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递延所得税基础之税会差异
2018-04-28 | 阅:  转:  |  分享 
  
递延所得税基础之税会差异



会计与税收之间的差异



递延所得税也就是所得税会计,这个所得税会计在新的会计准则里也称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会计与税收之间产生的差异,如何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列报做了具体的规定。



本系列基于会计知识体系与税法法规体系不一致的情况。会计准则主要是为投资者,债权人服务的,而税法主要是为国家服务的,两者所服务的目标不一样,就会导致双方在收入的确认、成本费用、列支和扣除等方面产生差异。



这种差异是一种什么样的差异?如何对这个差异产生的资产和负债进行确认和计量?这是所得税会计准则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接下来首先会介绍税会差异中产生的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的区别。在暂时性差异里又分为时间性差异和其他暂时性差异,那么它们的区别又在哪?再然后,对于暂时性差异,在会计核算上会产生一个所谓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又是怎么进行会计核算的?

(铂略注:关于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请参考相关系列报告)





这张关于会计税收之间产生的差异归纳表里,首先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永久性差异是因为会计跟税收在确认收入和成本费用口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只影响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无需确认递延所得税。而暂时性差异,是分时间性差异和其他暂时性差异的。时间性的差异里,归纳为确认时间不同造成的差异;影响若干期的应纳税所得额,这就跟永久性差异不一样了,永久性差异只影响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而时间性差异要影响若干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因此它通常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



对于其他暂时性差异,这种差异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意思是不计入利润总额。其他暂时性差异还包括企业合并等。其他暂时性差异跟时间性差异有一个很重要的不同,其他暂时性差异不影响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但相似之处是,它也要确认递延所得税的问题。这张表还有一个汇总,就是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中的时间性差异都是影响利润总额的,或者是影响应纳税所得额的,所以涉及到当期的纳税调整,而只有其他暂时性差异都不涉及到当期的纳税调整问题。



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的区别在于,永久性差异一旦产生就不能转回;而暂时性差异是先产生,后转回。这张表先给大家一个基本的概念,等到后面讲具体内容后再看这一张表就会对这个里面的内涵有更好的认识。



第一,先引出两个很重要的概念:利润总额和应纳税所得额(铂略注:上图右上角)。利润总额称为会计利润;应纳税所得额可以称为应税利润。会计利润就是利润总额按照会计准则核算出的,这个利润是股东分红的基础。应税利润就是应纳税所得额,是建立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之上。所得税申报表前13行,填的都是利润表上的金额,原封不动地把利润表上的金额填下来,然后再按照税法的要求进行纳税调增、纳税调减、税额计算等。这是个把会计利润转换成应税利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处理两个事情:一个是处理永久性差异,第二个是处理暂时性差异。这两个重要的利润总额(会计利润)概念和应纳税所得额(应税利润)概念要建设起来。



第二,永久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的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不等。为什么不等?因为要存在差异,没有差异的话会计利润就会等于应税利润。只要有了差异,大多数情况下会计利润跟应税利润是不等的。但偶尔也能相等,为什么呢?因为暂时性差异中有一个其他暂时性差异,其他暂时性差异不影响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也就是在当期不会做纳税调整,这个时候当期的会计利润和应税利润是可以相等的,除了这种特殊情况以外,只要有差异,会计利润都不会等于应税利润。



永久性差异的概念及处理



永久性差异



永久性差异是会计准则与税收由于口径不同而产生的。这种差异一旦产生就不能转回,这就使得某一个年度,会计利润跟应税利润不相等,并且这个不相等的差异也不能转回,所以只影响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不影响未来的应纳税所得额。因为,永久性差异是永远不会递延到以后去的,所以这种纳税影响是不跨期的。



举一个例子,从财务的角度上来说,企业如果有交际应酬发生了业务招待费,就要将发生额计入当期损益中。一般来说企业的招待费,都是计入管理费用的。有的企业为了划分成本中心、费用中心,可能分部门来处理,比方说销售部门发生的招待费,要计入营业费用也就是销售费用;而生产部门发生的招待费,就要求做账在制造费用里面。但是在一个企业报会计利润表的时候,原则上发生的这些业务招待费,都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比如:一个企业一年发生了100万招待费,那这就要全部计入当期损益,也就是说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要把收入冲掉100万出来费用。



