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一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及教案
2018-05-17 | 阅:  转:  |  分享 
  
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学科:科学年级:一教师:张海新

序号 计划内容



一 教











本教材采有了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双螺旋协同发展的理念模型,表现为“大单元”的组织形式和“四个板块”的呈现方式。



二 学生











本班有21名学生,对学习科学课,很感兴趣。



三 教







标 强调学生在科学概念,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维度上的协同发展。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认识和看待自然世界是科学课程的主要任务。学生不仅要能仔细地观察世界,要初步学会记录、分析、归纳、推理等。重视学生对自己活动结果的真实记录和反思。



四 主









施 1、认真专研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过程,对活动心中有数。

2、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有所收获。

3、善于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机会。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五 教





价 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遵循激励原则。评价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不断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使用鼓励性语言,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我们周围的物体

第1课发现物体的特征

1、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物体,这些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用科学的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

(2)、科学探究目标: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

(3)、科学态度目标: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物体,具用一定特征,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2、教学准备: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纸片,木块,塑料杯。

3、教学过程:

聚焦:教师把“物体” 一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物体并进行描述。教师把学生提到的词汇记录在黑板上。

探索:出示8种物体,让学生说一说物体名称,选择两个比较熟悉的物体进行描述。通过对比来描述木块和塑料杯。看书上的四幅图:进一步明确探究的方法和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形状、气味、透明与否、轻重、光滑还是粗糙等。

研讨:“我们是怎样观察物体的?”引导学生利用感官看、闻、摸,知道将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进行对比方法有助于更全面、更容易描述一个物体的特征。要注意鼓励学生对同伴的观点进行评价,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教师要把集体的观点,达成的共识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中。

学生活动手册:(1)观察木块并将其和其他物体比一比。(2)看一看,正在观察的物体是什么样子,说一说颜色。教师要给学生示范粘贴的方法。(3)闻一闻这个物体的气味。(4)摸一摸是粗糙还是光滑?(5)试一试是轻还是重?说一说,你观察的这个物体有什么特征?并把相应的词汇粘在表中。



5、总结



6、板书设计:第1课发现物体的特征

形状颜色气味轻重光滑粗糙



7、教学反思:









第2课谁轻谁重

1、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

(2)、科学探究目标:用掂量、称量等测量方法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比较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

(3)、科学态度目标: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掂量、称量等方法测量物体轻重的准确度不同。



2、教学准备:乒乓球、木块、塑料块、橡皮、简易天平一台、回形针、活动手册、班级记录表。



3、教学过程:

聚焦:教师展示上节课用到的各种物体的图片,提问:“这些物体,我们如何知道它们的轻重呢?”把“轻重”一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说说如何知道物体的轻重。学生可能说用手掂、用称称等。不要对他们的说法进行纠正,揭示本课重点:如何判断物体的轻重?

探索:探究前,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注意木块和塑料块的大小是一样的,橡皮的大小是不一样的。然后,要求学生预测物体的轻重,并把预测的结果记录下来。教师把物体轻重顺序排出来,讲解:数字小,物体就轻,数字大,物体就重。让学生说出预测的理由。教师做简要的总结。

研讨:班级汇总完成后,要组织学生分别查看三次排序的结果,然后将小组数据向全班同学汇报。讨论:那种方法更准确?预测是猜的,不准确,掂量也不准确,用天平秤更准确、更科学。

拓展: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已经发现大小相同的木块和塑料块,轻重是不一样的。给出:相同大小的瓷碗和金属饭碗,一样重吗?学生互相交流一会儿,再让他们发表观点,说出理由。

4、学生活动手册:预测掂一掂称一称交流

5、总结、

6、板书设计:第2课谁轻谁重

天平称量

7教学反思:











第3课认识物体的形状

1、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形状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的平铺方式。

(2)、科学探究目标:用简单的方法可以比较出不同物体的形状有所不同。不同的物体,会有不同的摆放或堆放方式。

(3)、科学态度目标: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认同物体的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有可能其摆放、拼接或堆放的方式不同。



2、教学准备:有一定高度的方盒子、大小相似的乒乓球和木块、橡皮若干、螺母若干、学生活动手册。



3、教学过程:

聚焦:引导学生回顾第1课的活动,让学生知道,我们在比较不同的物体时已经发现物体的形状可能不同,在出示本节课要研究的几种物体。问学生:它们是什么形状的?然后揭示本节课的重点----------形状是物体的一个重要特征。随后,教师提出一个新研究方法------把这些物体装在盒子里,然后通过探究怎样装得更多来研究物体的形状。学生可能会说出许多种装入的方法:平铺、堆放等,教师可以统一规定全班使用一种方法:平铺一层。

探索:探究前,教师可选择一种物体做操作方法的示范,如乒乓球--------“怎样平铺一层乒乓球呢?”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来操作。然后教师问:“铺满后,有多少个?”学生数出个数,填写在记录表中。示范后,再让其他同学动手用4种物体平铺并记录结果。在第一次活动结束后,教师询问还有其他平铺方法吗?让学生自主探究,或看书上平铺螺母的方法,继续探究。教师提醒学生及时记录数据。学生活动完成后,要让不同学生将数据填写在班级活动记录表中。

研讨:学生观察班级记录表,问:“同一种物体的两次平铺,结果一样吗?”乒乓球和木块是相同的,螺母和橡皮是不同的。教师让学生分析和表达自己的想法。螺母:平放和侧放。橡皮也是同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两种物体,提出“木块为什么没有其他摆放方式?而螺母可以有其他摆放方式?”引导学生意识到物体的形状具有不同的特点。

4、学生活动手册:平铺一层物体换一种方式铺补充第1课记录表拓展思考:螺母填满后,盒子里是否满了?



总结/

板书设计:第3课认识物体的形状

平铺物体侧铺物体形状



7、教学反思:



第4课给物体分类

1、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可以更清晰,有序的认识物体.

(2)、科学探究目标: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给物体分类时,依据的特征不同,分类的结果会有所不同.

(3)、科学态度目标:继续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认同物体可以根据某一特征被归类.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人们可以利用分类的方法整理来自世界的各种信息.

2、教学准备:乒乓球\大小木块\塑料块\大小螺母\大小橡皮\塑料杯\泡沫块\玻璃珠\纸片.不干胶贴纸,记号笔,学生活动手册.

3、教学过程:

聚焦:教师提出一问题,生活中,你们见过人们把物体分类吗?是如何分?学生举出例子,如:超市中将蔬菜分类售出,家里将衣物分类摆放,厨房里的餐具分类摆放.教师出示本节课要研究的物体实物和照片,带领学生回顾它们的名称后,再问,我们怎样给物体分类?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学生可能会说根据物体的相同特点和不同特点来分,也可能会说将物体分几堆,也可能会说根据某一特征如何分类……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探索:教师提示学生看看前面的探索记录,先问“我们探究了物体的哪些特征?”,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把提到的各种特征记录记录在黑板上,并提示学生可以根据物体的这些特征进行分类。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探索内容,体问: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并示范如何记录。分类前,教师带领学生给物体贴纸条,统一编上序号。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类和记录。小组活动时,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全部分类后在交流,也可以要求每个小组合作完成分类。如何合作分类呢?透明不透明等。

研讨:教师让学生说一说是如何分类的?根据的是物体的哪些特征?并把他们提到的特征呈现到班级记录表中。有不同的分类吗?鼓励学生表达不同的分类结果。按颜色分可以吗?教师只要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细分标准会产生不同的分类结果就可以了。

学生活动手册说明:编号分类记录在分类交流。

4总结



板书设计:第4课给物体分类



轻重颜色形状



教学反思:







第5课观察一瓶水

1、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水有许多可被感知的特征,如无色无味会流动透明等。水和洗发液一样,都可以被盛在容器中。但与木块等物体相比,水没有固定的形状。

(2)、科学探究目标: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瓶中的水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异同。学会用词汇描述观察的结果。

(3)、科学态度目标:积极参与研究活动,在研讨中发表有根据的观点。养成在探究中及时记录的习惯。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2、教学准备:一瓶水、一瓶洗发液、相同的透明小瓶2个、不同形状的容器、木块、学生活动手册等。

3、教学过程:

聚焦:水是一种典型的液体,表现出液体的典型特征,所以从研究水开始引导学生初步探索液态物质是适宜的。“水有什么特征呢?”挖掘学生对水的特征的前概念。

探索: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方法来观察瓶中的水和洗发液的特征。然后将观察的范围放大,对比水、洗发液与之前研究的物体有什么不同之处。通过对比,学生将发展和丰富对物体特征的认识,认识到“与这个瓶中的水类似的物体的形状会变化,不固定”,为中年级“液体”这一概念打下基础。

