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掌握栓剂的含义和特点;药物吸收的途径与影响吸收的因素;热熔法制备栓剂的工艺要求;置换价 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2、熟悉栓剂常用基质的种类、特点以及栓剂的质量要求。3、了解栓剂的发展概况以及包装贮藏要求。第一节概述 含义栓剂(suppository)系指中药提取物或药粉与适宜基质制成供腔道给药的固体剂型。 中药栓剂是我国传统剂型之一,古代称坐药或塞药,为局部用药。特点栓剂在常温下为固体,纳入人 体腔道后,在体温下能迅速软化熔融或溶解于分泌液,逐渐释放药物而产生局部或全身作用。第一节概述1.肛门栓肛 门栓的形状有圆锥形、圆柱形、鱼雷形等。每颗重约2g,长约3~4cm,以鱼雷形较为常用,塞入肛门后,由于括约肌的收缩易引入直肠。 2.阴道栓阴道栓的形状有球形、卵形、圆锥形、鸭嘴形等,每颗重2~5g,直径约1.5~2.5cm,以鸭嘴型较常用。 此外,还有鼻用栓、耳用栓、口腔栓、尿道栓等。第一节概述1、双层栓双层栓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内外层含不同药 物的栓剂,另一种是上下两层,分别使用水溶性基质或脂溶性基质,将不同药物分隔在不同层内,控制各层的溶化,使药物具有不同的释放速度;或 上半部为空白基质,可阻止药物向上扩散,减少药物经直肠上静脉的吸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第一节概述2、中空栓中空栓可 达到快速释药的目的,中空部分填充各种不同的固体或液体药物,溶出速度比普通栓剂要快。通过对栓壳的调整也可制成控释中空栓剂。3、其他 控释、缓释栓包括微囊栓、骨架控释栓、渗透泵栓、凝胶缓释栓、泡腾栓。第一节概述中药栓剂尚处于研 究开发阶段,新型栓剂几乎未见生产。按临床作用归纳,中药栓剂约有以下几类:①清热解毒类:如小儿解热栓、小儿 消炎退热栓等。②清热燥湿类:如复方蛇床子栓、妇康栓、苦参栓等。③活血通淋类:如前列康栓、八正清淋栓 等。④止咳平喘类:如小儿清肺栓、小儿咳喘栓等。⑤回阳救逆类:如四逆汤栓。⑥抗风湿 类:如雷公藤双层栓。⑦截疟类:如青蒿素栓等。⑧收敛止血类:如痔疮栓、消痔栓等 。第一节概述栓剂既能发挥局部作用,又能发挥全身治疗作用。栓剂在直肠吸收比口服吸收干扰因素少,药物不受 胃肠道pH或酶的破坏而失去活性;可避免刺激性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减少药物受肝脏首过作用的破坏,同时可减少药物对肝脏的毒副作用;便于 不能或不愿吞服药物的患者使用。栓剂的不足之处在于使用不如口服方便。第一节概述 以直肠给药发挥全身作用,通常通过以下两条途径:一条是通过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肝脏代谢后由肝胆进入大循环;另一条是通过直肠下静 脉和肛门静脉,经髂内静脉绕过肝脏进入下腔静脉,直接进入大循环起全身作用。第一节概述第一节概述栓剂 中药物与基质应混合均匀,栓剂外形应完整光滑,无刺激性;塞入腔道后,应能融化、软化或溶化,并与分泌液混合,逐渐释放出药物,产生局部或 全身作用;并应有适宜的硬度,在包装或贮藏时保持不变形,无发霉变质现象。栓剂的基质主要分为油脂性和水 溶性两种。油脂性基质的酸价应在0.2以下,皂化价应在200~245之间,碘价低于7,熔点与凝固点之差要 小。1、天然油脂由某些天然植物的种仁提取精制而得。①可可豆脂:由梧桐科植物可可树 的种仁,经烘烤、压榨而得的固体脂肪。