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晋宗室王侯世系表
2018-05-10 | 阅:  转:  |  分享 
  
2018
5
8






戊戌年

丁巳月

庚子日
作者:鐘山風雨
注:此表根据《晋书》、《魏书》--《本纪》、《列传》整理校对而成
爵号·庙号
谥号
姓名
字号
世系
出生日期
去世日期
年龄
封爵日期
子女
备注
殷王
司马卬
不详
汉高帝二年-205
汉高帝元年-206
司马钧
叔平
司马卯八世孙
汉元初二年115
司马量
公度
司马俊
元异
汉永初七年113
汉建安二年197
八十五
舞阳侯
成侯
司马防
建公
汉建和三年149
汉建安二十四年219
七十一
8子
司马防诸子
司马朗
伯达
司马防长子
汉建宁四年171
汉建安二十二年217
四十七
1子
高祖
宣皇帝
司马懿
仲达
司马防次子
汉光和二年179
魏嘉平三年八月初五251.9.7
七十三
汉延康元年220
9子
河津亭侯、安国乡侯220,向乡侯224,舞阳侯226,安平郡公251追封
安平王
献王
司马孚
叔达
司马防三子
汉光和三年180
泰始八年二月十八日272.4.3
九十三
泰始元年十二月十八日266.2.9
关内侯,昌平亭侯,长社县侯249,长乐公,安平王266
东武城侯
戴侯
司马馗
季达
司马防四子
3子
司马恂
显达
司马防五子
司马进
惠达
司马防六子
安城亭侯
司马通
雅达
司马防七子
司马敏
幼达
司马防八子
司马朗子
昌武亭侯
司马遗
魏黄初七年226
无子
安平献王司马孚世系
贞世子
司马邕
子魁
安平献王子
早卒
世孙
司马崇
早夭
穆王
司马隆
司马崇弟
咸宁二年七月初五276.8.1
泰始九年二月廿五日273.3.30
平阳亭侯,国绝
司马敦
司马隆弟
太康二年三月十五日281.4.20
咸宁三年正月初一277.2.20
武邑王
司马承
司马邕支子
元康中291-299
太康十年十月廿一日289.11.20
为司马翼嗣,寿安亭侯,南宫县王270年五月,武邑王289
长乐王
司马祐

太康五年二月初二284.3.5
为安平王司马敦嗣
义阳王
成王
司马望
子初
安平献王长子
汉建安十年205
泰始七年六月廿四日271.8.16
六十七
4子
出继伯父司马朗,永安亭侯251,安乐乡侯,顺阳侯,义阳王266
司马弈
义阳成王子
泰始中
黄门郎,先望卒
棘阳王
司马奇
永宁元年301以后
义阳王271,三纵亭侯288年五月,棘阳王
河间王
平王
司马洪
孔业
咸宁二年二月初五276.3.7
2子
出继叔父昌武亭侯司马遗,襄贲男264,河间王266
司马威
景曜
河间平王子
永宁元年四月十三日301.6.5
咸宁三年八月廿一日277.10.5
河间王276,章武王277,太康九年(288)六月为义阳王继司马望嗣
章武王
司马混
太康九年十二月初七289.1.15
司马滔
司马混小子
太兴二年319
嗣新蔡王司马确,新蔡王(永嘉末),章武王
司马休
咸和三年328
奔苏峻。战死
司马珍
司马休弟
太兴四年321
隆和元年十月262.11
四十二
咸和六年六月初七日331.7.27
随县王
司马整
泰始中追封
义阳世子,清泉侯,先父望薨,追封随县王
随郡王
司马迈
太康九年288
随县王,随郡王288
竟陵王
司马楙
孔伟
永嘉五年六月十一日311.7.13
魏乐陵亭侯,东平王266,免(元康元年八月初九291.9.19)竟陵王307
太原王
司马辅
太康五年十一月十四日284.12.8
渤海王(泰始元年十二月十八日266.2.9),太原王(277)
中丘王
司马弘
太原王辅子
元康三年十月293
太康五年285
太原王285,中丘王?
