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解析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介绍
在实务当中、执行其它会计准则的时候,会提到公允价值,比如说存货准则。如果接受投资的存货,就需要在存货准则当中规定,可以以合同或者协议规定的价格作为投资的成本。但是合同或者协议规定的价格是不公允的,就要按照公允价值来进行调整。这在存货准则当中,体现了公允价值。
还有很多方面,比如说金融工具的计量和确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等,这些准则中都会涉及到公允价值。
在2014年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解析》,主要有以下几个考量:
1、由于国际会计准则的变化,2011年5月12日国际会计准则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公允价值计量》。而且现在中国的经济,是和国际充分地融合的,是市场化、全球化的,所以它需要会计处理的方法以及产生的信息,去符合国际的一些要求。因此国际会计准则在变动,国内的会计准则必然会跟着做一定的修订,来跟进国际会计准则。
2、国内的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会计处理规定分散在各个具体会计准则中,比较分散并未单独就公允价值计量进行规定。
3、到底应该如何来确认公允价值,如何计量,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把它反映出来。为了保持国际准则趋同,提高会计信息的通用性,适应经济发展的市场化和全球化对财务信息的要求。
因此,为使国内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和国际的准则有相应的接轨,同时使国内的一些关于公允价值的论述集中,所以就需要出台这样一个准则。
?
1.公允价值定义的变化
首先,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解析》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做了明确的规定,在过去的准则或者在实务当中,财务人员认为就是在市场中可能购买商品的价格,就是公允价值。这个论述是不完备,比如说在清算市场时,或者是某个企业已经清算了,已经以非正常的价格对外销售了,消费者购买的价格就不属于真正意义上公允价值。
所以过去可能企业更多地认为公允价值只是购买价格。但这个价格,有一定的条件现在。所以新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做了一个准确的评判。
铂略财务培训将新旧定义进行了对比,过去认为公平的、自愿的交易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就是公允价值。而新准则中的定义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定义基本上相符。公允价值是指市场的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要支付的价格。
这个含义实际上有以下特点:
a.它讲究的是市场行为,而且这个市场一定是一个有序的市场,而不是清算市场或者是企业处于一个不规范,或者经济有波动,或者不正常情况下的市场。它一定是有序的市场,是一个习惯性的市场。
b.它是能够通过这个习惯性的假定,资产按照这个市场上的价格能对外销售的,这是一个假设。比如债务转移,它是一个转移。过去说偿付,这里用的是转移,转移的概念更加完善,它不仅是支付。企业用自己的资金,去支付负债叫偿付。但是从市场的角度来说,自己的资金实际上也是有成本的。所以用转移,是更加合适,也就是说企业虽然自有资金,但是去支付债务,这个债务也是市场上带有公允的债务,所以这个就使公允价值的含义更加准确。
但是在实务当中,比如企业取得一项资产,或者是销售取得的应收帐款,这样一项资产或者银行存款,一定市场能够接受的价格,交易价格和合理公允价格是一样的。不能是卖给关联方的,低价销售的,这个不属于公允价值。公允价值的特征,从市场的角度出发,是一个有序的市场价格。
c.退出价格,也就是资产卖出去,对方按照这个价格,卖方一定能够卖出去的。因为市场就是这样,如果售价高了,卖不出去。那这个市场的价格,实际上不是一个真正的公允价值,不是真正的市场的行为。
低价卖如果是市场行为,那也属于公允价值,但若是正常情况下非正常的低价卖,那可能就不是公允价值。所以一定要对新的公允价值的含义有全新的了解。因此有时候在实务当中,税务机构进行稽查的时候,发现企业的收入有些偏低就需要核定。为什么要核定,加一定的利润,它的差值在哪里?比如一个茶杯,市场价格可能两块钱(2元),但是企业可能一块卖给人家(可能以1元的价格卖给消费者)。这个时候一块(1元)是公允价值吗?税务(机关)查到后可能不会认为是公允价值,除非企业有完全的理由说服税务机关,为什么这个价格是公允价值。
2.准则的适用范围
公允价值计量的范围在规则当中也有特别规定的。
公允价值的计量主要规范的是企业的资产或者负债,如何计量其公允价值以及披露公允价值的信息,但是具体怎么处理不是这个准则去规范的。比如会计分录怎么做,怎么编制报表,这些都不是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规范的,这个准则只是告诉企业应该如何计量资产和负债,不是怎么会计处理的,会计处理是有其它的会计准则来进行规范的,所以铂略财务培训提醒企业这个要注意一下。这个准则不是说所有的行为都适用的。
会计中某项资产到底记在当期损益还是综合收益,不是这个准则规范的,不是这个准则的适用范围,这个准则是确定如何计量公允价值。
比如说长期股权投资,存货准则等等,就是这些会计准则规定的,所以在这里铂略财务培训特别有一个提示,就是公允价值的计量准则适用于所有的相关资产和负债的,不管是初始还是后续的计量,也就是说如何计量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的方法。
3.相关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计量的识别
要求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可以是单项的资产,也可以是一个组合。因为公允价值的计量,它是一个最小计量单元。比如说一台电脑,有主机,有显示器,有键盘,它的公允价值怎么去判断?
