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第七届小学语文教学大赛暨名师观摩课》——心得体会凉水中心校刘颖吉林省第七届小学语文教学大赛暨名师教学观摩活动,使我深刻地感受到 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下面我就结合两节习作课和一节名师示范课,谈谈自己的两点体会。一、习作找好切入点,还原生活本色。 孙劫执教的习作《说服的智慧——朋友圈的烦恼》,使我耳目一新,互联网走进了语文习作课堂,孩子们积极地参与帮助老师、自己解决遇到的烦恼 过程中,劝说的技巧不知不觉地深入孩子心中,这是一节适合学生表达的生活课。孙鹤霞执教的习作《记一次跳绳比赛》更是关注了孩子的亲身体验 ,这样的课堂才会让孩子有话可说,再加上教师的适时指导,孩子们动起笔来,才会得心应手。这两节习作课,让我真正明白了,写什么比怎么写更 重要。一个好话题,一个好视角比指导方式更重要。一节习作课,只要找好了切入点,就会事半功倍。二、牢记文体意识,关注学生自主探究。名师 张陆慧的示范课——《自然界的时钟》,教师设计了一个学习单,学生通过填写,加上教师引导学生的自主发现,就能轻松地品味出科学小品文的特 点,打通了语文的脉络,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课上始终关注并引发孩子的课堂思维活动,让孩子们读中品,品中读,悟出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体会这样写的表达效果。这节示范课,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生命。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依据文本类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 程和方法的指导。给学生搭建发展语文能力的平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和经历语言文字的魅力,在体验中丰富知识,获得方法,构建一个以 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此次的培训,不仅更新了我的教学理念,更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深入挖掘教材 ,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学习,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更有实效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