探究活动1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对比观察并描述一瓶水和一瓶洗发液。提示主要观察方法:看、闻、摸。同时引导学生倾斜瓶子观察瓶中水和洗发液的形状变化。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在学生描述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尽量使用以前用过的词汇,如颜色、透明度、气味等。探究活动2,要求学生把瓶中的水和洗发液与之前学过的物体做对比。找不同。形状作为重点,是主要区别。教师引导学生将瓶中的水和洗发液对着光观察,以判断其是否透明。

研讨:关键问题“从哪些方面来研究描述水的特征”上,指向的是物体的一般特征。在学生描述时,教师要引导他们描述水的具体特征和相应的观察方法。另一方面要引导描述像瓶中水这样的物体基本特征,如颜色、气味、是否透明、是否流动等词汇汇总在班级记录表中。

学生活动手册内容:观察活动记录、扩展活动、



4总结



板书设计:第5课观察一瓶水



颜色味道流动



教学反思:





第6课它们去哪了

1、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有些物体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体很难溶解。

(2)、科学探究目标: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体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能用放大镜观察较小的物体。能用搅拌的方法让水中的物体充分混合。

(3)、科学态度目标:认识到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观察现象。认可从多角度进行观察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

2、教学准备:装有水的3个透明杯子、3个小玻璃盒、放大镜、搅拌棒、小勺、食盐、红糖、小石子、学生活动手册等。

3、教学过程:

聚焦:引导学生从一个新视角研究物体------把物体混合在一起,观察他们是否发生变化。向学生展示实物--------食盐、红糖、小石子,提出问题:把它们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请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预测。

探索:让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要求,在介绍实验方法。请学生演示,教师补充说明。也可由教师演示和讲解,怎样用小勺取物体、如何搅拌等。教师要提示学生将观察结果及时记录在活动手册上。可以用文字表达,也可以通过图画来表示。要特别强调观察到没有变化与观察到变化同样重要。,所有观察结果都要记录在表中。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巡视指导:是否按照流程在一步步地进行实验;是否合作愉快;在每一个环节是否做到仔细观察;是否在学生活动手册上及时记录等。学生操作结束后,要让学生整理好有关的实验材料。

研讨:先组织学生汇报“盐、红糖、小石子放入水中后,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引导学生分别描述3种物体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要有意识地询问学生哪些发生了变化?那些没有变化?在引导学生对比3种物体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他们通过现象去初步认识什么是溶解?

学生活动手册说明:物体在水中变化情况:

食盐:颗粒变小看不见。

红糖:颗粒变小看不见

小石子:颗粒不变不变



4总结



5、板书设计:6、他们去哪了



食盐:溶解红糖:溶解小石子:没有变化



6、教学反思:









第7课认识一袋空气

1、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与木块、水相比,空气有许多不同的特征,也有一些相同的特征。

(2)、科学探究目标:进一步运用感官,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空气的特征。空气的一些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描述的。

(3)、科学态度目标:发展学生对研究物质世界的兴趣。意识到可以利用所学的方法研究未知的事物。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空气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

2、教学准备:透明塑料袋、皮筋、透明玻璃杯、学生活动手册、班级记录表、实验材料一套。

3、教学过程:

聚焦:这节课要求学生将已有认知迁移到新的研究对象上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在本单元的学习中用到的研究方法,如利用感官或借助一些简单的工具进行对比观察。让学生回顾在本单元学习中用到的描述物体特征的科学词汇,教师要把这些词汇卡呈现在黑板上。教师提出本节课研究的问题“空气是什么样的?”,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说出自己的认识,比如“空气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很轻”等。

探索:教师提问“怎样用学过的方法去观察空气的特征?”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用手摸一摸、捏一捏,用眼睛看颜色、形状、是否透明等,用鼻子闻。用天平称一称轻重。教师把这些方法以及关键词的形式呈现在黑板上。探究前,教师对收集空气的方法进行指导。用一个塑料袋搜集一袋空气,再在同伴的帮助下用橡皮筋或细绳紧紧地扎起来。接着,指导学生阅读探索部分的两组图,学习具体的观察方法。学生阅读后,让学生补充没有提到的方法。比如,用耳朵听空气流动的声音、将空气分别和水、木块进行比较,重点关注他们的流动性、是否有固定的形状等,教师要用关键词将补充的方法呈现在黑板上。探究时学生需两两配合,用之前学过的方法观察这袋空气。除用眼睛看、鼻子闻、耳朵听、用手摸等,还要运用对比观察的方法对袋中的空气进行研究。边研究边用之前学过的科学词汇记录特征。