司马铄
元康三年293
下邳王
司马韡
太原王辅三子
永宁元年八月十七日301.10.5
元康六年296
为下邳王司马晃嗣
司马韶
永宁元年301
司马翼
子世
以兄司马邕之支子司马承为嗣,魏武贲中郎将,武帝未受禅而卒
司马晃
子明
元康六年正月296
魏武始亭侯,西安男264,下邳王266
司马裒
下邳献王子
良城县王
司马绰
烈王
司马瑰
子泉
泰始十年闰正月十八日274.3.12
魏长乐亭侯,贵寿乡侯,固始子264,太原王266
司马颙
文载
光熙元年十二月十七日307.2.6
太原王274,河间王277;南阳王模遣将梁臣杀之,并其三子
真定县侯
司马讼
太康二年281
为高阳哀王司马缉后
高阳王
元王
司马珪
子璋
泰始十年闰正月十七日274.3.11
魏高阳乡侯,浈阳子264,高阳王266
哀王
司马缉
咸宁四年七月廿三日278.8.28
泰始十年十二月275
袭高阳王司马珪爵
常山王
孝王
司马衡
子平
泰始二年二月十一日266.4.2
魏德阳乡侯,汝阳子264,常山王266
司马殷
安平世子邕子
咸宁元年十月初二275.11.7
泰始二年266
为常山孝王司马衡嗣,安平贞世子司马邕第四子
沛王
顺王
司马景
子文
咸宁元年八月十八日275.9.25
魏乐安亭侯,沛王266
司马韬
咸宁元年275
司马滋
世系不明
永嘉五年七月311
魏东武城侯司马馗世系
彭城王
司马权
子舆
司马馗子
咸宁元年十月初十275.11.15
东武城侯,彭城王266
司马植
永康元年八月300
康王
司马释
彭城元王子
永嘉三年正月甲午(疑误)309
永康元年300
司马雄
彭城康王子
永嘉三年309
坐奔苏峻伏诛
司马纮
伟德
咸康八年八月十七日342.10.2
咸和四年三月廿八日329.5.12
堂邑县公,继高密王司马据317,司马雄诛,入继本宗,彭城王329
司马玄
司马纮子
太和二年十月十七日367.11.24
咸康八年342
司马弘之
太元十四年四月二十日389.5.31
太和二年367
司马邵之
司马崇之
司马缉之
宋受禅,国除
高密王
恭王
道度
太和六年十月十七日371.11.10
咸和五年九月初十日330.10.8
出嗣高密王司马略
敬王
司马纯之
义熙八年八月十三日412.10.4
咸安元年371
司马恢之
司马纯之子
义熙八年412
司马荣期
梁益二州刺史
琅邪王
贞王
司马楚之
德秀
太元十五年390
魏和平五年十月464
七十五
魏世祖初
魏琅邪王,年十七(406)刘裕诛夷叔父宣期、兄贞之
司马金龙
荣则
琅邪贞王次子
魏太和八年484
琅邪公
司马徽亮
例降为公。坐连穆泰罪失爵
司马延宗
琅邪康王长子
司马裔
承业
还袭祖爵
司马藏
齐受禅,例降

司马纂
茂宗
琅邪康王次子
魏永平元年508
司马澄
元镜
司马仲粲
澄弟
渔阳子

司马悦
庆宗
琅邪康王子
魏景明四年503
魏渔阳县开国子
司马朏
魏正光五年524
司马鸿
庆云
司马孝政
齐受禅,爵例降
司马宝胤
琅邪贞王长子
司马升
进宗
太和十九年495
魏天平二年二月廿一日535.4.9
四十一
魏南秦州刺史
河内公
司马跃
琅邪贞王少子
魏太和十九年495
司马法莲
义熙二年五月406
继高阳王司马毅后。宋受禅,国除
乐成县王
司马融
为河间王司马颙嗣,咸和六年六月初七331.7.27,复颙爵位,封融为乐成郡王
武王
司马钦
兴宁三年三月三十日365.5.6
建兴中为司马融嗣,乐成王,河间王330
景王
司马昙之
太元九年十月初七日384.11.6
兴宁三年365
司马国镇
隆安三年二月十八日399.4.9
太元九年384
池阳侯
司马道赐
魏泰常五年五月廿七日420.6.23
新蔡王,魏池阳侯
淮南侯
司马国璠
河间景王子
魏淮南公(侯)
丹杨侯