常温下为黄白色固体,可塑性好,无刺激性,能与多种药物配伍使用。熔点为31℃~34℃,加热至 25℃开始软化。概念: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系由天然植物油(如椰子油或棕榈油等)水解、分馏所得C12 ~C18游离脂肪酸,经部分氢化再与甘油酯化而得的甘油三酯、二酯、一酯的混合酯。特点:具有适宜的熔点,不 易酸败,为目前取代天然油脂较理想的栓剂基质。国内已投产的有半合成椰油酯、半合成山苍子油酯、半合成棕榈油酯等。现已广泛应用。全合成脂 肪酸甘油酯有硬脂酸丙二醇酯等。①半合成椰油酯:由椰油、硬脂酸与甘油酯化而成。为乳白色或黄白色蜡状固体。制品有34型、36型、38 型、40型。最常用的为36型。酸值小于2,皂化值215~235,碘值小于4,羟值小于60,无毒性,无刺激性。②半合成山苍子油酯 :由山苍子油水解、分离得月桂酸,加硬脂酸与甘油经酯化而成。为黄色或乳白色块状物,具油脂光泽。38型为最常用。 由植物油部分或全部氢化而得的白色固体脂肪。如氢化棉子油(熔点40.5℃~41℃)、部分氢化棉子油(熔点35℃~39℃)、氢化 椰子油(熔点34℃~37℃)、氢化花生油等。性质稳定,无毒,无刺激性,不易酸败,价廉,但释药能力较差,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可以改善 。1、甘油明胶系用等量明胶、甘油与水以适当比例加热融合,滤过,放冷,凝固而成。多用作阴道栓剂基质。1、吸收促进剂 包括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泡腾剂、氮酮类等。2.吸收阻滞剂如海藻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硬脂酸和蜂 蜡、磷脂等,可用于缓释栓剂。3.增塑剂如聚山梨酯-80、脂肪酸甘油酯、蓖麻油、甘油或丙二醇,可使脂肪性基质具有弹 性,降低脆性。4.抗氧剂如没食子酸、鞣酸、抗坏血酸等,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药物,可提高栓剂的稳定性。第三节栓剂的制 备一、一般性栓剂的制备第三节栓剂的制备置换价(displacementvalue,DV)系指 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的重量之比值。置换价(f)的计算公式:式中,G 为纯基质栓平均重,W为含药栓中平均含药量,M为含药栓平均重,M–W为含药栓中基质的重量,G–(M–W)为两种栓中 基质的重量之差,即与药物同容积基质的重量。第三节栓剂的制备1.油溶性药物如樟脑、中药醇提物等,可直接混入 已熔化的油脂性基质中,使之溶解。如加入的药物量大降低基质的熔点或使栓剂过软时,可加适量石蜡或蜂蜡调节硬度。2.水溶性药 物如水溶性稠浸膏、生物碱盐等,可以直接加入已熔化的水溶性基质中,或用少量水制成浓溶液,用适量羊毛脂吸收后与油脂性基质混合。 第三节栓剂的制备3.难溶性药物如中药细粉、某些浸膏粉、矿物药等,应制成最细粉,通过七号筛,再与基质混合。混 合时可采等量递增法。4.含挥发油的中药量大时可考虑加入适宜的乳化剂与水溶性基质混合,制成乳剂型栓。第三节栓 剂的制备栓剂模孔所用的润滑剂通常有两类:1、用于油脂性基质的润滑剂软肥皂、甘油各1份与90%乙醇5份混合制成的醇溶液。2 、用于水溶性基质的润滑剂液状石蜡或植物油等油类物质。