在这个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当中,它是以一个最小的计量单元,就是这个电脑是按照组合去卖的,还是按照显示器去卖?就是说单项和组合的概念,如果只卖一个显示器,那这个显示器,它的公允价值多少,就要单独地来计量它的公允价值。
如果销售一个组合,把整套的电脑卖出去,那它是一套的这个公允价值。铂略财务培训提醒一定要注意一下这点。因此,公允价值不一定就是单个的资产,或者是单项的负债,也可以是一个组合的负债或者组合的资产,关键的是它的计量单元,是以单项的,还是以组合的来计算的,就是最小的一个计量单位了。
所以公允价值,在计量的时候到底以单个或者组合,就是资产或者负债到底是单项的,或者是组合的一项资产,还是负债。所以这一点,就是在实务当中要特别注意的。
那么在识别公允价值计量的时候,一定要去了解相关资产或者负债的特征,因为同一项资产在不同的状态,不同的位置,不同的环节,其价值可能都不一样。比如同样的固定资产,全新的会有一个公允价值,使用过的二手的固定资产,它也有一个公允价值,但是它的价格是不一样的价值。
所以在确定计量的公允价值的时候,要考虑资产或者负债,它现在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和环境,它有没有特别的使用的限制。尤其是负债,比如说使用一项受到限制的负债,这个时候要去考虑,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是公允价值。
所以这个准则当中特别指出,公允价值不是凭空想象的,要基于一定的判断,对资产负债有一些了解。
4.有序交易和市场
a.有序市场
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假定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出售资产或者转移负债的交易,是在当前市场条件下的有序交易。
有序交易,是指在计量日前一段时期内相关资产或负债具有惯常市场活动的交易,不包括被迫清算和抛售。
有序市场是在假定市场的参与者在计量日出售资产或者转移负债的交易,是在当前市场条件下的有序交易。有序交易是指一个习惯性的正常的交易,即正常的企业行为。企业没有被迫,或者也没有受到由于企业自身的限制,比如说这个品种要停产了,将来不生产了,所以企业打折销售,这个时候不叫有序的交易。这是第一种偶发的、临时的交易,所以这个时候的产品价格,不能说是严格意义上的公允价值,是一个处理的价值。
所以在这个准则当中,要特别注意,它是一个惯常性的,准则当中用的是惯常,实际上它是一个正常的,习惯性的交易,是市场的长期运作行为。所以特别注意是不包括清算,或者抛售的。
在使用过程当中,如何判断什么是有序交易?
第二种垄断的交易,这个行业就是垄断的,价格由垄断企业定的,这个时候垄断价格也不属于公允价值。因为它没有一个有序市场,而是垄断的。
第三种受到监管的交易,比如说企业的交易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能随便想卖给谁就卖给谁,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来买,或者每个人都可以进入市场的。这种情况也不是一个有序的交易。
所以企业一定要注意,有序的交易,只要企业的交易受到一定的限制,或者有特殊的原因,使企业的交易不是正常的企业经营行为,这个实际上都不是有序的交易。
所以有序的交易,一定是有一个公平的市场。因此在主要的市场,而且在最有利的市场,企业可以自由地进出,可以去按照市场的规则,按照一定的性质,按照掌握的信息、产品特点来制定交易规则或者价格,这个时候才是公允价值。在后面,还会讲到如何去判断它的公允价值。
有序交易一定是在正常的、主要的市场,或最有利的市场上正常交易的价格才是公允价值。
b.主要市场和最有利市场
整合当中对主要市场做了特别的明确的规定,主要的市场一般是指交易量最大,或者活跃程度最高的市场,比如现在的很多批发市场、产品交易市场都是主要市场。
最有利市场是考虑了交易费用和运输费用后,能够以最高的金额出售相关的资产,或者以最低金额转移相关负债的市场。如果没有主要市场,可能想到的就是最有利的市场,也就是企业对最有利的市场。
一般首先要考虑最主要的市场,企业卖一个产品,企业就需要掌握一些信息,要对最主要的市场是什么状况,制定价格的时候需要考虑。所以如何识别主要市场和最有利市场?