简公
司马叔璠
淮南王,魏丹杨侯
温县侯

司马灵寿
司马叔璠长子
魏太和九年485
魏爵
司马惠安
高祖时
司马祖珍
十八
魏解褐员外散骑侍郎
司马宗庞
司马祖珍弟
魏永安中
司马嵩亮
司马直安
司马惠安弟
魏正光四年523
魏大将军
司马龙泉
魏沧州开府长史
宜阳子
司马道寿
司马叔璠子
司马绍
元兴
司马道寿长子
魏太和十七年七月十二日493.8.1
司马昞
景和
魏正光元年七月廿五日520.8.24
魏左将军
司马仲明
司马绍弟
魏安北将军、恒州刺史,常侍
司马彦邕
魏天平四年537
魏散骑常侍
司马范之
河间武王子
太元十六年六月十八日391.8.4
太元元年六月376
继章武王司马珍
司马秀
义熙元年五月405
太元十六年391
谋反,伏诛,国除
文献王
司马泰
子舒
元康九年六月初三299.7.17
魏阳亭侯,陇西王266,高密王296
司马略
元简
高密王泰子
永嘉三年三月初九日309.4.5
元康九年299
司马据
东海王
孝献王
司马越
元超
高密王泰次子
永嘉五年三月十九日311.4.23
元康元年八月二十日291.9.30
五千户侯,陇西世子,东海王291
世子
司马毗
永嘉五年四月
新蔡王
武哀王
司马腾
元迈
永嘉元年五月307
永嘉元年三月三十日307.5.18
东嬴公,东燕王(光熙元年九月306),新蔡王307,张泓故将李丰所害,是日,子虞、矫、绍为丰余党所害
庄王
司马确
嗣安
永嘉末
永嘉元年307
以章武王混子滔奉其祀
南阳王
司马模
元表
永嘉五年八月311
光熙元年九月306
平昌公,南阳王306
晋王
司马保
景度
元康四年294
太兴三年五月320
二十七
太兴二年四月319
南阳世子、王;自称晋王,改元建康(319)
司马瞻
宗室
太兴三年320
奉司马保后;汉帝刘曜所杀
范阳王
司马绥
子都
司马馗季子
咸宁五年七月廿六日278.8.31
司马虓
武会
泰始六年270
光熙元年十月306
三十七
咸宁五年278
司马黎
南阳王模子
为司马虓嗣;黎随模就国,于长安遇害
魏鸿胪丞司马恂世系
济南王
惠王
司马遂
子伯
司马恂子
泰始二年六月廿五日266.8.13
魏关内侯,平昌亭侯,武城乡侯261,祝阿伯264,济南王266
中山王
司马耽
济南惠王子
元康二年九月十一日292.10.8
济南王266,中山王277,列传记薨年277年
永兴元年八月304
元康二年292
成都王
司马勋
伟长
济南惠王曾孙
太和元年五月366
兴宁三年十月365
略阳太守瓘之子,通吉亭侯,自号成都王,子康、陇子
魏中郎司马进世系
谯王
刚王
司马逊
子悌
司马进子
泰始二年七月廿二日266.9.8
魏关内侯,城阳亭侯,泾阳男264,谯王266
定王
司马随
刚王子
太安元年正月二十日302.3.5
司马邃
永嘉中
太安元年302
没于石勒
闵王
敬才
魏咸熙元年264
永昌元年四月322
五十九
建武元年三月317
刺史王暠承敦旨于道中害之
司马无忌
公寿
永和六年八月350
太宁二年324
司马恬
元愉
烈王子
太元十五年正月廿六日390.2.26
永和六年350
忠王
司马尚之
伯道
敬王长子
元兴元年二月廿八日402.4.16
桓玄害之于建康市,义熙十一年(415)子文祖赐死,一子文仲
司马康之
忠王从弟
元兴元年402
谯县王
司马文思
司马休之长子
魏兴安初
为司马尚之嗣,袭封谯郡王,谋反,国除;魏赐爵郁林公、谯王
魏谯王
司马弥陀
司马文思子
其父于泰常五年封公,太平真君三年七月廿二日(442.9.12)封王
抚军将军
季明
敬王次子
元兴初
为桓玄所害
司马休之
季预
敬王子
义熙十三年417
魏谥始平声公,义熙十一年(415)次子文宝收付廷尉赐死
广晋伯
司马愔
烈王少子