从税收角度看,这个招待费能不能在税前扣除呢?税法是为国家服务的,国家为了维护税收权益,不允许企业敞开口子列支这些招待费。如果不限制的话,企业可能就把与生产经营互动无关的业务招待费也拿到企业来列支。比如,一个老板家孩子结婚,办喜筵花了50万块钱也拿到公司去报销了。这显然是轻视侵蚀国家的税基的,所以国家要对企业业务招待费的列支范围和标准进行控制。



税法规定,不管企业是何性质,发生多少招待费,首先有40%是不允许在税前扣除的,余下按照销售或者营业收入的60%,并且还要不超过当年收入(铂略注: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都不能作为计算的基数)的5‰按照孰低原则来扣除。比如:企业发生了100万招待费,先去掉40(10040%)万,还剩下60万。再来看企业的营业规模,企业一年的营业额是一个亿,那么一个亿×5‰,企业能够列支招待费的额度就是50万。用50万跟刚才的60万来比,孰低?50万低,那企业只能从100万里面扣除50万,另外的50万就要纳税调整掉了。



我们国家对于业务招待费的扣除有也特殊规定:如果企业是某集团的子公司,本身没有主营业务也不做生产经营,那可以把企业的投资分红以及股票、股权转让的收入拿来做计算招待费的基数。计算的方法是一样的,先除去40%,再比照转让股票,转让股权、投资分红的收入乘以5‰,以孰低原则来选择。举例:假定企业当年的会计利润是1000万,由于有50万的招待费不能在税前扣除,企业的应税利润就变成了1050万。由此应税利润就>会计利润就产生差异了。我们没有能够在税前扣除的50万的招待费就是差异。



这个差异在未来能不能转回来呢?是不能转回来的。因为这种差异是永久性的差异。在税法上,像这样的永久性差异还是比较多的。比如我们规定:一个企业的职工福利费,不能超过这个企业收入工资总额的14%,超过工资总额的14%就要调整。因为会计上发生了,但是税收上不允许扣除,调整掉的是永久性差异。



再比如:企业做非公益性的赞助,因为非公益性赞助是不允许在税前扣除的,所以这超出了国家允许在税前扣除的范围。公司会计上发生了,计算会计利润的时候要计入当期损益,但税收上要调整掉,这就成为了永久性差异。



再比如:税法规定罚款、行政罚款、司法罚金、税收滞纳金都不允许在税前扣除,但是在会计上是企业的营业外支出,减少了会计利润,在计税的时候要调整掉。那当然也构成了一种永久性的差异。所以这种永久性的差异只会导致当期会计利润与税收利润之间、应税利润之间的差异,这个差异不影响后期,所以我们称它是永久性的差异。



永久性差异不能形成是暂时性差异,由于它不存在递延和跨期的问题,所以就不会引出要确认递延所得税的问题。以刚才的例子:纳税调整了50万,假如说这个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是25%,50万乘以25%,意味着因为税会差异,企业要多缴125,000元的企业所得税。这个企业所得税就是企业当期的所得税费用,就会减少企业当期可以向股东分红的利润。反应反映在会计分录上就是125,000元的所得税。企业要做的会计分录就是: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额,金-应交所得税。借所得税费用了以后,就会减少企业当期可向股东分配的利润125,000元,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看,由于是永久性差异,资产负债表上的任何一项资产和负债不会在未来转回



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



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是由于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差额。如果企业任何一项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是一致的,企业就不会产生暂时性差异。比如说,企业的现金是它的资产,银行存款也是它的资产,而现金和银行存款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是不可能有差异的,它们永远是相等的。所以,现金和银行存款这两类资产永远不会有暂时性差异。但是其他的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有可能是不等的,一旦不等,两者相减的差额就是暂时性差异。



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什么时候会不等呢?



首先,会计准则是这么定义账面价值的:指按照其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计算确定的资产和负债在某一个日期应当在会计报表上保留的金额;如果是计提减准备的各项资产,它的账面价值是指这个资产的账面余额减去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后的金额,即账面价值等于账面余额减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比如,甲公司有一个固定资产机器设备的账面原价是300万,按照5年平均折旧,截至15年的10月31号,累计折旧是90万元,如果这个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为10万块钱,这样此固定资产在15年10月31号的账面价值就等于它的原值是300万减去90万的累计折旧,还剩210万。210万就是它的账面余额,也称为账面净值或者账面净额。而210万的账面净额(账面净值/账面余额)减去已经计提的10万元的减值准备后它的账面价值就是200万元。