第一,主要取决于它的信息,企业要能够得到一定的信息,因为得不到信息就无法判断价格是否公允。所以很多批发的交易市场都有交易牌挂出来,企业都能通过多种渠道去获得这些信息,并以这些信息去获得相关公允价格的信息。
第二,这个市场企业是可以进入的。如果企业了解那么多信息,供应商也知道了商品的价格,最后企业进入市场是受限制的,那这个公允价值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企业无法进入市场进行销售,所以一定是企业可以进去的市场,是可以自由买卖的市场,这个市场才能是一个主要的市场,或者是最有利的市场。这个无论是在财务中,或者实际经营中,考虑主要市场,实际上主要是从这个角度去出发。一定是最大的交易最活跃的市场,而且是企业可以进入的,这个一定要注意。
铂略财务培训在这里给企业举个例子以便理解。
案例分析:
首先判断它最主要的市场是哪里?应该是上海,交易量最大,也是最活跃的。同样企业要判断,这个时候公允价值是不是就是上海市场的三十万?按照这个准则,在正常的情况下,当然是以上海的价值作为公允价值了。
上海是个主要的市场,如果现在南京的市场也是相对比较活跃的,但是只需要二十九万,而上海的公允价值是三十万。那么在南京市场的公允价值里面,就需要把运费考虑进去,如果运费五千块钱,这时南京市场的公允价值就需要调整,实际上就是一个折中的价格加上运费,二十九万五千。那么认为南京市场的公允价值更合理,因为对企业更有利,而且它也是一个有序的市场,公允的价值。
因此在价值判断中,一定要选择交易量最大的,市场最活跃的,作为公允市场。但是要记住公允市场的价格,如果涉及到运费的,也要把它考虑进去。交易费用是不需要考虑的。
所以在正常的情况下,应该选择上海的价格,三十万左右作为公允价值。但是不能排除掉南京的价格,也一定要考虑运输的成本是否合适,所以铂略财务培训提醒企业一定要注意一下。
c.市场参与者
市场参与者,实际上很好理解,就是买卖双方,但是这个参与者准则当中有特别的规定,要把握这几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买卖双方不是关联方,一定是独立的。比如母公司销售产品给子公司,大部分情况下是不公允的,但是也不能排除是公允的。所以在这个准则中排除了关联方的交易,非关联方的交易才是公允的,一定要相互独立。
第二,市场双方都很了解,双方能够对这个交易做出合理的判断,也就是说信息是充分的。
第三,一定是自愿的交易,在这个市场当中,一定是自愿的,不是被迫清算等。
企业被迫清算这个时候,都不能够作为一个真正的市场参与者,因为企业可能这一次交易完成后就不存在了。所以必须是自愿的交易,一定要具备这样的特征。这就是市场参与者的三个特征:独立,了解信息,自愿的交易。
如何识别市场参与者?这里铂略财务培训列了三点:
实际上就是一句话,在市场当中,买卖双方作为企业来说,是和谁在交易,企业卖给谁的,或者是谁欠企业的钱。
所以一定要注意,市场参与者不是从单个上的,不是特殊的,而是从整个的市场来看,一定面向有很多的这样群体的市场,所以铂略财务培训提醒这个稍微要注意一下。
5.公允价值的初始计量
企业在初始计量当中,若准则当中有特别规定,企业应当根据交易的性质,以及相关的资产负债的特征,来判断初始价值是否与交易价格相等。
如果出售资产,一定要有人买,这样买卖双方就会产生一个交易价格,所以从理论上来说,这时的公允价值一定等于这个交易价格。如果说企业认定一个公允价值,但又以这个价格销售商品是卖不出去的,没人购买,那这个肯定不是公允价值。
所以从这个理论上来说,或者是从实务角度来说,能够卖出去的而且有人购买的价格,才是公允价格。所以公允价值在正常情况下,和交易价格是相等的。如果不相等的话,肯定有特殊的原因。
然后,交易的初始计量价格,比如说关联交易、被迫的交易,计量单位的不同,市场差异的不同,等等,这个价格肯定是会变化的,不一定会相等。当然,关联交易也有可能相等,但是大部分情况下可能是不相等的,和市场上相互独立的人之间的交易相比,关联交易的价格应该是有一点差别的。
所以这个准则当中,明确指出公允价值从原则上来说,卖方和买方价格是一致的。
1.估值技术及输入值的确定
a.估值技术
估值技术就是在确定公允价值的时候,应当采用一个合理的技术,来估计这个资产或者负债的公允价值。铂略财务培训提醒企业注意,评估一个资产或者负债的公允价值一定要有技术,不是随便确定的。