第四节栓剂的质量评定、包装与贮藏 平均重量重量差异限度1.0g及1.0g以下 ±10%1.0g以上至3.0g±7.5% 3.0g以上±5%第四节栓剂的质量评定、包装与贮藏 除另有规定外,油脂性基质的栓剂应在30分钟内全部融化或软化变形,水溶性基质的栓剂应在60分钟内全部溶解 。如有一粒不合格应另取3粒复试,应符合规定。熔点范围测定油脂性基质栓剂一般规定熔点应与体温接近(约37℃ )。水溶性基质栓剂,其熔点对吸收影响不大,故无严格要求。第四节栓剂的质量评定、包装与贮藏第四节栓剂的质量评定、包装与贮藏 栓剂所用包装材料或容器应无毒性,并不得与药物或基质发生理化作用。小量包装系将栓剂分别用蜡纸或锡纸包裹后 ,置于小硬纸盒或塑料盒内,应避免互相粘连和受压。应用栓剂自动化机械包装设备,可直接将栓剂密封于塑料壳中。第四节栓剂的质量评定、 包装与贮藏除另有规定外,栓剂应置于干燥阴凉处30℃以下密闭贮存,防止受热、受潮而变形、发霉、变质。甘 油明胶栓及聚乙二醇栓应置于密闭容器中,以免吸湿,于室温阴凉处贮存。油脂性基质栓剂应格外注意避热,最好 在(+2℃-2℃)保存。甘油明胶类水溶性基质栓剂,应密闭、低温贮存。提取部分药材为1000g,稠膏量约为65g呋喃唑 酮50g甘油明胶基质2885g共制成栓剂1000粒(3g/每粒)第三节栓剂的制备一、一般性栓剂的制备第三节 栓剂的制备一、一般性栓剂的制备热熔法(亲水性基质)甘油明胶栓【处方】甘油1333.3g,无水碳酸钠33.3g,硬脂酸13 3.4g,蒸馏水167ml,共制成栓剂1000粒【制法】按处方比例,各取1/10量。将无水碳酸钠与蒸馏水置于蒸发皿内,搅拌溶解后 ,加甘油混合,置水浴上加热,缓缓加入锉细的硬脂酸,随加随搅拌,俟泡沫消失溶液澄明时,倾入涂有润滑剂的栓模内,冷凝,取出包装,每粒重 1.5g。(一)热熔法工艺流程妇康栓【处方】核桃馏油300g,甘油明胶适量。【制法】取甘油明胶,置水浴上加热,待熔化后,加 核桃馏油,搅拌均匀,近凝固时迅速倾入已涂过甘油的模型内呈稍溢出模口,冷后刮平,取出,共制成1000粒,即得。【功能与主治】清热解 毒,收敛固涩。用于赤白带下,小腹坠痛。子宫颈糜烂等。第三节栓剂的制备一、一般性栓剂的制备(一)热熔法工艺流程(二)置换 价f=W/G–(M–W)第三节栓剂的制备置换价举例制备鞣酸栓50粒,每粒含鞣酸0.2g,用可 可豆油为基质,模孔重量为2.0g,鞣酸对可可豆油的置换价为1.6(药物对可可豆油的置换价可以从文献中查到)。求需基质多少克?每栓的 实际重量是多少克?(二)置换价(三)药物的处理与混合(三)药物的处理与混合(四)润滑剂二、特殊栓剂的制备三、举例 (一)双层栓剂(二)中空栓剂双黄连栓(小儿消炎栓)雷公藤双层栓一、栓剂的质量评定(一)外观检查(二)重量差异一、栓 剂的质量评定(三)融变时限一、栓剂的质量评定(四)微生物限度(六)刺激性实验(五)稳定性实验二、栓剂的包装与贮藏二、 栓剂的包装与贮藏本科教学课件2009年9月第十二章栓剂学习要求:一、栓剂的含义栓剂与软膏剂比较第一节概 述二、栓剂的种类(一)按给药途径分类1.肛门栓2.阴道栓(二)按制备工艺与释药特点分类1.双层栓2 .中空栓3.其他控释、缓释栓1、栓剂有一定形状2、栓剂有一定硬度3、栓剂有一定重量(一)按给药途径分类(二)按制 备工艺与释药特点分类(二)按制备工艺与释药特点分类三、栓剂的特点(一)栓剂中药物吸收途径四、栓剂中药物的吸收途径及其影响 因素1.生理因素2.基质因素3.药物因素溶解度、粒度、脂溶性与解离度四、栓剂中药物的吸收途径及其影响因素(二)栓 剂中药物吸收的影响因素五、栓剂的质量要求第二节栓剂的基质与附加剂一、栓剂的基质第二节栓剂的基质与附加剂一、栓剂的基质 优良的栓剂基质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室温时具有适宜的硬度,当塞入腔道时不变形、不碎裂。