永和三至四年347-348
司马允之
季度
出后叔父司马愔,与兄恢之同徙广州,于道被害
司马文惠
司马康之`子
袭广晋伯爵。宋受禅(420),国除
司马睦
子友
安平亭侯,中山王266,丹水县侯277年七月,高阳王280年六月
司马蔚
司马毅
司马文深
司马恢之`子
隆安五年401
隆安元年397
继司马毅后,以高密王纯之子法莲继
无爵
司马彪
绍统
高阳王睦长子
惠帝末年
六十余
继司马敏后
魏安城亭侯司马通世系
任城王
司马陵
子山
司马通子
太康四年四月283
北海王(泰始元年十二月十八日266.2.9),任城王(277)
司马济
永嘉五年四月311
太康四年283
随东海王越在项,为石勒所害,二子俱没
习阳亭侯
司马顺
子思
魏习阳亭侯
西河王
缪王
司马斌
子政
咸宁四年十二月初一278.12.31
陈王(泰始元年十二月十八日266.2.9),西河王(277)
司马隐
司马孴
注:世系空白者则与上一行为父子关系,后同
封爵·即位日期
高祖宣皇帝诸子
世宗
景皇帝
司马师
子元
宣帝长子
汉建安十三年208
魏正元二年闰正月廿八日255.3.23
四十八
魏嘉平元年249
长平乡侯249,舞阳侯251
太祖
文皇帝
司马昭
子上
宣帝次子
汉建安十六年211
魏咸熙二年八月初九265.9.6
五十五
魏咸熙元年三月十九日264.5.2
新城乡侯238,高都侯254,晋公(魏景元元年六月初四260.6.29)王264
平原王
司马榦
子良
宣帝嫡子
魏太和六年232
永嘉五年正月廿二日311.2.26
八十
安阳亭侯,平阳乡侯,定陶伯264,平原王266
汝南王
文成王
司马亮
子翼
宣帝第四子
元康元年六月291
5子
万岁亭侯,广阳乡侯,祁阳伯264,扶风郡王266,汝南王(咸宁三年八月廿一日277.10.5)
司马伷
子将
宣帝子
魏太和元年227
太康四年五月初一283.6.12
五十七
南安亭侯,东武乡侯,南皮伯264,东莞郡王266,琅邪王(咸宁三年八月廿一日277.10.5)
清惠亭侯
司马京
子佐
二十四
扶风王
司马骏
子臧
太康七年九月廿九日286.11.2
10子
平阳亭侯(景初中),乡侯239,平寿侯,东牟侯264,汝阴王266,扶风王(咸宁三年八月廿一日277.10.5)
梁王
司马肜
子徽
太安元年五月初七302.6.18
平乐亭侯250年正月,开平子264,梁王266
赵王
司马伦
子彝
宣帝第九子
建始元年正月初九301.2.3
安乐亭侯250年正月,东安子264,琅邪郡王(266.2.9)赵王(277.10.5)即位301,退位(永宁元年四月初七301.5.30)
平原王司马榦诸子
司马广
司马榦长子
安德县公
司马永
司马榦次子
太熙中
遇难,合门堙灭
汝南文成王司马亮诸子世系
司马粹
茂弘
汝南王亮长子
怀王
司马矩
延明
汝南王亮次子
追封
世子,为屯骑校尉,与父亮同被害。追谥
威王
永猷
咸和元年十月初十326.11.20
元康元年291
司马统
永和十一年正月初一日355.1.30
咸和元年326
咸和元年326以南顿王宗谋反,被废。后复
司马义
太元十四年八月初五日389.9.11
永和十一年355
司马遵之
义熙三年七月407
太元十四年389
司马莲扶
司马遵之侄
义熙三年407
司马遵之弟司马楷之子,宋受禅,国除
司马弼
司马祐子
太兴元年十一月十三日318.12.21
建武元年十一月十六日318.1.4
为新蔡王司马确后
司马邈
司马弼弟
太和元年三月十三日366.4.9
咸和八年四月333
太和元年366
咸安元年十一月廿二日(372.1.13)废于衡阳
司马晃弟
元兴元年七月初八日402.8.22
太元九年十月二十日384.11.19
为其奴所害
司马惠
西阳王
司马羕