研讨:探究结束后,可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引导他们在描述空气特征的同时,说出是通过什么办法观察到特征的。比如:“用眼睛观察空气是透明的,无色的,跟水是一样的”“跟水相比,可以看见水流动,袋子打开,空气就跑了,也是流动的,等等”。小组讨论结束后,要开展班级集体研讨:“空气有什么特征?我们是怎样知道的?”这是对本节课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的讨论。可以先让学生说出实验的方法以及观察到的空气特征,,比如“透明,无气味,摸不着等”。教师要及时把学生用到的科学词汇或短语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中。对空气研讨完毕后,作为本单元主要学习内容的回顾和总结,教师可提出“在本单元中,我们从哪些方面认识了物体?可以用哪些词汇描述它们的特征?”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类描述。

学生活动手册说明:用透明塑料袋搜集一袋空气,观察它是什么样的,你能看得见空气吗?打开袋子,让袋中的空气吹向自己,你能感觉到它吗?它会流动吗?比一比,袋子里的空气与袋子中的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把它们都倒入杯中,有什么发现?研讨。空气有什么特征?将空气的特征记录在第一课的表格中。总结。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认识物体的特征?现在可以用哪些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本课的活动记录见第1课的表格。填写方法同前所述。



4总结



5、板书设计:第7课认识一袋空气



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会流动



6、教学反思:











































动物第1课我们知道的动物

1、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知道动物是有生命的。能说出动物具有某些共同特征。

(2)、科学探究目标:能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能观察一种动物,用语言、图示描述观察和发现的特征。通过动物与玩具熊的比较,学习用证据来支持自己的看法。

(3)、科学态度目标:通过对动物的观察,产生研究动物的浓厚兴趣。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培养亲近、研究、保护动物的意识。

2、教学准备:动物卡片或动物标本、玩具熊、学生活动手册。

3、教学过程:

聚焦:说说我们知道的和喜欢的动物教师可以让学生看教科书第23/24页的大图,提问“你认识这三种动物吗?它们是什么样的?”紧接着让学生“说说你喜欢的动物”,教师要组织、引导学生描述它们喜欢的动物是什么样的,例如“你说的动物生活在哪里,它的身体是什么样的,皮毛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特别的特征”等。个别动物不是全班学生熟知的,可以有学生或教师介绍,使得学生能认识更多的动物,激发学生探索动物的兴趣。

探索:观察并描述一种动物。教师出示几种动物实物或标本,分小组观察一种动物。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用动物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组织小组讨论这动物有什么特点时,重点是让学生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学生能描述出:“它有翅膀,它的身体有……颜色的皮毛,它的身体硬硬的,它有6支脚”等内容,都是可以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描述的动物身体特征,对于特征相联系的功能进行提问,如“鳥长了一双翅膀,它有什么用?”“蚂蚁的触角有什么用?”帮助学生初步体会到动物的特征与功能是相互联系的。在观察完动物的外形特征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在学生活动手册上画一画观察到的动物。教师可以先进行范画,重点指导画动物的步骤;要强调边观察边绘画,要画的真实,看到什么画什么,抓住特点,尽量画得像。画完后可以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画,进行评价的同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画的是什么动物、有什么特点。也可让学生之间来猜猜彼此画的是什么动物。对学生画进行评价的方式要多样、有趣。

研讨:动物的共同特点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要紧紧联系前两项活动中发现的各种动物的特点来进行。教师要及时记录学生的回答以形成班级记录表。对于动物的共同特点主要从动物的结构特征、需求、生命体相似性的维度研讨。可以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比如都有嘴、都要吃东西、都会动等,允许学生有多种不同的表述和看法。是一种探查。

研讨:玩具熊是动物吗?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思考判断的理由。描述不是动物的理由。不会动不吃东西。让学生看看各种动物及其生存的环境,使学生感受到动物的多样性,感受动物的美,从而产生研究动物的兴趣产生保护动物的感情。