在准则当中规定了三种估值的方法: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从这个字面上来理解的话,应该是不难理解。
在准则当中对估值技术也做了一些特别的规定。尽可能使用可观察的输入值,就是要尽可能使用能够看得见、能够掌握的信息,这个输入值就是一个信息,一个科学的技术,与市场整体的环境,就应该使用这些做一个判断。
来看下面具体的三个方法的含义:
实际上可能融资租赁协议里面规定每期偿付多少,这个时候就要求财务把未来要支付的钱折现,实际上这个就叫收益法。要确定负债,在融资租赁的时候叫折现,实际上就是要折成现值的一种方法。因为资产未来要获得收益,或者负债将来也要偿还,都要把它折现,未来支付的一百块不等于现在付的一百块,所以负债也要折现,这个就叫收益法。
成本法,实际上在财务当中,比如存货准则,企业常遇到存货盘盈,盘盈的时候一般用的是重置成本。如果供应价值没有的话,就要采用重置成本,即重新购买同样的东西的成本,就是重置成本。
企业在选择这些方法的时候,要根据获得的信息去做判断,到底是市场法,还是收益法,还是成本法。当然有时候对某一项资产、负债,一种方法并不一定能够完全地适用,可能需要别的方法辅助地去验证。因此有时候,企业也会去选择几种方法,可能是市场法,成本法相结合来去运作、估计,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去选择最能够体现,或者最能够反映企业资产或者负债公允价值的方法。
准则当中也没有强制地要求一定要单一,主要还是选择最有利、最公允的方法来确认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
b.输入值
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考虑市场参与者在对相关资产或负债进行定价时所使用的假设,包括有关风险的假设,例如所用特定估值技术的内在风险等。
输入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给相关资产或负债定价时所使用的假设,包括可观察输入值和不可观察输入值。
可观察输入值:是指能够从市场数据中取得的输入值。该输入值反映了市场参与者在对相关资产或负债定价时所使用的假设。
不可观察输入值:是指不能从市场数据中取得的输入值。该输入值应当根据可获得的市场参与者在对相关资产或负债定价时所使用假设的最佳信息确定。
2.公允价值的层次
企业应当将公允价值计量所使用的输入值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二十四),公允价值计量结果所属的层次,由对公允价值计量整体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的输入值所属的最低层次决定。
了解一下公允价值的层次,这个也是在准则当中比较大的变化。在以前的准则当中,没有这么明确地把公允价值分为层次。
这个层次分成三层,具体看一下。它是从取得的信息,或者是市场的报价要不要调整,或者获得信息的这个报价是不是公允的,和企业的产品定价是不是相符的?这个是按照这样的角度去分。
市场价格要不要调整?要调整的,层次就会比较低。企业的一项资产或负债,若获得公允价值的信息要调整很多因素,也就是输入值,这个时候对企业确认公允价值的作用就会小很多,所以公允价值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在市场上获得的信息、得到的报价不需要调整,直接可以用在企业的产品,或者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活跃市场,简单来说就是在这个市场里面,交易量比较大,整个市场也比较完善,整个的产品信息也比较完整。这个也是比较活跃的,交易量比较活络的,比较公允的一个市场,所以这个一定要注意。
第二层次,得到的信息、获得的报价不能直接使用,可能需要调整。这里大概有四个特点,铂略财务培训提醒企业要注意一下:第一个,活跃市场包含了几个类似资产的报价,因为相同资产没有了,就无法获得信息了,只能看相同或者类似的资产;如果没有类似的,再看看非活跃市场上相同资产的报价;如果还是没有,就要用一定的方法来计算。可能采用企业内部的一些方法,如收益率等等。假如没有公开市场,没有公允价值,也获得不了相同或类似资产的信息,那企业可以做一个合理的评估,按照成本,加一定比例的利润也是一种方法,所以这个第二层一个合理的评估,按照成本,加一定比例的利润也是一种方法,所以第二层次,实际上就是不能直接获得报价,它取得公允价值,公允的公信度,就低于了第一层次的,但是如果没有第一层次的公允价值,就只能去用第二层次的。