延年
汝南王亮三子
咸和四年二月十三日329.3.29
元康元年八月十八日291.9.28
西阳县公(太康十年十一月廿三日289.12.22)县王291,郡王,弋阳县王326年十月;坐奔苏峻,与世子播、子充及息崧并伏诛,国除
殇王
司马悝
西阳王羕子
建武元年七月廿七日317.8.20
元帝时
为梁孝王司马肜嗣
奉车都尉
司马珉
西阳王羕孙
咸康初
南顿王
司马宗
延祚
汝南王亮四子
咸和元年十月326
永兴二年305
南顿县侯元康中,公,王305,子:绰、超、演,废为庶人
齐王
司马柔之
南顿王宗子
太元中
绍继攸、冏之祀,为桓玄前锋所害
司马建之
汝阳王
司马熙
汝南王亮五子
汝阳公,王305;没于石勒
司马景之
洪略
汝南王亮之后
魏太宗时归阙,爵苍梧公;卒赠汝南王
司马师子
密陵侯
司马准
巨之
司马景之兄
兴光初
魏泰常末授宁远将军、新蔡公;世祖改为密陵侯
司马安国
扶风武王司马骏世系
顺阳王
司马畅
玄舒
扶风武王子
不知所终
太康十年十一月廿三日289.12.22
扶风王286,顺阳王289,永嘉末,刘聪入洛,不知所终
新野王
司马歆
弘舒
太安二年五月303
新野县公289,郡王301
司马劭
司马歆兄子
太安二年303
赵王司马伦诸子
太子
司马荂
京兆王
司马馥
济阳王(永康元年四月初四300.5.8)
广平王
司马虔
汝阴王(永康元年四月初四300.5.8)
霸城王
司马诩
霸城侯(永康元年四月初四300.5.8)
太祖文皇帝诸子
世祖
武皇帝
司马炎
安世
文帝长子
魏青龙四年236
太熙元年四月二十日290.5.16
泰始元年十二月十七日266.2.8
26子
北平亭侯,新昌乡侯260,晋王太子265年五月,晋王265
司马攸
大猷
文帝子
魏正始九年248
太康四年三月十四日283.4.27
三十六
奉景帝后,长乐亭侯,舞阳侯,安昌侯264,齐王266
城阳王
司马兆
千秋

泰始五年十一月269.12追封
辽东王
悼惠王
司马定国

咸宁初追加封谥
广汉王
司马广德

乐安王
司马鉴
大明
元康七年297
临泗亭侯,乐安王266
燕王
司马机
太玄
为清惠亭侯司马京嗣
乐平王
司马延祚
大思
太康元年八月初五280.9.15
司马永祚
早亡
齐献王司马攸诸子世系
武闵王
司马冏
景治
献王子
太安元年十二月廿二日303.1.26
司马超
齐王冏子
永兴二年四月305.5
淮南王(永宁元年十二月302)乐平县王(永兴元年十二月廿四日305.2.4);永嘉五年311洛阳倾覆,超兄弟皆没于刘聪
司马几
嗣燕王,司马冏败,国除
广阳王
司马冰
永宁元年十二月302
绍乐安王司马鉴后,乐安王302,广阳王302,太安元年十二月303年废
济阳王
司马英
东莱王
司马蕤
景回
献王长子
咸宁三年九月十七日277.10.30
出继辽东王司马定国,辽东王277,东莱王283年五月,废(永宁元年六月十七日301.8.7)为庶人,后封微阳侯,追复王爵
华容县王
司马遵
司马蕤子
东莱王301,永嘉中为成都王司马颖嗣,没于贼,国除
司马照
太安元年十二月303
北海王
司马寔
景深
献王次子
太康四年二月十九日283.4.3
长乐亭侯,继广汉殇王后,北海王283,太安元年十二月303年废
冲王
司马赞
景期
献王五子
太康元年十二月十五日281.1.22

继广汉殇王司马广德后
乐安平王司马鉴子
司马籍
世祖武皇帝諸子
毗陵王
悼王
司马轨
正则
武帝长子
太康十年289追封
无后
孝惠皇帝
司马衷
正度
武帝次子
魏甘露四年259
光熙元年十一月十八日307.1.8
永熙元年四月二十日290.5.16
皇太子(泰始三年正月丁卯267疑误)太上皇(建始元年301正月初十2.4--四月初七5.30)
秦王
司马柬
弘度