现在这个资产的账面价值是200万,而它的历史成本的原值是300万,它的账面的净额是210万,这两个金额与账面价值都不相等。所以账面价值一定是在某一个资产负债表日,会计报表上这些资产和负债在这个时点应该保留的金额是多少。



铂略注:学习所得税会计的时候一定要有个概念,账面价值是指会计报表上在某一个时点,某一类资产和某一类负债保留下来的金额。这个金额可能不是历史成本,也可能不是账面的余额(账面净额)。



(铂略注:图为计税基础及资产的计税基础定义)



刚才例子里我们算出来资产的账面价值是200万。那么它的计税基础是多少呢?假定这个固定资产不可以加速折旧,在税前扣除折旧的年限最短是不能短于10年的。按照5年来折旧,5年里折旧了90万,比税法规定的最短年限快了一倍。以往每年企业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时候,多提的折旧是要做纳税调增的,因为折旧年限短了,就产生了会计与税收之间的差异。



所以之前企业在会计上累计计提的折旧是90万,但是在税收上,认可的折旧只有45万,所以在折旧方面就产生了45万元的差异。同时,这家企业还提了10万元的减值准备,这个减值准备在税法上也是不承认的。这样,在税收上现在认可的计税基础就跟刚才就不一样了。用我们税法认可的历史成本300万元减税法上认可的累计折旧总共是45万。这样未来此企业还可以在税收上折旧的金额,在今天这个时点认可的是255万。



由此,计税基础是255万,账面价值是200万,两者产生了55万元的暂时性差异。55万元暂时性差异由2部分构成。10万元是税法不承认的减值准备,在计提时不可在税前扣除;45万元是之前年度会计上多提的折旧45万,因为折旧速度比税法允许的速度快了一倍。



结合某项资产的计税基础=该项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以在税前扣除的金额,该企业的账面价值还剩200万,也就是该企业未来在会计上计入损益的折旧额最多只有200万元。但是在税收上,允许该企业未来可以在税前扣除的折旧有255万元,比前一项的金额要多55万。这是把会计上提前计提的折旧费45万和计提的减值准备10万组成的差额。以前它会计上把它提出来的时候,我们税收上是不承认的,是叫它缴税的,但是这个损失不是永久性的,是暂时性的,虽然未来该企业会计上能提的折旧只有200万,但是税收上可以折旧255万,在未来会把55万元的差额补回。所以这个例子里是一种暂时性的,时间性的的差异,不是一种永久性的成本代价。企业在当期多缴税以后,以后就可以少缴税。



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负债的计税基础意思是指如果企业账上负债,未来还债企业发生现金或经济利益的流出时,此负债对应的支出是可以在税前扣除的,计税基础就为0;反之,如果未来还债,对应的支出和经济利益的流出不能在税前扣除的时候,计税基础就等于账面价值。



比如某企业年末计提了产品售后维修费用1000万元,企业做账是,借记:营业费用1000万;贷记:预计负债1000万。借营业费用1000万就意味着会计利润减少1000万。那么此借方营业费用1000万,能否在当年所得税税前扣除呢?不可以,为什么呢?



《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了税前扣除必须要符合的三个原则。第一个原则就是实际发生原则。从会计的角度上,它是基于权责发生制,基于配比,基于谨慎性的考虑。比如某企业今年共卖了10亿个产品并且承诺了一年的售后三包,而到了年底,有2亿个产品的消费者来找该企业做售后服务。该企业对应的售后支出是1000万元。但是有些消费者并没有使用售后三包服务。但10亿个产品的收入已经全部确认了,会计上就要考虑配比。如果对应的维修费没有按照经验数据提出,企业的利润就会虚夸误导投资者,当期分红就会多分、虚分,违反会计上的配比。收入确认了而对应的成本费用支出没有进行相应的估计,既不进行配比也不谨慎。如此,会计上就会把这1000万提出来,利润自然就少了1000万。



而1000万元的服务费是企业预计的,如果消费者没有使用服务,这个支出就没有实际发生。在企业年度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时候,没有实际发生的费用是不认可的,企业就要在当年汇缴的时候做纳税调增。由此,应税利润比会计利润多了1000万,就不相等了。如该企业的税率是25%,就会产生250万元的企业所得税。这个企业所得税是该企业的一项成本(费用),所得税是企业的一个费用,这个费用是永久性的损失还是一个时间性的支出?是时间性的支出。因为它在没有发生的时候做纳税调增,在该企业下一年度维修费实际发生的时候,企业做账是借:预计负债;贷:银行存款,企业可能给客户维修材料,那就是贷原材料,等等。



