⑶改良酸性土壤(合理即可)(1分)

【解析】A是常见的补钙剂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E,氢氧化钙与适量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F是溶液,所以它的溶质是氢氧化钠;H是蓝色沉淀说明是氢氧化铜,C就是铜盐溶液,又因为B是黑色粉末,且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所以B是氧化铜,C是硫酸铜。⑴B是氧化铜其化学式是CuO;⑵F+G→H的反应其实就是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根据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⑶E是熟石灰,它可以中和工业废水中的硫酸、可以用于建筑材料也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等。

【知识点】物质的推断、常见特的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7.(2017·襄阳)图示中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物质F的化学式:__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答案】(1)CaCO3(2)Ca(OH)2+Na2CO3═CaCO3↓+2NaOH(3)分解反应

【解析】此题属于物质推断题,主要考查碳酸钙、盐酸、碳酸钠、氢氧化钙等物质的性质。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F是碳酸钙;与碳酸钙发生反应的物质是稀盐酸,所以E是稀盐酸;能够生成碳酸钙的反应主要有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所以C是二氧化碳、碳酸钠、氢氧化钙中的一种,由于C与盐酸反应,故C不能是二氧化碳,如果C是氢氧化钙,则B是碳酸钠,A为二氧化碳,D是由盐酸生成的单质为氢气,由于氢气和二氧化碳不能转化,故C不能为氢氧化钙,C为碳酸钠,则D为氢氧化钙;生成氢氧化钙的反应只有氧化钙和水反应,由于A是盐酸生成的,故A是水;D是由盐酸生成的单质为氢气。

物质F的化学式:CaCO3;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Na2CO3═CaCO3↓+2NaOH;

反应①是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反应,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8.(2017·湘潭)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模拟流程如下:



【小资料】

I、贝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

Ⅱ、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中大约能溶解700体积氨气,1体积水中大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

Ⅲ、饱和食盐水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NaHCO3↓+NH4Cl

(1)合成氨需要的氮气来自空气,空气属于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_____。

(2)过程②中主要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__。

(3)过程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③中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提高产率,往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气体时,你认为应该先通入_____________(填“NH3”或“CO2”),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1)混合物,4/5或者78%(2分)(2)过滤(1分)(3)CaCO3====CaO+CO2↑分解反应(4)先通氨气,因为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大大增强二氧化碳溶解能力,最终提高产率(5)CO2,NH3

【解析】(1)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及一些稀有气体共同组成的混合物,其中氮气占其体积的五分之四或者78%;

根据侯氏制碱法的流程,经过此步骤后原溶液分成了固体和液体,所以此处应为过滤,得到碳酸氢钠固体和母液;

过程1是煅烧碳酸钙,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这是一个分解反应;

先通氨气,因为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大大增强二氧化碳溶解能力,最终提高产率(5)CO2,NH3,最后产生的气体有CO2,NH3,这两种气体都可循环利用。

9.(2017·泰州)A~H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E为氧化物且E为常见的液体,B、D为碱,H、G为单质,C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F为胃酸的主要成分;反应①为光合作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右图所示。其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为_____;E的化学式为_____。

(2)B物质的一种用途为_______;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

【答案】(1)CaCO3(1分);H2O(1分);

(2)农业上用于改良酸性土壤(1分);复分解反应(1分);

(3)①6CO2+6H2OC6H12O6+6O2(1分);②CO2+Ca(OH)2=CaCO3↓+H2O(1分);

③Ca(OH)2+Na2CO3=CaCO3↓+H2O(1分)。

【解析】(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是碳酸钙(CaCO3);E是氧化物,且常温下是液体,可知E是水(H2O);A是氧化物,反应①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反应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已知E是水,则A是二氧化碳,生成物G是单质,所以G是氧气;B、D是碱,且B能转化成D,可推测B是氢氧化钙,D是氢氧化钠;F是胃酸的成分,则F是盐酸,H是单质,盐酸和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H是氢气,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

(2)B是氢氧化钙,农业上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反应③是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3)反应①是二氧化碳和水在阳光和叶绿素的作用下生成葡萄糖和水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6H2OC6H12O6+6O2;反应②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反应③是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H2O。

10.(2017·南宁)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7种物质,分别由C、H、O、Cl、Ca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已知A、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G是可燃性气体,D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这些物质之间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能相互反应,“→”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D、F的化学式:D,F.

(2)写出E的一种用途

(3)B→G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4)写出一个由A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根据“D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则推测D为二氧化碳;根据“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7种物质,分别由C、H、O、Cl、Ca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已知A、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G是可燃性气体”,结合图框,则推测G为氢气,B可能为稀盐酸,A为氢氧化钙,C为碳酸钙,E为氧气,F为水,代入检验.

(1)根据分析,D为二氧化碳,F为水,故D、F的化学式分别为:CO2、H2O;

(2)根据分析,E为氧气,E的一种用途潜水、登山、医疗急救;

(3)根据分析,G为氢气,B可能为稀盐酸,则推测B→G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4)一个由A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如Na2CO3+Ca(OH)2=2NaOH+CaCO3↓;或CO2+Ca(OH)2=CaCO3↓+H2O;

【答案】(1)CO2、H2O(2)潜水、登山、医疗急救(3)置换反应

(4)Na2CO3+Ca(OH)2=2NaOH+CaCO3↓;CO2+Ca(OH)2=CaCO3↓+H2O











1









献花(0)
+1
(本文系英才学生图...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