武帝第三子
魏景元三年262
元康元年九月十四日291.10.23
三十
汝南王270年十一月,南阳王(咸宁三年八月廿一日277.10.5)秦王289
武帝子
泰始六年七月廿二日270.8.25
泰始五年十一月269.12
出继叔父城阳哀王司马兆后
司马宪
武帝第五子
泰始七年八月十九日271.10.10
泰始七年五月271
继司马兆后
司马祗
敬度
武帝第六子
泰始七年271
泰始九年六月廿九日273.7.30
泰始九年三月273
楚王
隐王
司马玮
彦度
元康元年六月十三日291.7.26
二十一
始平王(咸宁三年八月廿一日277.10.5),楚王(289)
始平王
司马裕
濬度
咸宁三年正月十五日277.3.6

淮南王
忠壮王
司马允
钦度
泰始八年272
二十九
濮阳王(咸宁三年八月廿一日277.10.5),淮南王(289)
代王
司马演
宏度
新都王
司马该
玄度
太康四年十一月廿二日283.12.28
十二
清河王
司马遐
深度
武帝十三子
泰始九年273
永康元年六月十三日300.7.15
二十八
出继叔父城阳哀王司马兆,渤海郡王
汝阴王
司马谟
令度
咸宁二年276
太康七年286
十一
长沙王
厉王
司马乂
士度
太安二年十二月廿四日304.1.17
长沙王(289、永宁元年七月十一日301.8.31)常山王(元康元年八月初九291.9.19)列传载永安元年正月二十五日废,二十七日(3.19)死
司马颖
章度
武帝十六子
咸宁五年279
成都王289,皇太弟(永安元年三月十一日304.5.1--十二月廿四305.2.4);二子同死
吳王
司马晏
平度
三十一
吳王289,宾徒县王300年八月,代王,吴王(永宁元年六月十五日301.8.5)长子佚名,与晏同没
渤海王
司马恢
思度
太康五年七月十六日284.8.14
孝怀皇帝
司马炽
丰度
武帝二十五子
太康五年284
永嘉七年二月初一313.3.14
光熙元年十一月廿一日307.1.11
豫章郡王(太康十年十一月廿三日289.12.22),皇太弟(永興元年十二月廿四日305.2.4)
武帝二十六子,余八子不显母氏,并早夭,又无封国及追谥,今并略之
吴敬王司马晏诸子
司马祥
吴敬王次子
嗣淮南王司马允,南平王,宜都王301,永嘉中为淮南王;洛京倾覆,为刘聪所害
孝愍皇帝
司马邺
彦旗
吴敬王三子
建兴五年十二月二十日318.2.7
建兴元年四月廿七日313.6.7
出继后伯父秦献王柬,秦王302,皇太子(永嘉六年九月初三312.10.19)建兴四年十一月十一日316.12.11降赵
司马固
吴敬王四子
永宁元年七月十一日301.8.31
汉王301,济南王;没于贼
济阴王
司马衍
吴敬王五子
新都王,济阴王;没于贼
孝惠皇帝世系
皇太子
愍怀太子
司马遹
熙祖
惠帝长子
咸宁四年278
永康元年三月廿二日300.4.27
二十三
永熙元年八月廿六日290.10.16
广陵王(太康十年十一月廿三日289.12.22)皇太子290,元康九年十二月三十日300.2.6壬戌废为庶人
司马虨
道文
太子长子
永康元年正月十四日300.2.20
濮阳王
司马臧
敬文
太子次子
永宁元年正月十七日301.2.11
永宁元年正月初十301.2.4
临淮五300,皇太孙(永康元年五月初九300.6.12),濮阳王301
皇太孙
冲太孙
司马尚
敬仁
太子三子
太安元年三月廿四日302.5.7
永康元年五月初九300.6.12
襄阳王300,皇太孙(永宁元年五月301)
楚隐王司马玮诸子
襄阳王
司马范
楚隐王子
永宁元年九月301
为石勒所害
元康元年五月291
奉毗陵悼王司马轨嗣
长沙厉王司马乂诸子
司马硕
长沙厉王子
永嘉二年十二月初一日308.12.29
没于刘聪
临淮王
