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学习吟诵 势在必行
2018-05-05 | 阅:  转:  |  分享 
  
学习吟诵贵在坚持

——记2015年8月栾川暑期阅读研习营培训

我从小就对文学情有独钟,2008年以来又着手管理学校的经典诵读工作,更是阅读了大量的古典名著,可是冥冥之中总觉得缺少点什么……直到14年年底去兰州学习,听到清华小学张小瑞校长吟诵的古诗《秋思》及《弟子规》时,我恍然明白,这就是我所缺失的,也是我要学习的。古诗词就该有古诗词的读法,它不能用朗诵现代文的语调去朗诵。可是怎样才能掌握其要领,学会吟诵呢?记得张校长讲过用“矿泉水调”,可用这个调读出来也不对味呀?难道所有的古诗词就一个调?我百思不得其解。这期间也上网查阅过有关资料,但收效甚微。就在我将要偃旗息鼓之时,忽然听到了马喜娥老师要去栾川培训古诗吟诵的消息,真是“初闻涕泪满衣裳”啊!

2015年8月7日清晨,我们终于踏上了去栾川培训之路,途中我很期待:这次能不能学到我想学的东西,这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培训?经过一天的颠簸,傍晚时分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栾川。

8月8日清早我们集体赶往栾川县党校开始第一天的培训。一进会场,一行醒目的“OCEF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第三届种子教师暑期阅读研习营”横幅横挂眼前,会场里人头攒动,来自四面八方的三百多名老师齐聚栾川党校会场等待着培训。8点30分栾川县党校会议室里一次精神的洗礼开始了。栾川教育局局长的讲话、刘倩老师的开幕词都很简短,但主题明确,他们把大量的时间留给了薛瑞萍老师。薛老师的《儿童经典诵读与儿童阅读课程化》讲座,从儿童阅读课程化、日有所诵、吟诵、故事讲述、写作等方面深入浅出的进行了阐述,条理清楚,讲的人精神抖擞、激情澎湃,听的人如痴如醉、手舞足蹈。我伸长脖子,目不转睛的盯着台上的主角,她语言流畅,如行云流水,举手投足,挥洒自如。其间薛老师具体清楚的讲述了古诗吟诵的要领:“一三五不管,二四六分明”“平长仄短,平低仄高”“韵字拖长”等,讲述了好作文要:“开门见山,先声夺人;停下来,写细节;结尾干净利索”。特别强调了“经典诵读不是比快,而是比慢,比认真”“经典是对孩子的意志、情感说话”“经典是一定要反复的”。会场上好精彩哦!三百多人一起诵《观书有感》,吟《诗经关雎》,一起读儿歌、唱童谣,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种认真、执着是其他培训、讲座中不曾见到的,没有人说闲话,更没有人玩手机,都在专注的听着、记着、拍着,生怕漏掉一个字。薛老师声情并茂的背诵《西游记》片段,唱《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讲《老鼠阿福》的故事时,会场里鸦雀无声,我们被薛老师的幽默、诙谐,尤其是她超强的记忆力所征服,一曲《五百年沧海桑田》(《西游记》中的插曲)将培训推向了高潮,每次随着薛老师话音的结束,会场里就会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我们为这位教育事业中的“孙悟空”鼓掌呐喊!最令我佩服的是薛老师讲述自己每天上午吟诵一小时,下午和同事、朋友一起吟诵两小时,天呐!一位大师级的专家每天都这样孜孜不倦的坚持学习,我们有何理由不学习呢?

8月9日是小安老师的吟诵示范课和孔晓艳老师的《积学修心,还至本处》——《日有所诵》通讲讲座。从小安老师的示范课中我学会了如何给学生上吟诵课,从孔老师的讲座中我对《日有所诵》有了全新的认识:其编写原则:以儿童为本位,服从儿童发展。形象、韵律、童谣、童诗。六年一贯,日不间断,缓坡上行,积学修心。通读原则:持之以恒,熟读成诵,适当指导。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早读时一气呵成,顺畅无碍的齐读。于是我下定决心开学后一定要教孩子们学吟诵,读《日有所诵》,虽然已经是五年级了,但我坚信学习没有迟早,只有坚持。

8月10日、11日培训地点挪到了实验二小,这两天是种子老师的磨课时间。非常感谢初级班的培训师田萍老师和各位磨课老师,是她们让我知道了每个年级应该怎样上绘本,怎样上《日有所诵》。虽然我是观摩者,没有亲自去磨课,但课堂结构有了清晰的框架,只有待开学后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

8月12日最后一天的培训重点是分高级班和初级班讲吟诵规则和音韵分析。一时间满校园响起此起彼伏的吟诵声,《鸟鸣涧》《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宿新市徐公店》《问刘十九》《咏柳》,我们初级班教室里有两个培训师,所以我们很幸运的比其他班多吟诵了几首诗。十点左右,各个教室里传出了吟诵《诗经木瓜》那优美而婉转的声音,因为五天的吟诵培训就要结束了,大家以吟诵木瓜来表达对薛瑞萍老师、刘倩老师、陈靖老师等负责人及培训师和义工的感谢。下午,陶静老师、巫乃刚老师、海校长分享了他们的吟诵果实,五点半在刘倩老师的总结声中结束了五天的吟诵培训。

五天的栾川培训虽然紧张而又短暂,但很充实,同时也有太多的收获和感动,深感自己的孤陋寡闻。今后一定要多读书、多学习、多吟诵,和孩子们一起读书,我坚信只要坚持吟诵,定能收获属于自己的丰硕果实。最后借用薛老师的话:我们是一群不完美的人,要带着完美的心走完美的人生!

献花(0)
+1
(本文系借我一双慧...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