实际发生了维修成本的时候,会计上的会计利润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因为它是借:预计负债,贷:银行存款,贷现金、贷原材料等等;但是下一年这1000万全部发生在税收上是允许在税前扣除的。所以这个负债的计税基础=1000万(负债的账面价值)-1000万(未来实际发生额)。这个时候,该企业负债的计税基础就是0。如果未来预计负债发生的时候,不能在税前扣除,这个时候计税基础就会等于负债的账面价值。这时候,我们就要考察它到底是永久性差异还是时间性差异了。



比如说一个企业关账的时候,海关或工商局正在对该企业进行检查,该企业认为它肯定要被罚款,初步商谈下来罚款100万。但是最终的处罚决定还没下,该企业做账借:营业外支出100万,贷:预计负债100万。负债的账面价值是100万,在未来罚款交付之后能不能在税前扣除?行政罚款是不能在税前扣除的,所以能扣除的金额是0。这时候负债的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这一种预计负债对应的差异就成永久性的差异。100万罚款提出来后,不能在税前扣除,要缴25万(100万×25%)元的企业所得税。



铂略注:上述25万元企业所得税在未来是转不回来的,这与售后维修服费用在性质上截然不同。售后维修费用在未来实际发生的时候是允许做纳税调减的;付出去的时候是借:预计负债,贷:现金等,会计利润上没有发生变化;但是税收上允许扣除,就可以做一个纳税调减,计税的时候把以后年度的会计利润减掉1000万,今年多缴税,以后就能少缴,所以这是有时间性的。



铂略注:罚款即使付给工商局、海关,也不能做纳税调减,实际上就是永久性的差异。对于这种负债的计税基础,要注意它是时间性还是永久性的差异。



时间性差异的构成内容



时间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分类的第一种是时间性差异。



铂略注:暂时性差异是先产生后转回的。在老的会计制度里,暂时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没有做严格的区分。现在有了严格的区分:时间性差异是暂时性差异当中的一个主要的分支,但两者不是相等,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时间性差异包含在暂时性差异中。



时间性差异顾名思义是税收和会计对收入、成本费用、利得、损失确认上时间不同。可以是会计上先确认收入,税收上后确认收入;也可以是税收上先确认收入,会计上后确认收入;也可以是会计上先提前确认了预备费用,就如刚才的5年折旧的例子,时间上不一样无非就是会计上提前早确认了折旧,税收上是迟确认了折旧费用,所以时间性差异是由于会计准则与税法在收入、费用、利得、损失等等方面确认的期间不同,产生某一个会计期间,会计利润比应该纳税所得(应税利润)大或是会计利润比应纳税所得额小而形成的。



时间性差异发生的时候,一定是在某一个会计期间发生了,并且这种差异是按年度来调整的。铂略注:税法规定,税会之间的差异在季度上,原则上是不调整的,只有少数事项,主要是免税收入一类的不增税收入的少数事项在平时季度、月度申报的时候是要调整的,而其他的绝大多数差异都是到年底汇算清缴的时候才调整。



所以时间性差异一般来说是发生在某一个年度,但是在以后年度能够转回来。既然能转回,就会跨期影响到企业是先缴税还是后缴税。所以时间性差异对企业的当期和未来期间的计税都会产生影响。但是如果一个企业只有时间性差异,那我们从一个很长时间来看的话,这个企业总的应税利润与会计利润是相等的,因为这无非是一个早、迟问题。某一个年度应税利润大于会计利润,但是到了下一个年度,应税利润就会小于会计利润。如果企业做一个台账把它加总,所有的时间性差异会归0。





时间性差异通常会形成一种暂时性的差异,把税暂时交给税务局,未来还能转回来。因此就会产生一个要确认递延所得税的问题(铂略注: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我们在下一个单元会解释什么是递延所得税资产,什么是递延所得税负债)。首先给大家总结一下,永久性差异是不形成递延所得税的,而暂时性差异就会形成一个所得税的递延问题。比如,当期企业的会计利润是1000万,缴税的应税所得只有900万,看上去占了便宜,但是之后还是要把该缴给国家的税补上去的。总体上来说,时间性差异就会存在一个递延所得税的确认问题。