司马鲜
永嘉二年十二月初一日308.12.30
淮南忠壮王司马允诸子
司马郁
淮南王允子
为秦献王司马柬嗣
汉王
司马迪
为始平哀王司马裕嗣,汉王289
清河康王司马遐诸子
司马覃
清河康王长子
太康六年285
永嘉二年二月十六日308.3.24
十四
永兴元年二月十七日304.4.8
清河王(300,304)皇太子(太安元年五月廿五日302.7.6)
司马籥
清河康王次子
永嘉二年308
新蔡王(惠帝末),清河王(308)
司马铨
清河康王三子
太兴三年五月初三日320.6.24
永嘉元年三月二十日307.5.8
上庸王(惠帝末),豫章王(光熙元年十一月307.1)永嘉五年六月311.7洛京倾覆,没于刘聪
司马端
清河康王四子
永嘉五年六月廿八日311.7.30
广川王(惠帝末),豫章王(永嘉元年三月307.5)永嘉五年九月初九日311.10.7为石勒所没
成都王司马颖诸子
庐江王
司马普
成都王子
中都王
司马廓
为代哀王演嗣
琅邪武王司马伷诸子
司马觐
思祖
琅邪武王子
魏甘露元年256
太熙元年二月十二日290.3.9
三十五
武陵王
司马澹
思弘
永嘉五年四月初一日311.5.5
永兴元年304
东武公(太康十年十一月廿三日289.12.22),武陵王304
东安王
司马繇
思玄
永兴元年八月初三日304.9.18
元康元年三月十九日291.5.4
东安公(太康十年十一月廿三日289.12.22)郡王291,同月廿七日5.12免,追复爵301年九月
淮陵王
司马漼
思冲
广陵公(太康十年十一月廿三日289.12.22),淮陵王301
东莞公
司马卷
本纪载为琅邪恭王弟
琅邪恭王司马觐诸子
中宗
元皇帝
司马睿
景文
琅邪恭王子
永昌元年闰十一月初十323.1.3
太兴元年三月初十318.4.26
6子
琅邪王290,晋王(建武元年三月初九317.4.6)
司马浑
长乐亭侯,奉东安王司马繇祀。寻薨,国除
中宗元皇帝诸子世系
肃祖
明皇帝
道畿
元帝长子
太宁三年闰八月廿五日325.10.18
永昌元年闰十一月十一日323.1.4
晋王太子317年三月,皇太子(太兴元年三月廿四日318.5.10)
道成
元帝次子
建武元年十月廿九日317.12.18
建武元年三月丙辰(疑误)317
初继叔父长乐亭侯司马浑,宣城郡公,琅邪王317
司马冲
道让
元帝三子
永嘉五年311
咸康七年八月初一341.8.28
东海世子,王
司马晞
道叔
元帝四子
建兴四年316
太元六年381
六十六
太兴元年六月廿三日318.8.6
出继武陵王司马喆后,咸安元年十一月廿一日(372.1.12)废;追新宁郡王381,追复387
司马焕
耀祖
元帝五子
建武元年317
太兴元年十二月初七日319.1.14
太兴元年十二月初五日319.1.12
显义亭侯
太宗
简文皇帝
司马昱
道万
元帝少子
咸安二年七月廿八日372.9.12
五十三
咸安元年十一月十五日372.1.6
7子
琅邪王(永昌元年二月初十322.3.14)会稽王(咸和二年十二月十六日328.1.14)琅邪王(兴宁三年七月初七365.8.10)
肃祖明皇帝诸子
显宗
成皇帝
世根
明帝长子
咸康八年六月初八342.7.26
二十二
太宁三年闰八月廿六日325.10.19
皇太子(太宁三年三月初二325.4.1)
康皇帝
司马岳
世同
明帝次子
永昌元年322
建元二年九月廿六日344.11.17
咸康八年六月初九342.7.27
吴王(咸和元年十月十三日326.11.23)琅邪王(咸和二年十二月十六日328.1.14)
显宗成皇帝诸子世系
哀皇帝
司马丕
千龄
成帝长子
咸康七年341
兴宁三年二月廿二日365.3.30
二十五
升平五年五月廿五日361.7.13
