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老人书法第十辑草书《苏轼赤壁赋·后赋》============================================= ==================================作者近照王永其,号西山老人,生于1943年5月,自幼 酷爱书法,师法王羲之,工行草书。曾任某报社期刊主编,主任编辑。时任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华书法学会副主席、华夏夕阳红书画协会理事。 评为一级书画师。本人作品在全国书法大奖赛中,荣获众多奖项:首届“柳公权杯全国书画大赛”获金奖;“夕阳红”中国老年书画精品名作大展 ”评比中,获金奖,授予“中国书画名家”称号;“亚欧杯国际书画艺术大奖赛”获金星奖;“纪念抗日名将左权诞辰10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 “获银奖,授予“中国当代优秀书画艺术家”称号;“福禄寿禧,梅兰竹菊”全国书画大赛,获银奖,授予“书画艺术名家”称号;“绿天庵奖”中 国书画大赛,获银奖,授予“精诚求艺书画优秀人才”称号;“首届盛世中华”全国书法美术作品大展获“二等奖”“中华名人全国书法、美术大赛 ”获二等奖;“状元杯国际书画大奖赛”获状元奖;“中国电影百年书画大展”获佳作奖,等等。本人作品,先后入编《中国书画艺术精品集锦》 、《夕阳红中国老年书画作品选集》、《中国老年书画艺术精品集锦》、《中华书画宝典》、《中国书画名作收藏宝典》、《当代书画家新作鉴赏》 、《纪念柳公权仙逝114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优秀作品集》、《福禄寿禧、梅兰竹菊精品汇赏》作品介绍宋元丰五年七月,苏轼创作《赤壁 赋》一文,时过三月,他又创作《赤壁赋》一文,於是两篇《赤壁赋》,被人们称作《前赤壁赋》、《后赤壁赋》。明嘉靖三十五年春, 八十七岁的文徵明书写长达近千言的“前后赤壁赋一卷”,有方家评说:书家神怡务闲,两赋悉书,虽用旧笔书写,乃落笔不苟,无衰迟 之态,自是佳作”。这卷精品,珍迹纵二十八厘米,横四百六十四点五厘米。上钤“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 之宝”等诸多清内府鉴藏印,现藏於台北故宫博物院。西山老人(王永其),偶见《古林文史出版社》,由孙宝文、申新仁编的《文徵明书· 前後赤壁赋》一书,如获珍宝,爱不释手,耗时两年临写此帖,求真求似,寒暑皆忘,於辛卯年冬,终临写成“长卷”一卷,宽4 2公分,长达二十余米,由琉璃厂大千画廊装裱,并配有画家马尤“赤壁画一幅”。吾时年已近七十矣,乐哉,乐哉。此辑所上之影稿是 未装裱前所照,因无灯光,相机也不专业,所照相片,清晰度不够,不尽人意。释文:苏轼赤壁赋。释文:《後赋》是岁十月之望 ,步自雪堂,将归於临皋(gāo)。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释文: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 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yáo),月白风清,释文: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 乎?”归而谋诸妇。妇释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於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释文:尺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余乃摄衣而上,履巉(chán)岩,披蒙茸,踞虎释文:豹,登虬龙,攀栖鹘( hú)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释文:起水涌。余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 也。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释文: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gǎo)衣,戛然长鸣,掠 余舟而西也。须臾客去,释文:余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gāo)之下,揖(yī)余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 姓名,俯而不答。释文:“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chóu)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wù)。开 户视之,不释文:见其处。嘉靖丙辰春日间书徵明时年八十七辛卯年西山老人临 |
|