有的企业的资产可能活跃市场和非活跃市场都没有,只能按照企业自己的方法去调整。但是这个时候,可能按照企业自己的方法,如成本加利润,企业仍认为是不合时宜的。此时,只能进入第三层次,一个不可观察的,任何信息都得不到的情况。企业如果认为内部的方法都不合理的话,万一到时候查的话,或者外部来验证的话,可能会产生公允价值不正确的风险。所以这个就是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才会使用的方法。
因此在实务当中要考虑优先顺序,包括审计的评估也好,实务的评估也好,首先考虑第一层次,即如果有市场的,直接取市场的价格作为公允价值;没有的话看相同或类似的,即第二个层次的;如果相同或类似的都没有,才会想到用一定的方法,即第三层次的方法再来做,所以这个一定要注意一下。
如何确定公允价值计量的层次,是取决于估值技术的输入值,还是估值技术本身?
公允价值的层次不是取决于估值的方法,是取决于输入值的本身,也就是取决于获得信息的判断的本身、假设的本身,而不是取决于方法。如果不能获得信息,企业可能用收益法,成本法等等。方法可以选择,但是层次一定是取决于输入值,也就是获得的所有市场信息的假设,是不是完全能够获得这些信息。这些信息是不是足以支撑企业的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的计量。所以注意,公允价值的层次取决于输入值,不取决于估值技术的本身。
3.公允价值的具体运用
公允价值的具体运用,在准则当中,在二十九页到四十九页,做了详细的说明。实际上金融资产、非金融资产、负债等等,这个和在实务操作中没有多大的区别,金融资产贷款、金融负债等等都没有什么区别。
企业去看一下,也是按照前面讲到的公允价值,如定义、方法、计量的层次、估值技术等,它只不过把每个金融资产、非金融资产按照类别,再详细地说明了一遍,所以不去细讲。
4.介绍公允价值的披露
公允价值的披露实际上就是主要的,准则里介绍了很多,但是对企业来说,没有什么新意,因为公允价值的披露也主要是对公允价值资产如何计量的,用了什么方法,怎么样一个层次,把这些披露出来就可以了。
实际上这个是没有什么大的说法,所以这个不作为重点讲,企业了解一下。披露实际上就是企业报表出来以后,在后面附注进行披露,比如应收帐款,主要披露它是什么情况,采用了什么方法,现在这个坏账准备采用了什么方法,公允价值怎么确认的,披露一下即可。
一些量化的信息,比如应收帐款有金额的,每个客户多少钱把它表格化,披露出来就可以了。所以没有特别的难点,因为平常的实务操作是差不多的,这个是报表的披露。
所以这个准则的主要内容就是前面讲到的,公允价值的定义、和过去的区别、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以及公允价值的层次。新增的准则当中变化最大的,也就是最需要了解的地方,铂略财务培训提醒企业注意一下。
5.和公允价值相衔接的一些规定
下面讲解和公允价值相衔接的一些规定。这个准则在2014年出来以后,实际上的2014年修订的准则,很多都需要追溯调整,但是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明确地规定是不做追溯调整的。注意一下,这个准则虽然是新增的,但对以前公允价值计量和准则要求不一致的,不需要做追溯调整。
因为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是告诉企业如何计量公允价值,过去已经计量了,市场环境已经变化了,无法进行追溯,所以当然不需要追溯调整。而且公允价值的定义里面明确规定,计量当前的环境下有序交易的市场价格。
所以这个准则企业注意,用现成的价格信息,哪怕不一致,包括合并报表一样,都不需要对期初数进行调整,不需要去追溯调整。
这个是最大的变化,所以对企业来说也是比较简单,因为不需要追溯调整,这个是详细的规定。所以今天的这个公允价值,简单地和企业交流到这里,谢谢企业。
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