琅邪王(咸康八年六月十四日342.8.1)
皇子
哀帝子
兴宁元年九月十一日363.11.8
海西县公
司马奕
延龄
成帝次子
太元十一年十月十六日386.11.23
四十五
兴宁三年二月廿三日365.3.31
东海王(咸康八年六月十四日342.8.1)琅邪王(升平五年五月廿七日361.7.15)废为东海王(太和六年十一月十五日372.1.6)海西县公(咸安元年十二月廿六日372.2.16)
王子
海西公子二人
咸安元年十一月十九日372.1.10
康皇帝诸子
孝宗
穆皇帝
司马聃
彭子
康帝子
建元元年343
升平五年五月廿二日361.7.10
十九
建元二年九月廿七日344.11.18
皇太子(建元二年九月廿四日344.11.15)
太宗简文皇帝诸子
会稽王
思世子
司马道生
延长
简文帝长子
以西阳王羕(录)玄孙珣之为后,与梁王珍之俱被害
临川王
深仁
简文帝子
十七
宁康二年正月初一日374.1.29追封
追谥会稽献世子
烈宗
孝武皇帝
司马曜
昌明
简文帝第三子
隆和元年362
太元二十一年九月二十日396.11.6
会稽王(兴宁三年七月初十365.8.13)皇太子(咸安二年七月廿八日372.9.12)
文孝王
司马道子
道子
兴宁二年364
元兴元年十二月廿六日403.2.3
三十九
太元十七年十一月廿七日392.12.27
琅邪王(咸安二年七月廿八日372.9.12),会稽王(392)
司马俞生
司马朱生
司马天流
烈宗孝武皇帝诸子
安皇帝
司马德宗
德宗
孝武帝长子
太元七年382
义熙十四年十二月十七日419.1.28
太元二十一年九月廿一日396.11.7
皇太子(太元十二年八月十八日387.9.16)
恭皇帝
司马德文
德文
孝武帝次子
太元十一年386
宋永初二年九月421
琅邪王(太元十七年十一月廿七日392.12.27)元熙二年六月十一日420.7.7退位,零陵王(宋永初元年六月十四日420.7.10)
会稽文孝王司马道子世系
司马元显
文孝王长子
元兴元年三月初三日402.4.20
义熙元年追谥
世子;并其六子皆害
司马修之
临川王宝子
义熙十三年五月十六日417.6.16
义熙元年八月十五日
405.9.24
国除
司马彦璋
会稽忠王次子
隆安四年十一月400
继东海哀王为曾孙
东海公
司马天助
会稽忠王子
魏真君三年442
魏封
司马元伯
归都
后降温县子
武陵庄王司马澹诸子
司马喆
景林
武陵庄王子
司马禧
十五
太安元年
奉梁孝王司马肜后
声王
司马翘
咸和元年十二月327.1
建武元年八月十五日317.10.6
淮陵元王司马漼世系
淮陵元王子
司马蕴
武陵威王孙
义熙十一年三月廿八日415.4.22
隆安三年正月初四日399.2.25
奉淮陵元王之祀
司马安之
为淮陵王嗣,宋受禅,国除
琅邪孝王司马裒子
建武元年318
武陵威王司马晞世系
忠敬王
茂远
武陵威王三子
咸安二年372
义熙四年正月廿五日406.3.8
太元十二年九月廿五日387.10.23
新宁郡王(太元九年正月戊午疑误384.2.29或3.2)
司马季度
义熙八年七月廿六日412.9.17
义熙四年406
司马球之
司马
贤明
武陵威王次子
升平三年十二月360.1
为梁王司马翘嗣,咸安元年十一月廿一日(372.1.12)与父晞俱废徙新安。薨,太元中复国
司马和
太元十七年六月廿三日392.7.28
司马珍之
太元十七年392
刘裕伐姚泓,为裕所害。国除
司马综

本纪名总,与父同废,追赠给事中
司马宝
弘文
武陵威王曾孙
太元九年正月十六日384.2.23
继临川献王司马郁;宋兴,降为西丰侯
献花(0)
+1
(本文系gudaishi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