应收账款与坏账准备

那么,一个企业常见的时间性的差异有哪些?这里列举了一些常见的类型。(铂略注:现金、银行存款、货币资金,它是不可能有时间性差异的。)应收账款里面包括偿清收款、其他应收款,统称应收款项,应收款项就会有时间性差异,因为应收款账龄长了以后企业会计提坏账准备。



而税前扣除规定的第一个原则就是实际发生原则,如果企业的应收款可能收不回来,但这还没有最终发生,不管企业用什么方法计提的坏账准备,在税收上是不承认的。税收只对税法有条件地承认像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担保公司,这一类特定的大金融行业能认可发生的来坏账计提准备金,其他企业一概不承认。提出来的准备金在会计上减少了会计利润,在税收上就要做纳税调增,所以当期的应税利润就会比会计利润来的大,这样企业就会要缴税,但所缴的税不是永久性的损失,在未来是可以转回来的,这是为什么呢?



比如,企业账面上有1000万元应收款中预估有300万收不回,于是企业在会计上就借:管理费用或借:资产减值损失300万,贷:坏账准备或贷:减值准备300万,那么企业应收款账面价值就从1000万减少到700万。在税收上,这个坏账准备是不允许在当期税前扣除的,所以这个300万就需要纳税调增,企业就为此付出了75万元的税款。但是这个代价不是一种永久性的损失。



假定企业与欠款方打官司,欠款方破产了,企业一分钱都没有清偿到。在企业会计上确认的应收款损失是700万元,但是资产的计税基础是税法承认的资产,在未来企业卖掉或使用的时候,在未来清偿资产,处置这个资产的时候,税收上允许扣除多少?由于企业刚才计提的坏账准备300万在税收上是不承认的,尽管在会计上变成了700万,税收上承认的计税基础依然是1000万。意味着因为欠款方破产,企业颗粒无收,在账上要把应收款销账处置掉。会计上销掉的是700万,但是税收上当年允许扣除1000万。资产损失去税务局去做申报时申报1000万,这样,这个年度就比会计上多扣了300万,先前75万元的所得税的成本就回来了。



存货与跌价准备&固定资产折旧与减值准备&无形资产摊销与减值准备



铂略注:存货与跌价,固定资产折旧与减值准备、无形资产摊销与减值准备都可能存在时间性差异。大家要注意,时间性差异可能不是一个变量导致的而是多个变量导致的。比如说折旧和摊销,折旧的年限、摊销的年限比税法规定的短的话,计税的时候是不承认的,企业就要调整,这一调整就构成时间性的差异了。比如说残值率,现在允许企业自己选,但是选了以后就不能更改。如果企业选了10%,过两年后又变成5%,过几年又变成0,这样税法是不承认的,然后企业又提减值准备,这税法也是不承认的。折旧、残值率、减值准备,这个税会差异,都是时间性差异,所以它是多个变量组合在一起。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



长期投资的初始计量是什么?在会计上有特殊规定,如购买了一项投资,比如购买了30%股权,核算就要使用权益法。如果企业的价值是1000万,但是有很多老员工,经过谈判说尽管这个企业市值是1000万,但是因为这么多老员工,未来就会是负担,所以投资方用900万来买1000万的股权,双方成交。于是,900万买了1000万的股权,投资方占了便宜。这样,在会计上就要求投资方要把买到的价值1000万的股权确认为一笔营业外收入,表现在做账上卖股权的第一笔分录是:借:长期股权投资900万,贷:银行存款900万。



这时资产的价值是900万,但是这个企业对应30%的股权的实际价值是1000万,在会计上就低估了这个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会计上要把它补回去,就做第二笔分录,借:长期股权投资,贷:营业外收入。这个时候,会计上有一个营业外收入100万,这个100万自然增加了会计利润100万。那它要不要缴税呢?税收上不要缴税,因为税收奉行实际发生原则,或者说税收的历史成本计税基础是买这个资产的时候实际花了的钱。投资者只花了900万,所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就是900万。会计上是1000万,但税收是不承认的。也就意味着投资方以后如果要把这个长期股权投资卖掉时,会计上减掉的是1000万,但是税收上只承认投资方花出的900万。



但是投资方也不会吃亏,因为买股权的时候,有一个贷方营业外收入,这个是不要投资方缴税的。投资方可以在买股权的当年做纳税调减,所以初始计量时,两者就会产生差异。为什么后续计量又会产生差异呢?



