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荆条囤
2018-05-09 | 阅:  转:  |  分享 
  
荆条囤

粮食囤用竹篾垫子或荆条编织物或用席子等围成的盛粮食的围栏

囤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农村生产队和家庭储存粮食的器具。当时的余粮,不像现在用尼龙袋子装着堆放,而是用粮囤盛放,那时的生产力低下,需要储存的粮食非常有限。



囤主要是用荆条编制而成,所以叫作“荆条囤”。荆条囤大小不一,高低不等,生产队使用的囤比较大,直径有两三米,高度有一两米;有一种直径较大但比较浅的囤,农村人叫它“摺底子”。囤或摺子装满后,就要在上面加圈席,一圈一圈向上延伸,一直到四五米高,上面尖尖地堆成圆锥形,构成一个“粮食穴子”。家庭使用的囤则小得多,盛放细粮的囤,还要把它的里面或里外两面抹上一层掺着牛粪的泥巴,既可防漏,又可防虫蛀,农村人叫它“土窝子”。





编粮囤要有技术,选一片平整开阔地面,用粗壮的荆条排好米字型底,立好柱条,再鱼鳞状依次走横条,接头处削成斜面,里外勒紧盘实立条,像拧麻花一样有条不紊。而且还要有力气,特别手劲要大,要保证编成的囤坚固结实不变形。



粮囤,这个不登大雅之堂的老物件,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困难时期,很多家庭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放在土房子里的荆条囤,自然成了人们的希望所在和勤俭节约的好教材,留下了“囤尖好省,囤底难留”、“能在囤尖留,不在囤底愁”、“囤尖浪费看不见,到了囤底后悔晚”等生动语言。





























献花(0)
+1
(本文系山人r8ch18w...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