学生活动手册说明:教学生如何绘画。拓展活动:用橡皮泥制作一个动物。

4、总结

5、板书设计:1、我们知道的动物

体型生命吃东西

6、教学反思:



第2课校园里的动物

1、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校园中生活着不同动物,动物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

(2)、科学探究目标:通过实地观察,认识校园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能利用简单的工具观察动物的外部形态及运动特征。能用图画来记录动物的外形特征。

(3)、科学态度目标:通过实地观察动物,增强探索动物的兴趣。愿意与同伴分享有关校园动物的观察和发现。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到校园动物的多样性,再观察过程中,能保护身边动物,不伤害动物,形成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

2、教学准备:放大镜、棉签、笔、学生活动手册。确定寻找动物的场地。

3、教学过程:

聚焦:生活在校园里的小动物。教师选择有关身边动物的谜语导入学习内容,谜面中最好包含动物的生活环境。由此引出“我们的周围生活着许多动物,你的周围还有哪些动物”,引发学生关注自己在什么地方发现过什么动物。接着将学生的目光聚焦到“我们的校园里生活着哪些动物”,让学生说说,了解他们的原有认识。为了便于寻访时能认识更多的动物,教师可以准备校园里常见动物的卡片,在教室里认一认它们的样子,叫一叫它们的名字。接着教师可以出示校园里的寻访区域,让学生猜一猜“可以在哪些地方找到动物”。还可将学生们猜测的动物图片粘贴在寻访区域的相应位置。

探索:寻访、观察、记录校园里的小动物寻访前:将学生的视线引向天空、大树、草丛、花朵、树底下和泥土里。学生交流,教师告诉学生还可以去落叶堆里寻找。路上石块下也可以找到许多小动物。为了让学生有序地寻找和观察,先有教师示范,再请学生试一试。也可以在到达观察区后有教师示范,学生排队安静地观察,能在周围环境中发现什么动物。接着,教师可以轻轻地、悄悄地走到树底下,看看有什么,再到草丛里,用棉签翻看,并及时记录,让学生掌握寻找和观察的方法。在校园中,动物都是天生的隐蔽大师,一些动物难以发现。教师可以交给学生一些技巧,摇树枝,看有没有动物飞出来、掉下来。翻石块、树叶找动物。在为学生提供放大镜来辅助观察动物。找到动物后:观察身体、运动情况、生活在哪里、在干什么,并记录下来。让学生明确记录要求-------用简图记录观察到的动物,尽量不漏掉动物。并为学生解惑答疑。

研讨:寻访到的校园动物观察记录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有序回到教室。交流分享寻访结果:我找到了几种动物。我最喜欢的动物是……它在……。让学生在交流时更简洁,更有条理地表达自己观察后的结果。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寻访到的动物及其生活特点记录下来,形成“校园里的动物(班级记录表)”。问学生“对于生活在校园里的动物,你还想知道什么”,激发学生继续观察和研究动物的兴趣。

学生活动手册说明:本课的活动是通过绘制简图来记录校园中的动物。要能抓住动物的主要特征和形态,也允许用拼音和文字在图画边上进行辅助性的标注和描述。找到几种就画几种,一定要实事求是。在记录表的最后填写一共找到了几种动物。

4总结

5、板书设计:2、校园里的动物



形状生存地点多样性



6、教学反思:





















































第3课观察一种动物

1、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知道蜗牛身体上有壳、腹足、触角两对、眼睛、口等,这些身体结构能够满足它们的生存需要。知道蜗牛能对外界的触碰产生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躲进壳内等。知道蜗牛运动缓慢,能利用腹足在不同的物体表面爬行。

(2)、科学探究目标:观察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方式。尝试用科学词汇描述观察到的信息。能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

(3)、科学态度目标: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对蜗牛表现出探究兴趣。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蜗牛的发现,乐于表达自己的观察发现。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蜗牛是有生命的,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爱护动物的意识。

2、教学准备:2—3只蜗牛,1个放大镜,1条树枝,1根线,1块玻璃,1个饲养箱,学生活动手册。

3、教学过程:

聚焦:蜗牛课前可以让学生去寻找蜗牛。特别是要抓住阴雨天的机会寻找蜗牛。让学生把蜗牛养起来,在上课时带到学校。教师也要准备几个蜗牛,以防有学生找不到蜗牛时没有观察素材。教学开始后,教师让学生出示自己抓到的蜗牛,说一说自己是从哪儿抓到的,自己的蜗牛长什么样,由此聚焦到本课的研究主题------观察并描述蜗牛的外部形态特征。

探索:蜗牛有什么特点蜗牛有什么特点?动物是生物,有某些共同特征和生存需求。在观察蜗牛身体特征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以简图的形式在学生活动手册上记录蜗牛的外部特征。要求看得仔细,画得真实。提供放大镜观察蜗牛的触角、眼镜等细节部位,而且蜗牛行动缓慢,容易在放大镜的视野中观察。遇到危险会做出相应的反应,是蜗牛作为生物的的特征之一。在观察蜗牛的形态和反映后,建议教师组织学生交流。33页的蜗牛图,主要用来让学生指着说一说蜗牛的身体部位。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汇报提供科学词汇,以便学生在认识蜗牛的身体部位上达成共识。

探索:观察蜗牛的运动在玻璃上爬用腹足爬行动缓慢用树枝想办法让蜗牛往上爬;让蜗牛走钢丝;体会到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更有利于学生产生观察的兴趣。

研讨:蜗牛的身体有什么特点?他的爬行本领大与什么有关?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对蜗牛很感兴趣,为了提高交流的有效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完成蜗牛的运动观察后,组织学生整理器材,再专心进行汇报交流。蜗牛爬行本领这么大,与什么有关?腹足腹足是怎样在在不同的表面上运动的?粘液引导学生回忆蜗牛的生存环境,将蜗牛的身体结构和生存环境联系起来。

拓展:和蜗牛相似的动物蛤螺比较过程旨在引导学生发现动物的相同点,这里隐含着分类的思想。

学生活动手册说明:用简图来记录蜗牛的身体外形。在交流汇报阶段可以把提供的科学词汇标注上去:口、触角、眼、壳、腹足。

4、总结

5、板书设计:3、观察一种动物

6、教学反思:

第4课给动物建个“家”

1、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知道蜗牛生活在适宜的栖息地中,并在栖息地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知道动物必须生活在适宜的环境中。

(2)、科学探究目标:能够较长时间饲养一种动物,并持续观察动物的活动。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观察蜗牛的生命活动。

(3)、科学态度目标:能够对蜗牛进行细致地观察,并获取更多信息。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动物的生存与环境息息相关,体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教学准备:2到3只饥饿的蜗牛,菜叶,透明盒子,学生活动手册。

3、教学过程:

聚焦:给蜗牛建个“家”聚焦环节要从前一课的内容切入,给蜗牛建个家的目的是继续观察、了解蜗牛。

探索:蜗牛的“家”是什么样的交流:蜗牛的家应该是什么样的?教师组织学生回忆是在什么地方找到蜗牛的,把找的蜗牛饲养在哪里,他们生活的怎么样,从而形成蜗牛生存需要的初步知识,并由教师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上。引导学生在活动手册上用简图画一个蜗牛的家,能呈现蜗牛需要的环境大概的样子即可。家长的积极参与和协助直接影响着学生后续饲养和观察的效果。学生把蜗牛送入新家,引导学生观察蜗牛的生活。

观察蜗牛怎样吃菜叶嘴巴触角的动作,爬过吃过的痕迹

研讨:蜗牛生活需要什么?有哪些有趣的发现?面对面交流,达成共识。

学生活动手册说明:想一想,并画一个蜗牛的家和观察蚂蚁进食并找到它的家。观察蚂蚁



总结



5、板书设计:4、给动物建个“家”



画简图



6、教学反思:













第5课观察鱼

1、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知道鱼有鳞片、鳍、鳃等身体特征。知道鱼生活在水中,它的身体适应水生环境。

(2)、科学探究目标:观察鱼,描述鱼的身体特征。了解鱼用鳍运动、用鳃呼吸。能用简图描述鱼的身体特征。

(3)、科学态度目标:对鱼的运动和呼吸表现出探究性趣。能认真观察鱼的形态和运动,乐于表达自己的发现。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动物和植物一样,是有生命的,体会爱护动物的意义。

2、教学准备:鱼缸、鱼、学生活动手册、鱼的图片。

3、教学过程:

聚焦:鱼的身体是什么样的?教师出示小溪、池塘、大河和大海里的鱼,让学生观察后说出生活在哪里?水中。教师问:为什么生活在水中?鱼的身体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观察鱼的身体特征。

探索:观察鱼的身体特点和呼吸。选择小一些、灵活一些的鲫鱼,方便学生观察。金鱼,颜色鲜艳更能引起学生注意。放一点鱼食进去,能观察到鱼全身和局部的更多动作,便于学生将鱼的身体结构和生命活动联系起来。指导学生观察金鱼的顺序,从鱼缸的上面、正面和侧面观察鱼的身体是怎样的?一边看,一边将鱼画下来,与观察的鱼越接近越好。教师要做出相应的画法指导,先画躯干、再画头,眼睛、鼻子、嘴巴、鳍等,最后画鳞片。提醒学生安静地边观察边记录,不惊动鱼。在观察后的交流中,展示学生的画,看看画的像不像,有没有突出鱼的特征?如身体是纺锤形,眼睛、嘴巴、鼻子画没画出来?鳃和鳍有没有画?学生再次画。鳍的数量要准确。简要讨论一下鱼骨头的作用。知道鱼用腮呼吸,和人的呼吸不一样。

探索:观察鱼是怎样运动的跟人不一样,用鳍运动。转弯和后退活动。加速运动的鱼。

研讨:鱼有什么特点?靠什么运动?



4、总结



板书设计:5、观察鱼



纺锤形鳃:呼吸鳍:运动鳞片



6、教学反思:









第6课给动物分类

1、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知道分类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体会动物的多样性,能运用分类的方法,更好地认识事物.

(2)、科学探究目标:能运用观察和描述,比较与分类等方法.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3)、科学态度目标: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运用分类的方法可以更好地认识事物。

2、教学准备:磁性动物卡片、磁性小黑板、学生活动手册、动物卡片。

3、教学过程:

聚焦:科学家会给动物分类教师准备尽可能多的动物卡片,让学生说说通过学习,你认识了哪些动物?简单说说它们的特点。学生每说一种,教师便将相应的动物卡片贴到黑板上,随后小结“大自然中生活着许多动物”。教师向学生介绍科学家观察、研究动物的方法,这就是分类,它是人是食物的基本方法之一。教师适当介绍分类的方法,具有某一共同特征的分为一类,不具有该特征的分为另一类。

探索:给动物分类按小组给学生准备好动物卡片,书上的和学生较为熟悉的当地动物,丰富分类对象。各小组为动物卡片编号,记录分类结果时,可以直接写编号,方便交流、记录。小组内成员可根据自己确定的分类标准给动物分类。为了方便展示,交流,可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个磁性小黑板。这样四人小组展示交流时,每个组员能依次展示自己的成果。教师要提醒学生及时将自己的分类方法和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分享、交流时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乐于交流的习惯,如果遇到和自己分类标准一样、可分类结果不一致的情况,要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只要是合理的分类,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同时在告知学生科学的分类。

研讨:我们有哪些给动物分类的方法研讨环节是对探索环节的一个小结,可以请学生数一数全班一共有多少种分类的方法,共得出多少种分类结果。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分类的方法在学习动物时带来的方便之处。通过分类,一方面,学生对动物具有的形态特征有了进一步认识,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一类动物具有的形态特征更进一步地观察和了解某一动物。最后教师启发学生认识动物单元和植物单元是有联系的。教师要让学生去寻找动物和植物作为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最后使学生认识到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所以我们要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

学生活动手册说明:学生要确定一种分类标准,给动物分类,把编号写到圆圈里,要在课堂上完成。学生给动物分类后,要及时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鼓励学生记录多种分类方法,得到多种分类结果。

4、总结



5、板书设计:第6课给动物分类



相同的特征不同特征

6、教学反思:



教学进度表

((一)年级

周别 起止月日 教学内容 1 第一单元第1课发现物体的特征 2 第2课谁轻谁重 3 第3课认识物体的形状 4 第4课给物体分类 5 第5课观察一瓶水 6 第6课它们去哪里了 7 第7课认识一袋空气 8 第二单元动物、第1课我们知道的动物 9 第2课校园里的动物 10 第3课观察一种动物 11 第4课给动物建个“家” 12 第5课观察鱼 13 第6课给动物分类 14 机动 15 复习 16 考试





















献花(0)
+1
(本文系13384451022...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