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国外小众商品在中国市场前景分析
2018-04-27 | 阅:  转:  |  分享 
  
国外小众商品在中国市场前景分析2017年中国进口跨境电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iiMediaResearch数据显示,2017年跨境电商整体交
易规模(含零售及B2B)达7.6万亿元人民币。2018年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有望增至9万亿元。在“新消费”观念和消费升级潮流的冲击下,
商品质量更有保障的跨境电商市场交易规模保持快速增长。随着平台物流水平和供应链打造逐渐完善,未来市场有望得到进一步扩大。我的网环球调
研发现,2017年中国消费者海淘排名前五类的商品分别为:3C数码、服装鞋帽、食品保健、母婴用品、化妆个护,商品来源主要集中在日本、
韩国、美国、法国、德国等五个发达国家,这些地区的商品深受中国海淘用户青睐。在排名靠前的五类商品中,每种商品仍以知名度高的国际大品牌
为主,3C数码如索尼、佳能,保健品如Blackmores、Swisse、Swanson等。小众商品无论从品牌上还是商品上,受关注程
度并不高。“小众”顾名思义小而少,与“大众”相对应。“小众商品”指为特定用户群体生产制造的商品,而不是以大范围消费者为目标客户。本
文里的小众商品指在中国地区用户群体范围不大、在中国消费者眼中知名度不高的海外国家和地区的商品。这些商品可能拥有优秀的品质、优惠的价
格,极高的性价比,但由于某种原因,始终未能被中国消费者所熟知。国外小众商品能否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利用进口跨境电商渠道成功进入中国,
小编看来,是肯定可以的,原因有三:第一、理性主导消费,追求性价比数据显示,从线上消费情况表现来看,有一定经济基础的70前在消费上对
品质化的要求相对更高;作为消费升级主力的80后则更加聚焦在非必需、品质和个性上的消费;而作为消费升级中的潜力股,90后在消费上偏好
更多元、更专业的品类。2017年消费者的品质化消费需求再次升级,愈发关注提升生活品质的小细节,使得垂直细分的小品类更受欢迎。在消
费升级的方向上,不同年龄层消费者呈现出不同的偏好。国别标签正逐渐被去除,消费者不再盲目追求国外品牌,越来越多的小众品牌越来越受到认
可。品牌标签正在被弱化,不再盲目地追求大牌,更注重产品品质本身。依托于高品质产品和去除品牌溢价的性价比,精选电商模式获得市场的认可
,并获得较高的满意度。第二、消费者对“小而美”品牌愈发认可以线上小众/潮牌、原创/独立设计品牌和网红品牌三类为例,对比两年的销售额
均有所上涨且人均消费额均呈现增长趋势;其中以原创/独立设计品牌在销售额上表现突出,相比之下网红品牌人均消费额最高;从消费年龄来看,
90后“小而美”品牌覆盖人群最多,是其主力人群。第三、商品同质化严重,加快小众品牌引入速度商品丰富性是电商能否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之
一。调查发现,目前国内主流进口跨境电商,考拉、天猫国际、JD全球购等,由于全球大品牌数量有限,商品品类同质化严重,如何打破进口品类
商品局限性是当前进口跨境电商亟需面对的问题。因此,小众品牌引入势必成为未来进口跨境电商发展的趋势。例如我的网环球,为了实现差异化竞
争,主营家居生活消费品,精选欧美、亚洲地区小众优质商品品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他们发现,原来产地价格就能买到更多的质优价优的原
装进口好货。小众商品并不小,小众产品照样可以成为大众商品,缺少的是发现小众商品的美和渠道。
献花(0)
+1
(本文系也说互联网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