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前进的路上
通化市柳河县圣水镇中心小学丁姝嫣
2017年10月29日,我怀着无比激动和忐忑的心情踏入了江苏扬州——这片期待已久的土地。忐忑是由于此次优秀特岗教师培训活动我能参加,倍感荣幸,所以肩上的责任重了,时刻提醒自己要学有所获。另外,由衷感谢教育厅领导给我们创造这次难得的培训学习机会,为我们这些年轻的特岗教师指明前进的道路和方向。
第一周我们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各位专家和教授详细且准确地为我们分析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第二周开始,我们深入学校进行跟岗研修学习。两周以来,我认真跟岗培训学习,尊重并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依照要求按时完成各项跟岗任务。虚心学习梅岭小学的先进教育理念、教育方法,领略梅岭小学的办学特色以及办学管理模式,尢其是深入了解该校的音乐学科教学教研发展的新信息,拓宽自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与教研水平。本人跟岗研修期间的具体收获如下:
第一,我领略到了梅岭小学的办学特色和浓郁的校园文化,为之陶醉。
1947年史可法后裔史鉴先生创立梅岭小学,1982年学校被江苏省教委命名为“江苏省实验小学”,1999年被评为“江苏省模范学校”,2004年成为扬州市首批三星级实验学校。“十一五”期间,为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委、区政府实施“品牌输出、名校西进、名师西进”战略,投资5000多万的梅岭小学西区校建成使用。2013年8月,梅岭小学西区校正式实行“集团办学、校区管理”。
近年来,梅岭小学西区校以“儿童立场、国际视野、幸福教育”为办学定位,以“建一所幸福的学校”为办学目标,秉持“让每一个孩子都精彩”的育人理念,在文化立校、内涵发展、课程改革、儿童发展等各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新儿童守则、新儿童教育论坛、五福梅课程、儿童哲学、新四了课堂模式等一批教育教学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认同,学校成为扬州一所“设施一流、管理一流、师资一流、质量一流”的公办品牌学校。每层楼道的各种德育、美育的宣传标语、名言警句、名人画像、宣传版画……我想,这于心智健康太有益处了,这对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多么良好的环境,营造了多么良好的育人氛围。每当我这样想的时候,我常为梅岭小学的浓郁的校园文化所陶醉,我已被这种浓浓的校园文化所感染。
第二、在梅岭小学跟岗学习的日子里,我领略到了这所学校严格的管理制度、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师专注的敬业精神、优质的教学质量以及有效活跃的课堂教学、和谐的师生关系等。????????
梅岭小学有着极为严格的管理制度,重视德育工作,促成全校师生能够时时处处做到爱校爱国,树立良好的形象。我作为学员,就曾认真地参加过星期一早晨举行的升旗仪式,亲历和感知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场景。全校教职工都认真按时参加了,学生也几乎都按时到校认真参加了。当学生代表发言表示努力学习以报效祖国时,使得自己的爱国思想认识和实际行为又经过一次洗礼而得到融合、升华。
第三、感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让我觉得受益匪浅。
我在梅岭听课学习过程中,耳闻目睹亲临其境,受到了专业音乐教师们那种执著上课的精神感染。
“花开五瓣,梅开五福”。梅岭小学西区校因梅岭而结缘,因梅花而结缘。学校本着“以人为本,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重塑校园文化,为教师享受教育服务”的办学理念,坚持“做现代人,做中国人。做世界人”的育人目标,构建了“五福梅”的文化发展新理念。金农书画社、慧语堂、小科学院、益智社、游艺社、青鸟文学社、器乐社、声乐社、形体与健美等九大系列五十四个社团,如此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无不显示着学校对学生教育成长的关心用心和爱心。“幸福”,一个多么美好的字眼,而“幸福课程”就是建立在这么美好的字眼之上,让孩子在学校通过学习自己喜欢的课程感受学习带给他们的幸福喜悦,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创新。它不仅丰富了孩子的学习生活,更是教会了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一样最重要的能力:感受幸福,获得幸福。学习是贯穿每个人一生的行为,孩子在学习中获得的幸福体验无疑是让他们爱上学习的最大的动力。小学是孩子走进校园步入学习的第一站,学校就像是孩子的另一个家,好的校园文化会引导着孩子朝着正确明亮的方向走去,“幸福课程”的设置就是孩子不断前进的道路上那一抹最绚烂的风景。
“四了三不”教学法
1982年,梅岭小学在升学考试中,200多名考生23人因数学不及格而不能升入初中。当时在扬州已颇有名气的数学特级教师翟裕康临危受命被调来梅小。他针对梅小“课堂效率低,学生负担重,厌学、惰学”等问题,探索出“四了三不”教学法。实施一年后,在不留数学家庭作业的情况下,取得了毕业生数学合格率100%,重点中学录取率30%的好成绩。
什么是“四了三不”?简单地说,就是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该讲的“讲了”,学生该练的“练了”,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该评的“评了”,下课前教师要把学生的作业本“收了”;不再留家庭作业,不拖堂,(包括不使学生下课时间还在做课堂练习题),不占用音、体、美等课堂时间上数学课的内容。
记者在梅小听了两节课,并看了翟裕康老师的课堂录像。得到的印象是:“四了”课堂节奏紧凑、朴实无华,简洁高效,学生学得兴致勃勃。为了实现“讲了”,老师必须在预定的时间内,用最简约的语言,有效的启发,调动起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热情,实现对新知识的理解;为了实现“练了”,每一轮课堂练习都要掐表限时,一般时间在5分钟左右;随着老师“开始!”“停笔!”的口令,孩子们令行禁止,就像在进行着一轮又一轮比准确,比速度的游戏。每场“游戏”结束,都要统计错误人数,了解错误原因,然后进行讲评。“评了”环节,包括学生自找原因和教师点拨。在“讲了”、“练了”、“评了”之后,下课铃响之前,教师要把学生作业本“收了”。
75岁的翟裕康老师向记者介绍:由于采取了“限时练习”、“即时讲评”和“课内收回作业本”的方法,师生的时间观念都很强,学生都力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习题,教师在备课时也必须考虑每一个教学环节所用的时间,准备好应变策略。这样就形成了教和学的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久而久之,既提高了教师的备课质量和专业素质,也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更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
这么多年来,“四了三不”教学法为梅小赢得了“负担轻,学得好”的社会声誉。全国许多学校来梅小取经,瞿老师也多次应邀在省市教学研讨会上做专题报告,但是至今还没有哪所学校能把“四了三不”学了去,只有梅岭小学“人不堪其苦,回也不改其乐”。
综上所述,我整个跟岗学习过程中,进一步转变了教学观念,树立了新的教学理念,主要学会了解读课程标准,根据课标来安排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教学活动,以及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我还学会了怎样在新课程背景下全面客观地评价一堂音乐教学课的有效性,我学会了在评课的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活动,又要关注老师行为;既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过程;既要关注预设目标,又要关注达成目标。这次跟岗学习让我开阔了眼界,无论是聆听、观摩上课、互动评课,还是实践锻炼,每一次的学习都带给我思想上的洗礼,心灵的震撼、理念的革新,使自己对教师这个职业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对于有效地理课堂的教学艺术、教研活动的形式等诸多方面也有了更理性的认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学习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争取做到在教中学,在教中研,及时做到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努力做到扬长避短,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求得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新的收获和感悟。
跟岗研修阶段,是“国培”的重中之重,是每一位学员学习结合实践的重要阶段。我通过这一阶段的体验,总结所得,一定要用于指导本人今后的教学实践工作,并对同仁产生一定的影响,方能不负学校重托以体现参加“国培”的目的与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