因为第一,投资可以使用权益法,权益法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果公司赚钱了,按它的税后利润,借:长期股权投资,贷:损益调整;如果公司亏损了,就要借:投资收益,贷:长期股权投资。不论是借:长期股权投资,还是贷:长期股权投资,都使得投资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发生变化了,税收上是不承认的。税收认可的计税基础就是取得这个股权的时候,投资方实际支付的代价,会计上面的增减一概不承认。同时会计上,或许贷:投资收益,或许会借:投资收益,都会影响投资方的会计利润,这一部影响在税收上也不承认的。所以后续计量会因为使用权益法产生调整,同时借机做的减值准备在税收上也是不承认的。



交易性金融资产计量与后续计量



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在会计核算的时候是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俗话说就是会产生浮盈浮亏。股票还在手上,一会涨一会跌,但还没有真正把它变现,那就是纸上的利润和亏损,就是浮盈浮亏。浮盈浮亏是反映在会计利润里的,但在税收上不承认。



应付职工薪酬



税法规定,公司提出来的年底的奖金、年终奖必须要在第二年做本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时候付掉。如果奖金没兑现,提出来的应付职工薪酬减少了会计利润,在税收上就要求做纳税调增。提而未付的工资、奖金,必须要做纳税调增。在未来实际发掉的时候再做纳税调减。

预计负债&预提费用

预计负债、预提费用在之前的例子里面讲过了。

预收账款等



预收账款也会形成时间性差异。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房地产公司预收房款,它是挂在预收账款里面的。这个预收账款要预交所得税,以后预收账款变成收入的时候要把预收账款变成收入。由于预收账款收到的时候已经核定了一块毛利缴过一块所得税了,等到变成收入计算成本核算利润的时候,要把预交所得税已经确认的利润再减掉,就是以后会存在纳税调减,凡此种种的都是时间性差异的表现。



铂略总结:所有的时间性差异,是指一项收入、一项成本,一项费用支出,一项利得或一个损失,会计跟税收不同时间发生而产生的差异。并且时间性差异会对当期的利润产生影响,如果把预提费用提出来当期的利润就少掉一块。再比方说预收账款,会计上挂预收,当期就没有利润,但是缴税的时候就要做调增。这就影响了当期的应纳税所得(应税利润)。所以时间性差异要注意,它发生在当期,影响会计利润或者应税利润,是会计跟税收在确认时间上不同所产生的。



其他暂时性差异





与时间性差异相伴而生的是其他暂时性差异。其他暂时性差异发生的时候,可能在会计上计入了所有者权益。



铂略注:所有者权益是指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还有新会计准则增加的其他综合收益。



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通常是指计入资公积,或是其他综合收益。不论是其他综合收益还是资本公积都不会增加当期会计利润,股东在当期做分配的时候不可以分配其他综合收益的这块收益。其他综合性收益相当于原来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比如,某企业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铂略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同,交易性金融资产是随时可以拿出来销售的,譬如说二级市场买过来的股票;但是可供出售的就不一样了)。该企业IPO(公开募股),A是该企业的一个机构投资者,当时A买了该公司成本是5000万的股份。由于A有一定的持股比例,所以在公司上市的时候,A承诺在未来36个月不减持,同时法规也禁止A减持。因此,A手上的股份就是不可交易的,等到禁售期满了之后,才可以交易。



A的投资成本是5000万,但是到了公司还没有上市的时候,市价攀升,到年底这5000万的股份按照新的估值是5600万,这时候A要做一笔分录,叫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涨上去了600万,贷:其他综合性收益,这个其他综合性收益,是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里的项目,但不计入利润表里,这样,A的会计利润不会被影响。而这个600万要不要缴税呢?浮盈浮亏,税收都是不承认的,这是浮盈,所以不要缴税,既没有计入利润表,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时候,也不要缴税,不要求把它视为应税利润,就不需要做纳税调整。所以,这种其他暂时性差异跟时间性差异是不一样的,时间性差异不是影响会计利润,就是影响应税利润,而其他暂时性差异是两个都不影响。但是要注意,其他暂时性差异通常要确认递延所得税,它为什么要确认递延所得税呢?



