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铡刀
2018-05-09 | 阅:  转:  |  分享 
  
铡刀



切草刀学名应该叫作铡刀。因为在农耕时代,我们这里的农村铡刀的作用主要是用来切喂牲口的草,所以村里人的土话都把它叫作切草刀,咱这篇小文是土人说土话,就用切草刀这样的称谓。

切草刀由三个部件组成,其一是一个大大的刀片,刀片头上有一个小小的眼儿,尾部安着一个小小的把儿;其二是一个木制的刀仓,刀仓由一个整段的圆木中间掏一个狭缝儿做成,缝儿的边缘上包上铁皮,既能和刀刃合缝保证切草的质量,又经久耐磨。在刀仓与刀片头相接的部位,也从两侧打一个通眼儿,用一个指头粗铁销子穿过去,把刀片和刀仓连接起来,成为刀片转动的轴心和力点。那个铁销子就是切草刀的第三个部件。切草刀作业时需要两人配合操作,一人站在刀把上方的头上手持刀把将刀片抬起来,另一人坐在旁边用手将需要切碎的草捆儿往刀仓里塞,草捆儿放入刀仓后,持刀把的人双手用力将刀下按,塞进刀仓里的草便应声变为两段了。如此这般连续作业,一捆喂牲口的饲草就变成牲畜适口的碎段堆在那里了。

农耕时代,牛马驴骡等大牲畜是农村的重要生产力,是庄户人家“半份家当”,种田的人家,没多有少都得饲养大牲畜,地多的人家养三五匹骡马,拴一套车,配两犋犁;地少的人家养一头牛,与别人家合作配一犋犁;再不济的人家也得养一头小毛驴,春天下种时拉耧。那时人心高古,民风纯真,收人钱财时要做到取之有道,自己付出时更讲究童叟无欺,对于一天里无言地为自己拉车拉磨的牲畜们,庄稼人一向把它们看作是自己的合作伙伴和家庭成员,对它们关怀备至爱护有加知冷知热,在生活上对它们悉心照料,决不因为它们不会说话就冷落它们虐待它们,知道它们渴了了时候拉它们去饮水,知道它们饿了的时候会让它们进食。牲畜们的主食是草,夏天吃青草,冬天吃干草。牲畜们所吃的草,不是整猪整养地扔在那里让它们自己啃,得用切草刀切成段,放在槽里才行,切草刀就成了饲养牲畜的人家必备的用具。夏天从田里割回青草来,要把杂质捡出,腐败的扔掉,整理齐楚,用切草刀切成二寸长的段子。冬天的干草就更得精工细作了,得用切草刀切成不到一寸的细段儿,村里传有“寸草铡三刀,没料也上膘”的谚语就产说给牲畜切草的。庄稼人给牲畜准备吃食的时候决不马虎,切草刀们也就一天价有起有落地忙忽着。现在,养牲畜耕田的人家是凤毛麟角了,养奶牛肉驴的专业户们喂的都是买回来的专用饲料,切草刀也就都“退隐”了,到了农家院落也看不见它的踪迹了。

切草刀除了给牲口切草以外,还有一个用处就是“齐麦子”。农耕时代,夏收时打麦子用牲口拉上碌碡碾。麦子那么长的麦稭上,只是穗头上有籽粒,但是一棵一棵地掐下穗儿来碾做不到,连整个儿的麦稭一起碾又太累赘,太误工。于是人们就想了个折衷的办法,麦捆上场后,用切草刀拦腰铡一刀,带穗的这一截儿摊到场上去碾压,剩下的那一截儿麦根则把混在其中的少量穗儿择出后垛起来当柴烧。这样做可以大大减少牲畜拉着碌碡在场上作业的无效劳动,提高生产效率。后来有了电动的脱粒机,夏收打场时时就不“齐麦子”了,麦子拉到场上后,把捆麦子的腰儿一拆便扔到脱粒机的进口里了。

庄稼人农具库里有刃头的东西着了急都能作为武器使用,笨重的切草刀虽然在冲锋陷阵时不好舞弄,但却仍可以作为刑具来要人性命。封建社会家族势力大,家法威严,在家族内部对那些败家子弟不贞女子实行私刑时,往往用切草刀结束他们的生命。山西民歌中有讲述青年男女私下幽会对天萌誓的段子是这样唱的“咱二人相好一对对,切草刀割头也不后悔”。文水县云周西村的弱女子刘胡兰就是因死在切草刀下而成为英雄的。

如果和切草刀一样的东西不是用来切草而是专门用来行刑的话,那就不能叫作农具而叫作刑具了,那就不能叫切草刀而叫作铡刀了。封建时代有判人腰斩的刑法,执行腰斩的刀就应该叫铡刀吧。要说起在中国名气最大的铡刀,恐怕应该是包公包大人的那三口铡刀了,它们叫: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







献花(0)
+1
(本文系山人r8ch18w...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