遇体温易软化、融化或溶解。 ②对黏膜无刺激性、无毒性、无过敏性。释药速度必须符合治疗要求。③性质稳定,与主药混合后不起反应,不影响主药的作用和 含量测定。④具有润湿和乳化的能力,能混入较多的水分。⑤冷却时能充分收缩,易脱模;水值较高。1.根据药 物的性质选择适宜的栓剂基质药物脂溶性,基质水溶性药物水溶性,基质脂溶性2.根 据用药目的选择适宜的栓剂基质局部作用:水溶性基质全身作用:油脂性基质栓剂基质 的选用第二节栓剂的基质与附加剂一、栓剂的基质第二节栓剂的基质与附加剂(一)油脂性基质一、栓剂的基质第二节栓剂的基 质与附加剂②香果脂:由樟科植物香果树的成熟种仁脂肪油精制而成。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或淡黄色固体块状物,微臭,味淡。熔点30℃ ~34℃,25℃以上时开始软化,酸值小于3,皂化值260-280,碘值1~5。③乌桕脂:由乌柏科植物乌桕树的种子外层固体脂肪 纯化而成。为白色或黄白色固体,味特臭而无刺激性。熔点38℃~42℃,软化点31.5℃~34℃。一、栓剂的基质(一)油脂 性基质1、天然油脂将脂溶性药物制成起效迅速的栓剂应选用下列哪种基质()A可可豆脂 B半合成山苍子油酯C半合成椰油酯D聚乙二醇E半合成棕榈 油酯第二节栓剂的基质与附加剂一、栓剂的基质(一)油脂性基质1、天然油脂习题第二节栓剂的基质与附加剂2.半合 成或全合成脂肪酸甘油酯分类:第二节栓剂的基质与附加剂2.半合成或全合成脂肪酸甘油酯③半合成棕榈油酯:由棕榈油经碱化 、酸化加入硬脂酸与甘油经酯化而得。为乳白色固体,熔点分别为33.2℃~33.6℃、38.1℃~38.3℃和39℃~39.8℃ 。刺激性小,抗热能力强,化学性质稳定。第二节栓剂的基质与附加剂2.半合成或全合成脂肪酸甘油酯分类:④硬脂酸丙二醇酯: 由硬脂酸与1,2-丙二醇经酯化而得,是硬脂酸丙二醇单酯与双酯的混合物,为乳白色或微黄色蜡状固体,略有脂肪臭。遇热水可膨胀,熔点36 ℃~38℃,酸值小于2,皂化值175,碘值小于1,羟值116~126,对腔道黏膜无明显刺激性。第二节栓剂的基质与附加剂 2.半合成或全合成脂肪酸甘油酯分类:第二节栓剂的基质与附加剂3.氢化油类第二节栓剂的基质与附加剂(二)水溶性 基质制品有弹性,不易折断;不融化,能软化;溶解速度与明胶、甘油、水三者用量有关;与蛋白质产生配伍变化的药物, 如鞣酸、重金属盐等均不能用甘油明胶作基质。甘油与水的含量越高越容易溶解,且甘油能防止栓剂干燥变硬通常用量为:明胶与甘油约等量 ,水分含量在10%以下,水分过多成品变软第二节栓剂的基质与附加剂2、聚乙二醇类(polyethyleneglycols, PEG)为乙二醇高分子聚合物的总称,具有不同的聚合度、分子量和物理性状。通常用不同分子量的PEG以一定比例加热融合,可制成适当硬度的栓剂基质。3、聚氧乙烯(40)单硬脂酸酯类(polyoxyl40stearate)商品代号为“S-40”,为色或淡黄色蜡状固体,熔点39℃~45℃,皂化值25~35,酸值≤2。4、泊洛沙姆(poloxamer)系乙烯氧化物和丙烯氧化物的嵌段聚合物,较常用型号为poloxamer-188,熔点52℃。能起到缓释与延效作用。(二)水溶性基质第二节栓剂的基质与附加剂二、栓剂的附加剂第二节栓剂的基质与附加剂二、栓剂的附加剂(一)热熔法工艺流程熔融基质加入药物(混匀)注模成品取出刮削冷却包装第三节栓剂的制备BZS-I型半自动栓剂灌封机组ZS-直线型全自动栓剂灌封机组第三节栓剂的制备SJZ-I型栓剂高效均质机栓剂药品包装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