大家注意,会计上这个股份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已经涨到了5600万。A用历史成本5000万加上第二笔分红600万,资产负债表上,列报的金额是5600万。但是在税收上坚持历史成本5000万不变,所以计税基础依然是5000万。那就意味着,假定A可以减持了,会计上是用转让收入,比方说8000万减去5600万是2400万,而A当年的应税利润是8000万减去5000万等于3000万。此时,会计利润是2400万,税收利润是3000万,所以A就要做纳税调增600万。



铂略总结:其他暂时性差异,既不影响当期的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当期的应税利润,但不意味着不影响以后的税会差也不意味着以后年度的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不会产生差异。这个例子里,未来应税利润就会比会计利润多600万,未来会产生一个递延所得税的负债,有一个潜在负债存在。



所以由于有潜在负债的存在,就要将这种暂时性的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这个600万乘以25%的税率是150万。如果要确认这个暂时性差异,就要做一笔分录,叫借:其他综合收益,就是说这个所有者权益。刚才这笔分录增加了600万吗,但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并没有增加600万,A的股东权益并没有增加600万,因为未来还要缴税。因为这个600万叫浮盈,对应的150万是今天、今年不要你缴,但未来减持的时候都要产生这个150万的负债,所以都要考虑一笔分录,借:其他综合收益150万。这是一个递延的负债,所以它是贷:递延所得税负债150万,它有一个潜在的负债,贷方不能是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或者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就变成了一个现实的负债了,是不对的。所以它由于涉及到对未来,会计利润和税收利润之间差异的影响,所以也要考虑确认递延所得税的问题。



其他暂时性差异除了刚才的情况外,还会有其他原因导致。亏损弥补就是经常会遇到的情况。假设某一企业,今年产生了2000万的亏损,作为会计利润就是负2000万,它对税有时间影响吗?原来这个亏损可以被以后所利用,就是说未来,明年发生了会计利润假如有3000万,明年是不是要用3000万乘以25%,缴纳750万的所得税呢?并不是。



税法规定:以前5个年度的亏损是可以弥补的,明年3000万的会计利润出现以后,首先可以把上一年,按照税法口径算出来的2000万的亏损补掉,应税利润就等于1000万了。显然,这个2000万的亏损对当年的应税利润没影响,在今年不存在任何纳税调整。但是到了明年,这个2000万的亏损就能够被拿过来补掉,明年的应税利润就会比会计利润小2000万,这产生了未来的税会差异。2000万乘以25%,所得税的税率是500万,就是说明年税会差异对应的税收成本所得税是500万。



所以这个例子视为一种特殊的暂时性差异类型。税会之间有差异是因为资产的计税基础,或者是负债的计税基础跟账面价值不一致而产生的。所以通常的税会差异,都要观察资产和负债,资产负债表科目当中的资产和负债。



但是也有一种特殊的暂时性差异,在会计核算的时候,没有确认这个资产负债。企业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税法规定,除了特殊行业,一般行业是不能超过收入总额的15%的。假定一个企业今年的收入总额是一亿,但是今年花了2000万广告费,该企业又不属于医药、化妆品类的特殊行业,这样,该企业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在当年税收上允许扣的金额是1500万。



会计分录是借营业费用-广告费2000万,贷:银行存款2000万,会计利润列支了2000万,但在税收上只允许扣1500万,于是当年,该企业就要拿出500万做纳税调增,如此,就要付出125万元所得税的代价。但是广告费的差异,跟前面业务招待费的差异不一样,招待费超支了在未来是不能调回来的,而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超支是不一样的。



税法规定,企业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虽然超过了15%,但是超过的金额允许向以后年度结转。到下一个年度,企业有2个亿收入了,乘以15%,就有3000万的广告费的税前扣除的指标,而这个年度,企业只打了800万的广告,富余了2200万的税前扣除限额指标。如此,上一年结转过来的500万,就可以一次性地扣除。到下一年企业扣除的广告费在会计上入得是800万的费用。但是允许在税前扣除的是1300万,企业就把上一年所得税的成本在下一年转回来了。这构成了非常特殊的暂时性差异,就是该企业2000万的广告费在上一年发生的时候没有进资产,不是借一项资产,而是借费用,这所以很特殊。



铂略注:广告费在税收上类似于税收口径的长期待摊费用,允许在若干年度里摊掉,不过每年不能超过规定的标准。



以上为所得税会计最基础的概念:时间性差异、其他暂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的问题。



















2/2









献花(0)
+1
(本文系铂略LinkedF...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